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齐奥塞斯库呼吁美苏达成制止部署新导弹协议
根舍要求苏联放弃把英法导弹纳入日内瓦谈判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9月17日电 齐奥塞斯库再次呼吁美苏尽快达成协议,确保制止在欧洲部署新的导弹,撤出并销毁现有导弹。
美国众议院部分议员最近写信给齐奥塞斯库,积极评价罗马尼亚就裁军问题所做出的努力。
罗马尼亚通讯社今天播发了齐奥塞斯库给美国议员的复信。复信指出,他不久前分别给里根和安德罗波夫的信件表达了罗马尼亚人民的深切忧虑并考虑到欧洲各国人民,包括美国人民的利益和强烈愿望。
复信重申了罗马尼亚的建议,即在今年年底以前,如果美苏日内瓦谈判不能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应达成一项谅解,推迟部署新的中程导弹,至少推迟到1984年底或1985年底,在这期间继续谈判以便达成谅解。在继续谈判期间,苏联应根据它以前的声明作出保证,制止部署新的中程导弹,单方面削减部署在苏联欧洲地区领土上的一部分导弹。
复信说,如果对这些建议不能达成协议,至少可以考虑不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国家领土上部署中程导弹,以作为美苏谈判达成一项最后谅解前的一个过渡性措施。
复信再次建议美苏两国把今后两年的军事开支冻结在1983年的水平上,在这期间再进行裁减军费的谈判。
复信说,罗马尼亚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支持任何旨在实现裁军,首先是核裁军、拯救和巩固和平的倡议。
新华社波恩9月16日电 联邦德国外长根舍今天在联邦议院发表政府声明,再次呼吁苏联放弃把英法核力量纳入美苏削减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的要求。
他说,苏联的这一要求是在日内瓦举行的美苏削减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的障碍;苏联只有放弃这一要求才能为谈判达成协议扫清道路。
根舍强调说,西方即使在欧洲部署美制新式中程核导弹之后仍然愿意同苏联进行谈判,并根据谈判取得的结果拆除已经部署的导弹。
他说,西方在苏联击落南朝鲜客机之后仍然继续同苏联进行谈判,这表明了西方“认真进行裁军谈判的诚意”。
他说,西方始终认为,“零点方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也准备赞同其它减少苏联已部署的导弹数量和北约计划要部署的导弹数量的谈判结果。他说,西方的这一立场“既是灵活的,也是能妥协的”。但他强调指出,如果西方单方面放弃导弹部署计划,或者接受苏联的导弹优势,这就不是什么灵活性,而只会危及西方的安全。
根舍说,苏联打算以条约的形式确认它在中程导弹方面的垄断地位的企图放弃得越快,谈判取得具体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来得越早。
根舍还针对国内一些人反对在联邦德国部署美国导弹并要求退出西方联盟的主张强调指出,联邦德国作为西方联盟的一员,是维护联邦德国安全的基本前提。他还说,推迟导弹部署时间的做法,只会削弱西方的谈判立场。
根舍在谈到联邦德国和苏联的关系时表示,只要有可能,联邦政府“决心推进这种关系”。他还表示,联邦德国将继续发展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第6版()
专栏:

反对美苏在欧洲部署导弹
一些西欧国家妇女示威
新华社日内瓦9月17日电 来自一些西欧国家的1,000多名妇女今天在日内瓦举行示威和集会,反对美国和苏联在欧洲部署导弹,要求美苏削减欧洲中程核武器会谈尽快达成协议。
据报道,参加示威和集会的有来自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和瑞士的妇女。其中许多人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美苏正在举行削减核武器谈判的这个城市的。她们要求美国不要在西欧部署陆基巡航导弹和潘兴Ⅱ式导弹,要求苏联拆除它针对西欧的SS—20导弹。示威者指出,欧洲人民不仅受到美国新式导弹的威胁,而且也受到苏联导弹的威胁。


第6版()
专栏:

里根发表讲话宣称
美要加强军备同苏长期斗争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里根在17日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称,从南朝鲜客机事件中得到的最重要教训是,美国必须继续加强军备,以准备同苏联进行“长期的”斗争。
里根在讲话中表示拒绝一些共和党保守派就南朝鲜客机事件提出的对苏联实行包括中断粮食交易在内的经济制裁的要求。他说,对付苏联的“暴行和威胁的最有效而持久的行动”是“执行使美国保持强大的计划”。


第6版()
专栏:联合国通讯

展望第38届联合国大会
本报记者 陈忆村
联合国大会第38届会议将于9月20日开幕。曾一度显得冷冷清清的联合国总部,现在又开始活跃起来。从外地休假回来的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官员、联合国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又经常聚会,就当前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并就即将开幕的联大会议进行展望和预测。这几天,联合国秘书处和有关部门显得特别忙碌。
联合国人士在分析上届联大以来的国际局势时指出:本届联大会议依然面临一个多事之秋的世界。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和各个领域激烈争夺,使整个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最近苏联击落一架南朝鲜民航机,更加深了不安的气氛。新的地区性冲突不断发生,一些“热点”如中东,非洲和中美洲,硝烟弥漫,战火连绵,其背后都有两个超级大国插手。
人们清楚地看到,在这样的局势下,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联合国面临的两大任务,也将是本届联大议论的主题。据联合国秘书处公布的文件,本届联大会议议程共有138项,会议开幕后议程还会有所增加。这些议程同上届议程大同小异,大体上包括联合国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以及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难题,其中包括:苏联入侵阿富汗、越南占领柬埔寨、纳米比亚独立、裁军、加强联合国职能、南北谈判以及中东和中美洲局势等议题。
苏联入侵阿富汗四年来,联合国曾多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却遭到苏联的悍然拒绝。由联合国副秘书长科多维斯主持的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三方间接谈判,也因受到苏联的阻挠,已暂告停止。
越南一方面在柬埔寨“加速越南化”的进程,顽固地拒绝从柬埔寨撤军,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不断玩弄花招,抛出
“区域对话”、“安全利益”等谎言,千方百计妄图使其对柬埔寨的军事占领合法化。人们认为,打破柬埔寨问题僵局的关键在于:越南必须执行联大决议和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宣言,无条件从柬埔寨全部撤军,为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创造前提。但从越南当局在会前搞了许多小动作可以看出,它仍将坚持其顽固的立场同国际社会相对抗,因而也就必然改变不了它的孤立处境。
纳米比亚独立,虽经过五年的谈判磋商,但由于南非种族主义当局及其少数西方国家支持者的阻挠和破坏,至今未能实现。
关于裁军问题,联合国不知举行了多少次会议、通过了多少个决议,而两个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苏美削减中程核武器的谈判已在日内瓦进行了21个月,双方讨价还价,近期内似仍难达成协议。
加强联合国和安理会的职能,使这个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更积极更有效的作用,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去年9月在他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个建议。据联合国人士透露,安理会经过约20次的讨论,只是重申了加强联合国和安理会职能的一般原则,而未能就一些重大的实质性问题做出决定,尚待今后进一步讨论。
第6届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和西方七国在美国威廉斯堡举行的首脑会议,都未能就加强南北合作,缓和世界经济困难达成协议,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不满和失望。国际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和发达国家削减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它们强烈期望本届联大能积极促进南北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坦桑尼亚驻联合国代表对记者说,不结盟国家将进一步推动南北谈判早日举行,同时,还要商谈如何进一步加强南北合作。
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代表不结盟运动倡议各国首脑与会。据悉各方反应并不热烈,可能有20来个国家或政府首脑出席本届联大会议。他们将于9月27日和29日下午举行会晤,讨论裁军,世界经济和加强联合国职能等问题。
此间人士指出,在联合国的活动中,近年来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进行激烈争夺的同时,他们日益明显地企图削弱和贬低联合国的作用,减少对联合国的财政经济支援和应承担的义务,竭力绕开联合国,搞幕后交易,在联合国外面由它们两家操纵解决一些重大问题,这就给联合国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秘书长在12日的联大年度报告,对过去一年内两个超级大国造成的全球紧张局势已表示不满和沮丧。但是,一些不结盟国家,西欧国家的外交官和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同记者交谈时,都肯定了联合国存在的价值及其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了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正加强团结,共同奋斗。人们相信,只要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仍然有可能使联合国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第6版()
专栏:

美苏对葛罗米柯不去纽约发生争吵
塔斯社指责美国不提供安全保证,美国加以反驳
本报讯 苏联塔斯社9月17日发表公报,由于美国不给提供安全保证,葛罗米柯将不去纽约参加本届联大。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当即反驳了苏联的这一指责。
美国16日通知苏联只允许葛罗米柯乘坐“专机”降落于某个指定的军用机场,而不能着陆在美国的商业机场后的第二天,塔斯社发表新闻公报说,苏联政府决定,苏联参加联大代表团团长葛罗米柯“无法前往纽约”,因为“美国当局违反公认的国际准则,没有对确保参加联合国大会会议的苏联代表团团长的安全和在这方面创造正常条件作出保障。它也不为苏联专机的到达和服务提供必要的保障。”
当天,美国务院发言人反驳说,塔斯社所说美国对葛罗米柯安全没有提出保证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他说,美国为苏联飞机在纽约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着落作了准备,“美国完全知道在这件事上的国际义务,我们并不想阻挠葛罗米柯先生出席联大”。发言人还说,“我们对这件事采取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苏联人显然没有采取同样的态度。”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17日获悉葛罗米柯取消前往纽约的决定后表示,他非常希望“能够尽快找到一个符合整个国际社会利益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据路透社报道,他正设法通过他本人的外交活动同美国和苏联当局以及其他国家进行接触,以便促使找到这样一种解决方案。


第6版()
专栏:

九个小岛国的会议闭幕
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小岛国的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圣乔治消息:九个小岛国会议今天在格林纳达的圣乔治闭幕。会议发表的公报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小岛国的发展。
这次会议是根据新德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决定于9月16日举行的。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安提瓜、巴哈马联邦、巴巴多斯、塞浦路斯和格林纳达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南斯拉夫、朝鲜等国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公报批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制定对小岛国提供贷款的条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国家面积小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公报呼吁小岛国应在这两个机构中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公报还说,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目标没有得到重视,因此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
会议主席、格林纳达副总理兼财政部长伯纳德·科尔德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列举了小岛国的发展受到跨国公司银行的限制以及技术工人移居发达国家等问题,批评国际社会对小岛国的发展不予重视。他说,举行这次会议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第6版()
专栏:

美苏竞相打捞被毁客机上的黑匣子
本报讯 据报道,美苏正在南朝鲜民航客机被击落地点日本海打捞飞机残骸,竞相寻找客机上的黑匣子。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利德中校9月13日在夏威夷的檀香山说,远洋拖船“纳拉甘西特”号和打捞船“保重者”号已被派到日本海,帮助一个星期以前已驶到那个地区两艘军舰(驱逐舰“埃利奥特”号和护卫舰“巴杰尔”号)和一艘海岸警卫队快艇“门罗”号,搜寻南朝鲜客机的残骸,特别是客机上的黑匣子。
据说,这架被毁大型客机的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的讲话录音都装在飞机上的一个黑匣子里,内有飞行记录,能提供更多的线索说明该机被毁前的最后几个小时的情况。因而人们认为,找到黑匣子将是解决围绕着客机一些疑点所必须的关键性的材料。
美国海军一位发言人说,在“纳拉甘西特”号上装有寻找黑盒子的电子探测系统,探测这个黑匣子发出的信号“声脉冲”。那些专门寻找海底物品的探测器和声纳,使用时拖在水面船只的后面,“保重者”号还带着可以俯冲得很低的遥控无人驾驶飞机,飞机可以用机械臂把小东西从深水里捞出来。
这位发言人说,苏联军舰“非常密切地注视着”美国船只的搜索活动。
目前,苏联和美国舰只均在日本海内一个被认为南朝鲜客机被击落的地点,寻找飞机残骸,两国舰只相隔仅550米。(附图片)
图为在日本海面上搜寻南朝鲜客机黑匣子的船只。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萨游击队领导人批评美拒绝他入境
新华社华盛顿9月17日电 据美国报纸今天报道,萨尔瓦多游击队领导人鲁文·萨莫拉昨天说,美国拒绝发给他入境签证是同美国声称要和萨尔瓦多游击队进行对话的表示“完全矛盾的”。
萨莫拉应美国众议院议员吉姆·穆迪的邀请,准备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举行的一次关于中美洲问题的会议上发表讲话。但是,美国国务院拒绝发给他入境签证,说是因为他在今年6月访美时曾经说,萨尔瓦多游击队对5月份美国军事顾问在萨尔瓦多被杀一事负全部责任,并表示游击队“不能保证这一事件不再发生”。
对此,萨莫拉指责美国国务院“制造赤裸裸的谎言”,因为他当时说:“如果美国不是如此深深地卷入萨尔瓦多事务,这类事件就不会发生。”
与此同时,众议员穆迪也把美国政府拒发签证这一行动称之为“不幸的、有损于美国利益”的行为。


第6版()
专栏:

我政府文化代表团结束访问丹麦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9月18日电 哥本哈根消息:由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率领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今天结束对丹麦进行的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
在访问期间,丹麦文化大臣雅各布森和教育大臣霍德会见了吕志先一行。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会谈。16日,中丹双方签署了两国1984—1986年科学、教育、文化合作计划。


第6版()
专栏:

我对外友协代表团访问挪威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9月17日电 奥斯陆消息:挪威工党主席、前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前商业和航运大臣阿尔内·斯凯格和社会主义左翼党议会党团主席汉纳·克万莫·努希16日会见了由周而复副会长率领的中国对外友协代表团,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访问期间,挪威文化部国务秘书延·莱维会见了代表团,挪威外交部曾设宴欢迎。


第6版()
专栏:

捷外贸部长接见陈洁
据新华社布拉格9月17日电 捷克斯洛伐克外贸部长博胡米尔·乌尔班今天在布尔诺接见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代表陈洁。他是应邀前来参观第二十五届布尔诺国际机械博览会的。乌尔班同陈洁进行了友好谈话,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两国贸易、扩大技术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6版()
专栏:

杭州杂技团结束对利比亚的访问
据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的黎波里消息:中国杭州杂技团17日结束对利比亚的访问演出,前往阿尔及利亚。
杂技团在利比亚期间先后访问了的黎波里、班加西和德尔纳三个城市,共演出九场,观众达19,000人。


第6版()
专栏:

坦桑卫生部长为我医疗队员饯行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电 坦桑尼亚卫生部长达乌迪·奇杜奥9月9日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宴会,欢送在坦桑尼亚完成了两年医疗任务的中国医疗队队员。


第6版()
专栏:黎巴嫩通讯

节日的忧虑
新华社记者 喻开元
黎巴嫩人今天怀着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宰牲节。贝鲁特没有节日的气氛,代替的是彻夜不停的大炮的轰鸣。地下室里躲避炮击的居民在默默地祈祷真主赐给他们平安,流落到贝鲁特的难民正在为得到一片面包和一杯饮水发愁。人们脸上表情严肃,一个个双眉紧锁,发呆的眼神里流露出惊恐、愤怒、悲观和无可奈何的神情。
普通的黎巴嫩人都在思考的共同问题是:黎巴嫩无休无止的动乱根源在哪里?
人们并不否认,黎巴嫩国内存在各种深刻的矛盾:300万人口分属于大小16个教派,数以百计的组织和团体,几十支党派武装。从殖民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政治和社会矛盾从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人口逐渐增多起来的穆斯林,希望在国家事务中享有更大的权利。但是,黎巴嫩究竟是一个只有1万多平方公里和缺乏资源的小国,当前在黎巴嫩土地上进行的这一场现代化武器的较量,完全是外来势力干预的结果。
渴望解放国土的黎巴嫩政府把赌注下在美国人身上。用黎巴嫩外长的话说,这本来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弱小的黎巴嫩不能依靠叙利亚,这样以色列不会撤军;也不能依靠以色列,那样会失去阿拉伯世界,叙利亚更不会撤军。但是,美国人帮助黎巴嫩是为了同苏联争夺这个战略地区的前提下进行的。美国既要保证以色列的安全,又要避免苏联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任何作用。苏联对此当然不会坐视,它处处与美国作梗。现在当美国常驻地中海的第六舰队在黎巴嫩海岸炫耀武力的时候,苏联的驱逐舰也不声不响地驶往地中海东岸。贝鲁特的消息透露,苏制重炮和苏联专家已经进入了黎巴嫩的贝卡谷地。正是美苏之间的争夺,拖延了黎巴嫩问题的解决。
以色列当局的侵略扩张政策不仅制造了一个巴勒斯坦问题,而且是黎巴嫩灾难的重要根源。以色列侵占黎巴嫩以后,蓄意制造教派矛盾,多次挑动德鲁兹人和基督教民兵之间的冲突。这一次以色列军队完全撤出阿莱和舒夫山区,重新在贝鲁特以南30公里处的阿瓦利河部署新防线,又是选择在黎巴嫩政府同国内有关各方快要达成而尚未达成协议的时刻,并且在撤出最后阵地时向黎巴嫩对立的双方开炮,挑起了新的冲突。以色列当局的险恶用心是,挑动黎巴嫩和阿拉伯人互相残杀,使他们无暇顾及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存在,从而达到它长期霸占黎巴嫩南部的目的。
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分歧,加深了黎巴嫩的灾难。黎以协议签订之后黎巴嫩和叙利亚之间的矛盾尖锐发展,叙利亚公开支持黎巴嫩政府的反对派“民族拯救阵线”,称这个阵线为“真正的合法当局”,要求废除黎以协议作为开始叙黎对话的先决条件。阿拉伯世界的内部矛盾,不仅无助于制止以色列的侵略扩张,而且为美苏进一步干预阿拉伯事务提供了方便。
根据古老的传说,人们纪念“宰牲节”是为了宣扬真主劝人向善,而黎巴嫩人在这本应是喜庆的日子里闻到的却是硝烟的气味,他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质问:黎巴嫩的苦难何时才是尽头?
(新华社贝鲁特17日电 本报有删节)


第6版()
专栏:资料

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
9月19日宣告独立的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原名圣基茨—尼维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北部,由圣基茨和尼维斯两岛组成。面积为269平方公里,人口为52,000(1980年)。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官方语言为英语。首都为巴斯特尔。
圣基茨和尼维斯两岛都是火山结构,中部为高山,坡度缓缓向四周下降。圣基茨岛的最高峰米泽雷山海拔1,155米,山上有死火山。尼维斯岛上的尼维斯山海拔1,063米。岛上森林覆盖。两岛平均气温为28摄氏度,气候宜人。
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全国23,000英亩可耕地中有14,000亩种甘蔗,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糖业生产。历史上最高食糖年产量达5万吨。1980年,糖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60%。除甘蔗外,这个国家还生产海岛棉、花生、香蕉、椰子等,并有少量的畜牧业和渔业。粮食主要靠进口。
旅游业近年来有发展。1980年,外国旅游者达32,700余人。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西航时发现了圣基茨岛。他用自己的名字给这个岛屿命名。故称圣克里斯托弗岛。1623年,英国首先在这里建立了他们在西印度群岛的第一块殖民地。后来,法国和西班牙先后向圣基茨和尼维斯移民。法国同英国发生了时断时续的战争。一直到1783年,这两个岛归属于英国。1958年到1962年,圣基茨、尼维斯和西北方向的另一个岛安圭拉联合成一个行政单位,参加“西印度联邦”。1967年2月,圣基茨—尼维斯—安圭拉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英国的“联系邦”,由英国管理它的外交和国防。同年5月,安圭拉发生骚乱,要求脱离圣基茨和尼维斯,英国派兵占领了这个岛。1976年2月,安圭拉制订宪法,决定脱离三岛联合,为英国直属殖民地。1980年9月,安圭拉正式脱离圣基茨和尼维斯的“联系邦”。在1966年和1971年先后举行的两次大选中圣基茨—尼维斯工党获胜并执政。1980年2月大选,人民行动运动和尼维斯革新党组成联合政府。
自从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圣基茨—尼维斯历届政府都同英国政府就两岛独立问题进行谈判。1982年,以肯尼迪·西蒙兹总理为首的本届政府,终于同英国达成协议,于1983年9月19日独立。
(新华社)(附图片)
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首都巴斯特尔一瞥。
新华社记者 陈岳年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