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真理的大门是敞开的
王生平 何双及
在化学史上有桩著名的聚讼公案——“水的争论”。1784年,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在科学院的院刊上发表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水是易燃空气和氧气的化合物。这一科研成果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普列斯特列、瓦特、卡文迪许、蒙日和拉瓦锡几乎是同时得出这一结论的,结果在谁是真正的最早发现者这个问题上引起很大争执。
且不论谁是最早的发现者,这里先谈谈若干人同时发现水是复合体的原因。要弄清这一问题,应该而且必须追溯到氧气的发现。在距拉瓦锡这一发现前约一世纪,波以耳、胡克、洛厄等人即发现了氧气,不过当时称作“硝气精”。劳尔、马约再次证实了这一发现。1678年,博尔奇从硝石中制出氧气。1729年,海力士用水上收集法又制得这种气体。之后,普列斯特列、卡文迪许等人推进了这一研究,证明水不是一种单纯的元素,而是一种复合体。
很明显,如果没有氧气的发现,没有波以耳、胡克等人的研究,拉瓦锡等人的结论无从产生。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早出拉瓦锡五十五年的海力士,已经用水上收集法得到氧气。这一重要发现已经蕴含了水是复合体的结论,只不过海力士没有自觉意识到它,走到了真理的面前,却错过了它罢了。上述事实,清楚地表明水是复合体的论断已是那个时代躁动于科学母腹中即将坠地的婴儿。它不被这个人发现,必将由另一个人发现。看起来是偶然的巧合,却存在着历史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科技队伍的扩大,研究同一课题人员的增加,有些新的成果是两人或若干人同时独立搞出来的,如牛顿和莱布尼茨之于微积分,迈耳、焦耳、柯罗丁、格罗沃、赫尔姆霍茨之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但是,历史上的大多数新发现还是由单个人首先搞出来的。
真理的大门始终向任何人敞开,它从不宠信或偏袒某一个人。每个敲开真理大门的人,无论是一个人或若干人,都应得到应有的荣誉。谁都不能把某一真理当成一己的私有财产。
承认这个客观事实,某些争论就显得很不必要。但是,争论却时有发生,不仅在同时搞出某一成果的人们中间有,就是在一个人发明一项成果的情况下,也有个别的“不相干者”插上一手。如果说,前一种场合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后一种场合就是不能容忍的无理取闹了。联系到有些个别行政领导利用职权之便,硬要科学工作者在论文或著作上署上自己大名的类似事件,是特别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的。
马克思指出:“科学绝不是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转引自《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2页)马克思并不把唯物史观的发现归于自己一人名下,他指出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也发现了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而恩格斯却谦虚地说,他是“拉第二小提琴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49页)。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不愿争夺二十年的在先权,却优先发表了持同一观点的华莱士的论文。
近几年来,阅读报刊杂志,得知不少科学界前辈主动让出荣誉、鼓励那些与自己同时有某种理论建树和科学发明的“小字辈”,这种甘为人梯的高风亮节,感人肺腑。但看到某些科技人员为“优先权”而争论不休,令人遗憾。特别是某些不相干的“领导”,也要在科研成果上挂名,更加使人不齿。


第8版()
专栏:

年轻的事业年轻的人
——南行随想之四
邵燕祥
深圳市委秘书长邹尔康同志在讲到建设精神文明的成果要看青年的精神面貌时,有一句话忽然把我眼前照亮:
蛇口工业区,平均年龄二十二岁多。
早在1980年,蛇口就提出,非专业人员、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和一般行政人员一律停止调入。蛇口总指挥袁庚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次会议上说,他们从全国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中,经过考试招聘了近五百名富有进取心的“冒险家”,这就是他的业务骨干队伍。这个队伍是年轻的。那业余学习蔚然成风的青年工人,显然不会比这些大学毕业生年纪大。
不仅是蛇口工业区,整个深圳经济特区都给人以“年轻化”的印象。
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景,是培养一代新人。按照赵紫阳同志的意见要求特区的干部要有特别高的觉悟,特别好的作风,特别严的纪律,特别高的效率。邹尔康补充说明得更加具体,他说,在各种生产关系并存的条件下,同投资者长期合作事业,要求越来越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同时又有高度的策略水平,不能只知书本上的资本主义而不知实际上的资本主义;在新的技术革命浪潮面前,要求很好地了解现代化知识,懂得现代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同时具有能同世界上先进水平比美的高效率、好作风。这是对干部的要求,也是对一代新人的要求。这里说的一代新人,不是一个抽象的“高大全”的概念,而就是在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开创型人材。这样的人已经活跃在蛇口,在深圳,还将成批地从年轻一代中涌现。
年轻的新人,是我们年轻的事业的希望之所在。


第8版()
专栏:

蓝色的夜
——寄在大洋彼岸留学的朋友
陈志铭太阳象熟透的苹果,从摩天楼顶滑落。不夜城的五彩钻石,映照得满天星光闪烁。你的心儿,却溶化在计算机前灯光的湖泊。当大街消失了甲虫般忙碌的轿车,夜风醉熏熏躺下一连打着饱嗝,你本该顺着梦的小巷,到绿葡萄的阳台上小坐;可此刻,对祖国的爱恋和对知识的渴求,却仍在清醒的波涛间颠簸……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瞿秋白论稿》的特色
倪墨炎
瞿秋白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瞿秋白论稿》(王铁仙著),是一本有分量的研究专著。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共七章。第一部分论述了瞿秋白的思想发展及其特点。对于瞿秋白的一生,特别是对他最后写的《多余的话》,几十年来,毁誉不一。本书作者力求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分析瞿秋白一生的思想发展。本书认为,在五四运动前,瞿秋白反叛了封建阶级,逐渐形成和深化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20至1923年初,是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阶段;1923年以后,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了。作者注意了瞿秋白所出身的家庭对于他的思想影响,较细致地分析了瞿秋白自己所说的“忏悔的贵族”的含义。作者认为:“没落封建士大夫家庭,既对瞿秋白有消极的影响,给他染上‘名士’派气质等旧社会生活的痕迹;又因其没落而产生一种反作用,最终促使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在瞿秋白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这种“忏悔的贵族”的感情已“恍如隔世”,不再存在;但在革命遇到困难、个人遭受挫折时,某些“名士”派习气的残余,又会有所流露。作者正是充分肯定了瞿秋白思想的主流的光辉的一面,同时又看到了瞿秋白思想的某些弱点,所以本书对于《多余的话》的分析就较为全面。资料丰富而又能作实事求是的评论,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本书第二部分论述了瞿秋白散文的创作个性、瞿秋白杂文的战斗风格,论述了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和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这些方面过去虽无专著,但已有不少论文。然而作者在这些论述中,很有独到的见地。例如,在论述瞿秋白的文艺思想时,作者举出事实,指明瞿秋白曾受到“拉普”的影响;同时,作者又举出事实,说明瞿秋白又不是完全接受“拉普”影响的。这类问题,不少论者是回避的,本书作者却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有胆识的见解,这是本书的又一特点。
本书第三部分是瞿秋白家世及主要亲属的考述,和瞿秋白研究概述。这两个内容,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作者母亲是瞿秋白的胞妹,不少家世材料,得自母亲的指点,再证以文献记载,翔实可靠。这不但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传记资料,而且对于瞿秋白思想发展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瞿秋白研究概述,是以编年的形式,介绍了从1932年至1982年对于瞿秋白的研究动态。凡重要论文和回忆录,都有简明扼要的说明。这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资料索引。


第8版()
专栏:

淳朴的缅甸礼俗
苏南
周恩来总理曾热情称赞缅甸的古代文明:“缅甸的金碧辉煌的大金塔和中国巍峨壮丽的万里长城,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蒲甘和敦煌的古代艺术,同样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多少年来,缅甸人民为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无论是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文化侵略,还是日本法西斯的奴化教育,抑或现代的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都没能改变缅甸人民的民族文化传统。
缅甸人把尊重师长当作一种美德。小学课本中就有《敬重师长》的课文。在校学生一般都成立“敬老会”,统一组织本校的敬老活动。敬重师长,要求做到“身、口、心”三个方面。所谓“身敬”,即行动举止上要体现对师长的敬重。如路遇师长,要让道;趋近师长身旁,要微微躬身而至;递物给师长或接师长手中之物,要稍稍低头并拱手递接;在师长面前坐下或起立,要动作徐缓,温文尔雅;与师长一同进餐,要让师长先吃,然后自己始吃;吃饭喝水,不能吃出响声;师长登门,要请入“上屋”(一间房的南室或东室,按缅甸的习惯,人们睡觉头一定要朝南或朝东)就座。所谓“口敬”,即言语上要体现对师长的敬重。见到师长,应主动亲切地称叫相应的敬称。所谓“心敬”,即从思想上认识到师长的尊严和恩德。
除平时外,一年中尚有几个重大节日,全民举行敬老活动。每当新年泼水节,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除了互相泼水,表达祝福和涤旧迎新之意外,还要特地向长者洒水贺年,帮长者洗头剪指甲。在缅历七月,举国欢度解夏节(点灯节)的日子里,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小辈们都要虔诚地参加敬老活动。有的带着节日礼品去老人院探望老人,照拂饮食起居;有的去拜访本地区有名望的长者,领受指教;在校学生则在本校“敬老会”的统一安排下,举行敬师集会。
在东南亚来说,缅甸人以热情开朗、谦逊和气著称。缅甸有句成语:“请吃饭一口,不忘恩和情”。意思是说,即使他人施与自己一口饭的微小恩德,也应铭记在心,永不相忘。他们认为,礼貌待人,是一个人德行和操守的表现。
顾客进商店买东西,男女售货员会迅速投来亲切的一瞥,然后亲切地叫大哥或大姐。
缅甸人乘坐公共汽车,能自觉遵守秩序,顺序上车下车。车中有座位的乘客,见长幼则主动让座,见平辈站着,则主动热情地接过手中的提包或别的物品,帮着拿。所以,目前缅甸公共汽车虽有时乘客十分拥挤,却绝少争吵或打人骂人的粗野现象。
缅甸有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所以缅甸的礼俗风习,深受佛教的影响。乐善好施,便是缅甸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要手头稍有宽裕,人们经常向寺庙馈赠袈裟、凉席、阳伞等日用品和其它钱物。1980年5月,缅甸召开各派僧侣代表大会,许多单位和个人为奉献给与会僧侣的捐款竟达数十万缅元之多。缅甸佛塔寺庙的维修费用,也靠人们的捐赠。如仰光大金塔,就是用人民自动捐献之款修建成永远金碧辉煌为世人所瞻仰的名胜的。
1961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历史文化古城蒲甘时,为维修蒲甘古代文物捐了款。当地人民群众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心情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用该款精心修筑了一座象征中缅友谊的凉亭。凉亭正面刻有“人民群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所捐之款做的善事”字样。
缅甸地处热带,天气燥热。旅客云集的车站和码头,常有少女头顶水罐,义务送水。缅甸农村的姑娘们,常在道旁路口,绿荫之下,搭置凉水亭,或在路旁的树叉上吊挂一罐凉水,供行人小憩和解渴。在城市的公共汽车站,普遍有利用人们所捐之款搭建的候车亭。候车亭正面刻有捐款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
在缅甸旅游,不用发愁找不到旅馆,那随处都有的寺庙,便是借宿的好所在。那里的和尚会免费提供食宿之便。


第8版()
专栏:

徐霞客像〔雕塑〕 陈道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