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草莽英雄”赞
本报记者 颜世贵 郭伟成
“谁英雄,谁好汉,种草种树比比看!”在甘肃,无论是东部黄土高原,还是西部河西走廊,这些年涌现出大批种草种树的“草莽英雄”,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改变着家乡的面貌。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几位。
活愚公——郭富山
会宁十年九旱。要说红嘴山,沟里旱一寸,山上干一尺。多少年来,光秃秃不长一根草。二十年前,郭富山扛着镢头、铁锹上了红嘴山。起早贪黑,挖土平沟,只要晚上有月亮,就见郭富山在劳动。有人说他“犯傻”。
郭富山栽下第一批树苗。叶子黄了,落了,旱死了,可他不甘心。挖坑不行就修水平沟。苗活了,不见长,天太旱了。海拔1,800米的红嘴山上,下的那几滴雨不够蒸发的。郭富山琢磨着,树木根须长,要把活土换到中间,让苗根扎在活土和肥土上,准能长。他打定主意,又干起来了。从东坡到西坡,从南坡到山顶,他挖出一条又一条宽5米、深2米的梯田,又筑上硬埂。下雨天,别人往家跑,他往山上跑,把雨水引进渠里,流到梯田里。果然,树苗“呼呼”长,成活率在95%以上。农业部门总结了“郭富山整地法”,为中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提供了经验。郭富山也获得了科技成果奖,当了劳动模范。
二十年来,郭富山挖了43,000多土方,修起730多块梯田,栽下了34,000棵树,绿化了一座荒山。他磨坏了4把镢头,4把铁铲,27把铁锹。结实的榆木锹把上磨出了两道“槽”、几道“沟”。近几年,郭富山的林子生产出了300多根椽材、3万斤柴、2万多斤菜、4,000多斤水果,收入6,000多元钱,给队上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11辆架子车,还支援邻队2,500棵树苗。他已年近70,腰弯了,须发白了,还是挖山不止。他说:“为了给后人造福,我要种更多的树!”
沙海绿洲的卫士——施及人
时间过得好快,一晃,施及人在滚滚的风沙线上已奋斗二十多个春秋了。生活的艰辛,道路的坎坷,都没能动摇过他的事业心。就象沙漠中一丛丛鲜艳的红柳,压不垮,开不败。他研究的“固沙造林技术”,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推广到河西走廊20多万亩戈壁沙漠上,宁夏和内蒙古也来引进,筑起一条条绿色的防沙林带,守卫着一个个村庄、一块块良田。
1958年,年轻的施及人,抱着“向沙漠进军”的雄心壮志,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治沙工作队,来到河西走廊民勤县的西沙窝。当时环境十分恶劣,满眼沙丘,无边无际,光秃秃,不见一点绿。起风了,天地间黄沙漫漫,迷得人睁不开眼,打到脸上火辣辣。但施及人没有皱眉,稍一停,就骑着骆驼,带着干粮,出发了。他要在茫茫沙海中,寻找到人类征服自然的金钥匙。
一年后,考察结束了。要留些人筹建甘肃省治沙综合试验站。施及人报了名,并动员在兰州工作的妻子调到治沙站来。他说:“我的事业在沙漠中!”
施及人跑遍三千里河西走廊,深入茫茫沙漠腹地,他发现沙丘间的野生梭梭,一株株,长得好旺。如果能把它移栽到沙丘上,不就起了防风固沙作用吗?他采集回来,进行试验,终于长出了绿叶。沙丘上栽不活的说法破除了。接着,又收集培育了沙生、旱生的20多个品种,使它们成为治沙的先锋。1974年他与治沙站的另一名专家合作,出版了《甘肃沙漠与治理》一书,记录了他们多年的辛勤劳动。
如今,民勤县六百里风沙线以及河西走廊漫长的风沙前沿,一片片梭梭林,抗御着一阵阵“黄龙”的肆虐。沙在后退了,而59岁的治沙专家、劳动模范施及人,尽管患有脑血栓病,仍在马不停蹄地乘胜前进……
绿化尖兵——刘双敏
十多年前,兰州部队某部开到了河西走廊,上级要求他们,在搞好营房建设的同时抓好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那时,刘双敏在炮团当营房助理员。他看看营区内外,不是光秃秃的戈壁,就是连绵不断的沙丘,缺土少水。甭说栽树,盖房子都够困难哪!然而,事情总是人干出来的。他二话不说,拟制规划,挑起了重担。
栽下的小树,一棵棵成活了,长高了,干部战士高兴了。可是有一年春天,当他们正准备大规模植树的时候,发现上一年的上万株小树经过一个冬天的风吹沙打,成片成片的枯死了。刘双敏没有泄气,去附近的林场请教,学到了适应驻地栽树的一种办法:栽树前,先要挖一米多深、七八十厘米宽的沟,然后在沟内挖坑填土种植。果真,当年栽种的树,成活了90%。
后来,刘双敏调到师部营房科工作了,还是象以往那样,今天到这个团,明天到那个团,了解树情。每年冬天,见到路旁有一块冰,一堆雪,他都要想法弄进树沟。几年来,刘双敏想办法,出主意,发动全师指战员,植树90万棵,育苗113亩,修建大小花池483个,使得一个个营区,象一个个小“绿城”。
人们记着刘双敏的功劳。去年,选他出席全军绿化先进表彰大会,他得了奖状,上了光荣榜。(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草木赞
肖华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要西北军民用二十年时间搞好绿化,改造黄土高原,为子孙后代造福。胡耀邦同志今年夏天又要求西北大力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改造山河,治穷致富。
安得山川驱贫寥,致富终识草灌乔。
绿树长青召云雨,碧草如酥跃紫羔。
生态平衡百业兴,青山着意化金桥。
借得春风广栽播,壮阔天地更妖娆。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2版()
专栏:

把甘肃建成林牧业基地
中共甘肃省委书记 李子奇
甘肃省地处青藏、内蒙古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属大陆性气候。据历史记载,甘肃曾经是个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宜耕宜牧的富庶地区。但长期以来,由于乱垦滥伐,破坏森林,造成植被稀少,气候失调,水土流失严重,风沙灾害频繁,干旱缺水,农业生态系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解放以来,我们也曾从甘肃的自然特点出发,提倡过种草种树,但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加之人口增长较快,粮食压力越来越大,实际上仍然是单纯抓粮。结果,粮食没有抓上去,林业、牧业和多种经营也没有搞上去;现有的森林草原遭到新的破坏。要消除历史造成的严重后果,根治穷病,让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只有按照党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的来它个“反弹琵琶”,大唱“草木经”,种草种树,发展牧业,才能把甘肃建成我国第一流的林牧业基地。
任务艰巨,困难不少,需要一两代人的连续奋斗。但有利条件也很多。一是甘肃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6.8亿亩,人均34亩,其中宜草宜林荒地1.6亿多亩,即使现有的耕地一分不动,种草种树的土地也是足够的。而且,绝大部分地区土层厚,土质好,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适宜多种草木生长。二是劳力充足。全省现有农村劳力640万人,由于实行了责任制,有大量剩余劳力。三是全省各地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的经验证明,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是治穷致富的必由之路。四是在粮食上国家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还有人民解放军驻甘肃部队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援等有利条件。
实现甘肃经济建设的战略性转变,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布局,要在搞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规划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先易后难,分期实现,长期作战,讲求实效。
在甘肃,强调把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放在第一位,这绝不是说,粮食可以不搞了,水利工程可以不抓了。事实上,要实现这个战略转变,粮食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保证,我们不能忽视粮食生产。在近期内,种草种树的重点应放在荒山荒坡上,一般不减少现有粮田面积,而且要大力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单产,力争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稳步增长。水利建设也不能放松。对那些条件好、工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也要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能搞的还是要积极去搞。
用政策调动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根本措施。种草种树,首先要强调谁种谁有,收入归己,长期不变。要象前几年耕地包干到户那样,把一切可以划下去的“三荒地”包给农民,取消数量上的限制,把林草的所有权、收益权、继承权交给农民。还要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种草种树的积极性,凡是厂矿周围有“三荒地”的,可以由厂矿进行承包,所有权不变,使用权、收益权归承包单位。其次,要有利于鼓励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主要靠自己的劳动积累去绿化山河。国家的支持是必要的,但这种支持主要是对困难地区、贫困农户,重点又是在科学技术、优良品种等方面。国家用于种草种树的补助费,不能平均分配。
长期以来,我省的广大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种草种树的经验。比如:先易后难,先沟底后山坡,先种草种灌木,后种乔木,草灌乔混种;阳坡种草,阴坡种树;选用耐旱、易活、速生的草种、树种,适地适草适树;开挖水平沟、鱼鳞坑,修缓坡梯田,深翻土地,蓄水保墒,秋雨春用;充分利用多雨季节及时抢种,等等。这些来自群众的好经验,都要认真总结推广。另外,还要十分重视用现代化科技知识武装干部、群众,指导科学种草种树。要重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积极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同生产结合,为农民服务,搞好技术承包、技术指导。对做出突出成绩的,要大力表彰、奖励。要寻求各种门路,聘请外地林牧方面的专家、学者,来甘肃参加建设,传授技术,帮助培养人才。力争近两三年内,在智力开发和技术引进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出现一个省内专业人才大显身手,省外有志之士来甘肃投身建设,国内外先进技术在甘肃开花结果的新局面。
把甘肃建成我国第一流的林牧业基地,是党中央交给我省这一代和下一代的光荣任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省、地、县、社各级领导干部,除老弱病残者外,都要在近两三年内,每人种一亩草、一亩林。只要把全省1,900万人民真正动员起来,不畏艰难,长期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总任务。一个生态良好,草丰林茂,牛羊满山,五业兴旺的新甘肃一定能出现!


第2版()
专栏:

红军团里绿树成荫
驻守在陇南麦积山北麓的兰州部队某部红军团,坚持开展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和美化营区的活动。五年来,共种树4.4万多棵,干部战士平均每人植树22棵;栽植各种花卉67,000多株;移植草皮7,900平方米,全团驻地覆盖面积达到11.66万平方米,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邓达举摄影报道
上图:红军团营区全貌右上图:连队环境美如画
右图:树荫下战士学习空气浓


第2版()
专栏:

植树造林三字经
甘肃省静宁县绿化委员会,根据当地情况试编了这篇植树造林三字经:草灌乔样样宝御风沙护田苗保水土防旱涝环境美气候调生态变物产饶靠大山有柴烧要修房不乏料养牛羊不缺草选树种要注意乡土树最适宜杨柳槐生长快椿杏榆可生财梨桃枣果子好苹果树价值高松柏青四季春花椒面好调料山毛桃柳柠条编筐篮最为好要种树先育苗选良种效益高三分造七分管四季抓莫等闲森林法要宣传责任制永不变订公约立规章人人种个个管牛和羊不能践劝儿童莫登攀爱护林当模范树向阳人跟党兴中华做栋梁为四化献力量


第2版()
专栏:

“草木经”救活了穷山村
——那坡生产队植树种草,治穷致富的经验
本报记者 郗永年
从甘肃通渭县城到什川公社110多公里,沿途尽是荒山秃岭,而什川公社的那坡生产队却是一片绿洲。170多亩树林和680多亩草地散布在农田之间,庄稼穗大籽满。苜蓿和红豆草开得正繁的紫花,引来了成群蜂蝶。绿草如茵的山坡上,游动着雪白的羊群。
甘肃省先进生产者、那坡生产队57岁的社员洪作林告诉记者,这里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种草种树才救活了他们。那坡生产队地处海拔1,900多米的高寒干旱山区,合作化初期粮草间作,生产不错。后来上面“瞎指挥”,硬要这里“粮食挂帅,林草让路”,结果越搞越穷。到1962年,林草一光,牲畜剩下27头,粮食亩产48斤,有的人离乡背井。
这时,公社给这个队发来五元贷款。队长张继明召开社员大会,会上洪作林出了个主意,他说:“老人常说,‘日子要好,坡上种草’,花钱种草,翻身的希望最大。”可是当时种草季节已过,第二年开春,他们用这笔钱买了五斤苜蓿籽,种了二亩半草。这一年苜蓿长得不错,鲜草收了6,200多斤。头一步成功了,人们看到种草的好处,往后劲头就大了。他们年年坚持种草养畜,草越种越多,畜越养越好,穷日子开始变富了。到1967年,种草352亩,养大畜61头,养羊450多只,粮食亩产105斤,口粮上了600斤。五年前逃荒出去的六七个人,听说那坡有了变化,又都先后回村了。
但是,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大自然又向他们提出了新问题。1968年夏天一场暴雨过后,这个队境内的三条大沟、二十多条小岔全部发了洪水,一下冲毁了沟岔边上的二十多亩好地。这件事使他们看到既要种草,还得种树,才能保持水土,使富日子把根扎牢。用他们当时的话说是“靠草翻身,靠树扎根”。从1969年开始,他们采用“头年种草护住坡,三年种灌(木)挖树窝,五年种乔(木)能种活”的方法,经过十年努力,造出150多亩联片的乔灌混交林。同时利用“挖旧种新”的方法实行草田轮作,每年挖掉六七十亩老草地,发展同样数量新草地。种草肥地,共改造了700多亩薄田。党的三中全会后,这里实行大包干责任制,部分“三荒地”划给个人,社员种树种草的手脚放得更开了。现在全队63户,除去“四旁”植树一万多株外,实现了户均十亩草、二亩林。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左宗棠与左公柳
在兰州、天水、平凉等地,人们可以看到一些两人都合抱不了的柳树。这就是西北人常常称道的“左公柳”,它们已有一百来岁了。
左公柳是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倡导种植的。当年左宗棠整修从西安经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驿道时,下令夹道植树,主要种耐旱的柳、榆树,以保护路基。后来,他看到甘肃境内许多地方童山濯濯,赤地千里,更加强调种树。驿道两旁,乃至一切可以植树的地方,都要种树。他还派人到浙江买来许多桑树苗,到处试种。当时他曾雄心勃勃地预言,植桑种柳,“十年之后,可衣被陇中矣。”
左宗棠当年倡导种树,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1879年,左氏的湘阴同乡、老部下杨昌浚,应左宗棠之约去新疆,一路之上看到柳荫匝地,不禁诗兴大发。他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直到民国初年,谢彬在《新疆游记》中还写道,阿克苏等地“湘军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连绵不断,枝拂云霄”。(邓全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