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德才补述
严秀
今年8月27日我在本版发表了一篇题为《从曹操的求才令谈到接班人的德才问题》的文章,几天内就有四五位同志当面对我提了一些意见,并嘱咐我最好再补充解释几句。我为此感到高兴。这些意见综合起来不外三点:一是该文有一处强调德的地方没有解释,容易被某些压制人才的人利用,另外两点是认为文末有两个问题比较重要,我却几句带过。全文有些轻重倒置。
上次文章中有这么一小段:“可否因为现在需才孔亟,特别需要有进取、改革、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可以把‘德’的标准放松一点呢?我认为绝对不可以。”几位同志都说,你这里没有做具体解释,可能产生副作用。不过,我在这之前是讲了几句今天的“德”,要特别注意些什么的,因为没连在一起,不易引起注意,是我行文零乱引起的。我的根本看法仍然是:进取必须有德,有德才能进取。我说的“德”,在今天的具体情况下,着重的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是否在实际上、行动上坚决拥护并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本身是否“三种人”或维护“三种人”的人,和造反时个人问题很严重,以及至今留恋“文革”、继续搞“文革”的某些做法的人。其他如: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嫉妒贤能,不顾群众死活,极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惯于打击知识分子,专搞后门、关系学等,都是群众最恨的,这种人当然不能选为大大小小的接班人。至于其他某些小缺点或本来不是缺点而被人硬指控为缺“德”的,当然不在我所说的无德缺德的范围之内。
其次一点是,对于什么叫做“德”,恐怕要打破一些不正确的旧框框才行。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志过去长期在“左”的思想、理论、作风的影响下,形成了某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例如,把不分是非,只知盲目服从、唯命是听的现象叫做“组织纪律性强”,把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害怕革新,终朝“三一”的人称为“稳健”、“可靠”等(“三一”的解释有几种版本,最普通的是“一杯清茶、一支香烟、一张‘参考’”;还有一种是“一辆汽车、一个秘书,一份念稿”等,都是形容当官不做事的),最可怕的,是把遇事“左”三分(真止于“三分”倒也有限,问题是往往七“左”八“左”,十足还要加二了),专会整人的人叫做“原则性强”、“党性强”等。这几种是常见的,大家最感痛切的,也是属于非改不可的。
第三,我以为我们对“德”的理解必须把它同我们今后长期的根本任务联系起来。对一切人才的“德”的要求,恐怕都要考虑下面这些标准,例如,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和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和执行正确的创新和改革,大公无私,关心群众,敢于同违法乱纪、贪污腐化、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现象作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执行党的科技、教育、知识分子政策等。正象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一样,尽管党章上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具体写上你对这些革命运动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文字,但是如果你不积极拥护和参加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能成为一个共产党员或革命者么?
奇怪的是,今天还有人服膺“无才便是德”的歪理,不容许有才能、有见解的人存在。这种人不要说当伯乐,就是千里马在前,也非先把它折磨成跛马不可。这样的人是民族的罪人,人民的罪人,社会主义的罪人,应当转变一下才好。


第8版()
专栏:

  祖国之秋
  冯万友
红、黄、绿——我推开窗子,只见纷纷的落叶,铺满了楼前的空地;那些刚听完我讲课的青年演员们,正踏着那彩色的路向排练场走去……哦,这些学员刚才朗诵课文的声音是多么悦耳,多么富于情感!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学员们的勃勃生气与窗外深秋景色,竟这样的和谐、动人,使我不禁想起前些时候见到的一幅油画:《祖国之秋》。这幅作品,曾在全国青年画展上获奖。作者是我过去的一个学生。他与我的交往,常让我忆起两次参军间插入的那段教师生活。
1976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北京一五九中学。开学第一天,他就向我发动了无声的“进攻”。我站在讲台上还了礼,后面几个学生还不坐下,却踮着脚朝前张望着什么。我回身看黑板的时候,不少同学哄笑起来——原来,黑板左下角,画着两个线条简练而表情生动的粉笔头像——一个哭,一个笑。一看那“大兵”样儿,就知道画的是我。这可真让我有些“哭笑不得”了。我问这是谁画的,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回答。我发现只有他偷偷斜视着我,那缺乏血色的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只得带着并不介意的微笑,开始讲课了。多亏老教师们帮我备了课,所以讲起来很有信心,教室里很快静了下来。可直到下课,他也没敢跟我对视一下眼光,这就更增加了我的怀疑。
没几天,怀疑得到了证实。有一次作课堂练习,我发现他正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跳摇摆舞的外国少女。线条的简练、表情的生动,同黑板上的那幅
“哭笑不得”肯定同出一人之手。我没收了这张画,对他说,下课后到办公室来谈谈。不知是怕翻“老帐”,还是怕提到他那“下放”了多年的双亲,他一直没有来。
不久,在我国文艺事业获得新生之后的一个假日,我送他一张当时还很难搞到的法国绘画展览参观票,约他同去,并将那张外国少女像还给了他。只见他那细高的身子左右晃了晃,苍白的两颊红了。
在展览大厅里,我问他,籍里柯、德拉克罗瓦与普吕东在绘画手法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他茫然不知;我问他,库尔贝的创作思想具有怎样的倾向性,他也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给他简要地讲了学院古典主义追求“理想的美”与浪漫主义刻画“现实的美”在手法和风格上的区别;同时还通过《碎石工》、《筛谷的妇女》等作品,说声绘画是一种人民需要的事业,而绝不应当只是个人的游戏和消遣……他点着头,眼睛里闪着光。我又在《梅杜萨之筏》等名画的前面告诉他,人即使在生活中有痛苦,也要保持崇高的追求……
几天以后,我讲《陈玉成》一课,在班上要求同学们讲出自己所知道的我国历史上爱国的、有作为的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主要功绩。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我点名让他到讲台上来,把大家提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他的板书很好,可写到“张衡”,却写不出“衡”字,写到……我一边悄悄地给他一一订正着,一边惊讶着同学们竟能说出从屈原、陈涉一直到詹天佑、孙中山共二十三位名人!我禁不住激动起来,说:“同学们,你们能记住这些杰出人物,很好。我建议:班上出一期墙报,要求大家动手,为黑板上列名的二十三位革命家、爱国者写出传记性的短文……”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活跃起来。于是,很快分配完了搜集材料和整理文字的任务。接着,我又提出:“每篇短文都要配上一幅肖像,这个任务交给谁好?”顿时,大家的视线都转向了他。等我走到他身边,他红着脸站了起来,两只手摩擦着桌面:“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同学们都为他第一次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而热烈鼓起掌来……
窗外,绚烂的秋叶还在纷飞着。我掸去了身上的粉笔末,倚窗沉思,好象那二十三幅肖像也融进了这大好秋光之中。我看着,想着,忽觉仿佛又置身于那座画展大厅里,《祖国之秋》的画面又出现在眼前,竟至占满了整个视野——一大片森林中,隐约可见急流直泻的瀑布溅起了飞雪;在红、黄、绿交汇而成的林海间,似乎响起了壮阔雄浑的颂歌……
(原载《中国教育报》副刊《朝晖》,本报有删节。)


第8版()
专栏:

  船工和他的妻子(外一首)
  宁静为了等待他你翻过一座大山走过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为了见到你他越过风浪与无数险恶的礁石你们的相聚就是这样别致你等待他双眸如雾中的灯伴随着他的航行你等待他深情如山一般庄重无论江涛怎样涌汹心中有一块不沉的陆地他思念你从漫卷的江风中感受到你轻柔的呼吸他思念你从流霞和星光中看到你温婉的微笑总把崖上飘落的鸟语当作你轻声哼着的谣曲他是永不疲倦的船你是沉静的岸江上闻歌江轮拽着夕阳缓缓地,向码头靠拢谁家的船上飘来柔曼的歌声歌声,撩起薄薄的江雾剪碎黄昏的寂静这如山花般朴素的歌声呵如流水般玲珑的歌声一声声甜蜜的叹息一声声悠长的颤音似在倾诉人生的悲欢又似在叮咛上路的亲人……舱里静悄悄浸泡在歌声里的心酸有几分,甜有几分乡情在暮色里浓了每个人的眼前都闪现着一盏朦胧而温暖的灯一双湿润而明亮的眼睛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裴矩其人
裴矩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人物。史籍中关于裴矩有这样的记述:在隋炀帝面前,裴矩以谄媚邀幸得宠,炀帝夸奖他“奉国尽心”,“大识朕意”;后来到了唐太宗面前,裴矩“每犯颜直谏”,太宗称赞他“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裴矩佞于隋而进位,诤于唐而擢升的故事,很能给人以历史的思索。
关于裴矩其人之德,可以置之勿论。有趣的是这个人拍马屁拍得响,扮诤臣也扮得真,这就说明他的确很有才干。但他的才干却因人而异:到了喜欢面谀的隋炀帝面前,他就成为拍马能手;到了励精图治、喜听诤言的唐太宗面前就成了“当官力争,不为面从”的汉子了。
 这很值得我们的一些领导人想一想,你周围如果有几个善于察颜观色,不说心里话的人,就得思忖一下自己会不会上当!
张乾纲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净化人们的心灵
  陈巧孙
最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净化人的心灵》,是一部论述当代女作家的专著,值得高兴的是作者李子云也是一位女评论家。
近年来,作者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净化人的心灵》是她近年评论的结集,论述了当代十一位女小说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读者中都有过一定影响,有的作品曾有过较大的争议,甚至被打成“毒草”,直到打倒“四人帮”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长期来在我们的评论文章中,常会出现过分夸奖或过分指责的弊病,而李子云同志能够客观地、友善地对这十一位女作家作品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虽然在作品中,有的作者还没有完全找到自己的创作性格,有些作品的艺性术还不很鲜明等等,但李子云同志在字里行间对作者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并就作品的风格和如何多样化进行了探索。
率真、明朗的态度和诚挚、热烈的感情在她所有的文章中是一以贯之的。其中尤其是对茹志鹃、宗璞、张辛欣、王安忆、张抗抗作品的评论,更能显示作者此中的真挚情意。
李子云的评论文章的另一特色是博览多学,这也是她的文章显得有分量的重要原因。文中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挥洒自如。笔力所至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激荡的心绪,而没有让人产生沉闷、乏味之感。此外,作者对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炽烈的追求,又使她在文章中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也意味着作者的探索精神。
当前,文艺创作日渐繁荣,但文学评论园地似乎还是薄弱环节,而女评论家就更是屈指可数了。我们为李子云同志取得的成绩而感到欣喜。


第8版()
专栏:

  《古诗之旅》
秦泥的《古诗之旅》中所辑集的二十篇“系列文章”,曾连载于外文出版社的日文《人民中国》杂志,最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首次以中文出版。这是一本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全书充满诗意,引导你沿着古代诗人的足迹探幽访胜。 (于土)


第8版()
专栏:

  高原的阳光〔木刻〕       徐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