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异国亲情
“祝大家一路顺风!请再来夏威夷!”
在檀香山机场大厅里,美中人民友好协会檀香山分会部分会员和当地一些美籍华人,紧紧地握着即将回国的中国新闻学习班学员们的手,深情地表达他们那美好的心愿。在这难忘的时刻,和异国亲人、朋友们相处的一幕幕动人情景,又闪现在我的脑际。
如诗似画的夏威夷有五万多美籍华人,还有很多人与中国有血缘关系。他们把来自中国的学者、留学生和访问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使我们虽身处异国却感到脉脉亲情。
刚到檀香山时,我们人地两生,生活中难免有些困难。美中友协檀香山分会会长陈国柄先生深深理解这一点。他和妻子汤贝花女士专门到我们住处问寒问暖。他们说:“咱们虽然不是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但大家都是华人。你们的事也是我们的事,夏威夷就是你们远离家乡的家乡。”
美中人民友好协会檀香山分会副会长,第三代美籍华人欧金燕女士,是为发展美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而日夜奔忙的活跃人物。每逢中国学者或访问代表团到达檀香山时,她都积极主动与会长陈国柄先生配合,安排好接待工作。她时刻把中国客人放在心上,经常请中国朋友到家中作客。每遇节假日,还常常做些富于中国特色的美味佳肴请大家品尝。中国朋友遇到困难,她总是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这种非凡的热情,是发自内心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热爱中国,热爱中国人民,因为我的根在中国。”
早在1979年,当中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消息传来时,欧金燕女士就十分激动,恨不得立即插翅飞往中国,看看故国人民和亲人。1981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到久已向往的中国作了一次旅行。
回到檀香山以后,她很快加入了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她说:“深厚的友谊把我和中国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要把对中国的爱倾注在帮助中国亲人上面,使他们在夏威夷生活愉快,学到更多的知识。”
为了使我们在夏威夷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美中友协檀香山分会和大岛的希洛分会还在假期为大家组织了一次大岛旅游。
环游大岛之行从大岛东部的希洛镇开始。希洛分会会长荒垣康先生和侄儿荒垣·詹姆斯先生热情地到机场迎接,并亲自开车把我们带进美如梦境的旅程。当地一家报纸的记者、美籍华人陶有志先生闻讯后开车赶来,和荒垣康先生等一起带领大家游览。
一路上,他们一边向我们介绍大岛的美丽景致,一边畅谈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似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有倾吐不完的肺腑之言。荒垣康先生满怀深情地说:“我虽然是日本人的后代,但在我的血管里有中国人的血在奔流,因为我母亲是四分之一中国人。在我的心目中不断浮现中国的伟大形象。我时时刻刻在爱着她,在向往着她。”
在大岛旅行期间,我们住在比利·基米先生的旅馆。离别那天早上,基米先生特地来看望大家,并亲切交谈。他说:“我是一个混血人。我为我的身上有中国人的血液而感到自豪。六十多年来,我一直深深地爱着中国。”他祝愿中国迅速富强起来。
再见,夏威夷!愿中美两国人民辛勤培育起来的友谊之花,永远在异国亲人的心里散发着芳香。


第7版()
专栏:

被现代生物学困扰的西方伦理道德
廖先旺
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突飞猛进,无疑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又向西方乃至世界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学者提出了许多出乎意料的棘手问题,并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法律。
“试管婴儿”的出现,首先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并向传统的法律提出了新的要求。1978年7月人类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后,试管三胞胎、四胞胎、冷冻胚胎婴儿相继诞生。目前,全世界试管婴儿已达一百多个,十多个国家有了试管婴儿门诊所。但是,第一个试管婴儿一出生,就引起西方一些团体的强烈谴责。特别是在目前试管婴儿成功率不到50%的情况下,试管婴儿专家爱德华更是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有人谴责他“把人的胚胎作试验就象把婴儿钉在木板上一样”。试管婴儿技术使人类生殖细胞第一次从时间和空间上脱离人体,人们从此可以干预人类的生殖过程了,这本是现代科学的巨大进展,但如何看待这些与人体分离的生殖细胞?它对传统的婚姻家庭有什么影响?它引起什么样的法律纠纷?这一系列问题正迫切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
今年7月,法国发生轰动全国的科丽娜案件。科丽娜的丈夫患了导致不育的癌症,他在治疗前储藏了自己的精液,但他临死前未留下任何遗嘱,于是科丽娜在丈夫死后要求作人工受精的申请遭到精子库的拒绝。理由是:精子不是现有法律所指的“动产”,不能在死者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象遗产那样继承下来。于是这场官司引起全国性的大辩论。问题决非如此简单,近年来西方国家出现捐赠精液、替代母亲(租借子宫)、胚胎买卖等活动,使问题更加尖锐化、复杂化。许多人认为,“替代母亲”如成为一种职业盛行起来,将会导致“父不为父,母不为母”的社会出现,甚至将动摇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传统家庭组织。但反驳者认为,西方社会中事实上存在抛弃或买卖婴儿等现象,为什么不能满足那些愿意怀孕而不愿作母亲的妇女的愿望呢?问题是要用法律来保证“母亲”不成为一种商品。
第二,遗传工程和优生学也向人类提出如何既提倡优生又能防止希特勒式的种族灭绝的问题。遗传工程学发现有些人类成员中有许多遗传缺陷。例如,美国每年出生的四百万个婴儿中,至少有二十五万个婴儿如此,而多数遗传病无根治办法。因此,一些国家规定产前检查以确定胎儿的生死,对严重的遗传病患者作绝育手术或不许他们结婚。但是有人问,怎样能肯定某种病就是不治之症?如何防止希特勒式的人物利用优生学?“尊重生命”的人类传统道德还要不要?
第三、器官移植在西方也并非是一个蜜果。许多移植器官须在人死瞬间取得。但如何判断死亡?死亡的标准是什么?现代医学证明,仅用心脏停搏为标准显然不行了。有些国家采用以“脑功能的丧失”为标准,但这也很难说是万无一失。加上西方社会“金钱万能”的弊病,病人与医生有时不得不展开一场生死搏斗。如在美国就有人报告,一个心脏移植医院的病人,因害怕睡后被人误为“死亡”摘去器官,临睡前只好在床前挂一个牌子——“我只是睡一会儿午觉!”真是莫大的讽刺!
第四,人类在长寿和战胜死亡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科学的发展也要求人们改变对死亡的绝对看法。现代科技成果已使许多以往只能坐以待毙的危重病人和丧失起码生活能力的老人维持长寿。但昂贵的医疗服务费用对社会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本人也并没因此减少痛苦。那些先天性精神病、痴呆病的患者就更是如此。于是许多科学家和伦理学家认为,这些人“延长生命等于在痛苦中延长死亡”,因此提出了“安乐死亡”概念,认为不如遵照这些人的意愿,让他们“安然死去”。但这种“安乐死亡”的概念是否与“救死扶伤”的传统相矛盾,是否被人们普遍接受呢?这就需要科学家和伦理学家、法律学家作出艰苦努力来解决了。
对于生物学、医学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许多国家已开始重视起来,视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一)对于社会舆论有较一致看法的紧迫问题,一般首先立法,划清非法与合法的界限,保证正常的秩序。如对安乐死亡和优生学就是如此,1960年英国议会就提出安乐死亡法案;1962年日本最高法院规定了允许早死的条例;197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自然死法》是一个正式的安乐死亡法。法国、瑞典和联邦德国都已立安乐死亡法。丹麦法律规定对智商低于75的妇女作绝育手术,美国和西欧也有类似的优生法。(二)对于目前社会舆论争论不休、尚无成熟看法的问题,一些国家也积极着手研究,并提出问题引导讨论,为立法作准备。如在法国,去年12月总统亲自过问成立了“生命与健康国家伦理咨询委员会”,研究有关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和药物人体试验的法律及伦理道德问题。


第7版()
专栏:世界文坛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美国黑人
乐山
“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
这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对马克·吐温杰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简称《哈克贝里·费恩》)所作的最高评价。今年,《哈克贝里·费恩》问世整整一百年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正在筹备出版这部书的三种新版本。
反映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同情和支持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是马克·吐温许多作品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哈克贝里·费恩》描写的是流浪儿童哈克贝里·费恩帮助黑奴吉姆乘筏由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企图逃进废奴地区的惊险故事。它不仅有丰富多采的艺术风格、生动朴实的民间语言和巧妙的构思,还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传统给人们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心理分析,充分反映了马克·吐温与美国黑人的真挚友谊。
《哈克贝里·费恩》中黑奴吉姆的原型是马克·吐温童年时期在故乡密苏里州汉尼拔结识的好友“丹尼尔大叔”。
汉尼拔从前是个小村子。昼夜奔流的密西西比河从附近流过,装运着旅客和货物的轮船往来不绝。出生于贫寒家庭的马克·吐温,从小就喜爱密西西比河的瑰丽景色,向往轮船上的生活。他在自己村子里看见过被运往南方而在这里过境的黑奴。他们的“最悲哀的面容”给童年时代的马克·吐温留下了“强烈的、难忘的印象”。马克·吐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里回忆他的黑人朋友时说,“农场里的黑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有个‘丹尼尔大叔’同我们特别要好。他是一个中年黑奴,老实、纯朴、对人热忱、富有同情心。他的聪明机智在那一带是首屈一指的。正是在农场里,我对黑人产生了强烈的好感。我非常欣赏他们的一些优秀品质。我对他们的感情和评价经受了六十多年的考验而没有什么变化。”
在《哈克贝里·费恩》出版后的第十年(1894年),马克·吐温发表了小说《傻瓜威尔逊》。在这部小说里,马克·吐温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的女黑奴罗克西的形象。为了不使自己刚出生的儿子遭到被出卖的命运,罗克西让人家误认为这孩子是奴隶主的,是一个小主人。罗克西的儿子在奴隶主家庭教育下,成了一个花花公子,最后因为犯罪被判无期徒刑,母子还是免不了被拆散。马克·吐温以辛辣讽刺的笔法勾划白人有产者的无耻和无知,以同情口吻叙述黑人的不幸和他们所遭受的歧视与迫害。小说告诉人们:黑人的不幸是不合理制度造成的,种族主义者所谓“黑人是缺乏人类思想感情的动物”纯属无耻谰言。
在短篇小说《一个真实的故事》里,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的自述体裁,描绘了一个富有斗争性的女黑奴雷切尔大娘的遭遇。年已六旬的雷切尔大娘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问她,“雷切尔大娘,你活了六十年了,怎么从来没有发过愁?”大娘突然停止笑声,很严肃地对提问的人说,“你是认真的吗?”发问的人回答说,“怎么不是认真的?你不可能没有忧愁,可你就从来没有叹过气。”接着,雷切尔大娘就一字一泪地讲述了她的悲惨经历。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黑人形象反映了他对黑人的真挚友谊。马克·吐温不仅在作品中表达了他对被压迫人民的热爱和对剥削者、压迫者、伪善者的憎恨,而且从社会制度方面对种族歧视作了分析和批判,这就加深了他的作品的思想性,使这些传世佳作深受各国读者经久不衰的欢迎。(附图片)
美国名画家托马斯·哈特·本顿为《哈克贝里·费恩》所作的插图《费恩与吉姆》。版画的背景是密西西比河。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电子邮递
人们坐在家里的电子计算机屏幕前,就能读到远方亲朋发来的信件,同时又能通过家用电脑立刻向对方复函。这项利用电子传递信函代替传统信件来往的电子邮递事业,已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邮票的英国开始兴起。
电子邮递是随着电子计算机进入家庭生活而发展起来的。家里拥有电子计算机,接上电话线,并在电子邮递服务中心立有用户密码,便可使用。使用时先拨电话到电子邮递服务中心,告知收信者的用户密码,随后将信件打字传出。电子邮递服务中心立即将传来的电子信函存入电子邮箱。所有存入的信件,都能迅速发出,显示在收信人的电脑屏幕上。
电子邮递也是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这种通信方式,不需邮票、信封和信笺,也免除了邮件的运输和投送,既迅速,又安全,还能节省用户的开支。英国不少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备有秘书,据计算,每月收发信息的开支需要八百五十英镑。而采用电子邮递,同等的服务只需一百六十英镑。另外,电子邮递可以不受固定取信地点的限制。用户如备有手携式电脑,在不同的地点,在任何时间里,只要接上电话线,接通电子邮递服务中心,然后自动打开自己名下的电子邮箱,电脑屏幕上便立即显出一封封来信。读完信后,可就地迅速作复。这对经常外出的行政人员来说尤为方便。
由于电子邮递具有明显的优点,所以深得用户欢迎。目前英国已有多家公司经营电子邮递业务,订户都在万户以上,一年的营业总额达一亿英镑。据调查预计,到1990年将发展到十五亿英镑。而那时的电子邮递更为先进,用户只需拥有电脑终端机,不需打字发信,只需坐着说话,电脑便能把声音转换成电子数据,迅速地传给收信人。
·何边·


第7版()
专栏:

“唐宁街”的由来
陈封
英国的“唐宁街十号”是世界著名的住宅之一,它成为固定的英国首相官邸约已二百五十年了。
“唐宁街十号”虽然早已成为英国首相府的代称,但它的由来却不大为人所知。原来唐宁街是以十七世纪中叶乔治·唐宁男爵的名字命名的。此人在英王查理二世统治时期非常活跃,五次被选为下院议员,当过牧师、将军、外交官和掌管财政的高官。一六六○年他三十七岁时被封为男爵。
在英国历史上,乔治·唐宁没有留下美名。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他骄横、卑鄙、贪财、心术邪恶,善于谄媚和看风使舵,因而成为当时英国最富有的人,购置了大片地产,建了很多房舍。他在伦敦的一条街上拥有一连串房产,所以这里便被称为“唐宁街”。十八世纪英王乔治二世在位期间,把唐宁街十号和十一号两幢三层楼房收归皇室所有。从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起,唐宁街十号便成为首相官邸,十一号是财政大臣官邸。这两座楼房二百多年来经过四次大整修,最近的一次整修是在二十年前进行的。今年正好是乔治·唐宁逝世三百周年,所以有些英国报刊便提起了“唐宁街十号”的往事。(附图片)
图为唐宁街十号的大门。


第7版()
专栏:

加尔各答掠影
张曦明
“加尔各答”对于印度人来说本不是一个吉祥的字眼,据说它源出印度可怕的卡利女神的传说,意指恐怖之地、苦难之城乃至人间地狱。然而,倘若你能深入到它的一些角落走一走,你将会惊讶地发现,生活在这里的好些人,却把它看作充满希望的人间天堂。
今日之加尔各答,人口已逾一千万,是地球上最拥挤的大城市之一。走进加尔各答,就象走进一片人的海洋。大街小巷人声鼎沸,终日熙熙攘攘,连人行道都成了居民栖身的场所。尽管如此,涌入加尔各答的移民还是源源不绝。在乡下遭受到各种天灾人祸的农民则对加尔各答寄托着生存的希望。
加尔各答素称印度的文化之都。来自各国的游人们往往会到学院街去走一遭。那里有一个旧书刊市场,其规模之大,出版物种类之多是世界罕见的。加尔各答的诗人数不胜数,还出了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泰戈尔。
当朝霞给公园旁边的圣保罗大教堂的新哥特式钟楼披上一层金色的时候,年轻的教徒们已经虔诚地唱完了一曲赞美诗。加尔各答集结了许多不同民族的移民,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各个民族不同的语言、风俗和信仰。每年秋季这里市民都举行效忠印度教女神多加的盛大仪式。全城有十天完全沉浸在希望和欢乐的海洋里。
市中心广场郁郁葱葱的绿地上,矗立着印度人民崇敬的圣雄甘地的巨大雕像。每当人们前往瞻仰甘地像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希望地默默吟诵这位圣雄的遗言:“让加尔各答有朝一日成为天堂的骄傲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