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希望,就在共产党员中间
——天津人民医院党委整顿党风工作记实
(一)
早在两年前,就有人向天津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韩舜反映:医生还没下手术台,病人家属已在登瀛楼雅座备好酒席,恭候大驾光临了。
一天中午,韩舜转了医院附近的几个大饭庄,果然看到了。
韩舜火了!我们是“人民”医院,是医治肿瘤的专科医院。人得了癌症,已经十分痛苦了,我们却乘人之危敲竹杠,这是什么作风!
他在全院大会上批评过后,住院病人的床下仍然堆满土特产品,这些东西显然不是病人自己用的;在伙房的电冰箱里,放着一包包紧缺食品:鱼、虾、牛肉……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一个党员医生,给某病人做放射治疗,中途停了,非让病人出院不可。病人忍着痛苦给医生送了礼,才得以继续治疗。
不久,从上级转来一封信,是齐齐哈尔一位党员写给陈云同志的。他在信中激愤地问道:“这叫什么救死扶伤?哪有一点共产党领导下的医院气味?”韩舜看过信后,心情沉重,大会讲,小会批,个别谈话……效果呢?仅仅使吃请受礼从公开转入了地下。
公开抵制吃请受礼的人当然是有的。腹科主治医生、共产党员关振文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主动把病人馈赠的一百元钱交给了组织。但是,作为一股歪风,虽然抓了,讲了,还是在医院里刹不住。
1982年底,院党委和上级派来的调查组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下决心解决吃请受礼这个在人民医院最突出的问题。
(二)
首先,党委发动广大党员讨论: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什么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什么是共产党员的标准?许多同志又是党员、又是医生,党员的义务、医生的职责,如何在我们身上统一?
这实际上是一场党的基本知识、基本观念的大讨论。在讨论中,说什么的都有。显然,在一部分党员中,并不知道共产主义是什么意思,共产主义还没有成为自己的信仰。觉悟不提高,即使提出批评也只能是“串皮不入内”。韩舜和院党委找到了前一段工作不能奏效的原因,开始把重点放在党员的自我教育上。
在党员大会上,传达了从全国各地寄来的、转来的揭发信、控告信的内容。旧社会的医院在手术台上要金条;我们有的同志向病人索要煤气炉。共产党员们,想一想吧,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
经过讨论,党员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开始感到共产党员这个称号,不仅仅是金灿灿的牌子,更是沉甸甸的担子。原来他们普遍认为:我为病人治了病,给我送点礼是人之常情。有人甚至认为,送礼请吃饭的越多,越说明我的医术高明、有威信。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渐渐把这个问题与党风联系起来了:原来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人民不欢迎,因为它给人民带来的是困难、痛苦和失望。我们这些医生,绝大部分是解放后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怎么能把医术当作商品,向人民讨价还价呢?难道我们为人民服务,还要人民以酒肉、泪水为代价吗?
(三)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这是一个关键。
哪位领导收了礼?大家心里都有本账。有人不仅心里有数,手里也有账,都在小本上记着呢!用意不言而喻:一旦你抓我时,我就抓你。
一位副院长收了土特产品,另一位副院长收了烟酒糖茶。除去党委书记韩舜以外,别的领导也有类似问题。在座谈会上,群众把问题都揭出来了。人们的态度很明朗:领导不检查,我们也不检查。
上级领导部门找这些领导干部谈话,支部大会上、党委会上让他们作检查。有位同志有些躲躲闪闪,与会者当面批评,严肃认真,直截了当。被批评的领导干部似乎看到了病人及其家属那一双双痛苦的眼睛,看到了全院职工期待的目光。他们痛心地说:“这是不义之财,是不正之风,党的干部决不能这样干。”
(四)
思想教育是根本,但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把人们的行动纳入一定的规范。今年春节之前,医院党委做出了不准吃请受礼的八条规定,要求严格,措词严厉,明确规定了对违犯者的处理办法,即与奖金、工资、职称等直接联系在一起。每个月五日前,每个党员都要填一张卡片交给党支部,汇报自己是否吃请受礼了。
医生不吃请受礼,有的病人不理解,甚至造成误会。党员医生黄健树为内蒙古一位患者治病,病情有好转,家属出于感激,千里迢迢送来一提包牛肉。黄医生没收,病人和家属都担心医生不再认真治疗。黄医生以自己的行动解除了他们的顾虑。
现在,人民医院的吃请受礼风在党内基本刹住了。也许有的人会说:他们不敢了。不错,不能排除这个成分。可是,有所畏惧总比无所顾忌强吧?这更说明,我们的党组织起作用了。当然,对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不敢,而是不愿再干这种事了。
人民医院党风的变化,使人们相信:只要共产党员带头,“积重”也不“难返”。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大有希望。这希望,就在共产党员中间。
天津《支部生活》记者 贾锦石 张鸿英
(原载天津《支部生活》1983年第17期,本报有删改)


第3版()
专栏:

坚定信心 搞好党风
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张再旺
天津人民医院党委首先在党内刹住吃请受礼歪风的经验说明,只要把党员和干部动员起来,领导上认真抓起来,党风是完全可以搞好的。
对于不正之风,如果不抓不管,那就不得了。人家得了病,那么痛苦,那么困难,在这个时候,有的医务人员找人家要礼物,让人家请吃饭,这可以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医务工作者,怎么能干这种事情呢?我们的医院是共产党领导的,医院里有人干这种事情,群众就会对党有意见,就会使党的威信受到损害,就会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人干这种事情,实际上是起着一种腐蚀的作用、扩散“病毒”的作用。你利用“听诊器”敲病人的竹杠,他也利用他所从事的职业敲别人的竹杠,大家都这样干,怎么得了!我们的社会还成个什么样子?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不整顿好怎么能行?党风不是抽象的,在医院里医风就是党风的一个具体表现。人民医院党委是自觉地、系统地解决不正之风问题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在党内把吃请受礼的歪风刹住了,党风开始好转了。在这个基础上,要自始至终地抓下去,不是偶然地抓一下。零零星星地抓一点,把规定一贴,一阵风又过去了。那样,时间长了,歪风还会回潮,还会反复,必须一抓到底。
人民医院的经验说明,搞好党风并不象有些人想象的那么难,抓得对头,是可以行得通的。虽然有些既得利益者会反对,他们象猫一样,过去吃馋了,现在还天天想鱼吃。但是,广大正直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是会坚决拥护的。带头的单位,先进的人物,个别人是会吹冷风的。你是尖子,送礼不要,你不要,我要。你出风头,到时候我给你“小鞋”穿。遇到这种情况、这种人,我们各级党委要严肃处理,是党员的要给以党纪处分。对做得好的单位和同志,我们要切实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巩固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向前发展。


第3版()
专栏:

莎车县委抓住违纪建房问题进行党纪教育
本报讯 记者夏儒阁报道: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委紧紧抓住干部职工违纪建私房问题,对广大党员进行党风党纪教育,提高了对不正之风斗争的自觉性。
莎车县违纪建私房的歪风是从1980年开始刮起的。由于领导带头,这股歪风在全县越刮越厉害。1982年12月,喀什地委派出工作组,果断处理了莎车县级主要领导的问题,接着县委又解决了其他干部职工的问题。
在这之后,莎车县委有意识地抓住这个问题,在广大党员中进行党风党纪的教育,努力把坏事变成好事。县委常委首先订出了十条规定,要求每个领导同志都要遵纪守法,珍惜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权利,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全县各级党组织也普遍举办了党员训练班,联系建房歪风的实际进行学习。到今年7月中旬,已有85%的党员参加了学习。通过学习,基层党组织普遍健全了组织生活制度,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开始兴起。群众敢提意见了,领导也敢管了。今年用自然减员指标招工时,有个别老同志要求照顾,负责劳动人事的副县长阿衣木汗不顾情面,当面批评了对方。


第3版()
专栏: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
张琦
1935年,在贵阳国民党特务的看守所里,关押着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林青和刘雪苇两位同志。在看守的士兵中,有一个是与党失去关系的董亮清同志,当他得知林青和刘雪苇是两个“顽固”的共产党“要犯”,便决心营救他们。
根据当时监狱的情况和越狱计划,只能一人随他越狱。生死关头,这两个坚强的革命战士互相推让,刘雪苇要林青越狱,说:“你是中央决定的书记,应当你走。”林青说:“我的脑部伤重,医治后也不能完全恢复,即使越狱成功,对革命的贡献也没有你大,还是你越狱好。”
后来,敌人又把他们分开关押,董亮清只负责看管刘雪苇。一天深夜,林青看见董亮清“押”着刘雪苇上厕所,约半个小时后,未见返回,估计刘已越狱。他竭尽全力弄下牢房窗上的木条,企图跳窗,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刘雪苇越狱成功了,而敌人对林青却加了镣铐,看守更严了。1935年9月11日,敌人决定杀害他。他们害怕林青临刑前宣传共产主义,竟残酷地割开了他的两腮。林青同志大义凛然,不顾嘴角鲜血流淌,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林青同志英勇牺牲时,年仅24岁。


第3版()
专栏:

一个重要的启示
王竹
最近,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几位退居二线的老同志,深入工厂、农村、学校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专题报告,对当前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如何解决的意见。对此,中央领导同志很重视,提倡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多做这样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这对于充分发挥退居二线的老同志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加强调查研究,对领导者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要特别提倡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多做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呢?第一,老同志摆脱了繁杂的日常事务,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对比较熟悉的某个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为新领导班子正确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重要的帮助。第二,老同志不在第一线任职,比较超脱,有利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客观地研究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弥补领导工作中的疏漏。第三,老同志情况熟、经验多,只要健康状况允许,可以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扩大自己的发言权,在关键问题的决策方面发挥作用,对党和人民继续作出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有些同志总以为:当“长”一定比不当“长”贡献大,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有人担心,不在其位,讲话“不灵”。事实未必如此。讲话灵与不灵,关键在于讲得有没有道理。对那些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真知灼见,党和人民当然是很欢迎的。


第3版()
专栏:

乐为“知音”
——离休老红军黄锦思关心知识分子
在安徽省合肥市,一个身穿军衣、精神矍铄的老人经常奔走在大街小巷,出入机关大门。他就是被知识分子誉为知音的离休老红军、省政协委员黄锦思。
这位1929年入伍、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离休老干部,今年已经74岁了。去年夏季,黄锦思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不顾炎天酷暑,自愿参加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大检查。在安徽农学院的二十多天,他登门走访了30名中年教师,逐个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该院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时所遇到的阻力。他和另外三名省政协委员一道向该院党委作了详细汇报,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院党委根据调查组的建议,努力设法解决中年教师的住房、幼儿入托、子女就业等老大难问题。一位教授非常感动地说:“黄老是主动找上门来的好‘知音’。”
去秋一天,黄老听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年知识分子张湘炳说,他们单位除两位领导人外,其他科研人员都没有职称,住房、办公条件也很糟糕,还有十几人夫妻长期分居两地。他听后心里很着急。没过两天,他就来到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张湘炳一看黄老找上门,非常感动,就领他挨家挨户看。黄老连夜把调查的情况如实向省委写了报告。不久,社会科学研究所的一部分住房困难户搬进了省委分配的新宿舍大楼,职称和两地分居问题也正在积极解决。省委还作出决定,成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为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黄锦思满腔热情地到处奔波。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帮助七个单位的三十多个知识分子解决了各种问题。
本报记者 张传宣


第3版()
专栏:

他们为党添了彩
——记人民解放军在安康抢险救灾中的共产党员
新华社记者 李敏杰 本报记者 邓国添
在安康救灾的日日夜夜,人民解放军中的共产党员和中高级指挥员,身先士卒,忘我奋斗,表现了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他们用热血和汗水,为军旗增了辉,给党添了彩。
(一)
抗洪救灾进入到第五天,午后的气温高达摄氏三十九度。在汉江桥头的泥泞地里,一个鬓发染霜的老军人,额上滴着汗珠,脚下沾满泥水,时而翘首远望,时而弓腰指手画脚。他是总后某基地副司令员王廷霭。这位战争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又象当年指挥打仗一样,废寝忘食地筹划治理这座被洪水摧毁了的古城。
安康告急以后,五十八岁的王廷霭想,安康军分区领导班子刚调整,对有些情况还不熟悉,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应该助他们一臂之力。他乘车冒雨离开西安,来到安康。当天,他就拄拐棍,涉洪水,踩泥泞,走江堤,过险桥,察看灾情。当晚,他先向部队部署了救灾工作,接着又忍受着小屋异常的闷热和成群蚊虫的叮咬,亲自整理了一个加快救灾工作的五点意见,提交救灾指挥部。这一夜,他只睡了两个小时,第二天依然出没在断垣残壁纷纷倒塌的巷道里。傍晚回来,他累得一口饭也咽不下,稍事歇息,又精神抖擞地来到夜战工地。由于他深入实际,指挥果断,清城工作顺利进行,工效提高三四倍,城区秩序明显好转。一些地方干部赞叹地说:“真不亏是老党员,关键时刻过得硬!”
兰州部队某军副参谋长刘双喜是一位年轻干部。8月1日凌晨1点钟,刘双喜奉命组织救灾部队,从关中奔赴安康。这一天,天不作美,秦岭山区下着暴雨,滑坡、塌方不断发生,队伍前进经常受阻。刘双喜跳下车来,带头挥动锹镐,挖土方,搬石头,开路前进。晚上11点,部队终于到达安康。他忙了晚上忙白天,坚持指挥在现场,两个晚上没有合眼。第三天,他四肢无力,喉咙疼痛,头晕眼花。但他仍然同战士们继续奋战。他对干部战士们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和打仗一样,不倒下去就得坚持住,共产党员就是要在最艰难的时候,为党的形象添彩。”
(二)
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洪水严重威胁的时候,战斗在安康救灾第一线的数百名军队的党员干部,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
7月31日,洪水卷走了安康县人武部政委孙空生的一儿一女,但他没有沉溺于个人的悲哀,也没有为寻找孩子奔波。洪水来时,他正在组织抢险队;洪水退后,他昼夜奋战在救灾第一线。有些同志知道他孩子遇了难,怕他吃不消,他说: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共产党员不能一事当前先为个人打算!共产党员、安康县人武部参谋杜承德、吴长全和志愿兵蒲景平,都有家,有妻子儿女,可是当滔滔洪水袭来之后,他们毫不犹豫地丢下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奋勇护堤修坝,抢救国家财产,保护城区群众,直到洪水吞没了他们的生命。这是一些多么高尚的共产党员啊!
8月1日下午7时,共产党员、某部舟桥连排长陈先德,带领两名战士,从千里之外赶到安康县城。眼前一片汪洋,不时传来房屋的倒塌声和群众的呼救声。他们驾驶冲锋舟,冒着危险从即将倒塌的房屋里背出两名群众,接着又驶向被洪水围困的县幼儿园,经过四小时的奋战,往返16次,将124名儿童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他们又去分批抢救被洪水围困在四楼顶上的43名职工和在水中挣扎的群众。突然,冲锋舟因螺旋桨被浮在水面的杂物死死卡住而熄了火,失去控制,在滚滚的波涛中随时都有舟覆人亡的危险。陈先德带头跳下急流推舟前进。一排排巨浪袭来,稍不留心,就可能被木桩、树杈砸得头破血流。然而,他们却以个人的危险,避免了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这一天,他们与洪水连续搏斗了27个小时,抢救出167名遇险群众。
(三)
洪水退后,解放军指战员清理现场,从淤泥中打捞出大量贵重物品,其中有电视机、录音机、手表,有人民币和金银珠宝,他们严守革命纪律,件件交公,秋毫无犯。
安康军分区担负转移银行金库的任务。在共产党员、参谋长曹锐敏、副参谋长赵志义的带领下,二十多名共产党员和战士把一捆捆金融物资装进麻袋和箱子,搬上卡车,运往指定地点。他们清楚地知道,能够担负清理转运金库的任务,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极大信任,决不能让国家的财产在自己的手里受损失!搬运中,他们轻拿轻放,小心翼翼,把八卡车的金融物资,转移到安全地方,人民币毫厘不差,珍宝一件不丢。银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职工感叹地说:“多好的战士!过去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兵我见过,他们什么坏事都干,老百姓藏在箱子底的钱他们都要翻了去。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却信得过呵!”
8月9日下午,某团“特功五连”的共产党员和36名战士,用了一个多小时,从县百货公司抢救出成衣15万件,价值85万多元。国家财产得救了,而个个战士都成了泥人。某部五连有两名共产党员在值勤中,18个小时没有吃饭、喝水,而副食品商店的断垣残壁下,就压着汽水和食品,他们说:“动它一下就会给心灵抹上污点!”这是多么美好的品德啊!正如陕西省委一位负责同志多次在会上说的:“救灾的解放军觉悟高、纪律严,它为我们党赢得了信誉!”


第3版()
专栏:

共产党员、著名壮族遗传学家、广西医学院教授梁徐,在科研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表彰。
   红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