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把作文和做人联系在一起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征文序
叶至善
这是《中学生》杂志1980年复刊以来的第二本征文选集。
这次征文是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学生》杂志社一同发起的,题目是《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征文启事说明了这次征文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在广大中学生中大力宣传先进,表彰先进,培养并形成先进有人学,后进有人帮的良好风气,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在中学生中竞相开放。”
这个目的达到没有呢?从这次征文的进行情况来看,可以说达到了;从这本征文选集来看,可以说达到了;从各方面对这次征文的反映来看,也可以说达到了。
这次征文收到同学们的应征稿两万件,连同有些地区层层选拔的,有几十万件,写的都是最近两年内在学校里涌现出来的先进的典型和后进转变的典型。一小部分应征稿曾陆续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成为每一期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字。许多中学的教师和基层团组织非常重视这次征文,把这次征文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来抓,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兴趣。有人把这两个方面概括成一句话:解决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这里的“解决了”当然不是“已经完成”的意思,而是说这次征文把作文与做人这两件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
应该把作文和做人这两件事密切联系在一起,应该明白要作好文得先做好人的道理。这次征文,同学们写的是学校里的先进的典型和后进转变的典型,当然先得有这样的典型,同学们才能够把它作为材料,写成文字来应征。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典型不会没有的,只要怀着向典型学习的心,随时都能找到。如果不去找,为了应征胡编一个行不行呢?当然不行。一个编造出来的虚假的典型,怎么能作为学习的榜样呢?如果写的倒是一个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的典型,自己并不打算向它学,这行不行呢?也不行。言行不一是可耻的。怎么可以写的是一回事,做的却是另一回事呢?况且没有向典型学习的迫切的心情,观察就不可能细致,领会就不可能深刻,写出来的典型只能是浮光掠影,不可能有感染人的力量,写了等于没有写,对人对己,都没有什么好处。
把作文和做人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这本征文选集的一个特点。选集中的五十篇文字,内容都经过核实,的确实有其人,实有其事。这些人和事在生活中并不罕见,五十几个作者却写得生动细致,鲜明深刻,可见他们在观察方面和领会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也可以说,他们都怀着向自己所写的典型学习的心情。正因为这样,他们对典型的宣传是实事求是的,表彰是恰如其分的,可以使人信服,可以使人学习。
这本征文选集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让人看到八十年代的中学生的精神面貌。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他们有觉悟,有理想,有信心;他们爱好学习,注重锻炼;他们团结友爱,热爱集体;他们关心社会,热心为群众服务;他们身体力行,不说空话,一代充满活力的有为青年正在成长。所以读了这本选集中的五十篇文字,谁都会感到高兴,谁都会受到鼓舞,政治思想工作的加强正在迅速荡涤一切污泥浊水,学校里已经开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咱们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开创新的局面充满了信心。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即将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第8版()
专栏:

赛龙夺锦
柳嘉
广东音乐中的《赛龙夺锦》,以音乐的语言重现了五月端午那你追我赶、百舸竞渡的盛况,从始至终都给人以欢快、跃动、热烈的美感。尤其是那急促、高昂和多变的旋律,实在和南国水乡河流的滔滔、南方人民炽热的心太切合了。
龙舟竞渡相传是我国人民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风俗。据考证,屈原的绝笔《怀沙》所记“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的时令正是与五月五日相近的。这遍及全国的风俗,在广东则更历久而不衰。宋人朱辅《溪蛮丛笑》曾记述说:“恋乡最重重午,不论生熟界,出观竞渡,三日而归”,“舟有十数只,甚狭长,可七八丈,头尾背刻龙形。每舟有五六十人,……其行如飞,二舟相较胜负,迅疾者为胜”,可见历史上的盛况。解放后仍相沿袭,直到十年浩劫之时曾横遭禁止,近年来始逐渐恢复,但今年赛龙夺锦的盛况则又大胜于往日。
旧历五月端午前后这几天,五羊城外,竟有五百三十多只龙舟在二十一处参加竞渡,观者在八十万人以上。五月初一那天,广州市郊黄埔区长洲的深井新担冲河面,便彩舟缤纷,看船如云。那舟上的竞渡者,船上、艇上和岸上的看客,合起来竟不下十万之众。
“赛龙舟,庆丰收”。正因为今年黄埔这个水果之乡,柑、橙、蔗、菠萝、香蕉都大获丰收,农民收入骤增,人平收入不少都逾千元,所以农民多自行集资赛龙夺锦,且以出钱多者为荣。
我来到新担冲河前,听到而且看到了这《赛龙夺锦》!那心境乍然间便被这音响和画面所交织的欢乐境界所陶醉。
这是色彩的竞美啊!瞧那狭长的船儿五光十色,斑驳陆离,一只比一只鲜丽。船头刻以金龙,须眉抖动,麟角峥嵘;船后龙尾高翘。船身有素净的,也有满刻花纹图饰的。划舟之人,有一色黄衣黄裤的,白衣白帽的,黑衣黑冠的,蓝裤而赤膊的。船中插罗伞彩旗,或三四,或五六,或十数,有以尼龙、丝绸制作的,色多七彩,有以绫罗织就的,则多绣以锦线,嵌以铜片,金光闪闪。
这也是音响的比美。那舟上的鼓点锣声,时而密集如铺天盖地而来的骤雨,时而轻敲慢击如飘拂晃荡的游丝;时而整齐划一如军乐的合奏,时而杂乱如烦嚣的市声。那桨声有轻有重。啧啧的赞叹与万众的雀跃混合在一起。而这舟上的鼓声、水上的桨声和岸上的人声的急促节奏、飞快旋律、共鸣音响汇成了无际无涯的欢声,在那蓝蓝的晴空、飘浮的白云和高高的树梢之上盘旋缭绕,仿佛是宇宙之中跳跃着无数不同颜色的音符!
这还是力的凝聚。而这力则融汇于各种激烈的运动之中。船头的红旗在摆动,船中的桨叶在划动,鼓儿在擂动,锣儿在敲动,船上罗伞的红穗在迎风招展。而在船头与船尾手持红旗的两人用力上下踩动着船儿,使龙舟在前进中有节奏地颠动。而这一切的运动又都环绕在众划手这个焦点之上。他们那黧黑的肤色,肌腱突出的双臂,上下挥舞的桨叶呈现了一种力的健与美。而这美既是拚搏又是竞赛,既是独力又是互勉。你瞧那船儿,驰驶在前边的多么得意,那劲儿更足了;那落到后边的决不气馁,仍然全力猛追;那后来居上的,则表现了执着而又警醒的复杂神情。划得最起劲的当儿,所有的划手几乎都已站了起来,全力以赴了。
而这色彩、音响与力的交织,在龙舟千米回程转身之际和夺标之时达到了高潮。划者身转而舟不转,那动作的敏捷划一,就好象仪仗队在表演,那姿态的优美则如舞蹈家在旋转。到了夺标的终点,只见桨叶如飞,水花四溅,鼓声频急,欢声四起,鞭炮的红光闪烁于众舟之间。于是,在这一刹那,那声、色、力便美妙地融会在一起,使舟中的划者、岸上的看者和伫候在终点的评判者的精神都毫无遗漏地集中起来了。
夺锦既毕,观众四散,彩舟满河,鼓声不绝,《赛龙夺锦》的乐曲随着四散的人,划去的舟,飘散到远远的山、河、树丛、市廛之上,仿佛使整个城市都弥漫着那热烈与昂扬之情。啊!好一曲《赛龙夺锦》,好一幅《赛龙夺锦》!


第8版()
专栏:

殷殷情意
王恩宇
天津各界妇女把亲手缝制的鞋垫、手套、针缝包以及毛巾等24万多件礼物送给参加引滦工程的部队,每个指战员都收到四件赠品。这是无数颗母亲的心,这是无数颗少女的心,慈祥而又温柔,热切而又深沉,带着海河的千声嘱托、千朵浪花,深情地献给了鏖战在山野里的亲人。水的悭吝和暴虐,曾填深了老奶奶的皱纹;水的咸涩在小姑娘的明眸里,也留下了浓浓的愁云;每一个水缸和自来水龙头上,都还凝着焦虑和担心……为此,中南海的台历上,留下过多少沉思的红笔。而心与人民息息相通的军队,梦境中也没有宁静和安稳;为了一洗天津人民的焦愁,在这里拉开了浩壮的战阵。人民的心惦着他们,人民的信赖托给他们,这叠满了指纹的件件礼物,是期待,是感激,是深情的慰问;指战员们深深懂得,懂得它的分量、它的瞩望,以及自己肩头的责任。于是,他们在庄严的激动中,郑重地接下这些礼物,作为一种激励,把它在自己的心上珍存;并将带着这骨肉的情意,去攻克顽堡,去治服山水,——象战争岁月前辈战士带着它去惩罚敌人。然后,以十倍的情意,把光华灼灼的捷报交给人民,——以势盖山河的豪气,答谢细柔甜绵的温存……


第8版()
专栏:

还是“杂文的‘不平’”
李云青
顺言的《杂文的“不平”》(1983年5月16日《人民日报》),主旨是不满杂文的“水平”。现今,当务之急,是勇于指明“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及其疗救的方法。顺言同志指出:“编的、审的、看的对杂文历史的余悸未消”。这可说是原因之一。这种“余悸未消”的状况不除,杂文呈在编审者眼下,大多是塞进字纸篓里了事。那“新闻评论”、“理论文章”式的“杂文”,就仍要应时而苟且下去。
近年,各报刊都有评论小说、电影的专栏。有谁见到论及“杂文”的什么栏目?电影、小说可立各种的名目,大选其优,大发其奖,其作者,有的甚至已成为“商品”了。杂文呢?有谁——特别是文艺界的领导部门——给了它由衷的热情和实际的助力?
没有刮骨疗毒的决心,闻过则喜的觉悟,良言苦口的体验,诤友直言的认识,是不会有“杂文”水平的提高,却仍会有“杂文的‘不平’”。


第8版()
专栏:文史小品

颐和园的“绮丽”
施连方
“绮”(qǐ起),原指花纹的丝织品。如:罗绮和纨绮等。《汉书·高帝纪第一下》里作了有关记载:“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唐训诂学家颜师古(581—645)对“绮”作了相当透彻解释:“绮,文缯也,即今之细绫也。”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绮”字逐渐演变成一个抽象的泛指“美丽”或“美盛”的词。
北京颐和园山水,可谓“绮丽”。其“绮丽”,主要是以“万寿山”精美的古建筑群和充满天然趣味的“昆明湖”为最著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造园大师们凭着高度的智慧和才华,运用中国山水画手法,经过艺术的剪裁和提炼,把人工造成的自然美景浓缩在296公顷的土地上。
颐和园“万寿山”,原名叫“瓮山”。据传说,最初因有老人在山上凿得石瓮,因此而得名为“瓮山”。清乾隆时,改为“万寿山”。颐和园以“万寿山”为中心,前山有“长廊”、“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著名建筑。面临“昆明湖”,点缀“清晏舫”(石舫)、“知春亭”、“十七孔桥”和“凤凰墩”等。后山苍林修竹,有“谐趣园”等建筑。西有桃柳夹道的长堤。园外借用西山、玉泉山之景,景物曲折多变。“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真是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相结合的典型的园林美景,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颐和园若是无水,也就谈不上“绮丽”二字了。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适得其反
对吹喇叭、抬轿子的不正之风,批之者甚众,但这股歪风并没有消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同志本身就有吃吹拍、爱坐轿之好。他们认为只要有人吹、有人抬,自己的身价就随之而提高了。其实,往往适得其反。因为,既属吹拍抬轿,就一定言过其实(甚至言而违实),经不起群众和生活的检验。因此,乐于吃这一套的人的威信并不能由吹拍抬轿而提高,相反却降低了。而真正得到一点“提升”、“好房子”、“子女工作”等实惠的,却是吹喇叭、抬轿子的人。但这些人也不是一无所失,他们失掉的是一个革命者必不可少的品德。
陈允豪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二杜的区别
唐朝的杜佑有个孙子,叫做杜悰,此人托父祖余荫,青云直上,后来做了驸马爷,更加显赫。官当得很大,但无才干,也不管事。凡莅藩镇,都不理狱政,囚犯罪轻罪重,均任其病死狱中,自己荒湎宴饮,从不过问。因此得了个“秃角犀”的绰号。而杜佑的另一个孙子杜牧,是杜悰的堂弟,却比较关心民间疾苦,如任黄州刺史时,对吏胥豪绅强取民财的旧例,蚕丝谷物所附加的税赋,“悉皆除去”,且“大小之狱,面尽其词”。他的名作如《阿房宫赋》、《过华清宫绝句》等,也是同情劳苦百姓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多知杜家有杜牧,却少知有杜悰。
二杜的区别,主要在于心胸中有无百姓,谋政不谋政。
宋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就对杜悰进行指责:“呜呼!处高位而妨贤,享厚禄以丰己,无功于国,无德于民,富贵而终,斯又何人也!”这个评语看来是恰如其分的。
谢逸


第8版()
专栏:

向往〔版画〕  聂昌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