1984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献给中国朋友
〔澳大利亚〕R·多布森我们各处天涯一方,远隔大洋遥遥相望。分隔我们的不仅有无际的稻田,还有那喧哗的城市和高耸的山岗。我们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彼此思想的传递是如此通畅。几乎不需要任何语言,也不必麻烦翻译帮忙。激动人心的场合是如此之多,宴会、讨论和观光。你们总是对我们说,“欢迎,欢迎!”“下次一定还要来访。”我要把中国的美好,深深埋入我的心房。我举杯祝福中国和中国朋友——在那遥远的地方。
〔注:作者是澳大利亚著名诗人,曾于去年9月访华。〕
 华君铎译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柏林——民主德国的一面镜子
迎秀
来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柏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高耸的电视塔。它象一座擎天柱,举着巨大的银色的圆球,球顶上方有红白两色相间的细竿,直插云霄。这座电视塔伫立在市中心,它的高度恰恰等于一年的天数——三百六十五米。这也许是说,无论哪一天,无论从哪个地方,人们都能仰首望到它吧。我还发现,它几乎是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上不可缺少的形象。这座电视塔已成为柏林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柏林几乎是满城废墟。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啊、建设,终于使柏林从断垣残壁中获得了新生,而且比过去越发漂亮了。今天,市内花木葱茏,楼宇林立。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两边那古老的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剧院风姿依旧,却披上了新装。前几年刚建成的“共和国宫”,棕色的玻璃墙闪闪发光,为这条美丽古朴的大街增添了现代化的色彩。
七十年代以来,民主德国实行把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联合起来的方针,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解决住宅问题占有最突出的地位,或者说是核心问题。他们计划到1990年,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套舒适的、现代化的住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柏林东部的一片荒野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居民区。高层的新楼群一团团、一簇簇地出现了。每一组楼群都有设备齐全的各种生活服务设施。象学校和幼儿园,从建筑物的式样、颜色和墙壁上那美丽的装饰画,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它们象是住宅楼丛中的花朵。楼群中间,草地、街心花园和小游戏场,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这片计划建造六万套住宅的地方,名叫马尔灿,它是柏林的骄傲。
要想一睹柏林的全貌,还得登临电视塔那银色的圆球。它是一座旋转餐厅。只要在那里坐上半小时,喝上一杯咖啡,就可旋转一周,整个柏林的壮丽景色,当可尽收眼底。夜晚,在这里可以看到撒满柏林的珍珠般的灯光。从电视塔上鸟瞰柏林欣欣向荣的风貌,柏林人理所当然为他们三十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柏林,她是民主德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反映整个共和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面镜子。(附图片)
柏林市中心和电视塔。 时盘棋摄


第7版()
专栏:

一代文杰光彩存
——纪念法国剧作家高乃依逝世三百周年
翟象乾
法国北部鲁昂市的旧市场附近,有一条古老、狭窄的喜鹊街,一色中世纪的建筑,气氛异常恬静。4号门牌的一幢灰色四层楼房上,有一个三角形的阁楼。这就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剧作家、古典主义文学创始人之一皮埃尔·高乃依的诞生地。
法国朋友告诉我,十七世纪法国三大剧作家中,拉辛和莫里哀的故居已经不复可寻了,但是高乃依的故居旧址却得以幸存。走进故居,便看到里面完全是路易十三时代的装饰陈设,古色古香。这座房子原是高乃依的祖父买下的,当时他是地方议会的书记,高乃依的父亲是鲁昂水泽森林的管理人。十九世纪中叶,原建筑曾被拆毁,现在的楼房是1906年剧作家诞生三百周年时按原样重建的。
高乃依早年学法律,并获得法学士学位,1628年在鲁昂法院买到一个官职。十七世纪上半叶的鲁昂是一个文化荟萃、戏剧事业活跃的城市,少年高乃依在耶稣会中学读书时就十分喜爱古罗马悲剧,并两次获得诗歌和修辞学奖。1625年他十九岁时写出了第一部喜剧《梅丽特》,并被搬上鲁昂和巴黎的舞台,受到观众欢迎。在这一成功鼓舞下,高乃依又写了几部喜剧和悲喜剧,从而崭露头角。
在高乃依故居楼上,我们看到了这位剧作家的一部分手稿。纸张虽然已经有点发黄,但是那工整的字迹仍然清晰,字里行间闪烁着剧作家智慧的光芒。
高乃依所处的时代,法国刚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重新建立起专制君主的中央集权,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同强大的封建贵族势力相互妥协,封建君主成为实现这种妥协、推进民族统一的重要力量,而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恰恰是这两大阶级妥协时期的产儿。
1636年,高乃依写成名著《熙德》,以后又完成《贺拉斯》、《西拿》和《波利耶克特》等剧,名声大振。这些作品标志着高乃依已成为法兰西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而《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也是这一文学思潮的最重要代表作。
在《熙德》这部作品中,高乃依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感情和欲望,以维护封建家族荣誉,服从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时又让封建道德观念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得到妥善解决。《贺拉斯》和《西拿》也同样树立了克己卫国的典型,描绘了宽宏大量的“理想君主”,施仁政的国王。剧作里所宣扬的这些古典主义文学的原则,正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所提出来的客观要求。
《熙德》反映的时代思潮,以及作品中动人的情节和优美的抒情诗句,赢得观众的热烈赞赏,但也引起顽固坚持封建意识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右翼的不满。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指使刚成立的法兰西学院出面公开发表了《对〈熙德〉的意见》,攻击高乃依“抄袭”,指责剧中人物的行为“不成体统”,还说作者违反了传统的“三一律”创作规律等等。对此,高乃依在一封信中这样回答:“学院这样猛烈地反对我,是想用这样一个最高的当局来封我的嘴。”反动统治阶级总是害怕进步的文艺作品,法国贵族右翼当然也不例外。这场对高乃依的猛烈攻击长达半年之久,使愤懑的剧作家为此搁笔整整三年。
生活道路坎坷不平,但高乃依创作的悲剧却璀璨夺目,风靡巴黎豪华的马蕾剧院和布尔高涅剧场,并不时在王宫演出,剧中的许多诗句对白也在全法国广为传诵。
十七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高乃依未能创作出很成功的剧作,似乎“才智已经衰竭”。思想上越来越屈从于当时的权势人物。创作上日渐倾向于贵族文学,一味追求复杂离奇的怪诞剧,使他的悲剧逐渐失去触及现实的积极因素。在几次上演失败之后,他曾经有七年时间放弃了戏剧写作。1674年他写了最后一部剧本《西雷那》,社会舆论反应冷淡,他便就此结束了创作生涯。
晚年的高乃依忧郁寡欢,事业不顺利,长子死于战场,经济上窘迫。1662年高乃依离开家乡鲁昂到巴黎定居。1684年10月1日晨,他在巴黎阿让岱路18号寓所里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八岁。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高乃依写了三十来部剧本和大量散文、诗歌,为法兰西文学宝库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他前期的作品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艺术上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为丰富和发展法兰西语言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他的家乡鲁昂市中心,矗立着高乃依的青铜雕像,他神采奕奕地瞻望着远方。看到这座雕像,人们不由慨叹:往事百年已矣,文杰光彩犹存。(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外见闻

广告在日本
杨重光
当我漫步在东京热闹的银座大街,或大阪漂亮的地下街时,看到不少商店里摆着在日本消费者心目中享有盛名的中国产品:乌龙茶、绍兴酒、桂花陈酒、茅台酒、中国地毯、景德镇瓷器等,同时也了解到日本报纸、杂志、电视台和广播中刊登或播放了不少宣传中国商品的广告。这些广告,使中国商品在日本名气倍增,为更广大的消费者所知晓和欢迎。广告,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应日本广告业协会的邀请,最近我们对日本广告业进行了考察,参观了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博报堂、大广和旭通信社、向阳社等,了解到商业广告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中占有显著地位。
日本广告界朋友告诉我,日本经济成长靠两个车轮推动:一靠“技术革新”,二靠“情报活动”,广告正是起着向消费者提供情报的作用。日本自从引进“销售学”理论后,推动了经济发展。销售学是企业经营基调,广告则是它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广告表达手法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是:一、简单易懂;二、富于创造性和新颖性;三、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四、对商品性能、功用进行准确的传达;五、表达手法适于广告对象;六、可以引起人们的共感;七、容易使人们记住。总之,广告必须具备打动人心的创造性,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
为了使广告有针对性,必须对商品的推销条件(质量、包装、价格、商标、流通条件)进行市场调查,在掌握商品特性和消费者需求后才制定广告战略,推荐适当的媒介。为了在日本推销绍兴酒,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派人到中国绍兴对酒厂进行实地访问,又在日本开了多次消费者座谈会。调查发现,日本三十岁至五十岁的男人最喜欢喝绍兴酒,而中国桂花陈酒则是二十岁至三十岁的日本妇女最喜欢喝的。根据调查,他们在电视、报纸、杂志中做了很好的广告宣传,从而使销路大增。
今天,商业广告已成为日本企业向消费者介绍和推销商品的重要手段,也是资本家为了赚钱而采取的一种激烈竞争方式。工商业界争相利用广告,使广告开支逐年增加。现在,日本全国广告费的开支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983年为一百三十多亿美元。
各种宣传媒介在广告费中占的比重是:电视占34.6%,报纸占30.1%,户外广告占21.7%,其余为杂志和广播等。
日本的广告业务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很多广告公司经常举办音乐会、体育比赛、讲演会、展览会等,结合进行广告宣传。1981年4月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就有日本大广广告公司和富士电视台参加,日本二十多家电视台实况转播,不仅使日本人民看到了这次比赛盛况,同时通过电视插入的节目欣赏了中国北京名胜古迹和美丽风光,更使广告得以不胫而走。日本博报堂广告公司还在大阪、东京等地举办了中国秦代兵马俑展览,获得很大成功。
在访问日本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他们对广告工作人员的挑选十分严格。广告工作者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有积极性和创造性。日本每年从学法律、新闻、经济、商业、文学、电脑和美术的大学毕业生中挑选广告工作人员,经过几次书面考试和口试才能录取,往往是百里挑一。
我国的广告事业正在起步。我们应该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注意吸取外国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外国的经验,做好自己的广告宣传和信息交流工作,以促进四化建设事业。


第7版()
专栏:

滑草运动
滑雪运动几乎人人皆知,而滑草运动则是近年在国外才兴起的一种新的运动项目。参加者要穿滑草靴,脚踏滑草履带,双手撑着滑草杖。滑草场地是一大片长满青草的斜坡。滑草靴固定在滑草履带上。这种履带状似坦克履带,不过长度只有六十至八十五厘米,称为“微型履带”。滑草运动员的最高时速可达八十公里。由于采用履带式滑板,草地承受压力较小,损坏不大。秋天青草茂密,气候凉爽,是滑草运动的最佳季节。
目前这项运动在欧洲一些国家正逐步普及。光在联邦德国的黑森、哈尔茨山、施瓦本等地区,今秋就有一万余人参加,有的地区还组织了滑草协会。明年秋天在联邦德国的斯图加特附近将举行国际滑草冠军赛。 ·何源恒·


第7版()
专栏:

纽约艺术一瞥
劳崇聘文并画
纽约,这个世界有名的大都市,不仅是美国经济、贸易的中心,而且也是文化、艺术荟萃之地。我们在纽约所见所闻,感触甚多。那里五花八门的艺术思潮,令人眼花瞭乱,目不暇给。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和各式画廊之多,更给人深刻印象。其中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负盛名。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1872年开放至今已有一百一十二年历史,藏品丰富,除了数不清的油画之外,还有众多的雕塑和工艺品。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和著名画家的作品这里几乎都有收藏。分埃及艺术,希腊、罗马艺术,东方艺术,西欧艺术,美国艺术等部门,长期陈列展出。这里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览会,可谓世界艺术珍品荟萃一堂。到此参观,着实开了眼界。
曼哈顿岛南端的索霍,却有另一番情趣。这里画廊鳞次栉比,集中了许多美国画家不同风格的作品。索霍在哈得逊河岸边,原是纽约港口的码头仓库,后改成住房。因房租便宜,贫穷画家大多在此栖身。他们在破旧的楼房里创作出许多有水平的艺术作品,有的名画家曾发迹于此,因而索霍慢慢地出了名,成为纽约的艺术之街。索霍街道狭窄,显得苍老古朴;铺面古旧,具有曼哈顿岛昔日的土味。
我到过几家画廊,店内依旧是码头仓库模样,横七竖八的管道和梁柱纵横于整个房间,展厅内的地板、墙壁稍经改建,但无通风设备。一位画家说,画廊条件简陋,但总比在街头巷尾要好些。这里是贫寒画家的谋生之地。
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建筑新颖,造型独特,设计独具匠心,主体部分是一个很大的螺旋形白色建筑。据说是现代新的建筑设计思潮的产物,是追求“个性”与“象征”倾向的代表作。这座美术馆是美国大资本家古根汉姆为展览自己收藏的美术作品而建造的,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1869—1959)设计。走进馆内,里面是一个高约三十米的下小上大的圆筒形空间,光线充足明亮,周围是盘旋而上的螺旋形坡道,美术作品就挂在圆形四周墙上。参观的方法也很特别,观众在一楼乘电梯到顶层,顺着坡道由上往下观看,一边看一边往下走,在不知不觉中看完了展览,也到了一楼,并无疲劳之感。
从古根汉姆美术馆出来,又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在楼梯转弯处,博物馆一位朋友指着迎面墙上一幅风景画旁的窗户说:“对面街上相同高度的楼房窗台上有一组风景雕塑,看到了吗?”我用惊异的眼光顺着他的指向往外看,只见窗台上摆着和画面颜色相似的房子和树木。朋友接着说:“这组雕塑品是这幅画的组成部分,叫做大地艺术。”若不是他的解释,我是不会发现这幅作品的奥秘的。画外有画的大地艺术,构思十分巧妙,画家用心良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挖空心思的创造。
美国城市街头和公园里,不乏造型优美、艺术性高的雕塑作品,但在不少地方也见到废品艺术。我在一所艺术学院校园里看见每一块草坪上都有一座用废铜烂铁、破木断绳或旧罐头等废物连缀组合成的“雕塑”,实在离奇。
在纽约各式艺术流派中,还有更奇特的,就在纽约地铁车站与地铁车厢,人们到处可以看到这种乱涂乱画的丑陋的“杰作”。有人美其名曰塔奇主义艺术,即“涂抹派”的“艺术”。(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沙漠化为害非浅
辽阔的沙漠侵袭着地球上的陆地,世界沙漠化趋势与日俱增,这个对自然界带有灾难性的问题正威胁着人类。
现在每年有六百万公顷的土地完全变成沙漠,同时,因沙漠的吞噬而难以继续耕种的土地达二千一百万公顷。沙漠化的土地至今已占全球陆地的百分之三十五,预计还有三十五亿公顷土地今后有完全沙漠化的危险。沙漠扩大,耕地减少,气候恶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正常生活。眼下每年由于土地沙漠化而使农业遭受的损失,总值达二百六十亿美元;以人口计算,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受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是联合国沙漠防治局局长、治沙专家卡拉尔不久前提供的。
问题不仅是沙漠化威胁着世界,而且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正象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今年六月公布的报告中所说,世界各国尚未意识到沙漠化现象“这一普遍威胁”的严重性。世界防治沙漠化的计划年年落空。一九七七年召开世界防治沙漠化会议后,由于沙漠化而受害的农村人口反而增加了一倍多,达一亿三千五百万;受害国家也增至九十一个。
沙漠之日益扩大,固然有自然界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人为地破坏生态平衡:滥伐森林,任意放牧,过度垦荒,致使水土流失,土地变质。卡拉尔指出,在撒哈拉沙漠周围地区,因为非洲国家人口猛增,乱砍树木,大大加速了沙漠向四周的扩散。
沙漠化带来的灾难目前已降临到那些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那里耕地缩小,天灾频仍,饥饿与疾病流行。如果人们对这个问题仍然等闲视之,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话,沙漠化也将不可避免地危及工业发达国家。 ·何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