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英首相和科尔要求苏在核谈判中让步
苏联坚持强硬立场不接受里根新倡议
新华社波恩9月22日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今天在会谈后发表一项联合公报,敦促苏联放弃把英法两国的导弹纳入日内瓦谈判的要求,为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铺平道路。
公报赞扬了美国总统里根就削减欧洲中程导弹问题向苏联提出的新建议,说这表明了美国的灵活态度。
双方强调,如果美苏日内瓦欧洲导弹谈判达不成协议,英国和联邦德国决心根据北约的计划如期在自己的领土上部署美国新式中程导弹。
同一天,联邦德国外长根舍发表声明,对里根的新建议表示欢迎。
根舍说,里根的新建议是北约盟国紧张磋商的结果。他说,美苏核力量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保持稳定的均势是很重要的。“我们希望苏联尽可能多地削减并撤除它的导弹,以便使(北约)尽可能少地部署美国导弹。”他还说,北约减少导弹部署数量既包括巡航导弹,也包括潘兴Ⅱ式导弹。
新华社莫斯科9月22日电 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发表长篇文章,多方指责美国的军事战略,并重申苏联在欧洲核武器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塔斯社今天在这里散发的奥加尔科夫的文章说,为了能够对苏联进行“解除武装”式的打击,美国正“通过一切手段在西欧部署作为第一次核打击武器的新的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
文章说,美国在欧洲核武器谈判中提出的“所有零点方案和过渡方案都不是为了达成双方可接受的协议和协定,而是为了获得单方面的优势,实现已通过的军事计划”。
奥加尔科夫在谈到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核导弹的计划时,重申苏联“不能不考虑到,构成北约在欧洲全部中程核武器四分之一的法国和英国的核导弹是对准华约国家的”。
他认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领土目前正在变成部署美国补充核潜力的主要基地,正在造成有可能再次从德国土地上爆发欧洲战争的形势。”
这篇文章还援引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不久前讲的话说,苏联将对美国部署新式导弹的行动采取反措施,对美国本土和部署美国导弹的国家造成同样的军事威胁。
人们注意到,奥加尔科夫这篇文章是在美国宣布即将在日内瓦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中向苏联提出“新倡议”之后发表的。
新华社莫斯科9月22日电 塔斯社今晚发表评论,声称美国总统里根即将就欧洲核武器会谈提出的“新倡议”苏联是不能接受的。
评论认为,从已透露出来的内容来看,“美国政府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在西欧部署美国的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里根提出自己的建议,显然是‘玩弄舆论’的考虑多于使会谈取得实际进展的愿望。”评论仍然坚持在苏、美日内瓦会谈中要把英、法的核武器计算在内。


第7版()
专栏:

美日苏船只还未发现客机黑匣子的方位
本报讯 据报道,美国、日本和苏联的舰只继续在日本海北部紧张的巡弋,以寻找被击毁的南朝鲜客机上的黑匣子。这个黑匣子被认为是能够提供揭开该机之谜的关键性材料。
美国5艘舰只和苏联一支由15艘船舰组成的船队,正在日本海北部小小的莫涅龙岛以北23平方公里的现场进行搜寻活动。该地区被认为是南朝鲜客机坠毁地点,估计黑匣子就沉没于该地区900—1,200英尺深的水下。该地区海面有时出现狂风暴雨,风速最高达每小时30海里,浪涛汹涌,能见度很低。这种恶劣条件甚至迫使美苏搜寻船驶到沿海水域“躲避风暴”,但它们仍然在这里“展开一场非常激烈的竞赛”。
美国海军的远洋拖船“纳拉甘西特”号19日在搜索区两次听到嘟嘟声。五角大楼认为,这是从“声波发射器”(飞行记录器内的测位装置)发出来的,该船收到这种电子信号的时间共90分钟。在收听到信号一个小时后信号中断,但后来又收听到30分钟。
配合“纳拉甘西特”号的另一艘打捞船“保重者”号,也积极行动,以便再找到这个声波发射器,弄清楚它的确切位置。美国海军官员否认已发现了黑匣子的方位,说他们的船只还仅仅听到了信号声。
苏联打捞船“格奥尔基·科祖明”号卸下人造潜水器,以加强寻找南朝鲜客机残骸的力量。人造潜水器的使用,说明苏联也正在进行一项包括寻找黑匣子的重要打捞活动。据说,苏联船只在搜索区也听到了从黑匣子里发出的电子信号。美国搜索小组的指挥官指控苏联船只试图干扰美国的搜索行动,他表示,美国船只继续采取闪避的行动,并且随时改变它的搜索形式,以避免和闯入航道的苏联船只相撞。
与此同时,日本派出数百名警察在北海道也进行搜索活动。到9月21日为止,警察在志愿人员的协助下,经过密集搜索海滩,找到了748块据信是南朝鲜客机的残片和9具已经认辨不出来的不全的尸体。(附图片)
图为一艘美国军舰在日本海面搜寻黑匣子。右上图为一个士兵用望远镜在观察。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联邦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说
苏联民航飞机装有间谍摄影机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联邦德国国防部发言人赖卡尔特21日向记者证实说,使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的苏联民航飞机暗中装了用于间谍活动的摄影机。
他说,苏联民航飞机在联邦德国的领空飞行时经常偏离航线,以便飞越北约的军事设施。
赖卡尔特是应记者的要求,在对联邦德国一家电视台20日播放的一部揭露苏联民航飞机搞间谍活动的电视片进行评论时讲这番话的。上述电视片显示了一架停在机场跑道上的苏联民航客机,机身上装有摄影机镜头状装置。电视台说,苏联客机在机场降落时可以很容易地拍摄位于商业机场附近的美国军事基地并且在空中拍摄其他的目标。


第7版()
专栏:

美八月份工业生产增长率上升0.9%
本报讯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经济学家们最近说,8月份工厂生产增长率上升了0.9%,这是今年第二个增长最低的数字,但是比许多分析家原先预期的增长率要高。
住房建筑的繁荣由于抵押率高而势头稍减,但仍推动建筑材料和家用物品的生产又一个月的大幅度上升。而钢铁与汽车的产值同最近几个月相比则仅有不大的增加。
修改后的7月份工业生产指数为2%,而不是原先报告的1.8%。
另据美国商务部长鲍德里奇宣布,估计1983年第4季度的实际投资额要比去年第4季度增加9.2%。这将是朝鲜战争以来经济衰退后企业投资增长幅度最大的一次。


第7版()
专栏:专论

复苏和隐忧
——评美国经济的前景
美国研究所 陈宝森 李国友
西方国家盼望已久的经济复苏,今年以来终于在美国看到了生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已连续上升了7个月,从去年11月的最低点134.8回升到今年6月的145.9(1981年7月的危机前最高点是153.9),工业生产产值增加了8.2%,接近战后各次危机回升的头7个月的平均增长率8.5%。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
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循环往复、形成周期本来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产物,是无法移易的客观规律。美国自1981年7月开始的经济危机延续了17个月。在这17个月中经济条件逐渐向有利的方面转化,突出地表现在:
第一,危机和萧条中积压的大量企业存货逐步得到宣泄,流通阻塞现象趋于缓和;
第二,供过于求使某些物价下降,提高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力,特别是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的跌落给美国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帮了忙;
第三,企业裁员减薪,控制工资使生产成本下降,利润上升;
第四,经营不善,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大批破产,市场问题得到缓解。
这一切都为生产的重新活跃扫清了道路。因此走出谷底,进入复苏原在意料之中。
然而出乎西方多数经济学家意料之外的是美国今年二季度生产的急剧上升。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今年一季度的增长折成年率是2.6%,二季度则猛增至9.2%。美国政府迄今已对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年率的估计作过3次修正,由3.1%提高到4.7%,再提高到5.5%。
美国二季度生产的猛增的原因,在于几种有利因素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得到发挥,而不利因素则暂时受到抑制。最重要的有利因素,一是在消费者中兴起的采购热;二是企业主停止削减库存。
消费者采购热的兴起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第一,消费信贷和抵押贷款利率相对下降,激发了消费者购买住宅和汽车的热情;第二,证券市场兴隆,股票和各种有价证券坚挺,股票持有人的金融资产在两年中大约增长了24%;第三,通货膨胀率下降,提高了实际购买力。
削减库存是企业主应付危机,减少损失的办法。去年四季度美国危机深重时,企业主曾停止进货,大力削减库存。今年二季度,市场购销活跃,企业主审时度势来了个急刹车,这给生产的增长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据计算,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因库存削减停止而增加的产值达160亿美元,超过整个增长额的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人们担心在复苏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加速,政府大量举债和私营企业举债之间的矛盾激化,利率回升,复苏有夭折的危险,这还没有成为现实。据分析,原因是:
(一)股票市场活跃,使企业能从发行证券中找到了筹集资本的出路;
(二)企业开工率低,设备仍大量闲置,加上利率偏高,致使固定资本投资的热潮姗姗来迟;
(三)库存的清理,成本的降低以及利润的增长,使流动资本增多,借贷的需求减少;
(四)外资的大量流入,也为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帮了忙。
不利因素受到抑制,有利因素得到发扬,这些条件的特定结合就是二季度美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出人意料的背景。
乐观的形势和潜在的危险
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各种不利因素是否能够消失或者失去作用?对此,西方经济学家的看法是颇为分歧的。
里根政府的主要成员多数属于乐观派。他们认为,里根一贯奉行的经济政策已经奏效,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持续高涨时代即将来临。
但是不少经济学家对这种乐观估计仍持保留态度。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近期经济形势是喜人的,但从较长远来看仍然潜伏着危险。理由是:
一、结构性失业问题不易很快解决,将阻碍消费者购买力的进一步增长;二、利率偏高,特别是和低通货膨胀率比较的实际利率高达5%,远远超过正常水平;三、企业主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的投资继续持观望态度。后两个问题互有关联,而又都能从巨额联邦赤字中找到根源。
事实上,美国财政、金融政策的矛盾,即使在经济复苏的欢快气氛中也不断给国内和国际的经济生活投下阴影。
在国内,为了摆脱这次战后延续最长的危机,促成回升,联邦储备系统去年下半年不得不放松银根,结果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预定的4%至8%的增长目标,达到14%。财政部长立即发出警告:认为异常大量的货币供应可能使经济白热化,使通货膨胀加速。于是,联邦储备系统又采取了紧缩措施,这导致了8月上旬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从10.5%提高到11%。而利率提高,促使美元升值,贸易逆差也将扩大。8月初,华尔街的股票市场已开始下跌,道·琼斯工业指数降了近50点。经济增长减慢会使赤字难以减少,增长太快又会激化公私借债的矛盾。大选以前,里根政府要调节预算收支,不论是削减福利或国防开支还是增加税收,节余地都很有限。这就将迫使联邦储备系统要么大大提高货币供应量重新点燃通货膨胀之火;要么进一步抬高利率,使复苏进一步遭到打击。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形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即白宫、华尔街和联邦储备系统都害怕经济增长太快。
美国的巨大赤字和高利率也使他的盟友们受害不浅。西欧、日本因为没有美国那样大的国内市场,复苏的到来要迟于美国,他们寄希望于世界贸易的回升,寄希望于美国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作用。但是他们希望在美国出现的是一个低利率的,强劲而稳定的经济增长。美国在盟国的压力下虽然承认需要降低利率,减少结构性赤字,愿意在一致认为必要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是几个月的实践证明,利率不仅没有降低,近来反呈上升趋势。7月底以来美元的暴涨更震动了西欧和日本。
最近美元汇价暴涨固然和国际债务危机中负债国到处搜寻美元用于还债有关,也和中东、南美在政治动荡中的资金外流,寻觅安全港有关,但美国的高利率仍然是重要原因。高利率不仅抬高美元汇价,还使盟国为了防止资金外流而被迫抬高本国利率,这对刺激消费需求和固定资本投资不利,因而也对经济复苏不利。因此美国的盟友们现在也陷于两难局面。
另外,在第三世界,还有几十个国家为债务危机所苦恼。到1982年底为止,发展中国家所欠债务共达6,260亿美元,这就是说,利率每提高1%,发展中国家就要多支付60亿美元以上的利息。现在发展中国家对还本付息已不堪负担,如果利率再来一次暴涨,就会给他们造成灾难。第三世界经济停滞不前对美国绝不是福音,因为美国出口商品的37%是运往第三世界的。美国国债和利息失控必然带来害人害己的双重后果。
总之,当前美国赤字和利率居高不下,固定资本趑趄不前的局面标志着这次经济复苏的特点和经济基础的脆弱性,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使复苏后继无力,无论对美国本身还是对世界经济都是还在起不利影响的因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