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爱国卫生 重在治本
——承德市环境卫生巡礼
本报记者 黄际昌
河北省承德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内著名旅游胜地。两年前,承德市的卫生状况很差,许多旅客的印象是“风景美,市容脏”,中央负责同志深为关注。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三年为期,力争改观。时间已过一大半,今日承德市容如何?
明珠拂尘 初露新辉
一个微风轻拂的上午,我们走进承德火车站。一列火车刚开出不久,服务员已把候车大厅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位老承德住户告诉我们,两年前这大厅处处痰痕,污迹斑斑。经过车站职工和市内军民,蹲在地上一块块地“擦拭”,地面瓷砖才露出本色。月台前轨道间的脏物多年没有彻底清扫,去年卫生突击周中,从一尺见方的轨道隙地“抠”出冰棍棒就有五六十根。他们就凭这一股子犟劲,日复一日地清扫,硬把“承德车站末等卫生”的帽子摘掉了,去年被评为承德地区的文明先进单位。
在承德市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当地的领导机关起了带头作用。我们走访了市委、市政府、地委、专署四个机关大院,院内都有花池或花坛,多数办公室窗明几净,文件放置整齐。
市内一些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也比较清洁。每天有几百名环卫工人分区分段清扫,市区住户实行“门前三包”。农贸市场的卫生比北京搞得好,“三把笤帚一起扫”(专职清洁工、市场管理人员和摊贩各备笤帚)基本上天天做到市散场净。承德剧场一日演几场,也能保持整洁,公厕便池没有异臭,被评为全省卫生先进单位。清代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显得格外清净。
一位多年往返于北京——承德之间的女列车长郑重地告诉我们:承德市容,自己跟自己比,近两年有很大进步;与国内先进城市比,还有许多差距。1983年,在河北省十二城市卫生流动红旗竞赛中,承德市居第二名。
通盘规划 重在治本
市委书记张唤群同我们第一次谈话时,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山城的卫生只治了治标,还要大力治本。
承德是群山环抱的二百多年的老城。在山城讲卫生,光扫“盆底”不治坡不行,光治地不治天不行,光搬垃圾不根治污染源也不行。要搞“立体卫生”,要着重治本!
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治本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近年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订出城市总体规划,对环保、住宅、道路、给水、排水、供电、绿化、防洪、景观(包括避暑山庄、外八庙等旅游设施)等项工程,均一一作出专项规划。
尽管资金相当匮乏,市府仍拿出城建经费的一大半,优先用于治理沟坡和小街小巷。这些年,修下水道15,000多米,修上水道(自来水上山)1,800米,排雨水沟4,000多米,修路面10万多平方米。还有一大半沟坡尚待治理。我们到过承德市有名的“龙须沟”:狮子沟和韭菜沟,确实做到“水畅路通”。过去,那里每年有八九个月不能走车,如今小汽车可以开进开出。
发动群众 综合治理
承德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搞好环境卫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承德是开放旅游城市,每年中外游客甚多,因而环境卫生搞得好不好,又关系着国家的声誉。必须“振奋精神,振兴承德,振兴山庄,为国争光”。这样认识问题,就把一庄一市的卫生运动真正提到“爱国”的高度。领导干部亲自走街串巷参加打扫,检查环卫工作情况。上行下效。市区、坡地都涌现出大批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分子,许多街道老太太不满足“各人自扫门前雪”,拿着笤帚到附近的机关、商店、学校、工厂查卫生。市政府机关大院的干部,听说街道老太太“查”上门来了,恭恭敬敬地开门请进,听取意见。人们说,这年头,卫生工作讲民主了。
从1981年以来,全市用于治理沟坡、小街小巷的经费共200多万元,分别采用公建、公建民助和民建公助等办法,去年单位集资就有八十几万元。
群众这种积极性还表现在绿化环境上。我们在承德期间,天天见着机关干部、当地驻军、学校师生、工矿职工分批轮流植树,挑水的、栽树的、培土的,山庄周围十分繁忙。他们说:“抢一个季节,多栽几行树,就早绿化一片。”
严冬烟雾弥漫,经久难散。这是承德一大难题。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都在积极想办法治理。去年3月,市政府作出计划,开列一批单位名单,分批限期改造锅炉、淘汰和更新锅炉,限期搬迁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厂。这个计划得到许多单位和群众的热烈响应。当然,限于物力、财力,要根治山城的烟尘污染,还须作长期的巨大的努力。
承德这块地方,有许多“条条”的直属单位。不管哪级管辖的单位,其环境卫生工作,在市内都由市统抓统管,在街道接受街道的检查监督,完成其分配任务。
以法治城 坚持不懈
环境卫生,千头万绪,没有统一法规,难以奏效。承德市除了大力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还因地制宜制定一些专门法规,如决定今后市内绝不再兴建有污染、噪音的企业,逐步增加文化卫生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今后新建住宅或厂房,要划出绿化面积。城市的树木不许随意砍伐。对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者都要追究责任。火车站候车大厅,天天广播“不许随地吐痰”,乱吐则罚,这一条就很灵。“凡事就怕认真”,认真了,多年积习也是改得过来的。
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是爱国卫生运动持久开展的重要保证。保持经常化的重要一着是勤于检查,承德市既表彰好的,也评出差的。一位副市长对我们说:抓准一个孬的,又批又帮,可以促进一大片。
承德毕竟是个老城,底子很薄,百废待兴。加上起步晚,任务艰巨。从近期看,必须多方大力支持。否则,难以满足广大游人的需要。好在方向已定,步子已迈开。可以相信,经过上下左右齐努力,未来的承德山城必将大放异采。(附图片)
承德市农贸市场实行“三把笤帚一起扫”(专职清洁工、市场管理人员和摊贩各备笤帚),基本做到市散场净。图为管理人员在擦果皮箱。


第3版()
专栏:

我电视教育发展迅速
电大已毕业十六万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办4年,已为国家输送了两届毕业生共16万人,还有单科结业生20多万人。
自1979年2月到现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收了四届学生,总数共达120万人。1983年招收的正式学生约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0%。目前,电大在校正式学生共有34万多人(单科生和自学视听生未计在内)。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取得可喜成绩
已颁发十一万多张单科合格证书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杨兆波)截至目前,全国各行各业的职工和待业青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已有259,174人。据统计,全国已颁发了113,800多张单科合格证书。北京市已有136人大专阶段科目全部考试合格,并将经过政治审查后,首次发给大专毕业证书。


第3版()
专栏:

中法教育交流取得进展
据新华社电 (记者秦新民)中国去年赴法留学生达251人,接受法国留学生58人,这是历史上最多的。而今年的人数将超过去年。
自从首批中国留学生105人于1964年11月到达巴黎以来,中国已派了1,200多名学生赴法国学习。现在法国的600多名中国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各专业。
1980年,中法两国政府成立了文化混合委员会。现在已有24所中国高等院校同法国的37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签订了30多个合作交流协议。


第3版()
专栏: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取长补短 互惠互利 黑龙江与天津建立长期协作关系
兑现合同 取信于民 南宁市二轻局重赏一批集体企业
《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省与天津市建立长期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取长补短,互利互惠
《广西日报》△南宁市二轻局兑现承包合同,贡献大的19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受到重赏
《光明日报》△受压抑,才能长期被埋没;被启用,很快作出贡献,西安石棉制品厂副总工程师唐安华半年内研制出石棉纺纱新工艺。
《经济日报》△山东省牟平县西关大队连续3年人均收入达千元
《吉林日报》△农安县委组织5,000多名县、乡、村干部,下乡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大众日报》△山东省直机关党委通报批评原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吃大喝风
《中国法制报》△大同市揭发出一起严重套汇事件,市委十一名常委已作检查,退回原物,并被罚款
《南方日报》△广州市春节市场上,农民成了高档商品的主要顾客。南方大厦百货商店摩托车、彩电、电冰箱等被购买一空
《湖北日报》△武汉市委通报批评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在住宅分配中的不正之风,对已查清的不合理住房做出处理决定
《新华日报》△江苏省县、社集体建筑队伍已达66万人,去年建成房屋1,000多万平方米
《农机化服务报》△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谈发展农村商品生产,要做好农机化服务工作
《陕西日报》△西安冶金学院建筑学专业13名毕业生的设计方案在今年国际UIA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
《四川日报》△成都市党员专业户代表座谈,市委负责同志勉励他们大胆带头劳动致富,帮助群众共同富裕
《河北日报》△省委、省政府决定从现在开始到8月底在全省开展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战略大讨论,为制订经济发展规划作准备
《山西日报》△全省20个盈利大户企业去年共向国家上缴利润7亿多元
《天津日报》△天津味精厂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发酵成功,一年可多生产味精17,600多公斤
《贵州日报》△为发展山区经济,开阳县毛坪公社群众修建了15公里乡村公路,少数民族聚居的从江县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也修建了一条18公里的公路
《国际经贸消息》△今年国际纺织品市场将全面好转
《江西日报》△桑海味精厂用大米加工葡萄糖、山梨酒、味精,每斤大米可增值到一元七角六分,创出了一条加工的新路子


第3版()
专栏:论坛

出大成果的学问
——从农牧渔业部奖励的43项科技成果说开去
王友恭
前不久,农牧渔业部对43项科技成果评了一等奖。这些成果的共同特点是经济效益大,每年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一般都在几百万元以上,有的上亿元,甚至几亿元;有的学术水平高,具有首创性。
进一步研究这些成果的申报单,还可以看出以下几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一、大成果不一定都出在大单位。这次获一等奖的43项成果中,主持单位为地区以下(包括地区)单位的就有10个,其中6个优良小麦品种,有4个是地区以下单位研究成功的。这告诉人们,搞农业科学研究,并不是只有在大的科研单位才有可能作出大的贡献。从前几年农业科技成果的授奖情况看,也有同样情况,1982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表彰的一等发明奖“玉米自交系330”,已成为全国培育玉米良种的基础材料,这个优良品种就是丹东市农科所培育的。这次获一等奖的优良小麦品种“绵阳11号”,每年为国家增产小麦十多亿斤。这个项目的主持人冯仕达原来在四川省农科院从事小麦研究,七十年代初主动要求到基层单位绵阳地区农科所工作,在这项研究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对此,一位著名科学家说:高级科研单位除了出成果、出人才外,还应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向基层科研单位输送人才。现在一些大的科研单位积压的人才很多,有些人在那里无用武之地,应当积极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比较起来,那里更需要他们,他们到那儿后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大成果多为集体冠军。现代科学技术互相渗透,农业科学综合性强,一项对国家有较大意义的研究成果往往不是一两个人的知识范围和精力所能够得上的。所以,在农业科研中应该提倡争集体冠军。尤其是那些涉及面广的攻关课题,更有必要提倡团结协作,以发挥综合优势。事实上,农业科研所获得的重大成果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多学科、多兵种紧密协作获得的。如这次获奖的“地膜覆盖技术的引进、试验研究和应用”,在试验过程中涉及到园艺、化学、农机、推广等好几个学科和部门,先后有好几百人参加。现在有些科研人员比较喜欢一两个人抱个小题目搞研究,结果搞出来的成果往往社会经济效益不大,科学价值也不高。这是值得各个科研单位、每个科研人员在制订选题计划时认真加以考虑的。当然,也不应排斥那些确实是国家需要,又可以由一两个人能完成的研究。
三、大的成果往往是持久研究的产物。最近获得国家一等发明奖的棉花高抗枯萎病抗源品种“52—128”和“57—681”就是从1951年开始研究的。从事这项研究的科技工作者长期扎在棉花枯萎病重灾区,埋头苦干了三十多年。有的同志初到棉花枯萎病区作试验时是小伙子,现在已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在科学史上,任何一项重大成果都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农林科学研究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有些过硬成果的获得,需要耗费科技工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是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这就更需要提倡在科学研究中坚毅不拔的创业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的同志形象地比喻说,花小工夫结小枣,花大工夫结大桃。这是很有道理的。
四、要有鼓励重视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的政策。科技成果只有推广应用后才能变成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农牧渔业部在评定科技成果时,注意成果的学术水平,更注重它的社会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应用性强的成果,要求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这就促使科学工作者和有关地区、有关部门都来关心成果的应用推广。如河南省“百农3217”小麦优良品种培育出来后,只用了四年时间就从2,000亩扩大到1,800万亩。这项成果得到迅速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南省种子公司等有关部门及时组织区域试验示范,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良种繁育,并摸索出一整套在各地使用这一良种的耕作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如实地宣传介绍。大量事实说明,推广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一个重要环节,忽视这项工作,再好的科技成果也变不成实际的生产力。实践深刻地教育了人们,一些原来认为“夜明珠不明自亮”,好成果不推自广的科学工作者,现在也主动关心推广工作了。就在这次农牧渔业部召开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会议上,不少老专家呼吁各方面都要重视并加强科学技术推广工作,强调推广工作是一门科学。这是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中一种可喜的现象。


第3版()
专栏:当代科技

控制论的广泛影响
童天湘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出版了一本叫做《控制论》的专著,标志着控制论这门新学科的形成。当时,他称控制论是“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从控制论观点看,不仅动物、人体是复杂的控制系统,而且社会是更为复杂的控制系统。我们可以更概括地说,控制论是研究复杂系统控制规律的科学。与研究物质运动、能量转换的传统科学不同,它着重研究系统的信息与控制过程,借以改善系统的行为,并使系统稳定地工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常常是利用反馈来实现的。为什么人有固定的体温和血压,就是因为人体能通过反馈进行调节的缘故。同样,在脑神经系统乃至社会系统,也都存在着信息流通和反馈调节,所以都能用控制论加以研究。这样,便使控制论能横跨生物界、社会直至思维领域,成为一门跨界的综合性科学,具有广泛的影响。
控制论是由通讯与控制工程、电子计算机和数学、逻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体现了现代科学整体化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控制论的原理、概念和方法已运用于许多学科之中,出现了科学的控制论化。控制论与一些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应地形成了各自的科学体系,又产生了不少新学科,诸如工程控制论(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创立)、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智能控制论等。智能控制论运用控制论的“黑箱”方法,实现了智能模拟。所谓“黑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比方,在日光下不能打开装有胶卷的暗盒便是一个小“黑箱”。人脑如同一个特大“黑箱”。因为,人脑虽小却是不能打开看的特大系统,一旦打开就失去活脑的功能;虽然知道人脑是由1,000亿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系统,但对其内部活动的机制仍然不甚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用仿生学方法从结构上仿制如此众多神经元的“人工脑”,而用“黑箱”方法从功能上却能模拟脑功能,使自动控制进入智能控制,机器人发展为智能机器人。
控制论也促进了生产与管理的高度自动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全公司49个州的65个销售办事处和11个州的18个生产公司及其下属机构,处理相互联系的各部门(信贷、销售、生产、库存、货运、财务等)之间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销售员把客户要求订货的有关数据输入该系统后,计算机从对客户在银行中的信用和本公司的存货进行查询,确定可否接收,再发出内部订货单进行计价列帐,拟订提货日期,到最后通知客户,所花时间不过15秒钟。
还应指出,现代通讯与控制的本质特点,就是信息的传递、变换和处理。七十年代以来,作为控制论机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机),在微型化的同时也大型化,并建立国际计算机——通讯网络,既使机器处理信息的范围扩大到科研、创作、设计、生产、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又使信息资源可以“共享”,导致计算机化的热潮。


第3版()
专栏:科学家专访

献身园林建筑的人
——访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
金涛
和他在一起交谈,你会感到他身上有一股火一般的激情,这是陈从周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他是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著名的古建筑园林专家。人们还会记得,197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现了一座中国民族风格、以苏州网师园内的“殿春簃”为蓝本的庭园——“明轩”。这座具有明代风格的苏州园林,便是陈从周教授构思的。当时,它轰动了大洋彼岸,受到美国建筑学界的赞赏。
1938年,陈从周到上海入之江大学。这时,他已经立志探索中国园林的建筑艺术。园林建筑这门科学,融汇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众多学科,建筑、文学、绘画、美学……全都包罗在它的范围。陈从周深知,“膏之沃者其叶茂”,如果没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无法领悟园林艺术的真谛。后来,他在圣约翰大学、苏州美专和同济大学执教,开过中国美术史、中国建筑史、中国营造史等课程。1946年,他还拜张大千先生为师学画。
他从青年时代便走出书斋,到各地查勘湮没在城坊中的名园。解放前,他不辞劳苦,到处奔波,不知吃过多少“闭门羹”。但是,他凭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拍下许多珍贵照片。如今不少园林早已片瓦无存,幸亏陈从周早年收集了它们的第一手资料,得以窥见其原貌。
总结自己的治学心得,陈从周常说:“学问是积的,积学如聚宝,做学问要做到手勤、脚勤、脑勤”。解放后,党和政府为园林建筑科学研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昔日门常关的私家园林敞开了大门。他在同济大学执教的同时,对苏州、北京等地的园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测绘,并结合历史文献,鉴定了许多众说不一的古建筑、古园林,发现了一批久已湮没、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古代园林建筑遗址,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古城扬州著名的古园林——片石山房的发现,便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他曾多次来扬州调查,却遍访而不得。几个月过去了,一天,他徜徉在寄啸山房的庭院,隔着一堵高墙,忽然瞥见邻院树影中露出一座高耸的石山。他惊喜若狂,攀墙窥然。经过鉴定,湮没几百年的“片石山房”遗址终于重见天日了。
在陈从周的一生中,类似的经历不知有过多少次。他是怀着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的虔诚,从事古园林、古建筑的调查、研究的。上海的豫园、秋霞浦、方塔、龙华塔,连云港的海青寺塔,苏州的网师园、留园,这些著名的园林和古建筑的修复,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他已出版了《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与住宅》等著作。最近,他的专著《园林谈丛》等陆续问世。
如今,年逾花甲的陈从周,壮心不已,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建筑科学,他正在用唯物辩证法总结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祖先缔造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发扬光大。(附图片)
陈从周教授在调查园林建筑。


第3版()
专栏:国际科技

汽车节能发动机
美国一位名叫J·威尔斯的工程师最近发明了一种节能汽车发动机,并已申请了美国专利。
这种发动机上的汽化器附带有一个节流阀,当汽车处于低速行驶时,能自动切断向汽化器供应空气和汽油,与此同时,气体燃料立即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据介绍,装用这种发动机的汽车目前已连续行驶了10万英里,其间无任何维修和调节。试验证实,汽车使用这种发动机可节省燃烧66%。 (林森)


第3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用塑料造桥
不久前,保加利亚研制成功一种塑料制品——塑料桥。这种桥长8米,宽6米,总重量为20吨。这种桥的承受力很大,连重型卡车都可以在它上面通行。
(孟常生)


第3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电动汽车
前不久,两个澳大利亚人创制了靠太阳能电池发动的电动汽车。一九八三年初,他们驾驶着这辆电动汽车行驶了四千公里,穿越了澳大利亚大陆,没有发生任何事故。这辆电动汽车的车身是用玻璃纤维加强的塑料造的,三个车轮都是自行车车轮,它的发动机的功率为一马力。在旅行时,这辆电动汽车的平均时速为二十四公里。即使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这两位澳大利亚人每天照样按照他俩以前制定的行车运行表前进,从日出行驶到日落,他们每天坚持行驶大约十个小时。
(孟祥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