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戈壁新城格尔木
横空出世的昆仑山北麓,浩瀚无垠的柴达木盆地南缘,出现了一座美丽的新城市——格尔木。人们称它是戈壁滩上的明珠。
格尔木,原是蒙古语,意为河汊众多的地方。三十多年前,这里芦苇丛生,人迹罕至,野兽出没。一九五二年,修筑青藏公路的勘测队员在这里搭起了第一批帐篷,他们是格尔木最早的居民。从此,来自祖国各地的一批批英雄的开拓者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格尔木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天,格尔木已经成为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市区面积二十多平方公里,新建的各种厂房犹如雨后春笋,柏油马路平坦宽阔,绿树掩映的街道纵横,楼群林立。十二万蒙古、回、哈萨克、汉等族人民安居在这里。格尔木的工业已经有了电力、化肥、建材、汽车修理等多种行业,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农业也从无到有,今天已有农田七万亩,每年产粮五百万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加迅速。青藏、青新、敦(煌)格公路在这里汇合,青藏铁路已经通到格尔木,国家民航总局开辟了格尔木—西宁、拉萨—格尔木—西安的航线。格尔木已经是青海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交通的枢纽。
贺凤龙 袁学军 孟仁泉摄影报道
昆仑山下的格尔木市选眺。 
幼儿园里天真可爱的儿童。
格尔木水电站装机容量九千千瓦,对开发建设格尔木发挥着重大作用。
大格勒乡一百一十六户农民中去年有八十二户产粮超过万斤。农民韩国智(中)一家售粮二万多斤。
柴达木盆地吸引着有志的青年们,他们胸怀理想,立志献身于祖国大西北的建设事业。
格尔木北部的察尔汗盐湖,号称“盐湖之王”,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国重点工程青海钾肥厂正在这里兴建。图为钾肥厂采矿场一角。
农艺师卢振辉(右),在高原工作二十多年,培育和推广小麦良种取得了可喜成就。
格尔木已经成为南来北往的陆地和空中的交通枢纽。格尔木的火车站(上)和飞机场(中)都是西北地区第一流的。全国援藏物资的大部分都从这里转运。每天有两千多辆满载各种物资的汽车通过格尔木(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