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刘忠笃何以成为“科技流浪汉”?
——昆明市和市橡胶厂某些人打击迫害一个科技人员的经过
本报记者 王友恭 黄植
在《“科技铁汉”——刘忠笃》这篇报道(见昨日本报第一版)中,我们着重介绍了这位酷爱科学、自学成才的青年,在逆境中坚持科研取得的成果。这里,我们着重报道昆明市和市橡胶厂某些人是怎样打击迫害刘忠笃的?他何以会被迫出走,“流浪”外地,过着“科技流浪汉”的生活?
事情要从1974年说起。
1974年,刘忠笃在昆明橡胶厂当电工。这时,他已经通过多年自学和业余科研,具有相当的科技知识和设计制作能力。他看到厂内胶鞋鞋帮缝纫工艺落后,主动要求承担设计时序自动控制的缝纫流水作业线。“搞什么大、洋、全?”当时窃据厂党总支书记的“造反司令”曹××斥骂了他一顿。但是,刘忠笃没有放弃这一志愿。后来,他趁这个“造反司令”去外地的机会,又提出要搞这项技术革新。一位管生产的领导说:“这事非同小可,动用万元资金搞革新,倘若失败了,你要坐牢的。”刘忠笃没有动摇,坚持要试验。他在那位领导同志的支持下,和几位师傅一道吃住在车间,仅仅花了28天,第一条流水线就试车成功。到1974年10月,四条流水线建成后,这个车间的生产周期由一个多月缩短为四个小时。
因为这项革新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北京来的电视台记者要来厂采访。刘忠笃被那个“造反司令”叫到党总支办公室谈话。
“你们的流水线是谁支持的?记者如果问起这事,你打算怎样回答?”
“是厂领导支持的。”
“我呢?”
刘忠笃没有回答。
“你这小子,连党都不要了!”
电视台记者到来时,“造反司令”把原来参加这项革新的人全部排除在外,另找了他的一帮人在电视录相机前表演革新动作。刘忠笃气愤地脱口说出:“看,多不要脸的家伙,他们做的是舞台假动作。”
没过几天,1974年11月,刘忠笃就被曹××等以“反革命嫌疑”,“侵占公家财物”等罪名关押起来,在隔离室里遭受拷打和逼供。这些人对刘忠笃进行经济清查,查出的却是刘忠笃为搞业余科研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购置设备、元件的1,000多元发票,所借公家的设备均有正式手续。至于“反革命嫌疑”,经过三次抄家和外调,没找到任何根据。他们不得不释放刘忠笃,但又不敢公开清查的真相,仍然在群众中散布说刘忠笃确有问题,并规定不准他再搞技术革新。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刘忠笃不为自己挨整而颓唐,反而更加努力地在自己的住室里继续进行业余试验。
1976年打倒“四人帮”之后,他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劲头更大了。
1977年,昆明市委派工作组到工厂清查“四人帮”帮派骨干分子,那个“造反司令”被判刑。可是,几个同他一起迫害过刘忠笃的人却仍在厂里掌握着一部分权力。这时,厂保卫科一个人把刘忠笃找去谈话:
“74年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刘忠笃没好气地说。
“过去的事情,算了,算了。”
“不行,我要上告,要求平反。”
“哼,走着瞧!”那个人又气又恨。
然而,刘忠笃当时并没有太看重这件事,他正把全部精力集中于研究一种新型电子元件——触式固态开关。不幸,他在一次带电作业中烧伤了手,生活不能自理。他怕这项研制工作被耽搁下来,要求回到重庆家里疗养。回重庆后,他与弟弟就一头扎进了自己家里的一个小小实验室里。这时,号称“火炉”的重庆正是最热的时候,室内的气温有时高达45℃。他冒着酷热,进行这个新型电子元件的研制工作。在最后研制成功的时候,刘忠笃晕倒了。回到昆明以后,他向省、市科委汇报表演了这种新型的开关元件和其他一些成果。当时全国科学大会正在筹备,一些人建议将这项成果上报给科学大会。但是,按规定,上报成果要“单位推荐,逐级上报”。省、市科技部门要求橡胶厂给予支持,出人意料,工厂负责人的答复却是:“我们是搞橡胶的,他搞业余研究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刘忠笃拿着历年来搞出的10多项成果要表演给这位工厂领导人看,他拂袖而去。刘忠笃还是跟着他。
他问:“你还要做什么?”
“要你支持。”
“怎么支持?”
“请同意将这个成果报上去。”
“你有那个水平吗?哪个卖瓜的不说自己的瓜甜?”后来,省科委又来人做工作,经过一番周折成果终于报到市科委。经组织专家评议,认为这是一项在“国内尚无先例,设计方法独特”的成果,但已过了全国科学大会规定推荐的日期。
1978年2月,云南省召开重要科技成果交流会,会议指名刘忠笃出席并带上他的触式固态开关元件等成果进行表演。工厂一位负责人竟不让刘忠笃参加会议,并且声言刘忠笃如果参加会议就以违反厂纪制裁。省科委的同志对此甚为不平,决定直接发给刘忠笃出席证,让他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业余时间参加会议,进行成果表演。与会科技工作者对他的刻苦钻研精神和这项成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建议他尽快写出应用说明资料。
3月15日,应用说明的资料还没打印完,刘忠笃就被揪到工厂党总支办公室。那位新来的,对刘忠笃的情况并不了解的总支书记抡起一包沉甸甸的纸袋甩到刘忠笃面前说:“你口口声声要我们支持你,瞧!你的档案这么厚,叫我们怎么支持你?”然后,他要刘忠笃交代自己的全部“反革命”罪行。还没等刘忠笃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关押起来,一关就是7个多月。
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是被作为一封反革命匿名信书写者的怀疑对象被拘禁起来的。但是经过反复调查,没有找到他任何书写反革命匿名信的证据,且真正的案犯很快就被查获。照理说,这件事情,如果有关的人出以公心,向他赔礼道歉,为之恢复名誉,本来可以就此结束了。可是,昆明橡胶厂的某些人却不是这样做。他们又搬出1974年整他的那几个“老问题”逼他交代,还到处说他是“编号特务”,威逼利诱被调查者写“揭发”他的所谓政治和生活问题的材料。在制造这桩冤案的过程中,厂保卫科在1974年参与整过他的那两个人格外卖力。他们甚至把那次整他的材料原封不动地拿来作为给刘忠笃定罪的依据。凡有正义感的人,今天看了他们整的“专案”,无不为之愤慨。
拘禁关不住刘忠笃热爱科学的心。就是在关押过程中,他头脑里还酝酿成熟了为本厂解决橡胶老化试验难题的“自动恒温装置”的设计方案,并在“监督劳动”中研制成功了这一项目。到1979年4月,当刘忠笃又一项技术革新——胶料输送光电自控装置试制成功的那天,工厂却宣布了经市化工局批准的对他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刘忠笃跳起来喊:“冤枉,冤枉,打死我也不签字!”
在这种打击之下,他在一段时间内神思恍惚,曾想过不如一死了之。但是,就这样死了不就更说不清了吗?怎么办?去告状吗?他又想起厂保卫科两次整过他的那个人的吼声:“不怕你去告,越告越整。”在极端痛苦的时候,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文天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名句来激励自己。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不平则鸣。1980年春,刘忠笃在许多同志的支持下,鼓起勇气,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到北京上访,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信访简报上,以“这样的同志应该得到支持”为题反映了刘忠笃的呼声。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这样的同志完全应该支持”。
北京的声音传到了昆明。中共云南省委的主要负责同志指示必须实事求是地给刘忠笃作出明确的结论,迅速给他落实政策。昆明市成立了一个“刘忠笃问题复查组”。遗憾的是,负责这次复查的恰恰就是市委工交政治部当年同意关押审查刘忠笃的人,在这个复查组里,有人责怪刘忠笃去北京告状。说什么:不管上边怎么批示,解决问题还是要由我们基层。有人在会上说:“叫我们找刘忠笃谈话,是组织向他低头,现在他不属于落实政策问题,而是复查的问题。我们只管政治问题,以后那个单位用,跑到国外去,我们也不管。”还说,“这个问题反正离不了我们基层,想抽象否定,一风吹是办不到的。”请看,以这样的认识和态度,能真心实意地为刘忠笃落实政策吗?
调查开始了,复查组找了当年提供旁证的人,有些人声明过去提供了不真实的材料。但是,复查组中有人对旁证者提要求、定调子。一个被调查者申述了昆明橡胶厂刘忠笃专案组中的某些人对她诱供、逼供的情况。复查组一个负责人向一个被调查人说:“首先要写明1974、1978年你写的材料都是真实的,然后再补充其它问题。”
当然,复查组还是搞清了不少事实,如“反革命嫌疑”之类的罪名被理所当然地否定了。但有人还是不愿意痛痛快快为刘忠笃平反,总想在他的档案中留点什么,以证明当初整人事出有因。
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复查,到1981年4月,终于写出了结论草稿,指出1978年对刘忠笃的审查纯属错案,1979年对他的处分也是错误的。但是在对原来搞的逼供材料如何处理上,他们又发生了分歧。
刘忠笃本来对复查组寄予希望,他切望摘去头上的精神枷锁,扬眉吐气地从事他的科技项目的研究。他失望了。何止是失望,新的压力又向他逼来。厂保卫科两次整他“有功”,被提拔为党支部副书记的那个人威胁他:“再去告,老子不怕你!”……
1981年10月,刘忠笃回重庆探亲,又同弟弟一起投入一个新项目——微型节能控制器的研制。在这期间他心脏发病,脚腕扭伤,医生写了病假证明。他带着这项具有很大节能效果的科技成果回到昆明,工厂却将病假作旷工处理,扣发了他的工资,探亲差旅费也不给报销。
在这种情况下,刘忠笃决定离开昆明,从12月18日起,他开始了“流浪”生涯。他先后到北京、广州、襄樊等地推广他自己研制成功的科技成果,并在当地有关单位的帮助下,继续进行革新发明。
现在,刘忠笃仍然在“流浪”,仍然过着没有节假、没有职称,也没有家室的生活。凡是了解他的处境的人,都期望这位在科学技术上有作为的青年人的艰难状况能够尽快改变,期望云南省、昆明市尽快为他平反,合理解决对他的安排使用问题。人们还提出:有关的部门、单位应该从这件事总结出那些教训?对那几个过去整过刘忠笃,现在还在阻挠为他平反,还在对他进行威胁的人应该如何处理?这种人继续被重用反映了什么问题?


第3版()
专栏:

三江平原科技攻关揭开序幕
据新华社电 (记者高欣)三江平原开发科技攻关已揭开序幕。中国科学院、农牧渔业部和黑龙江省所属的50多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近60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攻关活动。
由中国科学院组织、32名专家参加的考察组,对四个重点县和七个大型国营农场进行了全面考察。专家们提出开发三江平原的总目标是,近期发挥本地的农业优势,建设以提供商品粮为主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的大农业基地;远期则应以农业为基础,着眼于整个资源的开发和整体环境的整治,建成工农商一体化的新兴经济区。


第3版()
专栏:

水产科学家研讨振兴渔业
据新华社电 来自全国各水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六十多位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从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集聚长沙,为振兴我国渔业献计献策。
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水产学会召开的。与会的专家、教授提出“改造近海,建设近海,发展远洋,以远保近”和走“增、养、捕、加”相结合,“渔、工、商”相结合的路子,综合、全面地发展渔业以及提高淡水养殖单产,搞好水产保鲜加工工作等建议。


第3版()
专栏:

生物全息律学术讨论会在内蒙古召开
本报讯 内蒙古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单位于九月中旬在集宁市召开生物全息律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一百多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一百多篇,从多方面论证和丰富了生物全息律的内容。王文亮


第3版()
专栏:

在群雄竞争的局面中崛起
——全运会田径比赛述评
经过4天激烈角逐,田径项目的金牌已全部决出。特别是朱建华再一次打破男子跳高纪录,为田径决赛及整个第五届全运会倍添异彩。第四届全运会以来,田径43项全国纪录(手计时纪录除外)已有39项重新改写,这反映了我国田径运动四年来提高的速度和幅度,使人从中看到了我国田径崛起的希望。
与男子长跑、三级跳远等项目一花独秀不同的是,男子短跑比赛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的。赛前,谁都无法预言100米、200米的金牌谁属。袁国强、何宝栋、余壮辉、王少明、蔡建明、谭红海等一大批短跑好手,实力不相上下,运动员练有压力,赛有对手,使纪录一破再破。200米决赛更是获得了空前丰收,5人7次打破该项全国纪录,而且把成绩提高了一大截。
比一两项好成绩更加可贵的是这种激烈竞争的局面。只有激烈的竞争,才能有所提高。我国一些世界水平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一大批国手水平相差无几。国内的激烈竞争,促进了运动水平的提高,迫使运动员、教练员不断地在技、战术训练中有所创新。因而能够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很说明问题的。
为什么我国田径有二分之一左右项目在高水平线上形不成激烈竞争的局面呢?基础薄弱和训练水平低,不能不说是两个重要原因。如全国三级跳远运动员总共只有30余人。邹振先的好成绩都是在国际比赛中取得,这与国内比赛中没有对手,很难进入高度兴奋的竞技状态不无关系。当然,场上竞争只是场下竞争的表现。在场下,有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的竞争。我们的训练水平低,主要表现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上,田径运动发展到今天,单靠模仿和经验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提高我国田径训练的水平,要靠科学,靠把现代科技新成果更好地、更大量地运用到体育训练中来。
近几年来,我们的运动员在跳高、跳远等田赛项目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但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大目标相比,同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特别是田径(主要是径赛项目)的迫切需要相比,我们在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教练员理论水平的提高,科研工作的加强等方面,都要有新的认识和改进的措施,决不能等闲视之。
只要基础加强了,训练水平提高了,就一定会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而出现群雄争霸之时,就是我国田径运动崛起之日。
阿晨(附图片)
9月25日,在全运会男子200米复赛中,广东何宝栋(左二)、北京李丰(左一)和广东王少明(左三),分别打破男子200米全国纪录。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摄(传真照片)


第3版()
专栏:

田径比赛最后一天又传捷报
叶联英打破女子七项全能亚洲纪录
本报上海专电 全运会田径赛9月26日全部结束。比赛中有1人1次破一项世界纪录,1人1次破1项亚洲纪录,此外还有10人7次破6项全国纪录。田径决赛最后一天遇恶劣天气。中午一阵小雨过后,风越刮越大。女子七项全能的后两项——标枪和800米在每秒3—7米的逆风和大风中进行。但近二十名女选手越战越勇。浙江选手叶联英以5,666分的总成绩打破叶佩素今年五月创造的5,653分的亚洲新纪录,获七项全能冠军。
同时进行的女子跳远和男子三级跳远比赛格外惹人注目。两位广东姑娘黄东活和廖文芬八次跳出超过全国纪录(6.44米)的好成绩,可惜因超风速不能算正式纪录。最后,黄东活以6.62米名列榜首,廖文芬以6.59米获第二名。其它各项第一名是:三级跳远,麦国强(广东),16.73米;男子铁饼,李伟男(北京),55.04米;男子铅球,丁志年(安徽)17.37米;400米栏,王贵华(解放军)51秒97;3,000米障碍,李远明(解放军),8分55秒56;4×100米接力,广东队,40秒51;女子200米,翁佩凤(上海)24秒62;800米,霍连珠(广东)2分11秒36;400米栏,胡埃屏(湖北),59秒86。
比赛结束后,国家田径集训队领队俞樟炎评价说,从整个比赛来看,跳跃项目都不错,显示出上升的好势头。男女短跑有起色,出现了一批20岁左右的年轻好手。全能项目成绩也不错,叶联英和翁康强分别打破女子七项全能亚洲纪录和男子十项全能全国纪录。但中长跑和投掷项目成绩均有下降。(附图片)
刷新女子七项全能亚洲纪录的浙江选手叶联英。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陈东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四川省请出五百新诸葛 共商兴蜀大计
周发柯上任猛砍三板斧 振兴一个公司
《四川日报》△四川省成立科学技术顾问团,省委、省政府请出500诸葛,共商兴蜀大计
《河南日报》△新乡市房建公司新经理周发柯上任后,猛砍“三板斧”:砍掉了重叠机构,砍破了
“铁饭碗”,砍断了“关系网”,振兴了一个公司
《中国农民报》△近三年来,全国28,100多个公社开展了扶贫工作,被扶持的327万贫困户已有109万户摆脱了贫困状态
《陕西日报》△安康人民努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住房16,000多平方米,加上庵棚可安置1,200多户,105个蔬菜生产队有85个已恢复正常生产,中小学已分批开学
《冶金报》△今年头8个月钢铁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利润4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
《湖南日报》△汉寿县开发性承包形式多样效果好。全县10多万亩低湖田、零星土地、荒山、荒坡、荒水得到充分利用。
《贵州日报》△江苏常州的高密度自然流水养鱼法,正在贵州高原进行试点和推广
《工人日报》△西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的巨大宝库,现已探明累积储量1,600亿吨
《天津日报》△天津市政府决定今年再建1,000个商业网点,目前已建成500多个,另有300多个正在兴建中
《新华日报》△江苏省的组织、人事部门,今年来为国家重点工程调配了近4,000名技术、管理干部
《湖北日报》△长江水产所沙市分所为西北8个省区代培水产技术人员,并提供优良鱼苗、鱼种100余万尾
《辽宁日报》△今年辽宁省经济指标将有三大突破:粮豆总产量突破250亿斤,是历史最高丰产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是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年;财政收入突破78亿元,是三年来最好的一年
《福建日报》△福建稳定兑现蔗粮挂钩政策,切实解决甘蔗砍、运、收中的具体困难,迅速扭转蔗糖生产下降趋势


第3版()
专栏:

羽毛球团体决赛爆出冷门
广东女队、辽宁男队荣获冠军
本报上海专电 羽毛球团体决赛26日晚进行了最后一轮比赛,实力较弱的广东女队战胜了拥有李玲蔚等名将的浙江女队,获得冠军,爆出了羽毛球比赛以来的大冷门。浙江队获亚军,第三名是福建队。
辽宁男队三战三胜获得冠军,江苏队获亚军,第三名是福建队。


第3版()
专栏:

解放军、天津、广东、上海四个队取得足球半决赛权
本报上海9月26日电 记者汪大昭报道:全运会足球第二阶段比赛,今天在7级大风和牛毛细雨中进行。上海队经过两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以4∶3淘汰了上届亚军北京队。斗志旺盛的天津队以2∶1挫败了辽宁队。解放军队1∶0胜四川队。只有广东队优势略为明显,以3∶0胜了广西队。
东道主上海队对北京队的比赛最吸引观众。国务院副总理、第五届全运会主席团主席万里在虹口体育场观看了这场比赛。
上半时双方各进一球,90分钟结束时又打成3平。加时再战,北京队中场逼得不紧,锋卫线有些脱节,上海队越打越勇,刚换上场的18号林志华在禁区外一脚远射,使北京队最终失去进入前四名的希望。28日,解放军队将遇上海队,天津队与广东队交锋,比赛的结果将决定谁能参加国庆节争夺全运会足球冠军的决赛。今天另两场比赛,河北队1∶0胜青海队,陕西队在互射点球后,以4∶2胜了山东队。上述两支胜队和两支负队8日将分别交锋,排定第9—12名。


第3版()
专栏:

北京队、解放军队将争夺男篮冠军
本报上海专电 全运会男子篮球冠军将在解放军和北京队之间争夺。在26日晚的两场半决赛中,北京队与江苏队的比赛打得十分精彩,两个半场的开始都是江苏队领先。北京队沉着应战,篮板球控制好,配合默契和成功率高,略胜一筹,江苏队功亏一篑,以64∶67负于北京队。解放军队以106∶78胜湖北队。王均


第3版()
专栏:

成绩公报
9月26日
篮球(男)
北京对江苏 67∶64
解放军对湖北 106∶78
吉林对广东 71∶67
上海对辽宁 76∶66
山东对黑龙江 90∶70
云南对四川 68∶103
乒乓球单项第一名
混双 北京 滕义和赵小云
9月25日
帆板第一名
男 齐建国 (安徽)
女 董月 (浙江)


第3版()
专栏:

为了苗苗 为了明天
26日下午,袁伟民和张蓉芳、郎平、梁艳、郑美姝、杨希、曹慧英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卢湾工人俱乐部,热情辅导上海各中学和体校的排球“新苗”。“苗苗”们送给女排大姐姐写着“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小礼物,表示自己的心意。图为袁伟民在讲解技术要领。
本报记者 黄振中 文 王景仁 摄影(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