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访问记

立艺先立德
——记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
李卓敏
“艺术要力求成为艺苑精品,决不能降格变作集市商品。”日前,我在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邸宅作客,当谈及艺品与人品时,这位八十二岁高龄的长者道出了上述箴言。他还谈到,近二年来,从艺人员争名风波、逐利纠葛时有见闻。这无疑是一种腐蚀剂,对于艺术队伍的危害甚大,亟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整饬风纪,祛邪扶正。因为立艺需先立德。
“立艺需先立德”,我深受启迪。回忆俞老业绩,艺德早有声誉;为求其详,特循迹走访了与俞老长期合作的昆曲剧作家陆兼之以及俞门弟子蔡正仁等,听到许多感人的事情。我觉得,俞老的艺德约有四个方面,即尊敬师长,友爱同辈,对学生悉心培育,对观众极端负责。
俞振飞尊敬师长,友爱同辈的事情已经传之弥广,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他是如何培育学生和对观众负责的。1956年,他待梅兰芳与他合作的电影《断桥》一拍完,便立刻由京返沪,不计条件,在大草棚里同朱传茗联袂向昆曲训练班的学员们作了《评雪辨踪》的示范演出,并且详细讲解,悉心辅导。他的学生岳美缇原学旦角,因当年上海戏校要排昆剧《游园惊梦》,准备选岳改演小生,但又担心她短期内能否学好,俞振飞当即自告奋勇进行包教。于是日夜严格训练,竟至废寝忘餐。首演之夜,他还亲自为她穿靴、戴帽,并谆谆叮嘱:此戏虽然表现男女情爱,却要演得端方纯朴,切忌脂粉气味。结果岳演来得体、传神,一举成名。以后俞对岳美缇又勤加培养,除教戏外,还教习丹青、书法,使她终于成为一位唱做双佳的昆剧女小生及画竹妙手。他对另一爱徒蔡正仁也是关怀备至。1958年夏,他在欧洲访问演出之际,得知19岁的小蔡左眼不慎被铁片挫伤,在手术治疗中思想异常苦闷。他便航邮长信,嘱小蔡切不可灰心气馁,应积极配合医生,争取手术的成功。小蔡病愈后提出要攻下尖端剧目《太白醉写》。俞老知道,此戏只有一句唱,全剧要靠演员精深的文学修养与舞台经验,以深度不一的醉态、含义各异的笑声、浪漫飘逸的神采和复杂优美的身段来表演,难度极高。老艺术家的强烈责任心,使他感到应该热情鼓励年青人积极进取。于是便慷慨应允,并立即付诸行动,教诗教戏,竭尽全力。他毫无门户之见,还要小蔡向沈传芷老师再学此戏。1979年蔡正仁有一次偶然提及想学昆曲《临江会》,俞振飞却十分认真,因十年动乱中剧本散失,凭记忆又恐疏漏,便特地去信美国,向另一能演此戏的师兄赵世辉要来剧本,然后悉心施教,使蔡正仁艺术上更加全面发展。江苏省苏昆剧团草创初期,师资匮乏,俞振飞闻讯,认为有支援之责,便偕同昆曲专家徐凌云、京昆名家言慧珠专程飞宁,向旦角张继青和小生董继浩亲授了七八出戏。当时戏曲界均盛赞俞老艺德超群,具有“一盘棋”精神。
俞振飞对观众也十分负责。他认为,要“认真对艺术,诚恳待观众”。上演新戏固然要反复排练,复演老戏也必从头至尾逐句唱念、逐个身段过滤。如《贩马记》演唱不下千次,但每次演前,无不与合演者及鼓师、乐师等重新排过。《太白醉写》气度豪放,动作异常,更是不敢稍有懈怠。去年他在京演出此剧,不顾年迈,直立下跪、醉跪醉卧等高难度动作,凡塑造人物、规定情境需要而合理合度的,仍一丝不苟照做,并不省略。然而这又并不妨碍他进行艺术改革。如《太白醉写》,原本有李白酒醉呕吐,以手指将污物弹向高力士面部等表演。俞老认为,这些是有损于李白诗人形象的;同时也不利于提高观众的审美情趣,因此他都摒弃不用。
我认为:大大发扬象俞振飞同志这样高尚的艺德,对于当前文艺界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艺术质量的提高,肯定是会大有裨益的。(附图片)
俞振飞在观看学生练功


第7版()
专栏:城市雕塑漫谈

装饰艺术应有地方色彩
朱国荣
去年,我到南方去,一些装饰雕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州白云宾馆内有一个小小的水池子,池边卧着一颗很大的白色贝壳,它那优美的形体,真使人叹服造物主的创造,然而这是一个人工制成的园林装饰雕塑《贝壳》。贝壳与水池子,与广州这个滨海城市都构成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阳朔的阳朔公园里有个“园中园”,里面的装饰雕塑也很有特色:用素有“甲桂林”的阳朔山石组成一个盆景式的装饰,有“一览众山小”的情趣。上海南翔古漪园新建的一块取材于古代传说的浮雕照壁《白鹤南翔》,则可以说是一幅别具一格的“导游图”了。这些装饰雕塑的动人之处,除了它们本身的造型美之外,主要在于占了“地利”,给人一种强烈的地方色彩感。
室外装饰雕塑、室内装饰壁画属于大型装饰艺术,它们不同于一般的装饰艺术,所起的作用在其装饰范围内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广州的一座建筑物大厅里画了一幅大型壁画《羊城花市》,点出了广州“家家都在花丛中”的美处。武汉东湖宾馆宴会厅有一幅大型花釉陶版壁画《楚乐》,再现了湖北古代的文化艺术。上海十六铺客运站里的大型丙烯壁画《水乡抒情》,齐齐哈尔车站里的镶嵌壁画《大兴安岭》等雕塑,都从各个角度体现了鲜明的地方色彩,有的甚至是“点睛”之笔。
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的装饰雕塑和装饰壁画中也存在着轻视地方色彩的问题。其一是同一个题材在各地被广泛采用,造成雷同、单调。例如“丝绸之路”、“万里长城”、“迎客松”等,从北到南,就逶迤在各地的宾馆饭店之中。其二是喜欢表现异乡风光、异乡情调。自从北京国际机场壁画诞生后,以其题材的广泛和内容的丰富多样给予各地很大的影响。如果各地相继效法照搬,就没有必要了。表现异乡的东西,失去本地的特色,虽图一时新鲜,但生命力是很难长久的。上海动物园有座很好的雕塑,塑造的是“草原小姐妹”,但是把它放在上海就感到有点不那么妥当,如果把它放在内蒙古的一个适当的地方,也许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轻视地方色彩,有的是出于领导的意见,有的是因为作者的偏爱,总之,都是把地方色彩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而不是必须要放的“盐”。其实地方色彩对本地人来说,是最有自豪感的,而对外乡人来说,又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处,更何况“情人眼里出西施”呢!


第7版()
专栏:群众文化

山庄清音
张文祥
傍晚时分,我在承德避暑山庄散步。忽然,微风中传来丝竹管弦之声,若断若续。循声走去,只见烟雨楼上灯火通明,人影幢幢。见前面大厅之中坐满了人,几位白发老人列成一排,向南而坐,双目微合。每人手中操弄着一件乐器。
我身边的一位同志对我说:“这是热河清音会的老人举办的‘宫廷音乐’消夏晚会。”“宫廷音乐”消夏晚会,这事多新鲜!
正演唱的一个曲子叫《月下海棠》。只见一位鹤发老人横笛气满,轻重疾徐,十分自然。另外一位老人操起琵琶,一个幽雅恬静的过门后,其余几位洞箫、笙、琴齐声演奏。《月下海棠》奏罢,接着是金戈铁马的《乌江渡》,音调婉转的《姑嫂月》以及《梅花三弄》。
观众席中鸦雀无声,显然人们都沉醉在这乐曲中了。据说这几位老人都有七八十岁,他们不懂五线谱,用的是工尺曲谱,却能把各种物态、场面表达得维妙维肖。现在挖掘出来的宫廷音乐共十六个曲目,都是根据老人们珍藏起来的手抄曲谱整理成的。关于清宫廷音乐和清音会还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呢。
清朝初年,康乾二帝经常在避暑山庄宴请宾客,常常有胡笳、羌管伴奏。由于频繁的政治活动和文化交流,使宫廷音乐得到迅速发展。不过,凡是宫廷音乐的曲谱当时都不得外传。后来有一位叫陈九公的宦官,从故宫被贬到热河近天禅院,他就把宫廷音乐教给了在热河驻守的内务府人。辛亥革命后,宫廷乐师走向民间,有一位叫唐锡福的乐师收了三个徒弟。如今在这几位奏乐老人中有一位叫白雪樵的,就是唐锡福的亲传弟子。1920年前后,唐锡福邀集了散于民间的乐师、徒弟等十余人组成了“热河清音会”,经常为百姓进行演出。从此这些吸收了民间乐曲精华的宫廷音乐,又回到人民群众之中。
可是在军阀统治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下,清音会被迫解散了。1946年文化抗帝协会的徐懋庸、方纪、安波等同志寻访清音会的成员,恢复了清音会组织。但由于当时种种困难,犹未完备。直到全国解放,清音会的老人象是枯木逢春,决心让濒临绝迹的宫廷音乐在人民群众中间重新奏响,使它后继有人。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清音会亦遭浩劫。粉碎“四人帮”后,宫廷音乐重新受到重视,清音会成为承德人民的骄傲。
最后一曲《浔阳夜渡》奏完了。凭栏远眺,我想,把宏伟的建筑留给后人是一种贡献,那么,把这优美的艺术、“无形的建筑”留传给后人,也将是不小的功绩吧!


第7版()
专栏:

西藏藏剧团深入牧区演出
本报讯 记者何东君报道: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最近到青海、甘肃等省的城市和牧区慰问演出,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这是西藏藏剧团为增进民族团结、进行文化交流第一次出区巡回演出。
藏剧团演出的大型传统藏戏——《诺桑法王》和《苏吉尼玛》是两出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传统剧目。《诺》剧通过北国王子诺桑和天界晋白玉仙女云卓拉姆的悲欢离合故事,歌颂了坚贞纯洁的爱情,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剧情曲折生动,使观众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藏戏起源于十五世纪初,距今已近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早先它以广场戏的形式出现,角色带面具,乐器只有一鼓一钹,用伴唱帮腔。1960年,西藏藏剧团成立后,对一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改编,将歌、舞、白融为一体,配有乐队,从内容到表演、布景等进行较多的改革,形成一种既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舞台设施的崭新剧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团注意发挥老艺人的作用,同时积极培养新秀。1980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得了国家民委和文化部的嘉奖。
这个剧团还将去四川、云南,为藏族群众演出。


第7版()
专栏:

滞销书降价展销好
贡志发
前不久,北京市新华书店崇文区店举办了滞销图书降价展销,展出各类图书近六百种。共销售图书七万五千多册,销售金额近一千五百元。受到读者极大欢迎。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事业发展很快,发行工作也有改进,建立了不少专业书店和邮购门市部。但图书出版周期长,发行过程中间环节多,订货量掌握不准,而读者对图书的需求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籍的销售,使得一部分书籍由“畅销”变成了“滞销”。北京市一个区店积压书有一千多个品种,价值二十五万元。对这批图书,降价销售,可以减少资金积压。看来是折本,其实比长期放在库房或堆在书架上无人问津要好得多;再是变“死书”为“活书”,发挥了图书应有的作用。现在有些文化参考书籍内容大同小异,如果把积压的同类书籍降价出售,对一些收入低的青少年读者来说,是件好事。


第7版()
专栏:知识角

摄影小说
卢向韬
所谓摄影小说,就是用摄影画面表达文学故事。这种介于连环画和电影之间的艺术形式,一方面要讲究艺术构思,追求画图简洁美和内容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又要有适当的人选扮演角色,按照原文字描写中的情节、人物进行导演,拍摄成类似电影中“定格”的照片,再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象连环图画那样编排起来。它是摄影艺术与其它艺术互相渗透、互相借鉴的产物,既比单纯的文字小说更具体可视,又比电影易于制作和普及。
摄影小说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拉美等地十分流行。它最初出现在二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欧洲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公认的艺术品种。有的编摄者把文学名著(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尔斯泰的《复活》等)争相拍成摄影小说;有的摄影师则专请著名演员扮演角色;有的作家则专为摄影小说写脚本。与此同时,摄影小说在日本也盛行起来,出自著名作家大竹省二手笔的摄影小说《白色的梦》,就是反映战后日本人民向往和平题材的优秀之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文艺商品化,这种盛极一时的艺术形式,走向追求人体描写的颓废道路而日趋没落了。
摄影小说近来在我国一些青年刊物上陆续出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第7版()
专栏:随笔

从议论安娜说起
邵燕祥
去年,曾一度出现过“议论安娜”的小小风波。单是一家晚报,就收到数以百计的议论《安娜·卡列尼娜》电视片的信稿。街谈巷议当然更多。围绕着根据老托尔斯泰的名著改编的这部电视剧系列片,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是好事。
过去《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译本和电影发行的时候,并没引起这样强烈的反响。我想这一方面说明具有很大群众性的电视已经深入人民的文化生活,一方面说明人们普遍关心和思索社会道德问题,或者再就是物质生活和文化教养都提高了,因而更加重视文艺了吧!
记得1958年,曾经有人写文章:《托尔斯泰没得用》;后来又有人写文章:《谁说“托尔斯泰没得用”?》那桩公案还只是讨论托尔斯泰有用没用的问题,现在却在议论他的名著是否有害的问题了。
当然,改编本并不就是原著。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改编。
托尔斯泰的这部名著,米高梅公司1927年拍摄的改编电影《爱情》,是个“大团圆”的版本:卡列宁死了,渥伦斯基和安娜结婚了。之所以这样改编,显然是觉得托尔斯泰原著不合口味。
假如觉得托尔斯泰原著不能尽如人意,上述好莱坞的方案也接受不了,还可以作别的安排。比如设想另一种“大团圆”,设法把渥伦斯基发落掉,安娜“改邪归正”,与卡列宁破镜重圆,等等。
我们有过许多《红楼圆梦》、《红楼补梦》之类的作品是这样弥补缺憾的;更彻底的作法是另写一部《儿女英雄传》,树立作者的理想人物,“劝善戒淫”,抵消《红楼梦》的影响。
至今尚未听说有谁要写一部“反安娜”来唱对台戏。假使有人要写,我奉劝他也还是先看看原著为好。
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托尔斯泰原著尚且不能尽如人意。这次放映的电视改编本自然也不能尽如人意。然而,倘起托尔斯泰于地下,也许他会认为这部电视片总比好莱坞1927年那次改编略胜一筹吧。
议论从原著到改编以至投入摄制中的导演表演等问题,恐怕主要是文艺界朋友的事。包括广大干部、群众在内的群众性议论的关键,似乎还是在于托尔斯泰的小说的基本情节和思想倾向,是否应认为教唆犯罪,伤风败俗。1969年上海《文汇报》曾载文点名托尔斯泰的《复活》为“黄色小说”,也许有人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其然,岂其然乎?
不管怎么说,我总觉得,一部世界古典名著成为公众的话题,人们想通过议论弄清楚怎样欣赏文艺作品,怎样对待古代和外国文艺作品,怎样认识文艺作品的社会作用,乃至联系到恋爱、婚姻、家庭道德的理论和实际……比起一般地闲谈张三通奸、李四乱搞,这毕竟是比较更接近于文明的一种表现。还有托尔斯泰何许人也,他那时代的俄罗斯社会和他书中的人物又都是怎么回事,也可以从议论中多少有所了解。有了这些常识,就既不会去模仿安娜,也不会以渥伦斯基自许,更不会以卡列宁自况了。
因此,我说,议论安娜这件事好。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文艺新书
△由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编写、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阅古楼和三希堂法帖》一书,现已发行。这本书收集了魏、晋、隋、唐、五代、金、元、明135家的代表性作品。并附有书法家的简介,草书的释文和图片。
(李景生 黄忠祥)
△《开拓者》(报告文学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本书收集的报告文学作品17篇,着重反映了重庆地区改革新貌,描写了置身改革潮流中的各种人物。 (李哲良)
△《云帆集》(作者毛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近年来部分诗作的结集。这些诗篇抒发了作者走访祖国名山大川勾起的悠悠情思和激发的澎湃热情。
(谷 水)


第7版()
专栏:

“月是故乡明”征文
本报讯 为鼓励华侨题材的文艺创作,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华声报》联合举办“月是故乡明”征文活动。
征文要求反映华侨、归侨、侨眷爱国爱乡的感人事迹和侨乡风貌等内容,体裁以报告文学、小说、散文和诗歌为主,同时也欢迎电影、电视文学剧本。征文截止时间为1984年1月31日。 (罗月英)


第7版()
专栏:

“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本报讯 为纪念“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邮电部决定于1983年9月1日发行“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套(一枚)。邮票图案是一位英姿焕发、朝气蓬勃的妇女形象,背景为各行各业中的妇女。图案表示中国妇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在抚育下一代健康成长中的伟大作用。邮票面值8分,彩色影写版印制。邮票设计者是邹建军。(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牡丹园》雕塑(北京植物园内)
作者 史美英


第7版()
专栏:

河北承德“热河清音会”的民间老艺人在演奏 季 增摄


第7版()
专栏:

刊头题字 孙伯翔
刊头摄影 《牧马》 岳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