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编者按:这一组来信,主要是从法制的角度,评价“专案”遗风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对于被审查者应有的权利,党章国法都有明文规定。这些规定,是揭露事实真相、防止有意或无意造成差错的有效保证。一切办专案的同志,都必须执行有关的规定,而不能采用“文革”时期的办法,无视法制,随心所欲,轻率定案。既悖于理,又违于法的事,再也不应发生了。来信中,读者还从进一步健全法制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可行与否,供有关方面研究参考。
切实保障被审查者的正当权益
如何正确认识并切实保障被审查者的正当权益,是读了你报《“专案”的遗风》之后一直萦怀在心的问题。在此,想谈点肤浅看法。
在处理人的问题上,我们党和国家,采取慎重的方针,并在党规、国法上明文规定,保障被审查者的正当权益,严格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七章第四十一条规定:“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所要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他说明情况和申辩。”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有核对证据材料、要求重新调查、鉴定、结论的权利。因此,在坚持有错必究、有罪必罚的同时,切实保障被审查者的合法权益,就成了一项不容含糊的原则问题。
保障被审查者的正当权益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允许他们讲话。一个公民被指控犯了罪,法律所给予的辩护权,就是可以讲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的权利。对刑事被告人如此,对其他人更应这样。被审查者的讲话权利,具体说有这样几个方面:调查案件要调查访问被审查者本人;证据材料要和本人核实、对质,听取意见;证据材料只有经过查证属实之后,才能用于定案,作为处理人的依据;审查结论要和本人见面,并保障被审查者不服而申诉的权利;上级组织或机关对于不服者的申诉,应认真及时地调查研究,公正裁处,并将结果答复本人。
切实保障被审查者的上述权益,对于弄清事实真相,区分是非曲直,正确处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调查取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调查粗糙而致失实、或搞错对象的,因分析失误或判断不当而混淆是非界限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非罕见。为求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明责任,恰当作出处理,在进行有关政策教育的同时,向被审查者作一番调查了解,听一听他们自己的陈述和辩解,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我建议,应该把是不是切实保障被审查者的正当权益作为党政机关办案工作的一项纪律,所有办案人员都必须遵守。违者,应视情节予以查处。
保障被审查者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不能仅仅停留在党规国法的文件上,而要认认真真地付诸实施。这也是我们的干部和人民在深受林彪、“四人帮”搞的“专案”迫害之苦,付出惨重代价之后,必然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的经验教训。
浙江定海驻军 邱圣宏


第5版()
专栏:

要有解决这类问题的适当组织形式
从报纸上已发表过的一些纠正错误处理人的案件来看,往往是在中央领导同志和报纸直接过问下才得到解决的。即使如此,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我们这么大的国家里,处理人处理错了或者处理得不恰当,如果都要由中央领导同志或报纸干预,那是做不到的。中央或报纸只能抓一些典型事例推动“面”上类似问题的解决。但是,这种推动力,对于那些党性不纯的领导者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就很难说了。他们往往存有一种侥幸心理:“典型”毕竟是少数,哪会碰巧就抓到我头上?于是我行我素。
因此,我认为,解决面上的问题,需要有适当的组织形式和立法。譬如可以设立一个象法院那样的独立的监察机构。这个机构接受一般干部和群众的申诉,并采取面对面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很多事情的解决并不难,难是难在面子打不破,难在很多问题不能摆到桌面上来解决,难在一个单位的领导人和群众不能以平等的身份把问题摆到可以管这种事的第三者面前来解决。有了一个监察机构,解决这类问题,就好办多了。北京 勤谟


第5版()
专栏:

建议建立“人事档案法”
读了《“专案”的遗风》,想起“文革”中的“专案”。其程序一般是:先订下框框→组成有偏见的“专案”组→进行有“立场”的内查外调→轻易定罪、轻易处理→把有关材料往档案中一塞,全部工作完成。
这套搞“专案”的办法,一个人被诬告了,被整了,不但没有申诉权、辩护权,甚至连起码的知道自己的“问题”的权利都没有。冤假错案当然就难免出现了。
建议制定“人事档案法”。干部的人事档案应该如同病历一样,让本人知道什么地方有病,应该吃什么药。每个被当作专案审查的对象以及档案中涉及个人的问题,在内查外调和专案结束后,必须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辩或请律师辩护,允许本人上诉直至中央。
建议尽快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档案法”(包括专案法),以保护干部群众不再受林彪、“四人帮”搞的那种“专案”遗风的任意迫害,防止某些思想作风不纯的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任意搞打击报复。
广西电视大学电子组教师 项湜伍


第5版()
专栏:

继续清“左”,实有必要
对人的处理,的确应该实事求是,不能草率从事。听到对某同志有什么反映,不要一下就肯定,而应作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调查来的材料,应辨别其真伪;对于真实的材料还要做认真的分析,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走极端,才能防止认识和处理上的片面性。
有些人,明知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并不改正,将错就错。如果说河南省外贸局负责人的批示开始是主观武断的话,那么到后来就发展成为故意压制同志了。按理说,既然孔幽反映的内部廉价处理出口商品样品问题是错误的,那么,外贸局就应该检查错误,分清责任,吸取教训,为什么反而给揭发者加了那么多的罪责呢?因为你反映了我的问题,我就要找你的岔子。反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
十年动乱中的“专案”作风之所以能够“遗”下来,就是因为有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不清醒,有的人也许是当时那种“专案”的受害者,可是他们并没有认真清除“左”的影响,于是一遇到问题,就自觉不自觉地按“老章程”办事了。
陕西省商业学校 李抗美


第5版()
专栏:探讨与研究

把玉米水分降在农村是可能的
你报5月7日第五版发表的有关库存粮食霉变的“来信综述”和“调查汇报”,针对性强,指导意义大,说出了广大管粮职工的心里话。
正如文中所说,发生粮食霉变的诸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入库粮食水分大。粮食是活的有机体,象其它有机体一样,它不断地呼吸,分解体内有机物质,产生热能。粮食水分越大,呼吸强度越大,产生的热能就越多,粮食霉变也越快。反之,水分越低,保管粮食的稳定性就越高。原粮食部根据这个科学道理,结合东北实际情况,制定了收购玉米含水分标准(18%)。凡是执行这个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可将玉米保管到第二年3月末或4月初,然后转入晾晒,不会发热霉变。但是,我省历年收购的玉米,绝大多数的含水量都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特别是去年收购的玉米,平均水分含量达到22.9%,有些县社因为领导人不断催促入库进度,结果造成玉米边入库、边发热霉变的严重局面。去年10月上旬开始入库的玉米,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就有8个市、县霉变了35,300多万斤;因玉米发热由一等降到二等、三等的,达7,094万斤;倒囤费用和玉米降等,使国家损失68万多元。农民看到粮食霉坏,十分心疼,指责粮库干部说:“为什么一到收粮时,你们就一个劲催我们快送?给我们一点时间,把粮食在家里多晒一晒再交粮库,该有多好!”
为了保管好今年的新粮,防止再发生霉变,最近我到我省4个地区、8个市、县的一些粮点走了一趟,同当地社、队干部和农民一起总结了历年霉坏粮食的教训。大家认为,把玉米水分降在农村,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既可保证执行国家规定的新粮入库标准,减少粮食霉变,减少粮库晾晒粮食压力,降低保管费用;又可使农民得到如下好处:(一)促进玉米成熟度,增加产量。据怀德县十二家子公社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玉米站秆扒皮(玉米在地里先不掰下,只把皮扒掉,降低含水量)可促进成熟度,使粮粒饱满,比不扒皮的平均千粒重量增加5克。(二)减少破碎粒,提高粮食等级。农民每交一万斤一等玉米,比二等的可增加收入40元。
总之,我认为,为了减少粮食霉变,把玉米水分降在农村是完全可能的。农民有选好粮、送干粮,支援国家建设的光荣传统。只要有关部门重视这个问题,在粮食入库时间上不要单纯赶进度,要求农民送低水分粮入库,就能有效地改变入库玉米发热霉变的状况。
吉林省粮食局 马永明


第5版()
专栏:建议与要求

制止袭击船舶的不法行为
一些在长江中游水域航行的船舶,经常遭到岸上飞来的泥块碎石的袭击,肇事者大都是些十多岁的青少年。仅我们在碾子湾、监利、古长堤等水道航行时,就多次遭到这种“飞来横祸”,搞得船上泥石四溅,尘土飞扬。某些并非“不懂事”的成年人,也有参与恶作剧的。6月28日傍晚,湖南安乡县县城一群20多岁的青年,对航行在虎渡河的“湘常”号船发起“突然袭击”,用砾土石块击碎了船上的玻璃。
我呼吁航道沿线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使他们养成爱护公物、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风尚。对那些破坏成性的人,当地公安机关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他们的不法行为。
湖北荆州长江修防处船队 张悦浩


第5版()
专栏:

严肃处理趁灾打劫的砖瓦厂商
闽南地区最近遭受强台风袭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一些房顶、屋盖被刮坏。这个地区的一些砖瓦厂和砖瓦商不是急灾区所急、忧灾民所忧,而是趁灾打劫,拚命提高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售价。拿瓦片来说,灾前每千片是42元,灾后第二天就涨到80元,后来又涨到140元,有时一天涨价三四次。我们希望闽南地区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严肃处理那些违反物价政策的不法砖瓦厂和砖瓦商。
福建漳浦县长桥公社
殷霖


第5版()
专栏:来函照登

这里的化肥急需调运出去
山西晋城、阳城、高平等地的化肥厂,积压碳酸氢铵30,000余吨,调不出去。这些化肥厂生产的化肥成本低,如运到湖北、河南等地,价格都比当地便宜。眼下,小麦播种用肥季节已经到来,缺肥的湖北、河南等地货主一再催要,渴望早日得到化肥。如果这30,000多吨化肥在本月内调不出去,不仅工厂受到损失,也不利于农业生产。
据了解,这里的化肥调运不出去的主要原因,是铁路运输紧张。我们希望铁道部门想方设法尽快把这些化肥调运出去,以满足湖北、河南等地农民种麦的需要。
山西晋东南地区化工局
张秋生 段小耀


第5版()
专栏:来函照登

解决吃水难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近几年来,我市供水一直比较紧张。特别是从今年五月下旬开始,竟然连续二十多天断水,全市有一万多户吃水发生困难。为了解决吃水难,人们要下坡跑好几里路去排队挑水。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只得用儿童车去拉水,其艰难之状可以想见。
我市居民为什么吃水难?供水管理工作薄弱是主观原因,客观上则是因为市区的地貌是中间低、周围高。因此,在低洼处闹“水灾”的同时,高处却受“旱灾”的威胁!为了解决我市供水紧张状况,三年来省里已经拨款近五百万元,可是我们仍然吃不上水。真不知钱花到哪里去了!
河北承德市 丁建东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长白山珍贵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旅游遭到破坏
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的长白山,是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原始景观,成为欧亚大陆北半球动植物区系分布的典型代表,一九八○年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目前,这里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科研基地,理想的教学实习课堂。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总体规划,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的不适当开展,使长白山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例如,地方上的某些单位在自然保护区内随意改建公路,开石场,砍伐珍贵的岳桦树,毁掉稀少的牛皮杜鹃植被,等等;照相、旅店、饮食服务业竞相发展;旅游旺季,人群遍山,更加剧了混乱和破坏。游人随便攀折采挖树木花草,使我国这个唯一最好的高山苔原带,约有六十五种之多的高山植物日益减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草苁 蓉、温泉瓶尔小草等,已濒临绝灭。
长白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已到了认真解决问题的时候,各级领导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刘子德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应有两全其美之策
本报记者 刘桂莲
根据刘子德同志反映的情况,记者作了实地调查,问题确实存在。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最大的保护区之一。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比较完整,被认为是我国以至全世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有极其珍贵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这里的高山苔原带,是由低矮的小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构成的,有着七千多万年的历史。它们是随着第四纪大冰川从北极推来,经过演变,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植物群落。春夏之交,高山苔原带植物开花了,海拔2,000米~2,600米的高寒山上,就象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大地毯,既保护着高山水土,又是极好的自然景观。可是,这里的植被又是很娇嫩的,极易受到破坏,而一旦破坏了,就根本无法补救。近年来,这里匆忙修筑的旅游公路,因投资有限,再加缺乏科学考察和规划,几次改线,使上万平方米的苔原植被被毁,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地方已被冲成深沟。许多科学家非常痛心,他们警告:这种劫难,潜伏着使高山苔原带遭到更大破坏的危险!
除了高山苔原带,珍贵的岳桦林带也因缺乏有计划的建设,受到了不应有的破坏。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跨两个地区、三个县。随着旅游业的开展,自然保护区里的旅游区,由过去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家经营变为多家经营。目前,旅游建设刚刚开始,就产生了矛盾:各家都在争着建旅馆、饭馆、浴池,什么地方能建,什么地方不能建,各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各图自己的方便,把自然保护置诸脑后。这种破坏性的建设、建设性的破坏,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愈来愈烈,对生态的破坏也愈来愈严重了。
和建旅馆、饭馆的积极性相反,旅游地区的管理工作却无人愿管。温泉区是个主要游览点,数十处泉口分布在1,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没人管理;汽车开上山来,在温泉区随意乱停。游人把酒瓶子、罐头盒、果皮、蛋壳随处乱扔,甚至堵住了泉眼。温泉风景区看上去近乎垃圾场,这样,不仅污染了温泉水质,而且破坏了温泉区独特的植物。补天石、天文峰等游览点,也都因无人管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过去是不开放的。近年来,虽然提出了要有条件地开放,有节制地开展旅游,但目前,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设施和机构,还没有做好准备。从山底到天池的旅游一线,自下而上长达50公里,是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一切还都保持着自然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每年数以万计递增的游人上山,且不说一些人攀树折花给保护区带来的损害,就是游人的践踏,也给这里的自然景观带来不好的影响。温泉附近特有的珍贵植物瓶尔小草已经极为稀少了;山顶上的土层薄了20厘米;高山苔原带的植物已从2,600米的上限开始下降……。
长白山因为旅游而造成的自然生态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既开展旅游,又切实保护自然生态不受破坏,应有两全其美之策,这在长白山是一个极为紧迫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其他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来说,也有着现实的重要的意义。


第5版()
专栏:立此存照

天若有情……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附近所见
高黎摄
慕名前来览胜的游人发现,此行上了大当!别处红日高照,这里黄云遮天。那景象,真可谓鸟无声兮山寂寂,日光寒兮草凄凄。
近处的焦化厂,把这一带污染成这样,不仅游人恼,天若有情天亦恼!
长此下去,人们怎样生活,生物怎样繁衍,名胜古迹怎样保护,厂内职工又将怎样忍受?
治理污染,到了最紧迫的时候了!
——编者附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