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制订改进工作的措施,身体力行树新风
北京部队团以上干部联系实际学《邓小平文选》
本报讯 记者姜庆肇报道:今年7月以来,北京部队各单位相继举办团以上干部读书班,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文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
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军队工作时,一再强调领导作风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作风上带好头。北京部队团以上干部认真学习了这些论述,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制订改进措施,身体力行,树立新作风。某军党委成员自觉地检查思想上的个人主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作风上的官僚主义,增强了“一班人”的团结,健全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克服了党委包揽行政事务的现象,纠正了一些干部的特殊化等不正之风。某团党委过去不大重视倾听群众意见,民主作风差。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他们增强了群众观念,认识到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召集全团排以上干部评议团党委的领导作风,虚心听取批评意见,并在工作中努力改正缺点错误,密切了上下级关系。还有一些师、团领导干部过去对知识分子重视使用不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论述后,主动召开所属单位的知识分子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进行合理安排,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有些领导干部过去在工作中满足于“上传下达”。他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这正是邓小平同志批评的那种“收发室”干部,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团以上党委重新作出了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决定。许多领导干部自觉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许多年轻有文化的军长、师长和政治委员,扔掉了“拐棍”,自己动手写讲话稿和调查报告,带头树立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在解决老大难问题时,一些原来表现软弱的领导班子转变为“敢字当头”。首都警卫某师师部大院过去工作、生活秩序比较差,今年“八一”前后,师党委发动群众,大抓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从领导干部做起,连续多次对师部机关进行检查评比,批评落后、表扬先进,很快改变了大院面貌。天津驻军某团一些领导干部超面积住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最近,团党委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结合抓党风、党纪整顿,解决了这个问题,腾出20多间房子,分配给住房困难的同志。


第3版()
专栏:

为深入贯彻中央两个通知的精神
山西省委组织端正党风的交叉检查
本报讯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尽快实现党风根本好转和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两个通知的精神,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省纪委,于7月15日到8月4日组织各地、市有关干部对全省党员教育、端正党风工作进行交叉检查。各地同志普遍反映良好。
检查组在省委领导下,由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省纪委各派一名副部长(副书记)组成检查领导小组,各地市抽调一部分对党务工作比较熟悉的同志,按照地区和地区、县和县、厂矿和厂矿、公社和公社进行对口交叉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党委学习贯彻两个通知的情况、经验和问题,特别是公社党委以上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执行新党章的情况,党员轮训和补课的情况,党员教育机构队伍建设的情况。在20天的时间中,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听党课,个别谈话和测验等方法,交叉检查了16个县、区,6个厂矿,45个公社、车间和56个党支部、党小组。
通过检查说明,全省90%以上的党员参加了党章学习和轮训,收到一定成效。轮训中,不少领导干部检查了不抓思想工作的危害,认识到党风的转变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抓党风必须先从县、社以上的领导干部抓起,正人必先正己,治下必先治上。大同市委常委在对照检查中,针对有些常委用外汇购买廉价彩色电视机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并对此事做了处理。
为进一步端正党风,山西省委要求各地继续深入贯彻中央两个通知的精神,认真学好《邓小平文选》,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新党章做合格党员的活动,为全面整党做好思想准备。


第3版()
专栏:图片新闻

七十四岁的老专家戴统三入党
全国著名的隧道专家戴统三,今年七十四岁。他离休后不愿静享清福,去年主动申请到全国重点工程京秦复线电气化铁路第一线,担任了指挥部的技术顾问。
戴统三年迈体衰,双目因患白内障被摘除了水晶体,视力全靠一副特殊功能的眼镜,他还患颈脊椎动脉硬化,时常供血不足,手脚不稳。但他在施工中坚持和干部工人同甘苦共奋斗,翻山越岭,登高爬低,亲临现场调查研究,凭他多年的经验和知识,为加快工程进度做出了贡献。
戴统三艰苦奋斗,平易近人。领导上考虑他年岁大,行动又不方便,再三要派人专门照顾他的生活,被他谢绝了。他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受到施工人员的拥戴。每当遇到困难或稍有松懈情绪时,大家都很自然地想到戴老这个榜样。“比比戴总”已成了每个施工人员的口头禅。今年一月十七日,戴统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附图片)
图为戴统三(中立者)在工地上指导工作。李贵成文并摄影


第3版()
专栏:

利用职权索取盆景花木并倒卖牟利
广州市经委副主任谭其芝受惩处
本报讯 记者梁兆明报道:七月中旬,中共广州市委查处了市经委副主任谭其芝于1978年至1980年间利用职权索要盆景花木并进行倒卖的问题,决定开除谭其芝党籍;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了谭其芝的行政职务。
谭其芝任广州市经委副主任期间,主管交通工作。他乘广州市郊区鹤洞公社、钟落谭公社和龙门县麻榨公社、香溪公社等单位要求市经委拨款修建公路、桥梁的机会,无偿索得盆景15盆、年花一批、九里香4棵、古旧香炉2个,还有鸡鹅、木材等。鹤洞公社等单位,分别从公路工程修建费中,为谭支付2,594.8元,水泥5包、稻谷200斤。谭其芝的非法所得计有2,836.8元。


第3版()
专栏:编后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
北京部队团以上干部读书班学习《邓小平文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加强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纠正了一些不正之风。这种学以致用的风气值得提倡。
学习《邓小平文选》,是今年秋冬将开始的全面整党的重要准备。每个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认真地学好这本书,并在深刻领会其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就能进一步增强党性,提高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为整党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切实整顿党的组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多次尖锐批评许多党组织存在的“软、懒、散”和干部特殊化等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尤其值得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重视。我们应该象北京部队团以上干部读书班的同志那样,在学习中认真对照检查,看看自己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哪些是对的,哪些还不够,哪些违背了党的原则和传统作风,本着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的精神,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贯彻。我们坚决反对那种“理论一大套,实际不对号”的坏作风,代之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好学风,使学习《邓小平文选》这件大事收到应有的实效。


第3版()
专栏:

决不容许用公款吃喝风重新抬头
江苏省纪委就东海县领导机关动用公款吃喝问题发出通报,要求从严惩处明知故犯者
本报讯 通讯员黄道用报道:江苏省纪委最近就东海县领导机关吃喝风重新抬头问题向全省发出通报,要求各级纪委都要象东海县纪委那样更好地发挥对同级党委的监督作用,注意防止有人趁机构改革之机,动用公款搞吃喝。
通报说,今年5月,东海县纪委对县直单位1至4月份动用公款搞请客吃喝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检查。被检查的57个局以上单位中,有45个单位动用公款请客吃喝,共招待吃喝280次,开支12,270多元。其中:县委、县政府招待55次,花去1,550多元。44个局级以下单位招待吃喝171次,开支4,330多元。造成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县委领导没有以身作则。今年1月,县委公然规定来东海县的邻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队团以上负责同志,以及回原籍探亲或曾在东海战斗过的县团级以上老干部,可以招待一次。县委一些领导同志还带头搞吃喝招待。上行下效,使吃喝之风越来越严重。
县纪委发现上述情况后,及时向县委报告并向上级纪委作了反映。他们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县委的责任,要求迅速采取措施,制止这股歪风。东海县委召开常委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撤销了今年1月所作的决定,并召开公社书记、县部委办局负责人会议,作了公开检讨。
通报指出,东海县委上述错误的性质是严重的。县纪委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向党委和上级纪委反映,指出错误,是忠于职守的表现,这种精神值得发扬。东海县委在县纪委指出问题以后,能够接受批评,知错即改,态度是好的。省纪委要求省、市和原徐州地区有关部门过去参加东海县招待吃喝的同志,都要认真进行自我批评,并补交钱、粮。
江苏省纪委的通报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动用公款请客吃喝之风不仅在东海一地抬头,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各级纪委要敢于与吃喝风进行斗争,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允许再搞“下不为例”。对那些明知故犯、错误严重而又态度不好的,必须从严惩处。


第3版()
专栏:调查报告

党员要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湖南省汉寿县朱家铺公社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的调查
1981年,湖南省汉寿县朱家铺公社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在劳力、资金、生产技术和经验方面有差别,各户的生产发展很不平衡。
这个公社的党员,过去多数当过生产队长、生产组长,生产在行。实行责任制后,他们都较好地履行了生产合同,有的成了富裕户。朱家铺大队党支部根据这种情况,号召党员自愿与困难户结合,帮助12户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的“三缺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个大队的做法,使公社党委受到启发。他们认为,这是解决农村困难户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也是在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1982年,他们在全公社普遍开展了党员联系户的活动,计有642名党员与1,570户社员建立了联系。经过一年奋斗,年初统计的1,206户“三缺户”中,到年底就有820户摘掉了困难户的帽子,其中有317户成为富裕户。
开始建立党员联系户时,有些党员感到这是“额外负担”。公社党委举办了三期党员学习班,学习新党章,使广大党员认识到:帮助困难户富起来,是共产党员的光荣任务。
朱家铺公社党委将党员在联系户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作为对党员的考核内容,把开展党员联系户的活动与争取做合格党员的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党员重新振奋了革命精神。金鸡大队党员郭庭学,多年不做工作,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更感到没有工作可做。通过学习,他想:当队长不行,当大队干部吃不消,我要帮好一户,发挥党员的作用还是可以的。他向党支部提出了申请,与军属廖大妹建立了联系户。一年多来,他冬春帮助廖大妹积土杂肥,打绿肥;春耕时,帮助浸种、育秧、田间管理。秋收时,廖大妹一家三口承包的五亩水田产粮6,350斤。 李 宏


第3版()
专栏:

登记表与乌纱帽
郑祝明
据组织部门反映,近来从一些干部的登记表中,常发现这种怪现象:有的干部填写的年龄比原先小了,文化程度却比原先高了。如某办公室一位干部,前年在登记表中填47岁,今年成了45岁,文化程度却从原来的初中升为大专。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据分析,这跟目前大力提倡干部队伍的四化有关。也许上述这位干部是这样想的:少报几岁,再挂块“大专”文化程度的招牌,职位还有可能提一提。至于革命化、专业化嘛——请相信,这样的人是一定会设法“化”出来的。不过,当他们这样“化”的时候,他们正是跟革命化背道而驰。
欺骗不能持久。古往今来,削尖脑袋求乌纱帽,绞尽脑汁保乌纱帽的,尽管不乏其人,但这些人到头来,没有不跌跤子的。
(摘自浙江《共产党员》杂志)


第3版()
专栏:

洪水无情党有情
新华社记者 李玉秀 刘 凡
立秋时节,我们来到位于鄂东的黄冈地区。沿途望去,广阔的田野上到处一片葱绿。灾后插下的晚稻长势良好;被洪水淹过的条条绿色林带,郁郁葱葱;汽车、拖拉机满载着化肥、农药,在宽阔的公路上奔驰。在村旁的池塘边,不时传出洗衣姑娘的欢笑声……好一派明丽的初秋景象!
就在这个地方,两个月以前,遭受了一场特大雨涝灾害,在持续10多天的时间内,大雨、暴雨接连袭击;紧接着,长江洪水猛涨,一些地方的堤坝被洪水冲毁,田里的庄稼被积水吞没,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在危难严峻时刻,黄冈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率领着广大群众,与洪涝灾害展开了英勇搏斗,结果人民胜利了。如今,自然灾害带来的创伤恢复了,那些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在这场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同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品德,也铭刻在这里人民的心中。
6月20日,位于大别山南麓的黄冈地区,南临长江洪水,江水已接近堤面;东部山洪暴发;境内星罗棋布的水库、湖泊、塘堰,水满外溢,整个地区处于两面夹击、四处受灾的境地。严重的自然灾害考验着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个共产党员。
在几百公里长的江堤上,沿江各级党组织带领防汛大军,昼夜不停地加固、加高大堤,千万个共产党员下定一个决心:人在大堤固,水涨大堤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战斗在江堤上的防汛抢险大军,在连续与洪峰搏斗的日子里,另一个战场——黄冈地区的水库、湖泊、塘堰上的战斗也在紧张地进行着。从6月下旬到7月上半月,一次又一次的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水库告急,湖堤决口。战斗在各地的防汛大军,一场接一场地与洪水搏斗着。一道堤防冲垮了,二道防线拦,二道防线冲垮了,还有第三道防线。草袋用完了,麻袋也用完了,门板被顶断了,人们用棉絮塞,棉絮用完了,共产党员带头跳进激流,排成人墙堵溃口。
7月4日,罗田县僧塔寺公社七娘山大队水库大坝出现塌方,大队党支部书记余世希急忙带领10几个人上坝抽剅放水,可是螺杆怎么也转不动,人人急得直跺脚。他们懂得:如果大坝垮了,多少万亩良田将被冲光,多少万户人家就要倾家荡产。这时,余世希顺手抓了一根铁丝往身上一缠,便跳下水去。他几次下水,也没有挨着剅板,岸上的人们见他脸色铁青,嘴唇乌黑,强把他拉上岸。可是,余世希在岸上缓了口气,又下水了。他先后八次下水,终于摸清了原因,启动了剅板,突然,铁丝拴着的螺杆断了,剅板又落了下去。余世希把衣服一甩,要再次下水。周围的人拦住他说,别下了,想别的办法吧,要是被剅口吸住,那就完了。老余一边拿着铁丝往身上缠,一边说,“莫耽误时间,让我下!”余世希第九次到了水下,仔细地从剅板上的一个铁孔里穿进了铁丝,然后给人们发出了向上拉的信号。剅门一启动,激流立即从剅口涌出,人们高兴得热泪盈眶地喊着:大坝得救了。这时,余世希没有来得及浮出水,剅口激流把他的两只脚紧紧吸住,人们抓住铁丝使劲地向上拉,余世希终于得救了。他爬上岸时,已经精疲力竭。
在被洪水围困的地方,许多干部、党员的心里时刻想着群众。6月29日,蕲春县境内的蕲河水漫过刘河大坝,冲进了刘河街,不到两小时,全街一片汪洋,水最深的地方到了5米。刘河公社大院水深2.8米。这时,刚刚从防汛第一线赶回来的公社党委书记余立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同原种场党支部书记张寿贵一起扎好竹木排,在天黑之前,将围困在洪水之中的400多个灾民转移了出去;公社党委副书记陈中钦,立即组织在家值班的3名干部,将文书档案抢了出来;银行营业所主任鄢达民带领职工,将全部经济档案和几十万元现金抢了出来;刘河商场职工在共产党员胡惠全带领下,把电视机、手表等贵重商品搬到柜台顶上,保护好。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得救了,国家的财产保住了,而这个公社的454名干部、职工家里的东西却被洪水冲走了,有的人家里的房屋也倒塌了。
有一种说法:“八十年代各顾各。”黄冈地区抗灾中的许多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蕲春县三渡公社有12,000名社员困在水中。县委书记、正副县长整天泡在水里,组织人力,调配船只,把一个个灾民转移到安全地带,为他们安排好衣食住所。副县长查世煜趟水到灾区查看过程中,发现灵山大队不少危险房屋,刚进村,一家社员的房子就倒塌了。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其他同志一起从一所危险房屋的床底下救出妇女董细望和一个不满三周岁的小孩。接着,他又救出被埋在砖瓦中的刘盛米。这时,有人对他说:“查县长,这里危险,快离开!”他说:“能丢下群众不管吗?”当他和大家一起撤离险区的时候,只听得“轰隆”一声,又一堵残墙倒了。群众望着离去的副县长感慨地说:患难见真情,共产党的干部还是那样好。
灾后,罗田县大河岸公社雷家垸大队的一些困难户正在为缺谷种发愁。这时候,大队广播喇叭传出了共产党员王学官的声音:“社员同志们,被洪水淹过的早稻先天不足,不宜做种,我家有晚稻良种,缺谷种的户快来称啊。”听了这个消息,为缺种子而发愁的姚水生,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因缺谷种急得流泪的女社员赵继菊止住了哭声。原来,王学官得知有些人家急需晚稻种子的时候,打算把家里的几百斤谷种拿出来支援困难户,但他又想,这样一来,家里下半年的粮食就紧张了,为此他拿不定主意,就去同妻子商量。他的爱人也是共产党员,听到这话以后,忙催促丈夫说:“抢季节要紧,还不快点去告诉人家!”“我这就上门去通知。”王学官起身就往外走,他爱人一把拖住他说:“你呀,真是急糊涂了,快到广播室广播一下,大家不就全知道了。”这次,他们家拿出了800斤谷种。在他俩的带动下,社员们也都互相支援,全大队缺谷种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目前,黄冈地区的生产自救还在进行着,然而,胜利的局面已经打开,在那洪水一次又一次洗刷了的土地上,今年仍可望夺得较好收成。更可喜的是,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在抗灾过程中再一次受到了教育和锻炼。许许多多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荡涤着各种各样的歪风邪气,党的威望提高了。 (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