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专论

和平、合作与发展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
宦乡
编者按 本文是作者于10月16日在日本大阪《每日新闻》、大阪青年会议所、《每日放送》主办的第五回“国际讨论会”上发言的摘要。
二十一世纪正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我们。人类社会应该以何种姿态进入二十一世纪?是和平还是战乱?是繁荣还是贫困?是前进还是倒退?睿智而有时不免犯傻的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抉择。
一、我们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东西南北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世界上。严重对峙的东西方关系和极不正常的南北关系是国际间各种矛盾转化和激化的根本原因,由此而导致和派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使国际社会面临着两个巨大的危险:可以毁灭人类文明的核冲突和阻滞全球发展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我们生活在核时代。核技术的和平开发可能给人类利用自然开辟光明的前景,但具有超杀能力的核武器的使用也可能把人类推向黑暗的深渊。这是我们所处的核时代的特征。核打击手段的不断更新,使未来核冲突的毁坏力不可避免地超越交战国的国界而祸及全世界。在一场核大战中是只会有失败者,而不会有胜利者的。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常规兵器的发展日新月异,变得不那么常规了。事实上,很多常规武器的破坏力决不亚于某些战术核武器,更何况在当今东西方冲突的背景下,常规的、局部的冲突与核对抗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两大军事集团均在作两手准备。如果说,战后以来,核冲突作为一种危险还仅仅是一种可能的话,那么各种规模和不同性质的常规冲突却一直没有间停,时时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使世界处于经常的战乱和动荡之中。
本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无从计数的小型冲突和战争,已经给人类的文明、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爆发新的、足以毁灭世界文明的世界大战或核大战的可能性,就象是一把达摩克里斯剑一样隐隐出现,这种可能性既由于东西两大军事集团核武器的巨量积累和不断更新完善,也由于各自所奉行的对峙政策和地区性的频频战乱而不断增加,并日趋复杂化。由此而产生的以互不信任、互相敌视、互相拆台为特征的过分浓厚的集团意识,则是导致当前裁军谈判陷入僵局的根源,也是促发冲突的催化剂。
我们生活在一个统一而又分裂的世界上。一方面,一个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有机的世界市场已经取代了过去那种地区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状态,各国经济在贸易、资金、技术、原料和销售方面相互关联、互为促补。然而,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有别,文化渊源和宗教信仰不一,各国间的种种矛盾、分歧以至冲突也大量、普遍地存在着。这中间,南北关系不能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南北关系的改善或恶化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形势。
从根本上说,南北问题目前虽然更多地是以经济形式为特征的,但不能不看到,它仍然是旧有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延续和形变。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用以形容这种关系的“相互依存”概念,虽有互利的一面,但却包含着极不平等的性质。其结果是,目前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仍在继续扩大,饥饿和贫困正在困扰很多发展中国家,这是许多地区性动乱和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在南北关系问题被提上国际议事日程的整整十年之后,南北对话仍陷于僵局,南北关系愈益恶化,这已经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应该看到,自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市场扩大密切相关。然而,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竭力压低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推行保护主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进口,致使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负债累累(联合国估计,年底将达六千四百五十亿美元),出口下降,国际收支恶化,这些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一些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政策,那么,由此而引起的动乱和对抗势必会引起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到头来,发达国家也不得不自食其果。
简而言之,东西关系和南北关系是影响当今国际局势走向的众多因素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两者之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为因果。和平与繁荣、战乱与贫困从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应付内乱外祸而不惜以巨额资金购买武器。南北关系的恶化是很多地区性动乱和冲突的重要致因,这增加了大国集团插手和干预的可能,进而使东西方对立愈益加深。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复杂的和严峻的,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从根本上缓和国际上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经济关系方面的对峙和矛盾,实现持久和平与稳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大胆地、积极地作出决定性的选择。
二、我们的选择
Ⅰ、和平共处——时代的选择
中国自身的经历和战后国际关系的历史都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各国处理相互之间关系,实现和平、合作与发展的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有效的方法。三十年来,这些原则经受住了世事变迁和时间推移的考验,显示出充分的活力,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和平共处是国家之间在不改变和不触及各自社会制度和利益的前提下,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以非军事的形式解决争端和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是各国进行多方面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它不要求任何国家放弃自己的政治信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相反,它承认并尊重现存的各种差异以至分歧,承认并尊重各国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存、共处,争取共同繁荣。
和平共处首先是针对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提出的。然而,在社会主义超越了一国范围而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之后,在殖民主义体系瓦解而新获独立的国家选择了各不相同的发展道路之后,和平共处就不仅仅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也应该是相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如果各国都能积极地、普遍地实行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可以有效地缓和目前东西方的严重对立,也可以极大地缓解世界上现存的各种矛盾和分歧,确保各国独立自主的发展,实现稳定持久的和平与合作。
目前,在国际关系中实行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现实的意义,而且是国际社会向平等与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尽管东西方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左右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但国际政治中多极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经济生活、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大大缩小,国与国之间的利害更加相互关联,但民族的感情和意志,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加敏感。战后的实践表明,不管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多么强大,经济潜力多么雄厚,想凭借武力向任何国家或地区输出革命或反革命,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都不能不在道义上受到强烈的谴责,都不能不受到强有力的抵制和反抗,都不能不背上不堪负担的沉重包袱,结果也往往同其初衷背道而驰。
东西方的对立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因此,要从根本上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就必须以极大的努力淡化以至消除这种以军事对峙为特征的集团意识。东西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不仅已经成为能够毁灭人类文明的最危险的根源,而且束缚和限制了其成员国单独争取缓和紧张局势的努力,阻碍了国际关系中民主、平等和进步趋势的发展。因此,在东西关系尖锐化的情势下,尤其需要表现出明智和远见,从一切可能的方面着手,逐步推动东西关系的改善,积累信任,走出目前的僵局。
不结盟的政策,同和平共处的原则一样,也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防止国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在不结盟的情况下,即使个别国家之间发生分歧和冲突,也是双边的、局部的,因而也是容易解决的。
和平共处保证各国人民能够自由地选择社会模式和发展道路。各国的发展道路只能由各国人民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以本国的方式,通过实践的检验去选择,外部因素应该也只能是第二位的。不顾别国国情和利益,强迫划一的做法,时时、事事要求向自己看齐,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政策,只能是以侵略、干涉为特征的陈腐观念的翻版,必须在国际关系中彻底摒弃。
要实现和平共处,就要在国际交往中善于让步和妥协,善于求同存异。这不仅是外交的技巧与艺术问题,更是善意与诚实、理智与远见的表现,在当今核对峙的形势下,这种外交方式尤其具有现实的和紧迫的意义。
Ⅱ、合作与发展——走向共同繁荣
在当今息息相关的统一世界市场上,任何国家欲求得经济上的迅速发展,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都不应该也不可能人为地打破或割裂国际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然而,由于多种社会形态和多种发展层次的存在和演变,国际间的各种矛盾、分歧以至冲突也大量地、普遍地存在着,这又极大地限制和影响了各国的发展。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实现和平共处,而且要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南北关系的状况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发展进程影响重大。可以说,未来以至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取决于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建立在不公正、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基础上的南北关系。南北关系前景,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对抗或者合作。
对抗是不会有出路的,只有合作才是明智的选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与潜力是不容忽视的。根据概略的估计,到本世纪末,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产值和贸易份额将分别占世界工业总产值和贸易总额的27%和28%。可以说,在当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世界经济体制中,任何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同其他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都必然是密切相关的。要实现世界经济稳步、健康地发展,发达国家必须改变在南北对话中的消极态度,只有以对话与合作态度才能解决南北关系问题。
历史的经验已经并将一再证明,以武力、颠覆的方式解决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问题是行不通的,同样,以保持别国落后维持自身先进的做法,实际上是旧殖民主义的延续和形变,到头来只能缩小自己的市场,限制自身的发展;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做法,实际上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以经济封锁、拒绝来往来表现自己的“优势”,人为地割裂息息相通的世界市场,对人对己也只能有弊而无利。如果我们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趋势视而不见,总想以组成某种集团或势力范围的方式,维系同别国的关系,把自己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那么,世界就将永无宁日。
在目前,更不用说到二十一世纪,使一国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是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以武力威慑邻邦或称雄世界,而是高质量、高速度地发展本国经济,诚恳地同别国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从而在本国实现一个更富足、更平等、更民主的社会。它应该具有宽阔的胸怀,能够继承并发展以往一切社会发展阶段的全部美好的传统、智慧和文明,吸收一切国家的先进的和优秀的思想和事物,不管它们是来自东方或西方,南方或北方,从而使它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而不是相反。
Ⅲ、多样化与国际化——推进世界文明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与文化已经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文化与思想的形态愈来愈多样化、民族化、个体化,并以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着世界的过去和现实,并影响其未来;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和交流手段的长足进步,思想和文化也在前所未有的广阔范围内频繁地、迅速地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两种趋向与国际政治和经济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趋势是平行的,它们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激发了人们对外部世界和其他文化传统的兴趣,丰富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因而也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的。
在当今世界上,正如一个封闭的国家和社会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一样,任何一种个体的文化也只能在其他文化传统的比较和交流之中方能得以迅速发展和繁荣。迅猛深刻的经济技术发展潮流已经使世界形成了一幅广阔而多变的社会图景;人的能力已经接触到前人所未涉足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变革、新的理论、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正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一切昔日的文明和传统都要放到新的历史天平上来衡量,一切文化形态都是以时代的坐标系统加以判断。只有把它们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中来考察、比较和鉴别,才能找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舍此便不能显现出个体文明的特性和优势,也无从促进整体文明的共性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曾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播作出过有益的和积极的贡献。在任何意义上,社会主义的中国都没有理由不为人类的文明大厦添砖加瓦,也没有理由不继承人类一切美好、优秀的文化、思想和传统。我相信,其他国家和民族,都会以独特的方式推进人类整体文明的发扬光大,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将会以更丰富、更独特、更融洽的面貌呈现出来。
三、我们的前途
以军事集团为特征的严峻的东西关系和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为特征的南北关系,使国际间其他各类矛盾迅速转化和激化,从而构成了一种现实的和长远的危险趋向。
另一方面,尽管国际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种种曲折、障碍、困难以至暂时的倒退,但仍然是在朝着一个更公正、更民主、更平等、更进步的方向发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势力所无法扭转的基本趋向。
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进步是以每一个民族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基础,以国际生活中的民主、平等和多样化为标志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也能够对这一进步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人类社会在二十世纪为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已经并将继续作出巨大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尽管有时甚至要为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人类的进步事业终究是在前进。可以预见,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尽管会由于各种新的问题和困难而仍然步履维艰,但和平与民主的进程是不会停顿的。


第7版()
专栏:短评

空前孤立
10月30日,第三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以一百一十票对二十二票的空前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一切外国军队从柬埔寨撤走,确保尊重柬埔寨人民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实现自决的权利。这再一次表明,柬埔寨人民的抗越救国斗争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支持,而越南当局则是空前的孤立。
自从越南入侵柬埔寨以来,每一届联合国大会都要讨论柬埔寨问题,并且通过相应的决议。连续六届联大表决的情况是:赞成票数一年比一年多,从1979年的九十一票增加到今年的一百一十票,今年比去年又增加了五票;反对和弃权的票数逐年减少。这不仅仅是个数字问题,它反映了人心的向背。尽管越南当局在联大开会期间耍了不少花招,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人们注意到,在为期两天的关于柬埔寨问题的辩论中,要求发言的原来只有二十多个国家的代表,结果却有近四十个国家的代表发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谴责越南继续占领柬埔寨的野心,指出越南的行径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的粗暴践踏,强调越南军队全部撤出柬埔寨是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关键。在一片谴责和反对声中,越南代表象过街的老鼠,压根儿就没敢出来发言。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越南当局的处境是何等的不妙。
柬埔寨问题总是要实现政治解决的。侵占柬埔寨的越南军队早晚得从柬埔寨撤走。对于越南当局来说,早走比晚走好;主动走比被迫走好。现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在努力争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改善国际关系,发展国家经济。那些搞侵略扩张、制造紧张局势、毒化国际气氛的人,越来越遭到人们的痛恨。今年联大通过关于柬埔寨问题决议的情况生动地说明,越南当局如果继续顽固对抗联大决议,只能使自己处于越来越孤立的地位。


第7版()
专栏:

前进中的石油富国阿联酋
何崇元
1971年独立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阿联酋”),十多年来,一手抓石油经济,一手抓经济多样化,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981年人均收入约二万七千美元,超过了沙特和科威特,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
阿联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乌姆盖万、富查伊拉、哈伊马角七个酋长国组成,面积九万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一十二万(1980年),居民大多信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
阿联酋地处亚热带,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四十四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5%。1962年发现石油以来,石油生产迅速发展,1980年产量达到八千二百九十八万吨,同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总额的93%。阿联酋的天然气储量也很丰富,到1980年末,已探明的储量为四千七百二十二亿立方米,目前已发现十个天然气田。1981年,阿联酋的出口额中天然气占了5.5%。
为了改变单纯出口原油和天然气的状况,1976年以来,阿联酋大力发展石化工业和天然气加工工业,先后建成了几座炼油厂。目前,全国的日炼油量达到二十万桶。同时,天然气的加工和利用也有了迅速发展。1983年石油液化气的产量达二百七十万吨,为发展其他工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推进经济多样化是阿联酋的重要目标之一。全国已办起化肥厂、塑料厂、造纸厂、炼铁厂。新修的迪拜干船坞成为世界最大的干船坞项目之一。
阿联酋的农业过去十分落后,粮食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最近几年,国家通过免费向农民提供种子、机器、肥料、农药、水源,来推动农业的发展。由于国家的资助,耕地面积从1973年的一万多公顷增加到1979年的三万多公顷;农牧渔业收入1979年比1978年增加了86%。
借助石油的巨额收入,阿联酋在抓经济多样化的同时,实行种种社会福利制度,而首先关心的是教育问题。扎耶德总统经常说:“人是我们关心的中心”。国家除了实行免费教育以外,还给学生提供多种服务和福利。1982年,国家用于教育的经费为二十亿迪拉姆(每迪拉姆约等于零点二七美元),在国家社会发展拨款当中是首屈一指的。其次是大力兴建住房。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舒适的住宅是近几年阿联酋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阿联酋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六个成员国之一,在政治和防务等方面与海湾国家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两伊战争爆发后,它多次呼吁两伊停止互相残杀,捐弃前嫌,重归旧好;重申海湾事务要由海湾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合作解决,坚决反对外来干涉;要求苏联和越南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军;谴责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和以色列的扩张行径;呼吁阿拉伯国家摒弃分歧,加强合作,团结对敌。为了增强自己的防务能力,阿联酋正在发展和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扩大武器来源,以随时应付复杂多变的海湾局势。
我国同阿联酋早已有贸易往来,1981年我国对阿联酋的出口总额为一亿多美元。去年,我国东方歌舞团首次对阿联酋进行了访问演出,受到阿联酋人民的热烈欢迎和赞扬。我们相信,随着中阿两国的建交,中国人民和阿联酋人民将共同揭开友好史上新的一页。(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