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话说长江》编制随想
陈汉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说的大江就是世界巨川长江。古往今来,多少人为这条一泻数千里的大江,写下了激发人民爱国之情的光辉篇章。
爱国之情在更为广泛而永久的意义上说,应表现为对祖国的山河、历史、文化、人民的敬仰和热爱,以具体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和人民效劳。
长江之所以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不只是因为它长而大,拥有壮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江两岸留下了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留下了至今还为我们服务的发明和创造。我们又应该为中华大地留下什么,增添什么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我们中央电视台才摄制并播出了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
《话说长江》共分25回,累计时间整整500分钟。其中,长江上游的画面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从前拍摄的资料,长江中游和下游的画面则是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佐田企画在1981年联合拍摄的。在这套节目里,既介绍长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的前景,又介绍长江的万千气象以及两岸的物产宝藏、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它虽然没有曲折的故事,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但是它循着“大江东去”的主线,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思想。
《话说长江》不是电视纪录片,然而也应该高度注意以画面为主的原则。要让那些足以反映长江外部形象和性格特征的画面本身去“话说”长江,“百闻不如一见”嘛!编者要精选画面,并使画面编排入情入理,富有变化。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的奔腾节奏,象征着我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这套节目的音乐也应该配合画面,充分体现这样的节奏和步伐,以中华民族的阳刚之气,催人奋发向上。
《话说长江》是一套声画并茂的有关长江地理、历史的普及版“教科书”。它的解说词,其基本任务是向观众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这样的解说词应当注意雅俗共赏,亦庄亦谐;重叙述,少议论,坚持“引而不发”,让观众自己去思索,自己去品尝。
既然是“话说长江”,那么就少不了要有节目主持人出场。他们不是在播讲什么,而是与观众在促膝交谈。既要叙事,又要抒情,要生动活泼,要亲切自然。
从已经播出的效果来看,不少观众给了基本肯定。同时,正如有的部门和观众所指出的那样,头几回解说中的某些议论有失偏颇;另外,也还有别的差错。编导者将听取广大观众和专家们的意见,努力把后面各回编得更精确些。并且在日后制作新版时,一定把前面的差错改过来。(附图片)
题图:秀丽的巫峡
冯骏摄


第8版()
专栏:文化信箱

我们爱看《话说长江》
电视连续节目《话说长江》播出后,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许多观众认为,看了这部电视片,增进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下面摘发两封读者来信。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连续节目《话说长江》在我们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同学甚至激动地表示,将来一定要报考地质学校,去探索和开发祖国山川的宝藏。的确,《话说长江》这一连续节目带着我们游遍巨川两岸,为我们展现了祖国山川的壮丽画卷。在此,我们向电视台表示热烈的感谢。
上海市川沙县中学高二年级
全体同学《话说长江》使我们看到伟大祖国的旖旎风光,也了解了长江一带的风土人情,使我们大开眼界,虽然好些地方没有去过,但看后仿佛就象去过一样了;而那些已经熟悉的画面,又勾起我们亲切的回忆……。我们都是运动员,迫切希望每次播放时多映几集,以解渴望之情。
北京体育馆路2号围棋队金茜倩等四人


第8版()
专栏:美的随想

铁企鹅与钢大象
浅予
陶狮、陶蛙、陶熊猫在西湖边开过一次立谈会,反对人们把它们从动物园拉出来吃垃圾。被某画师听到,为它们在报上鸣了一次冤。事隔不久,北京王府井大街忽然请来大批狮蛙熊,让它们尝尝北京垃圾味道。谁知北京人并不欢迎卫生与艺术相结合的工艺品,不到三天,打碎了不少,换上一批,打碎一批。不知是清洁工人抱怨,还是市政部门心痛,不到一月,动物垃圾箱退出了王府井阵地。
陶瓷公司的推销员懂得:“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狮蛙熊在东北三省赢得了新的市场,它们张着大嘴,排列在沈阳哈尔滨大街上。某画师纳闷,街头动物园发展得如此迅速,莫非群众的审美水平也逃不出“一刀切”的规律吗?不!审美水平不可能一刀切,那末,大概是审美流行性感冒在作怪。
沈阳人对陶制垃圾箱有不同意见,他们说:“我们有的是铁,用铁铸造垃圾箱,不至于一碰就倒,一倒就碎;不过还得在造型上别出心裁,才能抵制江苏厂商的倾销政策;我们这里气候寒冷,要一种不怕冷的动物,利于长期出勤。”于是铁制企鹅垃圾箱应运而生。
在哈尔滨动物园里,发现一对“大象”造型垃圾箱,立在公园办公楼门前,象鼻挡着象嘴,垃圾进不去,设计者灵机一动,利用象的一对大耳朵,挖两个大洞,容许两人同时投入垃圾,在实用上可以算得哈尔滨人的新创造。但经过仔细察看,这对大象不是本地产品,而是江苏沙洲县玻璃钢厂的产品。玻璃钢比陶瓷耐用,用材上居于优势,但是,在象耳上挖两个大洞,究竟不合自然,在造型上处于劣势了。
凡是实用的器具,必须切合实用,朴素大方,决不可画蛇添足、锦上添花。街上摆垃圾箱,在于实用,不在于观赏;所谓兼顾美观,是指符合实用的必要加工,不是脱离实用的虚伪装璜或无的放矢。陶狮之类垃圾箱,既不实用,也不美观;难怪狮子、青蛙、熊猫怨气冲天,大发牢骚,责怪人们故意丑化它们,污染社会环境。青蛙说:“丑化了我们,不也就丑化了街道吗?”这句话值得人们深思。(附图片)


第8版()
专栏:知识角

泉州木偶戏
吴承基
木偶戏,旧时称傀儡戏,或称傀儡子、魁儡子、窟儡子。传说起于汉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到了唐宋时,傀儡戏已很发达。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大历年间,有人“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宋代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等。今天泉州的提线木偶,一般认为,即是从宋代“悬丝傀儡”演化而来。
泉州市木偶剧团排演的传统戏《郭子仪拜寿》,是一出带有喜剧色彩的吉祥戏,曾出访菲律宾,受到华侨们的欢迎。泉州市木偶剧团演出的提线木偶,无论是技巧上还是表演形式同过去相比,都大有进步。过去操纵木偶一般为四人,故有“四美班”之名,现在操纵表演者发展到十多人;过去每具木偶提线16根,现在发展到32根,因而表演更为细腻传神;过去是幕后操纵,表演形式是平面一字开,现在是演员在天桥上操纵,舞台上出场最多的有十二个角色,变平面表演空间为立体空间,大大加强了舞台的纵深感和表现力。
木偶早年起于庙堂,后来走向民间。解放前,木偶艺人地位低下,生活很苦。解放后,木偶戏从撂地广场演出走向舞台,进而走向海外,深受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喜爱和好评。这不也正是我们文化艺术繁荣兴旺的象征吗?


第8版()
专栏:

国庆节将上映一批新影片
国庆佳节,全国城乡广大观众将从银幕上看到一批中外新影片。
《廖仲恺》(珠影摄制,鲁彦周编剧,汤晓丹导演)是一部革命历史故事片。它真实地反映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廖仲恺先生的不朽功绩。影片中还同时塑造了何香凝、孙中山、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的银幕形象。
《青春万岁》(上影摄制,张弦改编,黄蜀芹导演)是根据王蒙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学生生活的影片。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七位姑娘的欢乐和苦衷,以及她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同时上映的有《武林志》和《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此外,还有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甜女》、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望穿秋水》、湖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三峡情思》、河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小城细雨》、辽宁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我、你、他》;舞台艺术片有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京剧影片《真假美猴王》;同时,还将上映三部外国故事片:日本影片《蒲田进行曲》、朝鲜影片《不能授勋的英雄》、波兰影片《爱情的故事》。
(亦文)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见书就馋得慌”
——黄宗英读书小记
李润新
去年末,作家黄宗英应邀到四川大学讲学,她热诚地向师生们说:“我一走进大学,看见同学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就馋得慌,比饿着肚子看别人吃香甜麻辣的四川小吃还馋得慌哩。我做梦都想上大学啊!”话说得十分真挚、恳切。一个“馋”字,把黄宗英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之情全吐露了出来。她那炽热的求知欲,深深地感动了听讲的人,大家不禁为她热烈鼓掌。
了解黄宗英的人,都知道她从小就有这种“见别人读书就馋得慌”的癖好。她出身书香门第,家中藏书颇多。上小学时,她见大姐瑞华、大哥宗江爱读书,她就开始“馋得慌”了,于是,她也生吞活剥地读了起来,越读越入迷,梳着两个小髽髻的头,深深埋在大厚书本里。有时读困了,抱着书睡着了。爸爸怕她累坏眼睛,不让她“苦读”,可她却感到读书一点儿都不苦,而是其乐无穷。书籍,成了她进步的阶梯。
在天津上高小时,她见大哥宗江、二哥宗淮在南开中学读的书更多了,许多书她都没读过,她更馋得慌了,常闹着要哥哥们给她从学校图书馆借书,逢到周末,她就眼巴巴地盼望哥哥回家来,给她借来好多好多书。二姐送给她一本硬皮笔记本,橘黄色的,漂亮极了,她爱不释手,舍不得用,一心想等考上南开大学做读书笔记用,到那时,她想把学校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完!没想到,日寇入侵天津的炮火,轰毁了她的美梦。1941年她跟着大哥宗江“下海”了,师事黄佐临学演话戏。那时,演戏的生活十分清苦,但宗英却从黄佐临家丰富藏书中找到了精神食粮,她没黑没白地读啊,读啊,一本本、一架架,贪婪地读着,甚至忘掉了吃饭。
黄宗英读书入痴。几十年来,她走过全国许多城乡,背包里总是放着几本书,走到哪儿,读到哪儿。去年底,她去西藏采访,在长途跋涉,冒着狂风暴雪,在没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行进时,她感到背包里书重如泰山,却不忍心丢掉一本。
最可赞的是,她虽年近花甲,却仍把自己放在学童的起点上,保持着那种孜孜不倦、蓬勃旺盛的进取精神。黄宗英在四川大学讲学时,听讲的新闻系学生中,有些毕业生的论文选题是论述黄宗英的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们对黄宗英进行了专访,感到很受教益。他们说:“我们本来是向她来求教的,可她却向我们提了许多问题。她要上大学的愿望是很真诚的,看我们大学毕了业,她那‘馋得慌’的劲头,真想把我们四年大学学得的全部专业知识,都掏光,全趸走。”
人们从这位作家“见别人读书就馋得慌”的癖好中,从她想上大学的夙愿中,不是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