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群众文化

积极发展边境地区的民族文化
本报讯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这里三面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400多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境内的民族、语言、文字、风习等同境外相同,姻亲关系也较复杂。资本主义文化渗透和思想渗透比较严重,非法入境的各种出版物极多,对干部群众消极影响很大。最近几年来,中共云南德宏州委有关部门注意抵制来自境外的各种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侵袭,同时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边境文化阵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根据少数民族爱好文艺的特点,他们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象脚鼓是傣族、崩龙族群众十分喜爱的文艺形式,州委积极提倡,恢复和发展了这一传统的文艺项目。入夜,随着象脚鼓的敲响,人们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州、县有关宣传文化部门,还积极帮助恢复和发展傣族群众喜爱的傣戏,先后在全州建立了250多个业余傣戏队。同时在景颇、崩龙、阿昌、傈僳山区组建了300多个业余文艺宣传队。对民间民族文艺作品,也开展了收集工作,已整理出版了680多篇。录制民间演唱材料、民间音乐作品260多盘磁带。
与此同时,他们按照各民族的习惯,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事业。自治州出版了四开小报,用傣、景颇、傈僳、汉等四种文字印刷,使各民族都能读能懂。还成立了民族出版社,用汉、傣、景颇、傈僳四种文字出版各种读物。1979年,州里又建立了德宏人民广播电台,用傣、景颇、汉三种语言播音。去年,还建立了四个电视差转站,使半数地区的群众都能看到电视。现在,全州已有1,900多个电影放映点。
另外,他们还注意培养和建设少数民族的文化队伍。这是一项带根本性的战略措施。除了自治州和各县的专业文艺团体外,自治州还通过落实民间艺人政策,开办讲习班,建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伍,使他们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文化的骨干。目前,自治州文联有会员280多名,用三种文字出版一种文艺刊物。
通过这些工作,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民族群众的文化水平;而且吸引了境外的一些人也来我境内看傣戏、电影、买书刊,以及参加民族节日活动。这些活动,也使边境复杂的文化阵地,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文化侵袭和影响,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第7版()
专栏:

加强正面引导
边于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采取积极引导的方针,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努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用群众性的健康的文化娱乐抵制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这种作法很好。这个经验不仅可供边境和沿海地区参考,而且对各地认真开展社会主义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对外来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渗透,必须坚决堵截。但只靠堵截不够,更重要的是加强正面引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的民族文化,以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作法来看,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比如,民族群众较多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是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项目,要根据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和经常开展适合民族特点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起来。群众有了健康的文化生活,许多人就能够自觉地抵制和排除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侵蚀,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就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更大的发展和繁荣。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有高尚的健康的群众文化生活,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都象德宏自治州那样,对少数民族、特别是边境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并切实抓好。


第7版()
专栏:访问记

她心中有观众
——访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
常祥霖
鞍山市曲艺团评书演员刘兰芳成名以后,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改、加工自己说的书目,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她连续两年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今年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称号;最近又被选为第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刘兰芳自一九七九年以来,四年内演出近七百场,其中慰问工厂、农村、部队就有一百五十场,并改编整理评书一百七十一万字。她还演播了现代题材书目《三打乌龙镇》、《鸳鸯扇坠》等书目。
今年五月三日在济南演出一场,刘兰芳将所得五百元全部捐献给济南市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六月一日,她在聊城为一千五百名小朋友义务演出。在此以前,她还捐献了一千一百元给鞍山市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在德州演出时,剧场拟将票价提高到七角、八角。但是,刘兰芳认为不应加重群众的经济负担,坚持不提价。在从济南到临沂的路上,她接受老区人民的邀请,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为方圆几十里的两万多观众作了慰问演出。上午九点多钟,群众就顶着烈日聚集在山坡上等待,不巧汽车中途抛锚,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赶到。刘兰芳一看田野里、山坡上都坐满了人,心里很激动,只匆匆喝了几口水,就上台演出。在聊城铁塔体育场,刘兰芳冒雨给群众说书,有位社员主动上台打着伞给她遮雨,自己却站在雨中挨浇,那生动的场面,使刘兰芳十分感动。
在枣庄,刘兰芳发高烧,矿领导和剧场都提出改期,可是刘兰芳坚持带病演出。演出时,有人搬了把椅子来,她不肯坐。上台后,精、气、神丝毫未减,象一团火一样温暖着观众的心。矿党委应工人要求,决定授予她“名誉矿工”的称号。
在江苏沛县演出时,正值酷暑天气,门票提前七天被争购一空。棉纺织厂的工人选出代表,特地邀请刘兰芳来厂参观。工人喜爱刘兰芳,刘兰芳心里有工人,她带领演出队欣然前往,在烈日下为两千名工人和当地群众演出了精彩的节目。棉纺织厂举行隆重的仪式,赠送给刘兰芳一套纺织工人的工作服,从此,沛县棉纺织厂增添了一名“名誉纺织工人”。
四年来,刘兰芳上缴国家演出收入十七万五千元。今年春节以后,到七月底止,她领导的一个大包干性质的演出队(共八人)不但不要国家一分钱,而且已上缴一万四千元。刘兰芳说:“我是先进生产者,干的应该比别人多;我是劳动模范,贡献应该比别人大;我是共产党员,应该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
刘兰芳饱满的政治热情,来自一个文艺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她说:“对于党员演员来讲,首先要做好党员,然后再做好演员。”在枣庄时,《邓小平文选》刚发行,她便领着同志们认真学习讨论。讨论中,她说: “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我们要十分珍重对人民所负有的重大责任,十分珍重人民的期望,我觉得极为重要。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拿高质量的精神产品献给人民,不能为了钱丢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刘兰芳不但自己身体力行,对其他同志的节目也非常关心,严格把关。
在经济上,她严守有关规定,帐目清楚,时时不忘对人民负责。该义演的,分文不取;该慰问的,不讲任何条件。有的地方提出用“瞒帐”的方法作人情,她坚决加以拒绝。多少年来,她到过上百个剧场,从未出现过瞒场私分和额外收取报酬的行为。
几年来,刘兰芳行程数万里,她象个勤劳采蜜的蜜蜂,吸吮着百花之蕊。“欲立百家事,需取百家艺”。她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要做三件事:一、向人民群众学习,“下乡问俗”;二、向当地曲艺名家和民间艺人学习,挤时间听书、请教;三、参观历史名胜,拜访英雄模范人物。她每到一处,都能学到新东西,结交新朋友。
当访问结束时,她对我说:“我打算抽时间把说过的书好好整理一番,争取有所提高;还希望能有机会进大学读读书。”她还打算演出一部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评书。(附图片)
刘兰芳在表演 彭高瑞摄


第7版()
专栏:图书出版发行笔谈

出版杂议
萧乾
一、以书传书
十年浩劫,苦于没书看。如今,书又多得不知从何看起。打开电视、收音机,广告(或者叫“商品信息”)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牙膏、药品、洗衣机……唯独书的信息,少得可怜。报端常见期刊目录,除了商务的“每日一书”,想靠广告跟踪新书,那是枉然。说也是,各行各业书出得这么多,倘若都登广告,势必造成报纸版面紧张,同时也会抬高书的成本。
每逢拿起一本新书,就常对后面的空白页感到惋惜。三十年代郑振铎编的《世界文库》,每译完一种,书后又介绍了文库中的其他名著。巴金为文化生活出版社共编了十集《文学丛刊》,每集内分长、短篇集、游记、书简、评论等十六种。打开每种,版权页上均印着本集的其他书目,后边还有其他各集的广告。既显示了主编人的布局设计,又自动地把读者引向其他姊妹篇。良友有时还在书前印上作者的其他著作。这样,读完了老舍的《赶集》,你会很自然地要找《离婚》。
打开英国的《万人丛书》,美国的《现代文库》,或日本的《岩波文库》,每本后边也都附上几页关于同一丛书其他著作的简介。至于书前开列作者的著译表,更是常见之事。
“五四”以来,以书传书是个好传统,既充分利用了空白页,又开扩了读者眼界,而同类书姊妹篇之间相互提携,要比五花八门的书籍广告更具吸引力。解放后,我们的出版物宁让后边衬页空白着,很少加以利用,甚至丛书也是这样。
近见新来的傅雷所译巴尔扎克小说,附了他的译作表,甚是赞赏。这样,既引导了读者,又展示了译者毕生的成就,比去查《文学家辞典》省事多了。
二、请附索引
工具书是一个国家文化事业的基本建设,也是衡量其文化水平的一种尺度。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在出版事业方面大抓辞书,专设了出版社,又出了专谈辞书的刊物,实在英明!
其实,任何学术著作,一旦加上索引,都既可供阅读,又可当工具书使用。尤其史、地、传记著作,倘若备有索引,就可供随时查找。反之,没有索引,想查点什么(仿佛记得这本书提过),就得抓耳挠腮。花去半天时间,找到还好;要是查来查去不见踪影,最是令人恼火!
三、预约:一举两得
三十年代,常见书籍预约广告。有些大部头著作,还真是靠预约者的支持才印成的。当然,那时社会混乱,政局不定,也曾为奸商及文化骗子钻过空子。《高尔基全集》预约广告在报上登了半版,事后一本没出,就不了了之啦!但总的说来,预约是一举两得,读者早些掏腰包支撑了书业,自己对于需要的书买到手也有了保证。
今天,社会和币制都空前稳定,书业国营,奸商和文化骗子绝迹。同时各种大型丛书不断涌现。读者最希望的,是确保自己需要或心爱之书,准能买到手。从国家来说,预约既可吸收游资,又可通过预约,更确切地估计书籍的需求量;既可避免仓库积压,又可为读者(尤其是专业读者)提供保证。三十年代书商用折扣优待来招徕,今天,只消免收邮资,就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同时,对于大型丛书的过期出版,预约还无形中会起制约、监督作用。因为一旦向预约者宣告了出版日期,就不便一拖再拖了。


第7版()
专栏:杂谈

成才还是盗名?
莫名
近来,奇书屡见。传授如何“顺势成才”“机遇成才”“冷门成才”等等经验的新著也上市了。此类经验,实在有点费解,“冷门”“机遇”“顺势”,何助于真才实学的掌握?象曹雪芹既不顺势,又无机遇,连“门”也没有,大概就只能提供成才失败的教训了。想来想去,终于悟出点玄机,原来如把“成才”读成“出名”,这就不难理解了。据说介绍这类经验,是为了给青年以启示。但人们不免要问:如此启示,究竟要把我们的青年引向何方?


第7版()
专栏:

《塔尔寺》画册
沈百昌
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巍然屹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古老寺院——塔尔寺,这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坐落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由李志武和刘励中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塔尔寺》彩色画册,系统地介绍了这一著名的古刹。
画册的内容分为:汉藏结合的建筑艺术、朝山进香、整齐美观的如意宝塔、小金瓦殿、花寺、大经堂、大金瓦殿、九间殿、宗教活动、寺内保存的文物、藏族医药、印经院以及壁画、堆绣、酥油花等二十多个单元。在每一单元前都有文字简要介绍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为了重点突出藏族民间艺术的特色,画册用主要篇幅介绍久负盛名的塔尔寺建筑艺术、雕塑、壁画、堆绣和酥油花。(附图片)
塔尔寺的大金瓦殿


第7版()
专栏:摄影欣赏

营旗升起来了
王永强摄影 邹士方撰文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抓取典型,刻画人物,渲染环境,要靠作者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幅《营旗升起来了》(见左图)较之同类作品更富于感染力,原因在于它时机的选择恰到好处。你看两名夏令营的小营员虽然都处于一种庄严热烈的气氛中,但感情的流露并不完全一样。左边的一名亲手升旗,自豪严肃,右边的一名行注目礼,欣喜盼望之情溢于面庞;左边的一名显得文质彬彬,右边的一名更是憨厚可爱。感情和性格的差异克服了人物服装带来的雷同和单调,给欣赏者回味的余地。
摄影又是光与影的艺术。作者用柔和的散射光拍摄少年儿童题材的作品,避免了大的反差和强烈的对比,把少年儿童那健康的体质和细腻的情感较好地表现出来。画面右上角留出的空白和形成的光斑既冲淡了构图的呆板,又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浅色旗子衬在深色的树枝上使主题得到强调和深化。
作品的缺点是由于采用大光圈,使左边的人物脸部略虚,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另外环境的渲染似乎尚不理想。(附图片)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电影课教师进修班在京举办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最近在京联合举办了一期全国高等院校电影课教师进修班。进修班聘请电影界著名编剧、导演和一些从事电影理论、电影史研究等工作的专家、教授讲课,同时组织大家观摩中外电影史上一些名片和各流派的代表作品。参加学习的同志在结业时普遍表示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能给更多的电影课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李德润)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西藏文学》改月刊
《西藏文学》(现《西藏文艺》汉文版)将于一九八四年元月起改为月刊,刊登反映藏族地区生活的各类文学作品,热心扶持新人新作,辟有“高原风光”、“古刹巡礼”、“雪野诗”、“藏族古典文学欣赏”等专栏。
(通联)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人像摄影》杂志出版
由全国人像摄影研究会筹备组主办的《人像摄影》杂志(季刊),于今年创刊,目前已出两期。它以全国城乡照相行业的干部、职工和广大摄影爱好者为对象,文字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每期设有摄影艺术理论、摄影技术、整修工艺、暗房技艺、着色工艺、人像摄影作品、外国人像作品欣赏、摄影人物等栏目。(彭德)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南苑》改为《小说天地》
江西南昌出版的《南苑》双月刊,从一九八四年元月起,改为《小说天地》月刊。《小说天地》将努力繁荣小说品种,辟有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节选、章回小说、微型小说、通俗小说等栏目。
(黄岭)


第7版()
专栏:

酒不醉人人自醉 郭延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