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伏契克给人以力量
——回忆同尤·伏契克夫人的一次难忘的会见
梁柯平
9月8日,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革命的新闻工作者、作家尤利乌斯·伏契克就义40周年。1942年,伏契克不幸被德国法西斯逮捕,受尽酷刑,百折不挠,坚持了一年多艰苦卓绝的狱中斗争,1943年9月8日在柏林英勇就义,时年仅40岁。他在狱中写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就是这段斗争的艺术再现。它曾给予我国和世界各国亿万青年以巨大激励。
“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写在书中最后一行的这句著名箴言,永远留在为和平、正义、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人们心中。
1951年2月,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柏林会议闭幕后,出席会议的中国妇女代表团应邀访问布拉格。我和代表团的另
一位同志有幸拜访了伏契克夫人古斯达·伏契柯娃。
古斯达·伏契柯娃在她的住所接待我们。这是在一座公寓里,是伏契克被捕前他俩原来的住处。临街的屋墙上镶嵌着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刻着:“尤利乌斯·伏契克曾在此处居住”。当我们进入公寓,第一次握着伏契柯娃的手时,伏契克的光辉形象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我几乎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主人40多岁,身材纤小,饱经风霜的面容透露着坚毅沉着的气质。伏契柯娃亲切地招呼我们在书房坐下。书房不大,书桌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张她会见过的中国青年们的照片。
似乎看出我们对伏契克的崇敬和热爱,感受到我们之间的共同思想和信念,古斯达·伏契柯娃娓娓地向我们谈伏契克的成长和他的革命生涯。
“尤列克(尤利乌斯的爱称)是炼铁工人的儿子。他从小爱读书,喜好文艺。”古斯达告诉我们,伏契克12岁就初露才华。他在学校里自写自编一份小报,取名《斯拉夫人》。后来又办了《快乐的生活》周刊和《捷克人》。
1921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18岁的伏契克在皮尔森入党。入党之前,他已读过《共产党宣言》和《国家与革命》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古斯达向我们打开了伏契克早年的一些笔记本。字迹细小而工整,留下了他青少年时代刻苦用功的印记。1925年,他开始在党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发表文章。1929年党中央任命他为《红色权利报》的负责人之一。伏契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逐渐成熟起来了。
希特勒德国侵占捷克后,党组织转入地下,《红色权利报》被封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党报仍在秘密印行,伏契克的写作和宣传活动也从未间断。
伏契克不但是革命家,而且是英勇的新闻战士。我们看到由伏契克的母亲保存下来的一期《创造》周刊。这是伏契克主编的党中央刊物,其中一篇文章有70多行开了天窗。这引起古斯达讲述起一段伏契克同新闻检查官作斗争的故事。当时,捷反动当局经常检扣《创造》的文章。一次,一篇重要文章被删检得面目全非。伏契克写信向党的领导人、当时担任国会议员的哥特瓦尔德同志汇报,附上文章的被删检部分。哥特瓦尔德同志在议会提出抗议;同时,伏契克把这段被检扣的文字在刊物的最后一页登了出来,并加上如下的编者按语:“请问部长先生:第一,你认为你的删检是正确的吗?第二,你的删检,根据的是哪一条法律?第三,你以为删掉我们阐明真理的话就能挽救你的失败吗?”最后还加注:“检查官梅斯纳先生说这段话‘太粗鲁’且有‘侮辱’之意,拒绝在议会上加以宣读”。《创造》周刊因宣传革命思想和揭露当局的黑暗而屡遭删检、停刊的处罚,伏契克和他的战友们不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1938年该刊被查封。
听着古斯达的谈话,我们偶尔环顾室内,陈设井然,书柜装满图书。主人告诉我们,这是祖国解放后重新建立的家。1942年4月24日伏契克在一个同志家里碰头时不幸被捕,不久古斯达自己也被关进监牢。这个住处遭到盖世太保的洗劫,所有书籍、家具都被捣毁、劫掠或出卖。原来的书籍保留至今的只有十分之一。古斯达还和我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1942年5月,布拉格的纳粹头子海德里赫被暗杀,布拉格戒严,纳粹党徒更加疯狂了,他们成批成批地屠杀革命者和群众。法西斯当局决定抄伏契克的家,这意味着伏契克本人也将被处死。在狱中的伏契克并不知情。他被酷刑拷打得濒于死亡,重伤使他趴在草褥上一个多月不能翻身,这时刚刚复活过来。一天,一个充当杂役(注)的犯人(共产党员)悄悄地问伏契克:“我将要到你家去,我能帮你做点什么?”伏契克说:“请把我小时候的读书笔记保存好,我将感激你。”这个充当杂役的犯人被派跟随去抄家。他机智地把伏契克的笔记本夹在一些非政治性书籍中,辗转藏到一个卖牛奶的妇女家里。直到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古斯达从集中营出来后,这些几经辗转幸存下来的珍品才被送到她的手中。这使我想起,伏契克在狱中完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的类似的经历。这部不朽之作正是由于监狱看守中的党员和同情者的帮助,才得以写成,它的手稿才得以一页一页地秘密送出庞克拉茨监狱,保全下来并出版发行,流传于世。
我告诉古斯达:《绞刑架下的报告》深深地教育着、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和妇女。伏契克那种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的崇高气节,那种赴汤蹈火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那种在任何情况下毫不动摇必胜信念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
古斯达是一位坚强的、久经考验的革命者,她深情地谈起她和伏契克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是1943年,在难友们的帮助和掩护下,他俩在狱中曾有一次秘密的、短促的会面。那时,伏契克已经知道自己将被处绞刑。伏契克对妻子说:“你别以为我只想到绞刑,我不怕死。要我获得自由,除非出现奇迹,但奇迹是不会出现的。希望你获得自由,这是可能的。你要做一件事——出版我的著作,让人民不致忘记它们。我最衷心的希望是,你不要干任何傻事”。
古斯达说:“伏契克把自己献给了工人阶级的事业,表现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我从集中营出来后,竭尽全力整理出版伏契克的遗著,使它传播得更广。”伏契克在遗嘱中嘱咐后人编辑的五个集子,已经出版了。他曾在40种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和作品,当时古斯达还在继续整理。我们访问古斯达时,《绞刑架下的报告》已译成40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这部用血写成的不朽的报告,是书,也是火种,撒到哪里,哪里就会燃起革命的热情,就会开花结果。
追忆已故亲人的往事,不是轻松的事情。古斯达·伏契柯娃是富于感情的人,她热情地同我们谈了两个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是2月16日,正是临近伏契克的诞辰(1903年2月23日)。谈话间不时勾起了她的哀思,我们也从心里感到悲痛。当我们告别时,她还说了许多祝愿中捷两国人民和妇女友好的话。
1952年,古斯达·伏契柯娃曾访问我国,受到数以万计的我国青年和妇女的欢迎。
我衷心地希望,没有读过《绞刑架下的报告》的青年朋友们能阅读这本书。它,会给你以力量。
〔注〕 在当时的法西斯监狱里,因人手不够,纳粹头子有时抽调少数犯人充当杂役,做诸如打饭、送水、搬运一类的活。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优美动人的艺术作品
劳崇聘
正在北京展出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美术作品展览》,通过朝鲜画、油画、版画、宣传画和刺绣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展示了近年来朝鲜在发展社会主义民族艺术方面取得的新成就,这些具有革命内容和鲜明的民族艺术形式的美术作品深深地感染着首都观众。
《回到故乡》(见上图)是一幅主题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朝鲜画。画家以炽热的感情、细腻的笔触和明快的色调描写一位大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建设时的情景。他在菊花吐艳、秋色正浓的季节里回到了故乡,受到亲人和幼年同伴的欢迎。他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极目远望,天高云淡,远山如黛,山峦起伏,郁郁葱葱,山间田野,牛羊成群,家乡的一草一木使他感到格外的亲切和可爱。人物刻画入微,形象生动,表现了朝鲜青年一代的革命精神面貌。
感人至深的作品是来自生活的感受。《回到故乡》的作者金成浩是一位35岁的青年画家,经常到农村采访和体验生活,对农村情况和青年的思想感情有着深刻的了解。这幅画具有时代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朝鲜画有力、美丽、高尚的艺术特点。(附图片)


第7版()
专栏:他山片石

访瑞士垃圾处理工厂
沈建国
在访问风光如画的瑞士时,这个美丽国家的青山绿水和芳草鲜花,固然使人赏心悦目,但是它的一些先进设施,包括那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工厂,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瑞士是一个以轻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国家,几乎没有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环境严重的大工业。然而,人民的消费水平很高,生活垃圾在固体废物中占有很大比重。据统计,平均每人每年丢弃的生活垃圾达三百五十公斤左右。为此,瑞士全国建立了十多个大型垃圾焚烧处理工厂,利用垃圾的热能生产电力和热气,供应城市。
我们参观了日内瓦州的垃圾焚烧工厂。该厂建于一九六六年,每天能处理垃圾八百吨,一年约达二十万吨。本州和外州五十八个城镇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通过完整的收集、装载和运输系统,分水、陆两路,源源不断地送到该厂处理。这些垃圾的主要成分是纸张、塑料等可燃物质、热值较高,五吨垃圾相当于一吨原油。工厂每年利用垃圾发电五千五百万度,仅电费收入一项每年就达三百万瑞士法郎。工厂处理一吨垃圾收费八十法郎,因此,该厂的年收入可达二千万法郎。
该厂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呢?我们看见,运输垃圾的卡车都有一张排有计算机程序的卡片,一进厂门,电子计算机就自动记录下车号和垃圾的重量,以便按期收费。然后,卡车将垃圾倾倒在一个容量很大的储池中,由抓斗把垃圾送进锅炉。在温度高达摄氏一千度至一千二百度的锅炉内,垃圾充分燃烧,产生的蒸汽驱动气轮机发电。最后剩下的铁块等废渣,还可售给公共事业部门作为公路路基的填料。整个生产过程都由电子计算机控制。
瑞士环境优美,除了因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效率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吗?


第7版()
专栏:

墨西哥市场拾零
刘晓陆
人口居世界都市之冠的墨西哥城,居民已达1,400万。如此“超级大城”,买东西却十分方便。原来,这里商业发达,流通渠道多种多样。
似无人统计过到底有多少家商店,大大小小的超级市场遍布全市,形形色色的店铺、货摊多如繁星。别的不说,单是老城区内外的一个个富有浓厚民族色彩与传统风情的大小市场,每天就吸引着众多的本国顾客和外国游人。
墨西哥城的传统市场中,首屈一指的要算老城区“索卡洛”广场北面的“拉古尼亚”市场。它颇似昔日北京的天桥市场,但规模更大,跨占几个街区。这里铺棚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大都经营墨西哥传统产品:从皮靴、毛织物到陶瓷器皿、银铜饰物;从色彩绚丽、千姿百态的工艺品到日用品、旧书……无所不有。街道不宽,终日熙熙攘攘,每逢节假日,本地人、外国人潮水般涌来。叫卖声、讨还价声混和着立体声喇叭播出的节奏明快的民族音乐,好不热闹。
大部分人与其说是来专为买某样东西,不如说是来逛市场——当然,碰巧遇到心满意足的东西或便宜货,也不会放过机会,甚至倾囊买下。一批批领着孩子的家庭主妇们,漫不经心地在货架和地摊间挤来挤去,似乎领略着拣选商品和讨价还价的某种乐趣。如果她们最后觉得没一样东西值得买,便往往把手里的比索花到一个个诱人食欲的传统小吃摊上:或坐下来同孩子美餐一顿汤味浓烈的煮牛肚,或买些卷着切碎的烤牛肉和生葱头的香喷喷的薄玉米饼——“塔糕”,边走边吃,满意而归。男人们有的拿着可口可乐瓶子边喝边寻找便宜货,有的喝足了啤酒,打着舒畅的嗝儿,交臂站在货摊旁,不无自豪感地欣赏着往来的外国游客。如果客人打问些什么,好客的主人会如数家珍地向你指点得明明白白。
从官方到民间,墨西哥人都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除了其它原因外,某种文化的认同感似乎是一条无形的友谊纽带。中墨友谊大厦的奠基者之一、前总统埃切维利亚先生就不只一次讲过:墨西哥的文化传统来源于东方,来源于中国……有关古代“中国之船”越洋运来丝绸和瓷器的许多美好故事,在墨西哥城乡广为流传。
走到市区西南的“圣安琪儿”市场,你会看到,我国人民常吃的青菜在这里也应有尽有。更令人惊异的是,在卖传统草药的摊摊上几乎处处可以见到能在我国各地中药店里买到的一些药材。就连碾药的铁槽、铁滚子也同至今在我国一些县城里尚可见到的这类物品毫无二致。至于纸糊灯车、八角风筝,竹节玩具蛇……这些手工艺品简直不胜枚举。每当置身于这些传统市场中,我都不由得想到,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应努力恢复和大力发展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产品。这不仅对繁荣市场、方便生活,而且对发展旅游业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会大有裨益的。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葡萄美酒度佳节
朱敏信
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饭店和酒馆里,在许许多多的宴席上,当服务员问起“要摩泽尔酒吗?”客人们总会频频点头。原来,摩泽尔河流域是西德11个大的葡萄产区之一,有着酿造葡萄酒的悠久历史,早就享有盛名。
今年初秋一个云淡风清的日子,我应马克思故居的研究中心的邀请,前往位于摩泽尔河畔的特里尔,参加一年一度的葡萄酒节活动。这是战后第35届葡萄酒节,庆祝活动选在特里尔市南部盛产葡萄的奥莱维希村举行。在葡萄山脚下,在宽阔的草地上,临时搭起了一个大帐篷。帐篷顶部拉起了彩带,帐篷一端设有供乐队专用的平台,两边是临时开张的酒铺,中间放着很多长条桌。人们对面而坐,端起葡萄酒杯,边饮边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帐篷四周,还搭起许多小帐篷,里面或开设临时酒铺,或出售佐酒的食品。酒店和食品店中还夹杂着临时开张的烤肉店。烤肉的浓郁香味伴着扑鼻的酒味,弥漫在雨后初晴的空气中,使人陶醉。
这是8月的第一个周末,晚上庆祝仪式开始后,一名十分活跃的酒窖师傅在台上领头唱歌,坐在台下的二千多名男女老少齐声和唱,他们手挽着手,左右摆动着身子。唱完一支歌,大家又举杯畅饮,饮完酒又唱歌,一个歌一杯酒,歌声和酒兴互相助劲,帐篷内的气氛节节上升。
推举葡萄皇后和为她加冕,是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葡萄皇后一般都由葡萄产区的年轻美貌的姑娘担任,她们代表各自地区的葡萄农,参加有关的葡萄酒节,进行宣传活动。今年特里尔选出的葡萄皇后是一位名叫赫尔加·哈姆丝的护士。她家有一个小葡萄园,她不仅爱葡萄,也爱交际。她穿着一身素净的长裙,走上了平台。随后,摩泽尔河流域的葡萄皇后也跟踪而来,给哈姆丝带上了金光闪闪的皇冠。这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哈姆丝举起一个特制的上面镀着金色花纹的大葡萄酒杯,向大家表示答谢。俄而,来自邻国卢森堡的葡萄皇后也登上了台,从其他葡萄产区来的皇后也纷纷出现在台上。她们穿着不同色彩的衣裙,一起举杯向大家祝贺。台上台下歌声又起,歌声在夜空中荡漾,飞向周围的葡萄山,庆祝活动达到了高潮。
在葡萄酒节期间,各个葡萄农家里都临时开设酒店,邀请至亲好友到家品酒。一群群旅游者也登门饮酒,并买回价格比平时便宜的葡萄酒。在这期间,特里尔的大大小小的葡萄酒窖也对外开放,以供参观。
为了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特里尔市有一个州立的关于葡萄的教学和实验中心。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的法斯博士,陪同我们参观了一个大酒窖。啊,酒窖里竟存放着400个品种的葡萄酒,最老的酒是1920年生产的。这些酒都供研究之用,定期通过化学分析,了解酒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各种成份的变化。法斯博士一边请大家品酒,一边对我们说:“西德战后的葡萄业有较大的发展,葡萄酒的销售量迅速上升。每人每年平均喝的葡萄酒,从战前的8升增加到24升。
西德的白葡萄酒在欧洲颇有名气。摩泽尔白葡萄酒酸中带甜,清醇可口,更受人欢迎。可是,当人们举杯畅饮的时候,是否都知杯中酒滴滴皆辛苦呢?一份调查材料表明,葡萄农从每年1月忙碌到12月。摩泽尔河流域的葡萄大都种在山坡上,最陡的坡达55度到65度。在陡坡上修枝、上肥、挖沟、灭虫、春锄、夏锄、秋锄、防冻、摘葡萄,等等,都是很细很累的工作。特别是摘葡萄时,葡萄农背着沉重的篓子,踯躅于陡坡峭壁,腰酸背疼是不必说,一不小心,还会失足摔伤。葡萄收割后,发酵、榨葡萄汁、酿酒、装桶、装瓶,等等,也是一系列技术性高而又消耗体力的工作。
马克思故居的研究中心负责人之一埃尔斯纳对我说:特里尔的葡萄农仍面临不少问题。有时气候不好,葡萄农忧心忡忡,担心葡萄产量下降。年成好了,葡萄丰收了,葡萄酒销售不畅,价格下跌,葡萄农又会吃亏。去年葡萄收成比前年增加3倍,而葡萄酒的价格却从过去每1,000升2,200马克下降到现在的1,200马克。更大的问题是,由于葡萄农的劳动仍很艰苦,许多葡萄农的子女都不愿继承父业,想另谋出路,因此,今后会出现葡萄业后继乏人的问题。
是啊,在西方经济一再出现不景气的局面中,葡萄业又岂能例外呢?因此,在欢庆葡萄酒节期间,在感受欢乐、奔放的旋律激荡的同时,你也会听到几声低沉而忧郁的琴音。(附图片)
特里尔南部的葡萄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