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旅游刍议
舒芜
由合肥去安庆途中,在故乡桐城小住了一夜。第一天下午,风雨中去看了老家勺园和母校桐城中学。第二天上午放晴,再去勺园和桐城中学,专为摄影留念,又访问了三四家亲友,出便宜门凭吊了仙姑庵残址。桐城虽小,这也就够跑了。象许多重游旧地的人一样,我也是有着矛盾的心情:又希望多找到一些旧迹,又希望多看到一些变化。结果是,旧迹不少,变化也有;但希望找到而找不到了的旧迹却也不少,希望其有变化而竟无变化的则更很多。特别是,五十年前我上学去和到外婆家去必经的几条街巷,依然是那样的石板路和鹅卵石路,依然是那些沿街的铺面和人家,依旧的狭窄,依旧的黯淡,依旧的剥落和凋残,依旧的滞缓和凝固,……一切我都太熟悉了。一万八千多个日子的滚滚长河流过去了,而这些街道似乎是与长河隔绝的永远干涸的沟渠,没有一滴水曾经流过。
县委领导同志告诉我:桐城一直是“补贴县”,每年都要由国家补贴多少多少万元。我很吃惊,因为从小听说桐城是安徽的大县,旧社会的桐城县长算是“美缺”,为什么现在落到这个地步了呢?原来,据说是解放后把鱼米之乡的枞阳县从桐城划出去之后,桐城县就只剩下单一的农业,没有其他林牧副渔和工矿的收入,所以无论怎样也富不起来了。我很惭愧对故乡的经济情况十分无知,但是,我觉得即使只就眼前而论,或者也还不是另外毫无办法的。
近年来一些游记介绍过,东欧某些国家会办旅游事业,一所平平常常的十八世纪的农家房舍,也作为历史古迹,修整起来,招揽不少游人。如果按这个标准,单是桐城城区,明代建筑就不少,最晚也是十七世纪的了。它们不仅有纪念意义,恐怕还值得建筑学家去研究。至于历史人物的纪念地,例如方以智的故宅(现在是城关区政府),左光斗的祠堂(现在临街门面成了店铺),这些该是有全国意义的,甚至是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七世纪的世界上,象方以智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诗人大画家而又是伟大的爱国者的,也并没有多少人。此外,姚元之的故宅,姚鼐的故宅……至少可以作为地方性的文化保护单位的,这些更屈指难数。桐城的龙眼山是天柱山的余脉。听说国家已决定把天柱山修建成大的旅游区,与皖南的黄山旅游区南北相应。我想,如果把桐城以及附近一些有条件的县,联成一个旅游网,让旅游者附带观光,沿途小憩,未必是办不到的事。那么,这就不仅把这些地方的经济搞活了,而且也是有很大的文化和历史意义的。
中国旅游事业要有中国的特色,如何充分发扬文明古国的优势,使旅游事业带有更多的文化性和历史性,而不仅仅着眼于山水园林(当然我们更不去搞那些声色狗马),这恐怕是我们应该多多考虑的。
这些想法是由重返故乡小住而生,但说到此,似乎又不仅是一乡一县的问题了。


第8版()
专栏:

小渡船和“红灯照”
王恺
从海军航空兵靶场的营区,到设在小岛上的观测所,要过一个清水湖。平素可以乘场里的汽艇过渡,眼下水位低,汽艇容易搁浅,只能趟水去了。韩指导员领我走上湖堤时,天已擦黑了,只望得见芦苇剪纸似的黑影和微微发光的湖水。
我们正脱鞋袜准备下水,忽听附近有人呼喊,老韩应了一声,对我说:“把鞋子穿起来吧,有船来摆渡了。”
我望望湖面,果然有一条小船驶近岸来,船上站的是位年轻的姑娘。
我们跳上船去,姑娘把桨叶朝水里一撑,小船轻快地离岸了。
“是韩指导员!您回家探亲这么快就回来啦?”姑娘问。
“现在是飞行旺季,场里工作多,哪能在家多住!”
“场里有刘场长哩!您爱人有病,孩子又小,您不等人家好利索就提前归队?您倒放心!”
老韩笑着对我说:“听小君多厉害!”
“本来嘛,您这人特别!”姑娘嗔怪道,“过湖上岛也不打声招呼。您明知有船,偏要趟水!这位同志也得跟你沾光了!”
老韩捅我一下,说:“她想跟你结成统一战线,孤立我呢!”
姑娘笑了。她约摸十六七岁光景,声音甜甜的,听来亲切、悦耳。
老韩向我介绍说,小君的家就住在堤上。她爸爸是水产站的职工。靶场组建二十年来,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汽船不能开,他始终坚持用小船接送场里的同志们。小君长大以后,有时就由她代替。有一次,小君为送大家把鱼烧成了黑炭,同志们过意不去,她反倒安慰大家:“没关系,湖里有的是鱼,想吃再捞!只要不影响你们的工作,我就高兴了。”最后老韩说:“这些年,小君一家对部队帮助太大了,我们很过意不去,所以有时过湖,不想麻烦她们父女。”
“我说您特别,没冤枉人吧!”小君接口说,“烧焦了几条鱼,什么好东西,您还让人来赔偿!摆渡算什么大事情,也值得提!军民一家嘛,用得着分这么清?”
小船驶到了对岸,我们跳上湖堤。遥遥望见场部方向亮起了一盏红灯,象一颗晶莹的星星高悬在空中。小君高兴地连连拍手:“红灯照!红灯照!”
“红灯照”是什么意思?原来此处偏僻,交通不便,学校少而且远,不少青年人没机会读中学。场里仿照城市进行职工业余教育的方法,办了一个“乡村夜校”,除了讲课,有时还放映一些科教片。只是部队因任务关系,讲课的时间不能固定;学生住得分散,有人还要到湖里捕捞,临时通知又来不及,所以场里哪个晚上能讲课,就打开指挥台上的一盏红灯作为信号。学生们看到后,可以及时赶回家吃饭,然后到夜校上课。群众把靶场的做法亲切地称为“红灯照”。他们还编了首顺口溜称赞它:“红灯照,上夜校,改变家乡旧面貌。又读书,又看报,天下大事全知道……”
老韩和小君交替着为我介绍,我听了连连点头,“啊,你们的‘双拥’活动搞得好,根据时代的要求,增添了新的内容。”
小君刚拖住缆绳固定了小船,老韩立刻催她:“小君,我们很晚才回去,你不用等了,赶快回家吃饭去上课吧。”
“知道!”小君说着,调皮地眨着眼睛,“你们别想趟水,爸爸会等你们的。”
我们向小岛观测所走去。我回头望望,湖水已被堤岸遮住了,只看到一丛黑色的芦苇,和旁边站立着的一个小小的身影。


第8版()
专栏:

在春天的日子里〔木刻〕 高志武


第8版()
专栏:文史小品

人才诗·人才簿·人才柜
史明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是清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广为人知的一首。在诗中,诗人把人才问题同国家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真可谓言真意切,颇有见地。诗为心声:“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龚自珍文集·对策》)读罢全诗,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原诗无标题,因其主旨是议论人才,可名之曰“人才诗”。
清初学者周亮工平日锐意发现和搜求人才,每有所闻,都把它记在本子上。清人查为仁《莲坡诗话》载其事说:“(周亮工)善经济,喜议论。……居官不肯假借官里人,而好嘉与后进。尝置一簿坐上,与客言海内人才某某,辄疏记之,宦辙所至,必枉车骑过之,又令进其所知,使耳目间不遗一士然后快。”周亮工的那个本子,所记皆当世有用之才,故可称之曰“人才簿”。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他都舍得花些时间,跑些路程,利用一切机会造访求教。“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然而,他那种“使耳目间不遗一士然后快”的精神,实在令人感佩不已。周亮工字减斋,号栎园,明崇祯十三年举进士,清初官至福建左布政使,户部右侍郎。他广交贤才,学问渊博,生平著述甚富。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札记《书影》(十卷本)。
我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以其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史迹而蜚声中外,但他同时也是一位人才问题的拓荒者。他一生爱才成癖,为了发现和使用人才,他做了大量的资料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据清人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记载,林则徐“斋中置大柜”,每次会客,他都详细了解客人的生平和技能、爱好,从中发现有才干的人。客人走后,便将情况记录下来,存入柜中。柜子里有18个“子箱”,按省收藏记录材料,分类保管起来。如需哪方面的人才,就从中寻找线索。看来,这个大柜是专为收藏人才资料而设,又可谓之“人才柜”。据记载,林则徐“家居在官,常以搜访人才、周知庶务为事”。由此观之,信非虚语。


第8版()
专栏:副刊文选

要抓“养成教育”
和平
解放军有个好传统,新战士入伍,都要抓养成教育:军容风纪、条例规章。言行举止,都要养成革命军人的风度。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剧场文明,是否也应从抓“养成教育”入手,导之以理,推及成风,这才是“治本”之计。象这样的办法,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就有人试过。那时,莫斯科一些大剧院敞开大门,让工人、士兵和劳动群众看戏。由于这些劳动者长期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压迫,不知道剧场文明。因此,他们抽烟、高声谈笑,非常随便。对这种现象,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大导演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是批评斥责,而是耐心细致地去抓“养成教育”。每次演出前,他上台先向观众介绍作品内容,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然后,讲观众道德和剧场纪律,告诉观众怎样按时入场,不要吸烟、讲话,还希望他们能穿上最好的衣服,以便更协调地适应剧场美的艺术气氛。由于他的努力,终于逐步纠正了剧场的混乱局面,使观众通过看剧,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美的艺术熏陶。
因此,我觉得,整顿剧场秩序,除了整治极少数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外,还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养成教育”上。事实上,我们的群众都是懂文明、讲礼貌的,只要认真抓一抓,就会象在公共汽车上让座一样很快奏效,并且形成风气的。那时,再有个别滋扰之徒起哄,就必将十分孤立,落个自讨没趣,丢人现眼的下场。(选自《北京日报·广场》)


第8版()
专栏:

田野里的风
金晓燕当夜的阴影,全部消退的时候,新犁的田野,正轻松地呼吸,风,自由地穿行。太阳的目光,隔着雾纱,在处女地似的苏醒的黑土壤上,搜寻残余的薄冰。种子带着手的温暖,在风中扬扬洒洒,——金黄色的,丰满的希望。一声呼吸,飘在炊烟似的雾里,含着特有的温情。呵,春天,在蝴蝶风筝的翅膀上,抖出一串笑意!


第8版()
专栏:

诗二首
屠岸
一切都可能淡忘无论秀峰,含鄱口,天桥,望江亭,有多少清溪,飞瀑,深谷或巉岩,或者月下的松林,湖边的花径,都能在记忆的长廊里消失如轻烟。远望高处阴翳繁茂的林木间,庐山小学的学童们奔跃而出,发结和彩裙,鲜红的领巾,白衬衫,绿叶下嬉闹,花丛里奔跑,追逐……仰看日照峰青翠葱茏的山腰上,阳光洒向每一个男孩和女孩。遥听生命在呼喊,在歌唱,喧嚷,欢乐的音乐如潮水向我奔来。一切都可能淡忘。但这个景象却使我的心永远,永远振荡!
孪婴手携手,共同叩响人世的门环。哦,姊姊先跨进;可妹妹迟到不过一刻钟。顿失去液体的温暖,被气体包裹:两张嘴同声喊叫!严峻的世界轻抱住两个裸体;温煦的阳光刺疼两双瞳孔。是母亲创造了一对精巧的奇迹:那嘴巴,鼻梁,眉心,惊人的雷同!世界上没绝对相同的两副形相;最细微的差异母亲都能够鉴别。万物都依靠自己的特色而成长:庄严的母性举孪婴向燃烧的太阳。两朵白焰已进入人类的行列——白焰的内核是各别思维的荧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