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社会主义和对外开放
  李洪林
对外开放究竟是一时救急的权宜之计,还是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国内国外都有这个疑问。最近邓小平同志对此做了非常明确的回答:对外开放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根本政策,要变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否则我们自己的人民也不会同意。又说:中国的这个政策,本世纪不会变,下一个世纪前五十年不会变,后五十年也难以改变。中国同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了,更密切了,要变也变不了了。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对外开放做为一项根本政策,因为它是实现四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要求。
社会主义应该是开放的社会
社会主义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有人以为社会主义不应该对外开放,好象一开放就失去了“纯洁性”,就有“变修”“变色”的危险。这种观点虽然貌似革命,其实相当落后,不但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味道,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立足于自然经济的封建社会,是闭塞和停滞的。这种特点造成了狭隘的眼界和排外的心理,它有利于封建秩序的巩固。为什么封建主义总是把商品生产看作洪水猛兽?就因为商品生产的发展必然使封建经济瓦解。它打破地区的分割,促进国内市场的形成;又打破国家的界限,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这就给生产力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余地。因此,商品生产的发展,国际经济往来的扩大,是一个进步的趋势。
经济生活,以及它所决定的整个社会生活,都有这种从闭塞到开放、从民族走向世界的客观趋势。任何国家在这个趋势面前都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造成这种趋势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面揭示了这个不可抗拒的趋势: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一,254—255页)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为了本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差不多各国都在一定范围内采取过某种保护性的措施。这是必要的,但毕竟属于消极防御。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真正要使本国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在坚持主权独立的前提下面向世界,在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往来中增长力量。一定的保护性措施只能做为必要的辅助手段。如果实行保护主义,把它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途径,必然使自己孤立于世界经济生活之外。它虽然可以暂时起到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作用,但从长远看,是失策的。因为躲开了竞争的压力,同时也失去了外界的营养和刺激,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如果对外开放,民族工商业面临国际竞争,当然会受到压力,甚至会被压垮一些。但从长远看,总是得大于失,因为它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出现以后,这个趋势会不会改变呢?
不会。不但不会改变,而且要更加扩大,进展更加迅速,因为这是生产力本身发展的需要。如果说蒸汽机、火车和轮船已经冲出国界把世界联成一片,那么超音速飞机、人造卫星和电子计算机就更不可能使世界退回到闭关自守的时代了。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优于资本主义,说到底,无非是能给生产力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余地,能创造出超过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而闭关自守意味着倒退到资本主义以前的阶段去,怎么能在地球上站得住脚呢?
把对外开放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决策
我们建国以后,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关起门来搞建设。大体上说,只是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了根本改变。那种“关门建设”是特殊的历史条件造成的:被封锁。那时我们的大门先后被两个大国从外面上了锁,并不是我们自己锁上的。门被锁上了怎么办?总不能让人卡住脖子饿死。这种处境激发我们用更大的力量埋头苦干。果然,逼上梁山以后,我们确实创出了自己的局面,在不少方面都取得了足以自豪的成果。在这个意义上,真是坏事变成了好事。不过,封锁毕竟是不利的条件,和正常的国际交往比起来,无论如何,我们是多花了时间和气力。实际上,我们当时也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开展了对外经济往来,减轻了封锁所造成的损害。
然而在“左”的方针指导下,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被提高为普遍真理。“锁门”居然成了好事,而且光是别人从外面上锁还不过瘾,自己也要从里面加上一把锁才够意思。从此“锁门”就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原则。于是凡属对外开放的主张或行动便都成为“卖国主义”、“爬行主义”、“殖民地思想”或“洋奴哲学”了。当年周总理因为这类事情不知受了“四人帮”们多少攻击!其实恰恰是这些“爱国”的“左派”,躲在豪华的安乐窝里享受进口的物质文明和沉浸在进口的精神堕落里的时候,暴露了十足的洋奴丑态!
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从指导思想来说,这个是非已经解决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已经做为四化建设的方针定下来了。除了四个经济特区以外,今年又决定还要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这件事说明了我们党中央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方针。
但是,由于封建主义流毒和极左流毒的影响,有人总是对开放心存疑虑,有人在实际工作中也有意无意不敢放开手脚。反正按照风行多年的老传统,在这类问题上,总是“‘左’比右好”。“左”了,顶多是“思想不够解放”,是“方法问题”,检讨起来,还可以用“对自力更生的理解有片面性”来辩解,简直可以说是“虽错犹荣”。如果右了,那可就说不清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丧失立场”、“投降主义”、“丧权辱国”,甚至更严重的帽子都可能扣过来。为什么在对外经济交往当中有些事情拖得那样久,办事效率那样低,拍板定案那样难?其中有体制问题,有作风问题,另外,恐怕也有一个思想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解决,这就是社会主义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曾面临我们今天的形势。他们根据当时条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将在工业最发达的欧美先进国家同时建立。这些国家早已是世界市场的主宰,根本不存在“对外开放”的问题。
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曾经考虑过“租让制”等对外经济合作的问题,不过他过早地去世了。后来斯大林主要考虑的是怎样“在资本主义包围中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虽然他实际上也在力争引进外国的东西来加快自己的建设,不过从来也不曾从理论上和政策上提出过对外开放的问题。
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在三中全会以后把对外开放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原则。时间会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这项决策的正确。
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建设不是要靠自力更生吗?”不错。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事事依靠外力,而且我们自己的人力和资源等条件也能够自力更生建设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自守。只要掌握得好,它和对外开放不但不会相互排斥,而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在对外开放当中,我们能吸收别人的长处,避开别人的失误和短处,这不就能更好地自力更生吗?
有人爱把对外开放和殖民地联系起来。这不单是混淆了两个时代,而且也太缺乏自信了。殖民地自己是没有主权的,或虽有主权却是残缺不全的。旧中国确实是这个样子。但新中国是具有充分主权的独立国家,和外国打交道是平等互利的。包括开辟特区在内,我们的主权是丝毫不受损害的。这和殖民地有什么共同之点呢?至于外国人要从我们的开放当中得到好处,这是正常的。双方都有利可得,有什么不好呢?难道必须让对方吃亏才好吗?吃亏他就不来了。当然也不能要求人家无偿支援或捐赠。因为无偿支援或捐赠,只能在特殊情况下偶一为之,例如救济灾荒或赞助某项公益事业。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靠别人救济而兴旺的。靠救济只能销蚀意志。正常的只能是互利。
“外国人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我们,这就使我们只能跟在他们后头爬行。”这大概就是批判所谓“爬行主义”的论据。
是的,在一般情况下,外国当然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我们。即使能够转让,如果自己不争气,也还要落在别人后头。不过我们不是躺在别人身上过
日子。引进是为了更快地缩短差距。能拿到七十年代的技术总比自己原有的六十年代或者五十年代的水平高一些吧!有了七十年代的技术作起点,再向八十年代的尖端前进,总是更快一点吧!事实上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客观规律对每个国家的科技工作者都一视同仁。只要理论上和应用技术上处于差不多的水平,不同的国家几乎都可以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各自攻下某个尖端。在这种竞争当中,决定谁快谁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谁从国际上得到更多的信息。不会有哪个国家蠢到这种程度,拒绝外来的知识和技术,一切都要关起门来,自己从头做起。
社会主义不应该害怕资本主义
有人总是对资本主义感到可怕。其实大可不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究竟谁怕谁?应该是资本主义怕社会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怕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迟早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种代替决不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去“输出革命”。那种“革命”其实是赤裸裸的侵略和奴役,是不折不扣的霸权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社会主义之所以一定能胜过资本主义,是因为它能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余地,能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使全社会的成员都有幸福的生活,因而必然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而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它是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高度上起步的,而不是“彻底砸烂”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然后从头做起的。
对资本主义社会要分析。既不必害怕,也不要崇拜。它不是一切都好,也不是一切都坏。它必然灭亡,但灭亡的只是这种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外壳。至于高度发达的社会化的生产本身,恰恰是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许多东西对社会主义建设是有用的。在对外开放当中,我们只拒绝腐朽和反动的东西,因为它阻碍历史发展,损害人民的利益。至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不管是科学技术还是经营管理,我们都应该积极引进,经过消化,使它为我所用。这些东西,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并不是这个社会所独有,而是和先进的生产力联在一起,成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离开这些,是建不起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厦的。
“但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起进来的,必然有腐朽堕落的思想和文化,它要污染我们的空气。”
是的,住在都市的人都知道,打开门窗,进来的不止是新鲜空气,同时还有废气和烟尘。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我们打开大门,一定会有脏东西进来。
怎么办呢?可以有两种对策。一种对策是重新关上大门,但这种办法封锁了自己,同时也不能保证内部精神世界的纯洁,因为我们屋子里原来就有脏东西,而且外面的脏东西也还是会从夹缝里流进来。“文化大革命”应该说是大门关得最紧的时候,“斗私批修”最凶的时候。然而和建国以来相比,这几年恰恰是腐蚀灵魂的东西最多的时候,社会风气最坏的时候。
另一种对策可以叫作“过滤”,就象在门窗上装一种空气滤清器一样,把有害的气体和尘埃滤掉。这只是一个比方。社会的思想和文化远比自然界的空气复杂得多。过滤空气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纯净,“过滤”思想就更难了。在开放的同时,要严格把关,这样可以防止很多污物进入国境。但是也应该看到,总会有些污秽的东西漏了进来,何况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思想的传播不一定要通过海关呢?
必须承认,除了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世界上不会有绝对纯粹的事物。总要有点杂质。对这一点要看透。看透了,也就不会恐慌了。其实一个最洁净的人,脸也要脏的,因为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脏了不要怕,多洗几遍就是了。现在哪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怎么办?不呼吸吗?通通搬到乡下去吗?不可能。要相信大多数人的抵抗力,当然更要相信人类一定能制服环境污染。这个道理,从原则上说,对于精神世界同样适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尤其适用。在开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它放到一间“无菌室”里关起来“坚持”,那将使它变得苍白无力,并且最后难免枯萎。正确的方针是把它放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来坚持,一方面从现实当中包括其他科学当中吸收各种营养,一方面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战斗。这种战斗并不是用行政力量去强制,而是用真理的力量去批判,去说服。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在思想领域搞“自由港”,随便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都让它自由泛滥。这里只是说,客观上不可能有绝对的纯,不要怕,要正视这种现实,要相信人民群众判断是非的能力,尤其要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都是在斗争中发展的。在剥削阶级统治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都不曾被压倒。如今在社会主义国家,难道马克思主义遇到一点不同的观点就会败下阵来吗?如果真有败下阵来的事情,那就值得研究了。它肯定不是马克思主义,或者是已经过了时的旧结论。这并不是我们所要坚持的科学真理。事实已经证明,过去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确有不清楚的地方。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我们在理论战线上所做的工作之一,可以叫作“提纯”,就是把本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清理出去;再一件工作是发展,就是用符合实际的新结论代替过了时的旧结论。对外开放使我们有机会接触世界范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了解到更多的新材料和新观点,这就必然促使我们加快“提纯”和发展的进程。这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难道不是更有利的条件吗?
不但马克思主义不能关起门来坚持,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不能关起门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生活应该更丰富而不应该更贫乏,眼界应该更开阔而不应该更狭隘。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受到重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的一种宗派学说,它本身就是人类思想的光辉结晶,并且总象大海一样,欢迎每一条带来真理水珠的细流。在对外开放中,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思想和文化,都不应该害怕,而应该欢迎,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它应该是纯洁的,同时也应该是丰富多采的。但纯洁性决不能靠闭关自守来保持,而丰富多采恰恰需要对外开放。要知道,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固然离不开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样离不开对外开放。怎么能够设想,世界上会有一种离开全人类进步文化的社会主义?闭关锁国也好,夜郎自大也好,和社会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对于国外敌对势力还要不要提防呢?”当然要提防。前面所说的“过滤”,就包括这个意思在内。对于一切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势力,不管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要严格提防,坚决打击。这是坚持对外开放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这方面防守得越是严密,对外开放就越有保障。不过防守是为了开放,而不是为了关门,这一点必须明确。
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厦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建造起来。我们的祖国只有面向世界才能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国家。共产主义社会不会降临在哪个锁上大门的院子里。对外开放决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让我们毫不可惜地抛弃那些压了我们多年的陈腐观点,从狭隘的小生产的眼光中间解放出来,打开门窗,走向世界!


第5版()
专栏: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南》出版
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理论组编写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南》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由林涧青、林子力、吴象等同志撰写的学习《邓小平文选》的论文集。这些文章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出发,对《邓小平文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阐述。它有助于读者深入领会《邓小平文选》的精神实质,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上来。其中一些文章,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阐明了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按劳分配的新特点以及国家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魁宏)
△由谷书堂和杨玉川、孙大干、郭振英、常修泽主编的《天津经济概况》,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