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全国政协部分在京委员和专家学者举行座谈会
为西北地区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献计献策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全国政协部分从事农林牧方面工作的在京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最近连续两次举行座谈会,积极为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治穷致富,开发大西北的号召献计献策。
座谈会认为,搞好大西北的种草种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做好干部的思想转变工作。农牧渔业部专门研究草的工程师黄文惠和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石山说,在我国,把草作为一门学科时间很短。由于过去长期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原有的草、林地遭到破坏,现在要搞好种草种树,必须做好宣传工作,破除轻草思想。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思想搞通才行。
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全国政协农业组副组长、土壤学专家李连捷说,大片山林草地,要靠广大群众去种去管,只有把种草种树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从中看到好处,才能使他们高兴去种,乐意去管。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人王兴让说,在大力开展种草种树的同时,还要抓紧发展畜牧业,一定要想办法让群众尽快得到经济实惠,并保证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种草种树的活动才能长期坚持下去。
科学技术要跟上。大家认为,农林牧,特别是牧草方面的科技力量薄弱,是当前开展种草种树活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科学院畜牧专家程绍迥说,应改革农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在中学农业课程中增加牧草内容,从小学开始就要宣传种树种草,加快培养牧草人才的步伐。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培说,目前,社会上许多人缺乏种草的知识,要加强科普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种草种树的规律,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采取不同方法,种植不同的品种,防止一刀切,把种草种树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搞好全面规划,实行综合治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顾问巫宝三说,种草种树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如农牧民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一部分自用外,主要是出卖和换取日常生活用品。如何搞好商品流通和交通运输,使工业品下乡、下边远地区,对调动和鼓励农牧民种草种树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所以,国家对种草种树要全面规划,实行综合治理。既要有总体规划,长远目标,又要有具体安排,近期要求,力争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收到效益。
全国政协农业组组长蔡子伟说,在大力开展种草种树的同时,要坚决制止对现有山林草地的破坏,这样新培育的山林草地才能发展起来。还要尽快发展速生灌木林,以解决群众烧柴的问题。


第3版()
专栏:

邓力群在青海发表谈话
希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开拓青海出力
据新华社西宁8月29日电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邓力群8月25日在中共青海省委召开的一次会上,要求青海省各级宣传文教部门、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知识分子,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在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协助下,组织起来,从青海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列出专题,认真地、切实地、系统地进行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在编制开拓青海的综合规划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邓力群在谈到怎样学好《邓小平文选》时说,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特别是县以上的领导干部,都要在通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联系本职工作,精读若干篇,深刻领会,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论行动。他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学习经验很好,这就是:区党委领导同志带头学好,认真讨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列出若干题目,分期向干部和群众作辅导报告。他说,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真正收到实效。
邓力群在谈到贯彻胡耀邦同志关于开拓青海省的讲话精神时说,开拓青海省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除了要有计划地吸收人才以外,还必须组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同有实践经验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对青海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充分的、综合的调查研究,制定出有科学根据的、符合实际而又比较完整的开拓青海的综合规划。宣传文教部门、广大知识分子,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青海省自己的力量不够,也可以邀请省外的专家、学者来共同研究。这项工作从现在起就要着手进行。
邓力群说,要大规模开拓青海,就要发展青海的教育事业。他希望首先抓好普及小学教育,然后逐步普及初中教育。在广大牧区,至少要做到每一户有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他说,为此,宣传教育部门的第一位的工作是加强师范教育,为小学、中学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师资。有了合格的教师,才会有合格的学生。他提出,对现在不合格的师资要进行培训。


第3版()
专栏:

棉花和小麦种植者的福音
两种高效低残毒农药攻关有成果
本报讯 记者罗康雄报道:主要用于防治棉花和小麦病虫害的两种高效低残毒农药的科技攻关,已取得可喜的战果。能防治棉花多种病虫害的
“敌虫菊脂”,现已建成两套年产五十吨原药的试验性生产装置,今年第四季度投产后,可供二百万亩棉花地使用;能防治小麦病害的“粉锈宁”,也已建成两套年产二十吨原药的试验性生产装置,今年第四季度投产后,每年可减少因病害而损失的小麦一点三亿斤。按照“六五”期间科技攻关的要求,目前农药科技工作者正在进一步着手解决研制年产三百吨“敌虫菊脂”原药和年产二百吨“粉锈宁”原药生产装置中的科技难题。
这两种高效低残毒农药新品种,都是由上海农药研究所负责研制的。“敌虫菊脂”的施用量仅为一般常用农药的十分之一,可防治一百五十多种农业害虫,杀灭棉花害虫效果更为显著。棉花施用这种农药后,每亩产量可增加百分之十左右,籽棉品质可提高一级。


第3版()
专栏:

六省市支援新疆经济文化建设
本报讯 据《健康报》报道:为加速新疆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建设,苏、浙、鲁、沪、京、津六省、市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达成131项经济技术协作协议。其中,医药卫生对口支援有24项。
按照协议,新疆将每年选送一批医药卫生人员赴六省、市学习,借以培养专科技术骨干和卫校师资;六省、市派出有关专家赴新疆讲学,并通过多种方式协助新疆开展一些高难度手术。


第3版()
专栏:

天津从人财物三方面加强一般中学
据新华社天津8月28日电 (记者虞锡珪)天津市下半年将从人、财、物三方面重点加强一般中学。
这个市已拨出近300万元教育经费,用于改善58所一般中学的教学条件。特别是那些办学成绩突出,而条件较差的一般中学,将得到财力方面的照顾。分配给天津市教育系统的应届大专毕业生,已优先输送到一般中学任教。同时,还要对一般中学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让具备大专毕业文化水平、懂得教育理论和熟悉教学业务的人来担任校长。


第3版()
专栏:

中美学者比较文学讨论会在京开幕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美学者比较文学讨论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
中美20多位学者将在为期三天的讨论会上交流他们在比较文学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就双方学者研究的途径交换意见。中方代表团团长、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佐良教授主持了今天的开幕式。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钱钟书教授致开幕词。他说,在这里举行这样的讨论会还是第一次。他希望将来参加这种双边讨论会的人会一次比一次多,讨论的范围一次比一次广,会议将一次比一次接近理想。美方代表团团长、普林斯顿大学厄尔·迈纳教授在会上发言说:讨论会的目的是开展中美比较文学的合作研究。


第3版()
专栏:体育

第五届全运会
摔跤比赛全部结束
本报上海29日专电 第五届全运会古典式摔跤比赛,经3天的激烈角逐,今晚在黄浦体育馆结束。获得古典式摔跤十个级别第一名的运动员分别是:48公斤级李海生(北京)、52公斤级刘好学(北京)、57公斤级王云虎(北京)、62公斤级张德群(北京)、68公斤级顾景林(新疆)、74公斤级魏庆学(安徽)、82公斤级马木尔别克(新疆)、90公斤级布和(内蒙古)、100公斤级敖荣(内蒙古)、100公斤以上级武海平(青海)。
在今晚举行的闭幕式上,为获得精神文明奖的运动员颁发了奖章。至此,第五届全运会摔跤比赛全部结束。
今晚古典式摔跤决赛争夺激烈,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组队只有两年的北京队后来居上,在自由式和古典式两个项目的比赛中以金牌总数超过国内摔跤劲旅内蒙古队而受到人们注目。


第3版()
专栏:体育

印尼选手获印尼羽毛球公开赛全部冠军
据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雅加达消息:历时5天的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公开赛27日在雅加达结束。印尼选手获得了全部5个项目的冠军。中国选手钱萍获女子单打亚军,徐蓉和吴健秋获女子双打亚军。
在女子单打比赛中,23岁的印尼选手李英华在同钱萍决赛时,以12∶11、11∶2的比分连胜两局,夺得冠军。徐蓉和吴健秋在女子双打决赛中,以1∶2输给印尼的达马扬蒂和弗朗西斯卡屈居亚军。
印尼选手获得的其它3个项目的冠军是:
男子单打:林水镜。男子双打:赫里扬托和卡尔托诺。混合双打:哈迪纳塔和李英华。


第3版()
专栏:体育

群雄争霸 夺魁不易
——全运会摔跤决赛观感
志刚 振中
第五届全运会摔跤决赛已降下帷幕,20枚金牌各归其主。但是,过去那种金牌集中在某些强队手中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越来越多的金牌分散到各省市队。象内蒙古、新疆、山西等队已不能在某一个级别中“独揽天下”,即使是过去稳夺桂冠的项目,稍有不慎,也有丢失的可能。这标志着我国摔跤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此外,在这次比赛中,运动员技术的熟练、连贯,战术的灵活多样,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自由式摔跤中,运动员运用的技术达三四十种,同过去相比,有明显的增加。同时,整个比赛犯规少,场上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也极为少见。
通过比赛,人们看到了我国摔跤运动的现状和前景,增强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信心。我国1951年开始有摔跤项目的比赛,虽然历史较短,但群众性摔跤的传统却源远流长,尤其是内蒙古、新疆、云南、山西、吉林等地,摔跤运动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内蒙古牧区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我国开展摔跤运动有着良好的条件。
从近年来国内外比赛的情况看,我们也有进步。如一直不被人们注意的上海队,这次夺得自由式摔跤100公斤以上级的第二名;建队较晚的北京队,夺得了自由式摔跤的两枚金牌。改变了以往这个项目城市队落后于边远地区队的状况。我国参加国际比赛的成绩也有提高。在世界锦标赛、亚运会、世界青年锦标赛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那种认为中国摔跤不能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观点是应当改变的。
问题是这个项目怎样提高。此间行家们认为:一方面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摔跤活动,办好业余体校,加强选材工作,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多参加国际比赛,锻炼队伍,交流经验,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运动员特点的训练方法和技术风格,发挥出我国运动员灵活、速度快的特点,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只要把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国的摔跤运动就一定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3版()
专栏:新纪录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选手各创一项游泳世界纪录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运动员米·格罗斯,二十六日在罗马举行的第十六届欧洲游泳锦标赛上,以一分五十七秒零五的成绩,打破男子二百米蝶泳一分五十八秒零一的世界纪录。
在同一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女子游泳队以四分五秒七九的成绩创造女子四乘一百米混合泳接力世界纪录。原世界纪录是这个国家的选手在一九八二年创造的,成绩是四分五秒八八。 (据新华社)(附图片)
图为格罗斯破蝶泳纪录时的情景。 (新华社发)


第3版()
专栏:

探索者的情操
——记奋战在横断山区的青藏高原科考队
本报通讯员 陈和毅 缪天福 本报记者 郭龙春
在当年老红军征战过的横断山区,活跃着一支从事新长征的科技队伍。他们学习和继承“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年复一年,远离城市,远离家室,来这里爬雪山,过草地,攀金沙江畔的云崖,跨大渡河上的索桥,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坚持进行野外考察。
这支考察研究“世界屋脊”长达十年的科技队伍,名字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他们在科学院野外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榜上名列首位。
窥察“地质构造之窗”
横断山区地处藏东、川西、滇西北一带,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大而又最年轻的高原。按照地质界的板块学说,青藏高原及其国外邻区,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结合的地带。这里是研究环球地质构造的一个关键地区,有人称之为“世界地质构造之窗”。许多国家的学者渴望从这个窗口窥察到一些大自然的奥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考队对高原主体——西藏境内的考察,取得优异的成果,为祖国赢得了声誉。从1981年起,他们转战到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区。这个地区的地形、气候、山川走向等又独具特色。在这里深入进行科学考察,有助于揭示整个高原的奥秘。
探索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变的历史,需要寻找特定的岩石、生物化石等地质历史的见证,凭借他们来再现亿万年前的自然景观。这既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古生物地质组探查古海的故事,就是一例。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考察,证实今日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曾经是碧波荡漾的海洋。在四亿年前,藏北和滇西就同是古海。但两地相距千里,其间是海水直接相通,还是有陆地阻隔?陈挺恩率领的古生物地质组去年带着这个问题,到藏东地区进行了认真的考察。
他们根据事先掌握的线索,来到察隅县一个有地质露头的地方。现实却使他们很失望。这个地方,下面是奔腾湍急的河流,两旁是陡峭的山崖,而公路旁边便于寻找化石的地带,有一个庞大的洪积扇(即扇形的洪水堆积物),即使有需要的化石,也被它掩埋了。怎么办?他们不肯轻易收兵,决定翻越洪积扇,爬到陡壁上去寻找。陈挺恩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一名中年知识分子。因为长期在高原工作,身患胃溃疡、关节炎等疾病。当时,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不顾身上的病痛,克服高山缺氧等困难,和同志们一起,奋力沿着四十度的陡坡攀登。他们终于在悬崖上发现了四亿年前的中奥陶世地层,找到了当年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化石。后来,他们又到芒康县翻山越岭,找到了同类化石。这些化石证明,四亿年前藏东和藏北、滇西存在着同样的生物群。这就为藏滇古海经由藏东互相连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近三年来,青藏高原科考队在兄弟单位的协作支持下,在横断山区收集到一些有关板块缝合带的新资料,发现了老第三纪和中更新世的哺乳动物等化石。这类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隆起和演化的历史,都有重要价值。
探索“生物王国”
横断山区虽然有横空出世的雪山和千年不化的冰川,但它却是一个优美的花圃、生物的乐园。这个地区兽类、鸟类、昆虫的种类,都占全国半数以上。珍贵、稀有动植物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
这个地区为什么能享有“生物王国”的美称?原来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地形上看,这里是世界闻名的高山峡谷地带。气候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如果你从河谷登上山顶,就会发现“十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在亚热带地区同时有温带和寒带的生物存在。从地理位置看,我国南北两大类动物的分界线正横穿横断山区。这里的山川又是南北走向,南方的动物可以沿河谷北上,北方的动物可以沿高山地带向南迁延。这一带是南北两大类动物交汇的地方。从地质历史上看,横断山脉部分谷底,在第四纪冰期没有遭受寒冷气候的重大影响,充当了某些生物的庇护所,保留下一些古老的生物,如大熊猫、珙桐、连香树等。在生物学研究方面,这个地区一向受到中外学术界的关注。
这个“生物王国”里,到底有多少“珍宝”?这些动植物资源应当怎样保护和利用?一连串的课题,吸引着许多科学工作者。彭鸿绶是我国著名兽类学家之一,前年已是72岁高龄,还兴致勃勃地进入横断山区。他先后考察了丽江、德钦等高山地区和中甸林区。他渴望完成多年的宿愿:查清横断山区的动物资源,向国家提出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案。不幸的是,高原上恶劣的自然条件,连续一个多月的奔波劳累,使他得了高山性急性肺水肿病。这位老专家为科学事业献出全部心血,最后长眠在横断山上!
凭着这种献身精神,动物考察组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在前两年就采得鸟兽标本5,000多号,并且发现了一些动物新种。仅1981年在横断山南段采集的属于跳甲科丝跳甲属的昆虫,就有十个新种。独龙江小分队去年采集了3万多号植物标本,目前经过鉴定的,有7个高等植物新种、3个真菌新种。这些成果是得来不易的。
独龙江流域地处中缅边界和云南、西藏两省区交界处,大部分地区没有人进行过植物考察,北部还有一片无人区。山高谷深,不仅没有公路,连骑马也不可能。独龙江小分队的9名勇士,包括两名女将,在这个地区徒步行走上千里路,翻越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12座。有的同志走独木桥失足,幸而骑在树干上才没有跌进滔滔激流;有的同志爬雪山时滑倒了,几乎滚下茫茫深渊;还有几个同志险些被山上崩塌下来的石块砸倒……。再加上毒蛇挡道,疾病威胁,困难始终伴随着他们。
我们访问的一位女将,谈起这类险情还有些后怕。但当时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了。白天,他们象进入神话中的珠宝宫殿一样,贪婪地采集竹树花草;入夜,不顾蚊虫的频繁袭击,在烛光、电筒灯光下抓紧处理标本。每天起码工作12个小时。
全靠着为祖国、为科学的坚定信念,这9名勇士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历经“九难十八劫”,终于胜利完成了这一科学考察的壮举,首次搞清了独龙江流域的植被状况。一路护送他们的解放军指战员也佩服地说:“你们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你们是了不起的人!”
开发“聚宝盆”
横断山区好比一个待开发的“聚宝盆”。科考队员们感到自己肩头上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在完成学科基础研究考察任务的同时,理应协助地方上研究如何用科学方法来开发利用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3年来,科考队的各个专业组,分别对若尔盖等地的沼泽,包括沼泽区内草场、泥炭的利用作了调查;对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地热资源作了较详细的摸底;对邛海等湖泊的水产资源及捕捞、管理方法作了调查分析;对高山森林的合理采伐更新,以及对洱海地区调水方案的选择等等,都作了大量考察研究工作。他们提出的建议,许多都受到当地领导机关的重视,有的已被采纳实施。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农业自然资源遥感和综合系列制图,是青藏高原科考队发挥多学科的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次尝试。参加考察和制图的有地理、土壤、植物、遥感、地图等8个专业的科技人员。通过野外考察,参照卫星像片,共编制了地貌、植被、森林分布、土地利用现状、农业自然分区等18幅地图。为绘好这些地图,他们既象登山队员那样勇敢地翻山攀岭,进行实地勘查,又象绣花姑娘那样,仔细地画准每一条界线,染好每一块颜色。
这些地图为制定农业区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认识横断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典型区域的基础资料。刚一脱稿,就受到地方上的热情欢迎。(附图片)
考察队员爬雪山、过草地、风餐露宿,另有一番乐趣。这是青藏高原科考队沼泽专业组踏勘若尔盖湖滨沼泽时午餐的情况。 陈和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