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她在播种友谊的种子
郁泉锡 阎德早
在我们结识的意大利朋友中,才华横溢的汉学家安娜·布雅蒂女士在翻译中国作家作品、增进意中友谊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翻译的鲁迅作品正在千百万意大利读者中传阅着,她所播种的友谊种子正在人们心田里生根发芽。
安娜受到家庭的熏陶与培养,青年时期就立志研究中国文学。她父母今已年过花甲、头发斑白,在二次大战中都坐过德国纳粹的监狱,有过不平凡的经历。他们对法西斯的恨,对人民事业的爱和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在安娜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上大学时,她同中国留意学生同窗读书,亲密相处,结下深厚友情。五十年代末,安娜毕业于罗马大学文学系,后到巴黎,深入研究中国文学和戏剧,刻苦攻读鲁迅、郭沫若、巴金等中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可是,一开始要理解原著的思想含义,确非易事。正如她说的:如同在长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进,要有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安娜知难而进,孜孜不倦,潜心攻读,逐渐得到了启发和激励,心里溅起了激情的浪花。她想,要是意大利人民能用自己的语言阅读这些著作,象她一样把视线扩大到中国作家、诗人笔下的新旧世界,了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看到中国的未来,该是多好啊!于是,她决心不遗余力地翻译鲁迅的作品,把鲁迅一生追求真理的火炬传给地中海沿岸的青年。她把这一工作当作自己一生的光荣职责。
几十年如一日,她博览群书,勤奋挥笔,常常伴随着夜灯,迎来了朝霞。走进她朴素、雅致、整洁的罗马公寓,仿佛来到书的海洋。书房、客厅、走廊都堆满了中国的文学作品和日本、欧美介绍中国的书籍。桌上堆着书,地板上、椅子上、沙发上也随处是供查阅的参考书和工具书。有时为了一个词,一个典故,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一条关键的注释,她反复推敲,仔细琢磨,从英汉词典到意大利文词典;从大百科全书到同义词词典,时而站着查阅,时而跪着翻书,直到查出确切词意,找到满意解释,探出深含的道理为止。有时,今天满意了,明天找到更好的词、更准确的注释,又作一一修正。一丝不苟之精神感人肺腑。夜阑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也是她工作最紧张、最有成效的时候。为了事业,她生活上没有一点苛求,节衣缩食,克勤克俭已成为习惯,有时忙得忘了做饭,就到酒吧间吃块“皮扎”(意大利烤馅饼)充饥。天长日久,滴水成小溪,她的书桌上堆满了累积的卡片、纸条、译文,而这些正是她热情讴歌鲁迅、宣传新中国的真实纪录。
坚韧的毅力和滴滴汗水换来了丰硕之果。鲁迅1925年到1936年期间的杂文40余篇、鲁迅诗歌十首、鲁迅著作和诗歌选已一一由她翻译与辑录成书,先后传到意大利读者手中。她自己撰写前言,详细介绍了鲁迅的革命生涯,为意大利人民了解鲁迅的作品与思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她还精心地翻译了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陈毅、艾青的诗词,为意大利中学生编写题为“今日中国”的教材,为报刊编写介绍中国的文章,对中国人民满怀真挚、温馨的友情。
除了手不停笔地翻译与创作外,为有关中国问题的报告会、讨论会准备发言稿,为广播电视台译编介绍中国的材料也是她经常的工作。人们可以在意中友好组织举办的中国讨论会上看到她的身影,可以在意大利许多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发现她辛勤地撒播友好的种子,也可在巴黎、柏林等地的中国问题国际讨论会上听到她的铿锵有力的声音。意大利电视台播放的伊文思的纪录片《愚公移山》,是经她辛勤翻译的,电台播送的中国文化节目也常常是由她刻意编写的。她的文章、讲稿深入浅出,知识渊博,娓娓动听,充满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赢得听众与读者的赞赏、钦佩,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有的读者和听众用诗一般的语言赞颂她:安娜,你青春的鼓点总是震动着我们的心弦……
多少年来,凡有中国文艺代表团访意,安娜都不放过参加活动的机会,在欢迎和欢送的人群里,在接待与陪同的朋友中,总能见到她。她那热情的语言、敏捷的思路、渊博的知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这一切,都是出于她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诚挚感情,她从毛泽东、陈毅的诗歌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美好前景,对中国的未来寄予无限的信心。而所有这些,升华了她的思想,鼓舞着她在选定的事业上继续攀登新的高峰。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又想起了她在欢送中国作家代表团时说的话:“我感到最荣幸和最幸福的是:我能为意中两国人民的友谊献出微薄的力量!”


第7版()
专栏:

今日沙加
徐 平
汽车开出阿布扎比,沿宽阔的公路东北而上。烈日下的沥青路面,依然那么硬实,但坐在车里的人都不得不把车窗紧紧摇上,炽热的沙漠空气,似乎要把人烤熟。约一个半小时后,汽车到了沙加。
作为酋长国首府的沙加,是随着近年的石油开发而现代化的,每个旧地重游的人,都会为它的沧桑巨变感到惊叹不已。汽车沿“欧罗伯”(意为阿拉伯主义或阿拉伯世界)大街进入市区,就置身在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给人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是,这儿一切都是新的。
的确,说沙加是个全新的城市毫不夸张。它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据说当初规划建设沙加时,颇有与海湾其他城市一争雌雄的意思。沙加当局曾给城建部门下过明确的指示:“城市的规划必须反映这样的事实,即我们是东方的阿拉伯人,与其他国家相比,能有我们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特色。我们有巨大的财富,我们的目的是要在我们生活的建筑物中显示出这一点。”
基于这个指导思想,现在沙加的建筑物,虽然离不开钢筋混凝土大楼,但不管是住宅、商场还是政府办公大楼,都是亚洲式的或阿拉伯式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推沙加国际机场。
新建的沙加国际机场在城东15公里处,其独特的阿拉伯建筑式样的机场大楼,在当今世界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三个拱型的圆顶建筑,远远看去与清真寺一般无二,就连高耸在蓝天白云间的指挥塔,外形都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这座国际机场区别于任何国家的任何机场,以至一位外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风趣地说:“在沙加,我绝不会错降在别的地方。”
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沙加曾是英国航空公司在印度和远东的航空中继站,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在此休息。在二次大战中,沙加曾为皇家空军服务过。随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资源的开发以及世界航空网系的建立,原先的沙加机场已不敷使用。新的沙加国际机场是中东最大的现代化机场之一,设备先进,能供诸如“珍宝”(波音747)这样的巨型客机起落,是一个联系欧亚非的繁忙的航空中继站。
如果说沙加机场是地道的阿拉伯建筑,那么沙加商场的建筑,则更多地吸收了外国的东西。
沙加商场是沙加人最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它由几个首尾衔接的大厅组成,在相邻的两个大厅之间,由阿拉伯式的半圆形建筑连接。大厅高大宽敞,是顾客流动的长廊,立柱上部,都支撑着拱形圆顶。大厅的两边,即是一家家并排的店铺,里面货物齐全,琳琅满目,只是大部分是进口货,而且价格昂贵。在这种连片的百货商场里,人们只要转一圈,就能购齐想买的各式东西,而且只要一跨入大门,就不用担心日晒雨淋,可以尽兴地参观或选购。
在阿联酋的7个酋长国中间,沙加在人口和面积上居第三位,次于阿布扎比和迪拜。这种次序的排列也表现在城市建筑上。阿布扎比和迪拜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始于七十年代初,但沙加毕竟起步较迟,至今不过六年光景,看去明显还是一座在建设中的城市。然而正因为此,它更显年轻,更充满生机。
今日沙加,在兴旺中,在发展中。(附图片)
沙加一角


第7版()
专栏:域外漫记

吸毒成风禁毒难
何边
吸毒,是一种令人憎恶的堕落行为,因此,通常那些“瘾君子”们在吸食毒品时,总是偷偷摸摸地吞云吐雾。可是,在现今美国一些地方,吸毒却已成为公开或半公开的活动,毒品则成了某些社交场合的必备佳品。纽约凤凰住宅基金会副总裁麦安伊尼说:“在纽约社交界人士中,用吸食毒品作为交际已经象鸡尾酒会中的餐前小吃一样时髦。”另据美国报刊报道:从波士顿到洛杉矶,宴请宾客时只要在菜单上加3克“鼻香糖”(当地流行的可卡因别称),就不愁请不到高贵客人。纽约曼哈顿区有一家豪华的俱乐部,服务员端到顾客面前的盘子里常常是放着威士忌、香槟酒和一小包可卡因,任人选择。饮料价格为2美元,可卡因则为20美元,顾客毫不犹豫伸手取可卡因。大城市的高级咖啡馆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用新钞票或薄纸卷个纸筒当众吸毒。纽约一家大银行,每到周五便有人统一收钱去购买可卡因,毒品买到后,职员们便云集会议室,一起快活地吸起来,还美其名为“一分钟宴会”。在好莱坞,可卡因被昵称为“白姑娘”,演员们不同程度都卷进这位“白姑娘”的“情场”里,甚至有的制片商按演员名气大小向他们分发毒品。《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记者发现:“美国每一个地区,甚至一些保守地区,吸毒人数都已大大上升”……
今天,美国确实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中吸毒率最高的国家。据美国人自己的统计:1962年,18岁至25岁的人中,只有4%吸食大麻与白粉;时隔20年,到1982年,上述年龄的人吸毒者已上升至64%。去年,占美国总人口的10%的人每天吸毒。另据最近美国联邦政府统计,如今美国有三千万人吸大麻,占美国人口的八分之一;仅在纽约市就有四千多个大麻分销店。
贩毒、吸毒的迅速蔓延,给社会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据报刊报道,由于职工在工作时间大量吸毒,工作效率降低,由此而给工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60亿美元。也有人估计,吸毒与滥用毒品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总共约650亿美元。当前美国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是青年学生学业成绩和教育水准急剧下降。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同青年人吸毒增多直接有关。按美国“毒品研究院”公布的材料,全美国25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三分之一吸毒。至于刑事犯罪和意外事故的增多更是同吸毒、贩毒紧密相连。面对这样严重的后果,当局一筹莫展。
美国颁布了查禁毒品的法令,也设立了禁毒机构,可是天晓得能起多少作用!眼下的实际局面是越禁越凶,越防越甚,任凭管理当局东叫喊、西缉查,贩毒集团照样层出不穷,生意愈做愈大。难怪连白宫毒品问题顾问特纳也不得不承认:“毒品散布到美国整个社会,现在还没有办法把它控制。”事实说明,禁毒法令不过是一纸空文。现在美国流行这样一句幽默话:“购买毒品比酒吧间关门后购6箱啤酒还容易”。
贩毒集团组织严密,走私规模巨大。美国海关署迈阿密办事处的杰姆·丁斐尔德说:“毒品生意现在越做越大。1970年我们抓到了一架小飞机,装了大约800磅大麻,这在当时是头条大新闻”。从那时以来,飞机运毒事件层出不穷。1981年查获的毒品走私飞机是272架,船只696艘,卡车500多辆。数量不能算很小了吧!可是,实际上,它们还够不上整个走私数的零头。据美国报刊透露,运载走私毒品的飞机,估计每月为600架次。
贩毒如此猖獗,实因利润可观,各方都可从中捞到好处。据统计,去年仅可卡因的毒品交易额就高达350亿美元,其利润总额超过美国十家最大公司的利润总和。
贩毒吸毒的泛滥成灾,使人们颇为忧虑。政界人士三番五次发表演说,重申禁毒决心;科学家连篇累牍著文立论,证明吸毒如何危害自己又殃及社会;社会团体也发表整本的调查报告,大声疾呼强调禁毒的必要,可是成效极小。这是因为,社会上毒品之害已根深蒂固,要想禁毒简直是难乎其难。资产阶级的政客、学者们不能、也不敢找出这类严重社会问题的真正原因,当然更无法采取真正有效的根治措施。其实,这一切,从“西方文明”的美国社会制度根源中去找答案,倒是不难找到的。(附图片)
  方成画


第7版()
专栏:

斐济绽开剪纸花
展文
围得水泄不通的表演台前,观众个个争先恐后,人人瞪大眼睛,伸长脖颈。只见一张张普通的色纸,在一位艺人的手下,瞬间变成了一条条摇头摆尾的金鱼、一只只引吭高唱的雄鸡和翩翩起舞的彩蝶……赞美声、惊叹声此起彼伏。这是中国剪纸艺人陈秋日不久前在太平洋岛国斐济作剪纸表演的情景。
陈秋日是应斐济艺术委员会的邀请,前去参加斐济手工艺品展览会的。在展览会的开幕式上,斐济教育部长阿里先生感谢中国政府派剪纸艺人参加展览会。他还携家人前来观看陈秋日的现场表演,仔细询问剪纸历史,盛赞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并预购多幅剪纸作品。一位祖籍福建泉州、现在苏瓦市逸仙小学教中文的女台胞用家乡话与陈秋日亲切交谈,表示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剪纸,并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而感到自豪。
在中国大使馆为各国使节及国际组织官员的夫人举行的茶会上,许多来宾竞相购买剪纸,或馈赠丈夫、亲友,或作为结婚周年纪念。
访问期间,陈秋日在苏瓦和苏托卡举办了两次剪纸讲座。参加者有斐济教育部的官员和四十多所中小学的美工教师,他们自备了各式剪刀,边学边剪。在苏瓦,教育部的官员借走陈的剪刀,准备试制;在苏托卡,教师们当场报名订购100把剪刀。他们希望中国派人专程来斐济传授剪纸艺术,有的人还表示很想去中国学习剪纸。
陈秋日还先后到四个城镇的中小学校和图书馆表演,所到之处都受到斐济人民的热情欢迎。
剪纸——中华民族古老的艺术之花,正在斐济这个美丽的太平洋岛国上绽开。


第7版()
专栏:摄影艺术

日落节奏
〔印度〕雷贾古帕尔摄
落日西斜,迎来了凉爽的黄昏。几个农妇汲水归来,悠然走在土路上,她们步伐轻快矫健,衣衫抹着骄阳的余辉,头顶的水罐在夕阳映照下闪闪发光……
这是一幅印度农村常见的图景。然而,摄影家雷贾古帕尔却处理得独特不凡。画面大部分是深色调,头顶水罐被夕阳勾划出轮廓的四个印度妇女显得分外突出,整个画面错落有致,节奏明快,富有深刻意境。由于采用侧逆光,妇女身后都有长长的影子,增添了艺术气氛。作品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纯朴的美,感染着观众。
邓历耕(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瀑布餐厅
王以漪
在访问菲律宾期间,我们考察了吕宋岛南部最大的一个椰油加工厂,顺便在椰林附近的瀑布餐厅用膳。
大家是坐着牛车深入椰林的。牛虽壮,但行路迟缓,大概是善心的导游有意要我们欣赏椰林景色吧。牛车越往前行,光线越暗淡,前看深暗处,似乎无路可通了,突然间,牛车一个急转弯,前面立刻又呈现出一片明媚的风光,宛如另一个天地,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瀑布胜境到了。
抬头望去,瀑布从山洼悬下,倾泻飞壑;边上溅水四起,涧底急流奔腾,水声潺潺,十分壮观。餐厅距瀑布二丈许,是座竹篱茅屋,建立在急流中。地面是用水泥铺成,厅的顶端覆盖着茅草叶,齿条般的茅叶,疏疏朗朗,错落下垂,好象雕塑家的精心杰作。更可观的是,在餐厅上面笼罩着几棵大树,远看象自然之态,近看自然之态又被餐厅巧夺为人工美了。餐厅周围丛山叠嶂,绿树成林,仿佛与人间隔绝,俨若世外桃源。餐厅内部放着许多条桌和条凳,均以竹片制成,其腿固定在涧底水泥地上,瀑布急流径厅内穿过,十分引人入胜。餐厅的里里外外,经过着意布置,如同浑然天成。结构虽然简单,却给人以美的享受,比起豪华饭店,别具一番风情。
时已正午,东道主引导我们脱下鞋袜,光脚涉水进餐厅。大家在流水中缓行,围水中餐桌坐定后,主人捧上食盒,盒内放着啤酒、饮料和各种海味的菜肴。全部餐具都用椰树上的材料制成,连米饭也是用椰叶裹制成的。食谱虽然简单,却是当地特产,风味之浓,令人大快朵颐。大家边进餐,边倾听着瀑布的潺潺水声,濯足戏水,情趣盎然,几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真可谓:游客之乐不在餐,在于赏鉴瀑布餐厅的雅境;餐厅境容得之心,又寓之于进餐中。
夕阳西斜,大家犹感依依不舍,这简陋的餐厅竟产生这般引人魔力,令人叹服。菲律宾人因地制宜,利用大自然的美来吸引游客的办法,使游者高兴,主人受益,一举两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