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温故而知新
——看彩色故事片《廖仲恺》
屈武
珠江电影制片厂新拍的彩色故事片《廖仲恺》(鲁彦周编剧,汤晓丹导演),是一部好影片,我看了试映之后,心潮澎湃,好久都不能平静下来。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1922年至1925年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塑造了革命先烈廖仲恺的光辉形象。廖仲恺先生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国共合作的先驱。1924年在广州,我有幸见到过廖仲恺先生,他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廉洁奉公,勇于牺牲,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1925年8月20日,廖先生在广州被国民党右派暗杀,当时我正在北方,在李大钊先生领导下从事学生和青年运动,听见这个消息,感到很震惊。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的枪声是一个警号,它预示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坚持孙先生革命的三大政策,维护国共合作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没有斗争。影片既忠实于历史,又不拘泥于细节,它成功地把廖仲恺先生为革命鞠躬尽瘁的形象,在银幕上树立起来了。还有孙中山先生和李大钊、宋庆龄同志,虽然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但扮演者从外型到气质,都能达到神似之境,这是很不容易的。
作为廖仲恺先生的对立面,影片上出现了胡汉民、陈炯明、陈廉伯等人,他们有的是国民党右派,有的是反动军阀,有的是帝国主义买办,他们身份不同,性格各异。影片着墨不多,各具个性,没有过火之处,令人感到真实可信。
《廖仲恺》整部影片的节奏比较快,镜头的组接简洁紧凑,看起来没有沉闷之感。看这部影片,有时象是看一幅大写意画,泼墨重彩,大气磅礴,反映了慷慨悲歌的历史场面。有时又如面对一幅工笔小品,精雕细刻,抒情风趣,描写了夫妻之爱,儿女之情。这两者结合得比较好,没有生硬拼凑的痕迹。
廖仲恺先生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本人就是工运、农运专家。国民党改组后,他先后兼任过工人部部长、农民部部长。在省港大罢工中,任罢工委员会顾问,封闭烟赌馆作为工人住宿之所,拨出广州市一些专款作为工人生活费用。他亲自到中山等县访问农民,支持农民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如果影片能从这方面有所表现,既表明三大政策深深植根于工农群众之中,孙中山、廖仲恺这些革命伟人又从工农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那么,廖仲恺的形象,可能会比现在更为丰满一些。
对于电影艺术,我是门外汉,不能多说什么。但这部电影使我想起了一句老话,就是:“温故而知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我国近代的两个大党。他们曾经历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历史昭示我们:每当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的时候,革命就前进,国家就有希望;凡是国共分裂的时候,人民就遭殃,国家就多难。没有第一次国共合作,就不可能有北伐战争的胜利。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们应当继承孙中山、廖仲恺的遗志,排除一切人为的樊篱和障碍,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完成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
廖仲恺先生革命世家,满门忠烈,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在我国近代史上,有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都应有选择、有计划地加以拍摄(例如冯玉祥将军就很值得一拍)。对于我们这些历经沧桑的老人来说,可以重温一下过去的历史,不要忘记过去;对于年青一代来说,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可以懂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激励振兴中华的大志,无疑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7版()
专栏:

寓阳刚之气求性格之美
——致影片《血,总是热的》作者
唐挚福先、国甫同志:
我读了你们给《文艺报》写的短文《我们在等待中》,你们说,你们几乎是提心吊胆地等待电影《血,总是热的》的放映。这种复杂而又不安的心情,是很可理解的。一部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拍成影片上映,观众究竟会不会接受,能不能唤起他们的共鸣,激起他们的热情,作为作者,当然不能不萦绕于怀。
我看了这部影片后,和许多同志一样,深受感动。我相信,你们这部激情洋溢、使人感奋又使人深省的好影片,一定会受到许许多多观众的欢迎,他们将为影片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为改革而拚搏、而进取的精神所激励,并从中获得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确实,你们在影片中触及了工业改革中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尖锐地揭示了许多陋习和弊端,真实地表现了这场斗争的曲折和艰辛,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觉得灰心和沮丧。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透过你们所描绘的真切图画,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渗透在影片全部构思中的火热的、渴望为改革开辟道路的崇高革命感情,是因为这场斗争的艰难固然使人焦灼,一些营私弄权的歪风也不能不使人愤慨,但是人们从共产党员、厂长罗心刚的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性格中,鲜明地看到了推动生活前进的不可阻挡的力量。他如一支火炬,熊熊燃烧;又象一面旗帜,屹立不倒;正是从他的奋斗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呼唤,历史的要求。当然,罗心刚不是神,也不是超人,在他为改革日夜奔波的时刻,有深广的忧愤,有痛心的苦恼,而在他面对一连串意想不到的阻力感到心力交瘁时,也有过深深的感慨:“整天拚得精疲力尽,还不知道对手是谁!”他的忧喜苦乐叩击着观众的心,也激起观众的强烈共鸣。我想,恐怕也正因为这样,他那顶住种种责难抱怨,一往无前的胆识,冲破重重刁难压力,百折不挠的坚毅性格才更打动了我们。你们用饱含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个勇于迎艰涉险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而演员杨在葆则以精湛的演技在银幕上创造了一个内心丰富、有血有肉、刚劲不拔的性格,金百炼而发精光,人百炼而见品格,从这个人物身上闪射出来的性格之美,令人难忘。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又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看了这部影片,是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个重要论断的理解的。当然,这决不是说你们是在图解或注释这一论断。你们所写的仅仅是一个小小丝绸印染厂的改革,激动你们的也是厂长罗心刚在锐意革新的征途上的遭遇和命运。但是,由于你们真切地、深入地剖析了造成重重阻力的错综复杂的因素,探索了种种艰难的来龙去脉,因此你们必然触及到一系列从思想作风到具体体制中的问题,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当前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及其面临的巨大困难,这就帮助人们对当前的改革斗争有了更为清醒的理解,并从罗心刚的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中汲取应有的教益。
你们在短文中说:“群众需要谈天说地的东西,需要轻松愉快的东西,需要怡情悦性的东西,也需要真实而尖锐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的东西。他们喜欢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也喜欢金戈铁马的辛稼轩;他们离不开柴米油盐,也少不了理想激情,尤其在今天这么一个大变革的年代!”我以为说得很好,确实,群众精神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他们固然欣赏奇花异草的摇曳多姿,但又何尝不赞叹苍松翠柏的干霄蔽日。而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某些影片中的脂粉气、绮靡气是否太盛,而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又太少了呢。正因为如此,我特别欣赏你们在这部影片中一扫脂粉、绮靡之气,而独具雄伟劲直的阳刚之美。特别令人感动的是罗心刚最后面对全厂职工慷慨陈词的动人场景,人们从他百感交集、发自胸臆、深沉有力的演说中,看见了一个正直的灵魂,一个满腔热血、忧国忧民的真正共产党员的形象,和他的无私无畏、肝胆照人的胸怀和精神境界。我想,每个立志献身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无论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为四化奋斗的建设征途上,都应该具有这样“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骨气,有不同流合污,也不随人俯仰的革命情操。
据说,有人对影片所反映的改革中的种种困难持有异议,以为这样写就没有反映出改革的进展,就不真实,甚至指责你们“对社会主义丧失了信心”,我看这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也是没有多少道理的。我们各条战线的改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已经和正在取得巨大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决不等于说,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改革的历程已不存在什么艰巨的状况了。这样想恐怕未免过于天真。除此以外,一部影片,并不是改革的全面总结,也不是向观众做关于改革状况的报告。在我看来,你们这部影片正是通过揭示改革中的真实矛盾,而写出了一个立志改革的实干家的风貌。这才是影片的主旨和发人深省的力量之所在。
正如你们在短文中所说,在文艺的百花园中,只要有益于群众,各种各样的精神产品都是需要的。但是处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重要时期,面临重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到,我们更需要和时代的斗争联系得更紧密,更具有激情和理想,从而写出更具阳刚之气的作品以激励鼓舞人民呢?马克思、恩格斯所特别喜爱的伟大作家,无论是埃斯库罗斯、但丁,还是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都正是伟大社会变革的见证者、参加者和代言人,这不是偶然的。他们赞赏这些作家对于伟大的历史运动的敏感和思考,赞叹他们的胆识、勇气与远见卓识,因为正是这一切形成了他们的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内涵的伟大艺术风格,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那些热衷于倡导、终日沉溺于“背对现实、面向自我”的作者们,又如何能从贫乏、狭小、暗淡的“自我”中,反映出伟大时代的风貌,锻铸出伟大的艺术风格呢?我相信你们走在一条坚实的道路上,而且正如你们所说,你们还要继续拓宽这条大道。
你们等待影片的开场,现在,它开场了,而且经受住了群众的检验,我希望你们从中获得新的勇气和鼓舞,并希望看到你们更多的优秀作品。


第7版()
专栏:

《水浒》学术讨论会在山东菏泽举行
本报讯 由山东师范大学、菏泽地区行署等九单位发起的一九八三年《水浒》学术讨论会,最近在梁山泊所在地菏泽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六个省市的高校、科研、新闻、出版等单位的一百多位研究《水浒》的学者和专家等。
学术讨论会就近几年学术界所研究的关于《水浒》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成书时间、作者、版本,与《水浒》小说改编戏曲、电视剧、电影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还就研究方法、争鸣态度和怎样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讨论。会议共收到论文七十余篇。(浒文)


第7版()
专栏:

文艺家支持《中国新文艺大系》
本报讯 由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编选的大型文艺丛书《中国新文艺大系》,得到许多文艺家的广泛支持。他们积极参加各分集的编选工作。
这套丛书,包括短篇小说、中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戏剧、曲艺、电影、电视、音乐、美术、摄影、舞蹈、书法、杂技、评论、史料等四十三集。从明年起陆续出版。各分集主编分别由有关专家担任。他们是(按分集顺序):唐达成、葛洛、刘剑青、江晓天、孔罗荪、邹荻帆、张志民、袁鹰、吴有恒、黄秋耘、曾彦修、柯岩、穆青、金近、陈模、钟敬文、贾芝、玛拉沁夫、晓雪、李乔、吴雪、杜高、张庚、陶钝、罗扬、陈荒煤、司徒慧敏、赵寻、李凌、周巍峙、华君武、王琦、吴作人、刘开渠、艾中信、徐肖冰、高帆、吴晓邦、戴爱莲、游惠海、沙孟海、夏菊花、李庚、冯牧、谢永旺、许觉民、朱寨、王朝闻、张炯等。装帧美术主编是张仃、余秉楠。
为了确保丛书的质量,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已成立专门编辑部,集中主要力量,抓紧工作。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继承和发扬五十年代青年的革命精神
——彩色影片《青春万岁》座谈会纪要
9月19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和本报文艺部在京联合举办电影《青春万岁》(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张弦根据王蒙的同名小说改编,黄蜀芹导演)座谈会。下面刊登的是出席座谈会同志的发言摘要。
树立对时代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李克强(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我同许多经历过五十年代生活的青年一样,看了《青春万岁》感到很亲切。影片从一个高中毕业班的几个女生的学习、生活以至个人感情等方面,反映了五十年代学校生活中既充满了矛盾,又朝气蓬勃的情景,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当时的青年具有一种对时代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看到他们是怎样自豪地肩负起自己对时代的责任,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意气风发地投入建设祖国、奔向美好未来的伟大洪流中去。影片结尾意味深长:两群青年,朝着一个方向,迎风奔驰前进,互相大声呼喊着在国庆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庆祝会上再见……。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们很受鼓舞。它激励我们要吸取前辈经验,针对当代青年的特点,做好青年工作,鼓励新一代青年正确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时代,我们不是生不逢时,而是生恰逢时,党和祖国也对我们寄予殷切的期望。我们要思考,要奋斗,要象五十年代青年那样,建立起一种对时代的信念和信心,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也应该想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我们再会时是怎样的情景,以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和祖国、人民交给的重托。
一种值得珍视的感情
张大农(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看了影片,使我感到,王蒙对他早年的作品《青春万岁》仍有着一种真挚的偏爱。那些与王蒙同辈的人们,那些有过五十年代那段火热的生活经历的人们,往往爱从这部作品中拾取对往日的回忆。这似乎表现了他们的一种“怀旧”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并不是因为对现实的悲观失望而产生的,它没有一丝伤感、惆怅的成份,相反,它却是一种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使人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的感情。它表明我们的前辈虽在社会生活的风雨中几经磨难,变得深沉、冷静了,但他们心底里那种对理想、对生活的热情并未冷却,对党、对人民的那颗赤子之心仍在燃烧。正因为如此,这些五十年代的青年才能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有些人认为,今天的青年是与五十年代的青年截然不同的一代人,认为我们是灰色的一代。我们青年当中也有一部分人对前辈的历史缺乏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态度。他们割断了我们与前辈人的历史联系,对过去的一切都主观地、不加区别地排斥,甚至也包括上一代青年那种对理想和生活的热情、那种集体主义精神。是的,今天的青年,所处的时代与五十年代不同了,时代赋予了我们与前辈们不同的气质,即使是从前辈们那里继承下来的东西,也被今天的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但有一点,我们与五十年代的青年是相通的,那就是我们都有着严肃的历史责任感。社会生活的变化并未使我们失去那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气魄,相反,倒使我们对于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做一个真正的历史主人翁这一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共同的理想使我们与前辈们有着共同的感情。当《青春万岁》把前辈们当年的生活再现出来的时候,我对他们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也感到非常亲切。它加深了我们对前辈们的历史和今天的了解,使我们看到上一辈人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的品质。因此,这部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使人们回忆过去,更主要的是使人们看到了过去许多宝贵的东西,今天仍有其珍贵价值,并且仍然在生活中顽强地保留着。我们不应把它们归之于历史的陈迹,而应该使它们在八十年代继续闪光,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需要这些品质。
格调高艺术新
孙康林(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学部部长):去年我市中学共青团组织在广大团员和学生中开展了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许多学生在此期间看了小说《青春万岁》后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我们十分羡慕和渴望小说所描绘的火热的生活。”他们希望能把小说搬上银幕,生动形象地再现五十年代中学生的生活。如今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应该感谢电影界的同志们为我们广大的中学生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部影片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成功的,首先影片的格调是高昂的,而反映的生活又是平凡的、实在的、可信的。影片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催人向上、令人振奋的生活旋律。影片中,那种火热的学校生活,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
影片虽然反映的是五十年代中学生的生活,但它却与八十年代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所揭示的一些问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如学习为了什么?怎样对待学习?影片通过几个同学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态度,做出了正确的回答。现在有些学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学习目的不够端正,还没有把今天的学习和祖国的事业连在一起。而影片通过郑波这个形象,深刻地告诉我们,巨大的学习动力、坚强的学习毅力来源于对祖国事业的追求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李春的转变过程也说明,一头扎进书本里,只求学习上“拔尖”是不行的。
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这是当前许多中学生关心的问题。这部影片对此也做了很好的回答。影片所表现出来的同学之间的友谊是那么诚挚、纯洁、热烈和深厚,而它的基础就是同学间相互的信任。青年需要友谊,友谊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是影片对广大中学生的又一个重要启示。
这部影片在艺术上也符合中学生的口味,故事线索明朗、清晰,不追求离奇的情节,使人感到思绪集中。影片也能够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使人物不雷同,各具特点,鲜明生动,使人感到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当中的一员。
有血有肉的团干部形象
王建宗(北京前门西街中学团总支书记):《青春万岁》是一首时代的歌、生活的歌,对当代青年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这部影片着重描绘了五十年代学生丰富多采的生活画面:夏令营、联欢会、团小组会、如何攻克学习难关等,是那样的谐调,那样的生动,令人向往。这一组组感人的镜头,象是呼唤今天的中学生要向五十年代青年学习,创造那火热的生活;又象是呼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创造那种适合学生成长、深受学生欢迎的良好环境。
影片着墨不多,却很好地描写了郑波是怎样正确对待爱情的。这对现在中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好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和早恋问题也很有教育作用。
做为一个团的工作者,我多年来希望有更多的反映青年形象,特别是做青年工作的团干部形象的影片,这部影片就给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团干部形象——郑波。
丰富多采的生活鼓舞着我们
翟学军(北京师大二附中高二〈二〉班团支部书记):看了影片,我感到非常亲切和振奋。热情、正直、活泼、天真的杨蔷云,诚恳、冷静、纯朴的郑波,矜持、高傲而又有所抱负的李春等这些人物,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有她们的身影和她们的足迹。虽然在我们周围很少有苏宁那样遭遇的人,也没有呼玛丽那样的天主教徒,但是的确有遭受过家庭不幸的人,有思想迷茫的人,有孤僻冷漠的人。正因为这样,这部影片使我感到非常真实,从而引起了我心中强烈的共鸣。
虽然银幕上展现的是五十年代青年的生活,而我们是八十年代的青年,两代人之间确有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同是青年,同样有着火热的追求、炽烈的感情、纯稚的心灵。我们都爱幻想,我们时常编织着自己未来生活的彩锦。银幕上表现的生活充满了青春的朝气、青春的活力,它唤起了我对青春的无限热爱,激起了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影片所突出表现的个人与时代、与事业的关系,在催动我思索:“我应该怎样做一个中学生,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同影片所表现的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显得有些枯燥、单调。五十年代的青年,她们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如我们,可精神生活却很充实。这一切使我羡慕,使我为之激动。这就向我们这一代青年提出:用五十年代青年一样的热情、同样的信心和同样的创造力,将自己的青春谱写出祖国万岁的乐章。
我们应该有“报国之志”
刘怀昭(北京师大二附中三好学生):我曾看过《青春万岁》这部长篇小说。现在又有幸看了这部影片,使我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具体化了,更使我感到她们离我们不远,虽然那个时代距我们有三十年之遥,可今天看来仍感亲切。
这部影片送给我们的不是夸夸其谈,而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社会工作、学习以及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矛盾、如何对待爱情等问题都做了正确而具体的引导。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提倡良好的道德风尚,爱祖国、爱人民是要永远坚持的。在今天的生活中,有杨蔷云那样有朝气,天真、热情、好学的学生;也有郑波那样有头脑、有工作能力、有钻研精神的团支部书记;当然也有象李春那样埋头读书、不问政治的人,而且还为数不少。可是,杨蔷云式的青年今天在校往往无立锥之地,被人称为“傻子”,而李春式的青年倒成了学校和家庭的宠儿,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是一个社会问题。党和国家培养我们,是要我们能担起祖国交给的重担,这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爱国之忱,报国之志。郑波说得好:“一个人光为自己想,就是每门考二百分,也当不了英雄!”“如果没有崇高的思想,没有高尚的道德,那他又有什么用呢?”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校要她留校做团的工作,她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她学习的目的就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我深信八十年代的青少年们会爱上这部影片,并使它成为沟通五十—八十年代两代人心灵的桥梁。
作为一件艺术品,我还想指出影片的两点不足:一、我认为影片描写学校老师在如何引导学生进步这方面太少了,全片只出现了一个袁老师,而且每次都是以作总结性的发言式出现,这就显得简单化,太抽象了。二、李春这个人物的转变处理得过于草率,没能象原小说那样细腻地刻画人物,使人物的转变缺乏应有的根据,转变的因素不大真实可信。
希望多拍鼓舞人向上的电影
王碧霖(北京十一中特级教师):电影《青春万岁》很好,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学生的生活。它把我带回到当年的工作、生活中,使我亲切地感染着在那些年代里学生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刻苦学习、共同进步的情景。影片反映了七个不同家庭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和思想觉悟的女学生,在党团的教育下,怀着献身祖国的精神,生气勃勃地一齐奔向未来。它对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和青年一代有着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现在常听人说八十年代的青年不如五十年代的青年,我不赞成这种说法。现在的青年是不同于五十年代的青年,而不是不如五十年代的青年。因为两个时代的青年各自经历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不同,各有其特点。八十年代的青年虽然在十年动乱期间受到过一些坏的影响,但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出现了周怡、张海迪式的大批优秀青年,许多学生在校刻苦学习,毕业以后主动要求奔赴西藏、新疆等地,从事边疆建设工作。这充分说明青年思想觉悟的提高,需要党的关怀,社会、老师和家长的帮助。特别是作老师的,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老师要起表率作用,必须以身作则,自己的思想境界要高,否则就不能达到教育好学生的目的。
现在的电影反映爱情的和揭露阴暗面的太多了,给青年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青年因为太年轻,分辨是非能力低,我们应该多从正面对他们进行教育,而不应该从反面使他们潜移默化。现实生活中是有阴暗面,但光明面毕竟是主流。我希望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们多写、多拍象《青春万岁》这类鼓舞人向上,从正面教育和影响读者、观众的好作品好电影。
(翁 立整理)(附图片)
《青春万岁》剧照说明:
“青春是黎明,是阳光,是美丽、健康。”姑娘们在苏宁指挥下为参加歌咏比赛进行着练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