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耿耿正气抒心怀
  ——访话剧《少帅蒙难记》部分创作人员
  本报记者 易凯
正值名闻中外的“西安事变”四十八周年之际,沈阳话剧团在北京演出了话剧《少帅蒙难记》,唤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和思索。这样一出好戏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记者走访了该剧的编剧、导演以及部分主要演员。
叱咤风云的张学良将军的形象,是我国人民比较熟悉的。在话剧舞台上,已有《西安事变》、《少帅传奇》等成功的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独辟蹊径,自出新意,塑造出又一个活生生的张学良的形象?这是编剧陈欲航在写作过程中苦苦追求的。
同“东北易帜”、“西安事变”等轰轰烈烈的壮举相比,张学良在事变后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这件事比较单纯。历史没有留下多少戏剧性情节,却留下不少众说纷纭的评价。此举是褒是贬,当属历史学家探讨的范围。紧紧地吸引着作者的,是张学良那“主张既已实现、成功不必有我”的义无反顾、奋不顾身的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张送蒋,绝不是出于个人考虑,而是为着抗日救国全民族的利益。因此,当张学良一踏上送蒋的飞机时,作为个人命运来说,他已从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下子变成了笼中鸟、阶下囚。命运改变了,但人的精神境界却升华了。在蒙难的危急关头,他那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更加放射出熠熠光芒。
基于这种认识,陈欲航形成了剧本的总体构思——“史为框,情作本”。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大前题下,不拘泥于史料,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浓墨重彩地表现张学良爱祖国、爱家乡、爱故土的壮烈襟怀和炽热感情,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在第五场里刻画得最为出色:在蒋介石紧锣密鼓地实施加害张学良计划的同时,张学良却在鸡鸣寺北极阁内制定收复东北失地的作战计划,那回肠荡气的《满江红》乐曲,激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和许多的联想。
感觉,对于导演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二十九岁的王延声在接受导演任务之后,就和编剧一起南下寻找这种“感觉”去了。在南京鸡鸣寺北极阁,面对张学良当年被扣的房间,一种凝重的历史回声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如何使观众在剧场里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感觉?王延声大胆地在场与场之间加了过场戏,并利用字幕将即将发生故事的时间、地点、形势提前扼要告诉观众。这既加快了剧情进展的节奏,将足以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时空压到最低限度,又在心理上造成了一种紧张急迫的情绪,促使观众不得不进入话剧的规定情景。
在“公审”这一场戏里,导演又别出心裁地运用舞台调度,将观众席当作法院的陪审席,让张学良从边门通过剧场上场,又进一步缩短了观众与历史的距离。当张学良步入剧场时,每次演出观众都要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观众还情不自禁伸出手来,和他握手。
这些纪实体的艺术处理,再加上悲壮激越的正剧风格,使得该剧具有一种凝重感和庄严感,从而深化了剧作的主题思想。
扮演张学良的演员苏金榜,今年和戏中的张学良同岁,也是三十六岁。他体型颀长,气宇轩昂,外形、气质与少帅十分相近。然而,条件愈优越,苏金榜愈紧张。他懂得外表酷肖并不一定能演好张学良,关键在于神似。这出戏中,张在行动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多少戏好做;但张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有许多东西可挖掘。只有抓住后者,才能演好人物。饰蒋介石的石荫昌也使人有同感。蒋介石比起张学良更不好演。他是个政治家、领袖、政治流氓三位一体的人物,演得过正,不够阴险毒辣;演得过邪,又过于漫画化。要掌握好分寸,也必须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苏金榜、石荫昌阅读了大量有关这两个人物的资料,反复推敲、琢磨,终于在总体上把握了这两个人物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在舞台上,两人剑舌利唇、明来暗往打对手,演得煞是好看。(附图片)
张学良(苏金榜饰)在“军事法庭”上慷慨陈词。
             景凤龙摄


第8版()
专栏:

  二人转腾飞
  宋振庭
我的家乡吉林来人,说二人转的“形势大好”,别的剧种、剧团大多赔钱,唯独二人转挣钱。如吉林民间艺术团八、九月份在德惠县给农民演出,一场戏卖票万张,一个半月收入十一万元;而全团人员只有四十多人。农民管二人转叫“乡音悦耳,腔调通心窝的好宝贝”,说“宁舍三顿饭,不舍一场二人转”。有一女社员抱着孩子,跟着剧团看戏,走了几个公社两个县。榆树县一位七十岁的老太太,得了癌症,家人问她想什么?她说啥也不想,就想再看一眼韩子平(演员)。有一次二人转和电视片《霍元甲》同一晚上演,结果二人转得胜了。
二人转新的腾飞显然与以下这些因素分不开:一是农村形势好,社员生活富裕了。其次,二人转是他们的家乡戏,别有一种亲切感,改革后的新二人转更让他们高兴。三是二人转一树多枝,有唱、做、念、说、表、舞等形式,还有拉场戏、单出头、坐唱、多人唱。社员说:二人转比别的戏“明白、对味、热闹、开窍”。
由此,我想起了一些大剧种目前的“危机”来。它们的具体情况虽有不同,但归根结底还是这么几个问题:一、有什么样的观众、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艺术,绝不会反过来,我造什么,你看什么。艺术只能影响观众,而不能决定观众。二、地方戏不能脱离自己的基地,一旦离开基地,就得枯萎而死。三、任何剧种,在中国得不到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欢心,就会出现危机。四、任何剧种都得不断革新,革新则存,不革新必亡。
那么,农民热爱的艺术,城里人一定不喜欢么?不是。京剧、秦腔、评剧等都是从乡村到城市的。吉剧前几年进京,就给人留下了好印象。对于二人转,北京的观众也是很喜欢的。
这次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来京,演出受到观众欢迎的情况,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我除表示祝贺外,想说说的衷言就在这里!(附图片)
二人转《包公断太后》
        彭高瑞摄


第8版()
专栏:影评

  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影片《为什么生我》观后
  金忠强
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为什么生我》,从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以后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这个角度,反映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性问题。影片以小主人公松松的悲剧结局激起观众情感的波澜,进而引起思索: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爱情与婚姻?应该怎样关心和爱护那些遭到家庭不幸的孩子们?
影片中,小学生松松的形象刻画得很动人,令人怜悯和同情。父母生下了他,让他来到人间,他理应有权获得人生的幸福。然而,由于父母的离异,无辜的松松却失去了童年的欢乐、亲人的爱抚,甚至受到同学们的侮辱和歧视。影片中,小松松常常睁着一双充满稚气的大眼睛观察着他周围的世界,思索着象他这样的年纪不可能思索明白的问题,按照他受过感情伤害后的思想逻辑去作出判断。在这种不利于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的生活环境中,松松的性格怎么会不发生变态?松松变得郁闷、怪僻、自卑;因为缺乏应有的生活照顾和心灵不断受创伤,松松终于过早地离开人世。影片的编导饱含着感情,通过一系列情节的安排和冲突的设置,取得了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为什么生我》并不是一般地、片面地反对离婚,而是将落脚点放在反对草率结婚,反对离婚后父母对孩子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上,这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值得不少离异了的父母深思的问题。《为什么生我》的导演是李亚林同志,他曾经成功地拍摄过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现在,他又从“角落”里出来,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以被社会所关注的离婚问题为题材拍摄了《为什么生我》。两部影片选择的角度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导演在处理爱情和婚姻题材的观念上产生了什么变化或退步;恰恰相反,两部影片抨击的都是没有爱情的婚姻。
影片艺术上也有不少成功之处。比如,尽管主题较尖锐,但影片的风格却比较含蓄。演员的表演也较有光彩,尤其是小演员姬晨牧,在导演的指导下,表演有一定的深度。


第8版()
专栏:

  话说“大阿福”
  柳家奎
“大阿福”是无锡泥人中的代表作,也是历经两百年而盛销不衰的名牌产品,以致人们把无锡产的泥人统称为“无锡大阿福”。
就无锡泥人的生产史来看,被命名为“阿福”的泥人确实不少,几乎自成一个大类。从形制看,有“大阿福”、“小阿福”、“团阿福”、“环涧头阿福”、“紫金冠阿福”等;以手中持物不同又演化为“抱狮大阿福”、“抱鱼大阿福”、“抱桃大阿福”等;从色彩纹样来分的有“梅花大阿福”、“蟹爪菊阿福”、“团球花阿福”等;还有从制作的粗细精工来分的,称“行大阿福”与“市大阿福”等。在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同一产品,竟形成如此大的局面,似属罕见。
“大阿福”究竟是件什么样的产品?在旧时,无锡小孩的奶名往往叫做什么“根”,或者什么“福”。根者,是说象树根那样扎得住,不会夭折;“福”,就是有福气。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毕竟希望能够得到幸福,这也就是每逢年时节日,人们喜欢在庙会上买个“大阿福”的原因。
关于阿福,无锡还有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古时山上住着一对人形的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凶猛的毒虫野兽,只要见它微微一笑,即俯首投入怀中,任其吞噬。从此山上山下都可安居乐业。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雄沙孩儿好奇,在未伐下的树下玩耍,不幸而被压死,雌沙孩儿伤心不已,也就撞在树下死了。据说“大阿福”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的。这当然是神话故事,不足为信。但它提出了两点:一、“阿福”有两个,即有男有女,对爱情很忠贞。二、它们曾为人类造福除害,因此具有辟邪降福的意思。这样说,“阿福”的主题思想倒是十分明确的。(附图片)
  无锡泥人“大阿福”


第8版()
专栏:

  欢乐的芦笙会
  袁炳昌 毛继增
前些日子,我们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参加了一次盛况空前的芦笙会。
芦笙是种簧管乐器,在我国南方苗、瑶、侗、水等民族中广泛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写道:卢沙(即芦笙)瑶人乐,纵八管,横一管贯之。今日芦笙,多为六管,小者尺余,大者三四丈,分高、中、低音多种。有的芦管上套有增强音量的共鸣筒;有的用数支甚至数十支长短不一、只发一音的“芒筒”和芦笙合奏,这种“芒筒芦笙队”,在黔东南、黔南及广西等民族地区颇为风行。
在这次芦笙会上,我们欣赏到许多芦笙乐舞。有的表现劳动丰收的喜悦,有的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有的模拟动物形象。有的芦笙队以乐为主,乐声优美,旋律动人;有的则以舞为主,而动作难度很大,但芦笙音响却不能间断。还有的男子吹芦笙于中,妇女则舞于外圈,她们手持各种彩节或打着花伞,随乐而舞,婀娜多姿。


第8版()
专栏:

  京剧《康熙出政》在京公演
抚顺市京剧团最近在京公演了新编历史京剧《康熙出政》(毛鹏编剧,毛鹏、杜振山、李贵臣导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康熙出政》将开创“康乾盛世”,在历史上有卓越功绩的康熙皇帝的形象搬上了京剧舞台。剧作描写了康熙亲政初期,率领一群“布库戏”少年与辅佐大臣鳌拜进行斗争的故事。他们的演出,对京剧如何表现我国历史上具有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作了有益的探索。此剧受到《戏剧报》与《戏剧论丛》两刊的推荐。   (戈艾)


第8版()
专栏:出版动态

  出版动态
△《台湾民间故事选》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二十二则动人的故事传说,展示出了宝岛历史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的传奇色彩。(闻一)
△《胡考素描》精印本是老画家、小说家胡考精心之作,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此书四年前首刊出普及本,风行一时。此次印行,采用单页套装,更便于学习素描者参考之用。(文)
△“四川版画家作品选”之一的《李焕民版画选》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画集编选了画家自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一年的作品四十四幅。 (晓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