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上海机床厂下本钱帮助科技人员更新知识
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报讯 记者刘军报道:技术力量雄厚的上海机床厂生产的精密磨床去年畅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获得了金字招牌的称誉。这家工厂负责技术开发的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梁仁圻说:“取得这些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视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
这家厂是专业生产磨床的工厂。全厂现有工程技术人员671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27人,平均年龄49岁。他们大多数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但普遍缺乏新兴的科学知识,与生产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六五”期间,这个厂的目标是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因此,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解决知识老化问题,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从1980年起,工厂就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组织设计人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使他们便于在实践中比较集中地积累设计经验,学习新知识。其次,组织全厂三分之二的设计、科研人员分期分批参加了各种专业培训班学习,有的还选送到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学习电子计算机、现代设计方法、微处理机、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机床造型设计等30多门新技术。第三,选派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考察,参加外贸谈判和中外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第四,邀请一批中外专家来厂作专题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价值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系统工程等新技术、新工艺,深受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近年来,上海机床厂除设立了电子计算机中心和磨研测试中心外,还由技术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挂帅,成立了技术开发前景调查组,先后走访了全国轻工、纺织、仪表等行业70多家企业,了解生产发展趋势,然后根据社会需要安排生产,保证产品“改进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需要。厂内还专门拨出1万元用作产品开发奖,主要奖励对开发新产品有贡献的科研、设计和工艺人员。
现在,工厂各处充满为祖国四化而刻苦学习的空气,科技人员勤奋读书的动人情景比比皆是。


第3版()
专栏:专论

重视在职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林寿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十多年来,许多国家广泛推行“继续教育”,加速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科技人员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一个基础,其成就和贡献在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能否在此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水平。
我国科技人员面临四化建设的新形势,也迫切要求知识更新,并把它作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切身问题。据了解,科技人员对于“继续教育”的需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求学习新兴科学技术知识。例如电子计算机在国外应用已很普遍,而我国的科技人员大多过去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电子计算机。有的专家,提出应在科技人员中开展电子计算机的“扫盲”活动。又如,目前我们产品质量上不去,测试技术落后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近年来国外这方面发展很快,不少科技人员积极要求学习掌握新的测试技术。
二、要求进修外语。
三、要求学习经济和管理科学。多年来,高等学校中学工科的不学习经济和管理课程。党中央提出“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后,广大科技人员深切感到学习经济、掌握管理知识的迫切性。近来,有一部分科技人员担任了领导职务,他们学习管理科学的要求更为强烈。
四、要求学习相近学科的知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许多科技干部感到原来的知识面太窄,需要学习相近学科的知识。例如,随着机、电结合的发展趋势,机械工程方面的科技人员约有一半以上的人要求学习电子技术。
五、要求补习基础理论。许多科技人员通过长期实践之后,深切感到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专业技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去年在北京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查中,我们从30多个单位了解到,前国务院科技干部局关于助研、工程师以上科技干部每三年给予三个月至半年进修期的规定,几乎都没有落实。科技干部对此深感焦虑。他们说:光挤奶,不喂草,长此下去,科技队伍将会出现危机。
加强对科技人员“继续教育”,首先是有关领导要提高认识。目前,不少领导干部忙于应付眼前工作,缺乏长远眼光,把人才培养和当前生产对立起来,只看到工作忙,舍不得让科技人员进修。也有些干部虽然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开始重视,但往往只看到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人需要学习,而体会不到科技人员特别是一些科技骨干学习的必要性。目前许多单位在职科技人员的教育成了职工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事实证明,哪个单位领导思想上真正重视了,哪个单位的“继续教育”就能开展起来。例如,有个研究所,科技人员要求学习电子计算机,领导上也是强调任务忙抽不出人来。有位科技人员硬是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参加学习,并把自己手头的计算任务,带去作为上机的实习课题。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最后用两个小时完成了他原来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领导感慨地说:确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二,实行科技干部管理的改革,进一步打破人才使用以及待遇上的平均主义,从政策上增强科技人员学习、进取的动力。
第三,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结合,共同努力,办好“继续教育”事业。教育部门应将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列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解决好经费、师资和培训机构的建设等问题。还应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订出“继续教育”的有关法规,把“继续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并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政府办,群众组织也办;教育部门办,企业也办,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培训网。从我们这几年实践的经验看,在广泛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同时,必须有重点地建设社会化的培训中心。采取社会化的办法,可以解决一家一户分散搞“小而全”培训所遇到的某些困难,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水平和效益。北京市科协建立了科技进修学院,作为全市科技骨干的培训中心,效果很好,被誉为知识更新的“加油站”。


第3版()
专栏:

重视智力开发 鼓励知识更新
解放军九七医院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本报讯 通讯员张洪水、记者鲁南报道:解放军九七医院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三年来,通过培训、进修、参观学习和增设先进设备等办法,大搞智力投资,实现知识、技术更新,取得显著成效。
九七医院开发智力,培养人才,有计划,有安排。对于主治军医以上的骨干,支持他们到各大医院、医学院参观学习,接受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医院还请专家教授到医院讲授最新医疗成就,开拓知识领域;对于青年医务人员,有计划地选送进修。目前,全院青年医务人员都进修过一次,有的进修过多次,长者五年,短的半年,医疗水平迅速提高。医院重视组织在职人员的业务学习,一年两次考核评比,鼓励自学成才。为了交流学术思想,医院创办了专业学术刊物,每年召开一次学术交流会。
这家医院还十分重视设备、技术的更新,几年来,他们精打细算,自筹资金40多万元,在上级资助下,先后购买15种先进医疗器械。


第3版()
专栏:

南京市作出具体规定
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
本报讯 记者孙健报道:今年春,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规定,要求各单位做人才流动的促进派。几个月来,已经在实际工作中见到效果。
南京市的规定要求:对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科技人员逐步调整归队;把一些单位剩余的科技人员,输送到科技力量薄弱的单位去;闲散待业的人才,根据需要吸收录用,安排工作;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专业人员,可以调整、充实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和领导岗位上去。人才流动,有选调、借用、招聘、引进、兼职等几种形式。凡具有专长的在职干部、工人、城镇待业人员,都可以报名应聘,有关单位应予积极支持,不得无理阻挠。南京市还规定,从全民所有制单位调到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其待遇不变。农业科技人员,凡从市区到县、郊工作的,本人户口、粮油关系均可不转。应聘录用的社会闲散待业科技人员,可根据其学历、资历、实际水平和担任的工作,评定其工资级别和技术职称。


第3版()
专栏:

辽阳石油化学纤维工业总公司科协组织科技人员进修
据新华社沈阳电 辽阳石油化学纤维工业总公司科协结合生产实际,培训科技人员,初步解决了知识老化问题。
这个公司是我国新建的现代化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科技人员大都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大专毕业生,为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急需知识更新。1980年,公司科协在对科技人员学识状况进行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培训规划,采取填补缺门的办法,对科技人员进行培训。科协举办了化学反应工程学习班,科技人员学习后不仅掌握了这门新学科的基本理论,而且弄清了找到反应器最佳工艺参数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本公司70多台反应器的经济效益。
三年来,公司科协共举办34期新技术专题培训班和五种外语学习班,邀请50多名国内外专家、教授来公司讲学,使1,300多名科技人员更新了知识,开阔了知识面。


第3版()
专栏:科教卫简讯

北京中医学会开展智力支边活动
本报讯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北京分会应吉林省浑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的邀请,组织了由北京市中医界七位专家教授组成的智力支边讲学团,于八月中旬到达浑江,为浑江市的中医药医务工作者传授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受到当地医务工作者的欢迎。
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讲学团为浑江市中医人员举办了短期学习班,并与当地的中医工作者进行座谈,还在门诊、病房进行临床示教。


第3版()
专栏:科教卫简讯

高校科技写作课教师进修班结业
本报讯 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举办的全国高校科技写作课教师进修班,最近在北京结业。来自全国一百三十余所理工农医类高校的近二百名教师参加了学习。二十余名专家、学者为进修班讲了课。 向华明


第3版()
专栏:科教卫简讯

国际沸腾燃烧学术会议闭幕
历时四天的国际沸腾燃烧及应用技术学术会议八月二十五日在京闭幕,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


第3版()
专栏:科教卫简讯

海外侨胞为福建省南安县中小学设立奖学金奖励金
旅居海外的福建省南安县侨胞为家乡的十五所中小学校设立奖学金、奖励金,鼓励教师搞好教学和学生勤奋学习,受到乡亲们的赞誉。


第3版()
专栏:科教卫简讯

中山大学高级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在香港举行成立仪式
中山大学高级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八月二十六日在香港举行成立仪式。
基金会主席杨振宁教授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基金会将支持中山大学高级学术中心进行数学、物理学、人类学和文字学四个项目的科研工作。
广州中山大学校长黄焕秋、副校长李华钟也参加了今天的基金会成立仪式。


第3版()
专栏:科教卫简讯

措成桑姆把一批文物献给国家
今年六十六岁的西藏老尼姑措成桑姆,最近把自己珍藏二十四年的一套银质茶具、二十二尊镀金铜佛像和二十二幅唐嘎(轴画)献给了国家。
拉萨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和堆龙德庆县人民政府召开大会,对措成桑姆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根据她的要求,目前已将这批文物交给座落在堆龙德庆县境内的白教寺庙——楚布寺。(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体育

中国青年手球队战胜科威特队
本报讯 记者刘小明报道:世界青年男子手球锦标赛亚洲区预选赛决赛,昨晚在北京进行了第一场比赛。结果,中国青年队在主场以21∶18战胜科威特青年队。
这场比赛,双方争夺十分激烈。上半时开局,中国队以3∶0、6∶3领先。但是,科威特队经验丰富的匈牙利籍教练法鲁德很快改变了战术,科队在阵地战中稳扎稳打,利用3号加利利的远射,逐渐把比分追成5∶6、7∶8,上半时结束时8∶8平。
下半时中国队发挥自己的快速特点,两翼进攻频频得分,最后5分钟,中国队超出对方4分。终场前,科队扳回一球。中国队以3分优势结束比赛。
赛后,中国青年队教练丁爱宝对记者说:“客队是欧洲型打法的队伍,擅长整体攻防。中国青年队的特点是以快为主。第二场比赛在科威特进行,中国青年队应在阵地防守上下功夫,减少失误,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力争再传捷报。”


第3版()
专栏:体育

他们也在奋斗
——记为我国垒球事业辛勤工作的人们
随着我国女垒在国际比赛中接连获胜,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熟悉了李念敏、赵杰、杨岱进、华杰……这些场上的健将。但是在垒球队,人们却怀着敬意谈起了另外一些人——一些为我国女垒事业的发展而长年累月默默工作的人。
教练员们是带头人。北京女垒队的老运动员们至今清楚地记着她们的启蒙教练:郭琴生、张振美、于正之。垒球运动中断了十三年后的1974年,在北京宣武体育场,三位教练带着一批十五、六岁的小队员开始了最初的训练:买不起金属球棒,就用木棒代替;平整好闲置的场地,划上标志线,就修成了简易训练场;垒球坏了,他们教给队员怎样用尼龙线一针针地缝好……。条件可以将就,但训练却决不能马虎。要求队员们做到的,教练们自己做在前面:投、接、击球、铲垒、滑垒,示范动作做了一遍又一遍,每个动作都严肃认真。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命令。训练中,姑娘们有时累得掉下泪来,可是看着教练们和自己一样,也是满脸汗、一身土,就又咬咬牙挺住了。1976年到1980年,连续五个春节,北京女垒队员们都是和教练员一起在训练场上度过的。回忆起这些往事,原国家队队长赵杰说:“教练们把技术传给了我们,更让我们懂得了应当怎样对待事业。”
为中国的垒球运动赢得地位,这个心愿激励着教练员们紧密协作,团结奋斗。北京队的李敏宽教练多次担任国家队教练员,率队出访,繁重的任务使他无法兼顾北京队的训练,北京队在国内比赛中的成绩难免受到影响。但是兄弟省市队的教练员们了解他,对他的信任依然如故。第二届香港女垒邀请赛前,大家热情地支持他再度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同志的谅解、温暖的情谊深深感动了李教练,他和张国纬教练密切合作,不负众望,终于带领队员们以十战九胜的成绩夺得了冠军。
60多岁的梁友德出身于棒垒球世家,对棒垒球运动的热爱使他最终由外语学院的教师成为了专业体育科研人员。译资料、搞调研、当裁判,他样样都干。他先后为京工附中和育才小学组织了棒垒球队。李敏宽教练感情真挚地说:“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长期为垒球运动出力的同志,他们的热情支持是对我们的鞭策,使我们时时告诫自己:要努力啊!”
人们说,垒球界团结好,事业心强。风气是无形的,但是良好的风气能够化作砥砺奋发的力量。我们的女垒不正是凭这种力量才大大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吗? 刘学煌


第3版()
专栏:体育

首都体育记者足球队在京成立
本报讯 首都体育记者足球队8月27日正式成立。在成立仪式上,中国体育记者协会主席徐才到会,并向全体队员表示热烈祝贺。
足球队领队是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吴重远,副领队是北京利生体育用品商店王裕光,顾问是中国足球协会主席李凤楼,教练是北京足球队总教练史万春。
首都体育记者足球队共有30名队员,来自十多个新闻单位。他们将在前往上海采访第五届全运会期间,分别同上海华东元老队以及广东体育记者队进行友谊比赛。
首都体育记者足球队的成立,得到了北京第二皮鞋厂、北京橡胶一厂、天津新联针织厂和北京利生体育用品商店的热情赞助。
群集


第3版()
专栏:

风流人物看今朝
——记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摔跤手
8月21日,当火红的晚霞染红浦江两岸的时候,内蒙古摔跤队19名运动员象雄鹰一样飞来了。他们当中有勇敢顽强的钢特木尔,有十次夺得全国冠军的官布尼玛,有勇猛善战的仁军,有初出茅庐的巴图,还有身受二度烧伤后再度冲上运动场的丹毕。
26日晚,内蒙古巴图和新疆买然别克争夺摔跤82公斤级冠军。开始,买然别克试图抓住巴图领口,只见巴图一闪,象箭一样向对方扑去,紧紧地抱住双腿,把对手翻落在地。他在6分钟内,以6∶0的绝对优势取胜,获得这一级别的冠军。去年巴图在太原比赛时,曾以5∶9输给了对手。这样大的变化,使人惊叹。
巴图从小喜爱摔跤,1980年他被选进内蒙古摔跤队。他发现自己的技术不好,缺乏临场经验,就同各级别的强手一起摔跤,吸取他们的长处和绝招,他的成绩迅速提高,一些过去打败他的名将都输给了他。全运会预赛时,他获得第3名,而短短的几个月,便跃居第一。
如果说巴图是初生牛犊的话,那么,25岁的老将官布尼玛,就是摔跤场上的猛虎。他从1979年开始,10次夺得全国冠军。许多兄弟队的选手加强了对他的研究。这对官布尼玛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每次比赛后,他分析哪些对手的威胁大,找出新对策,以便在赛场上克敌制胜。
去年5月,草原失火,为了抢救一个小孩,18岁的丹毕冲进火海,全身被烧伤,住进北京医院抢救。治疗中,他坚持练握力。在草原失火中,他失去父母姐妹等4个亲人,可在训练场上,他依然集中精力训练,每次比赛都积极请战,以顽强的意志与强手搏斗,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本报记者 黄振中


第3版()
专栏:小资料

历届全运会简介
新中国的首届体育盛会——第一届全运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行。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10,658名运动员参加了36项比赛和6项表演,其中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666人844次打破和创造了106项全国纪录。这届全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大型团体操《全民共庆》。
第二届全运会于1965年9月11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29个单位、28个民族的5,922名运动员参加了22项比赛和武术表演。这届运动会期间,有24人10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331人469次打破了130项全国纪录,是历届全运会打破世界和全国纪录最多的。开幕式上,有16,000多人表演了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
第三届全运会于1975年9月12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有包括台湾省代表团在内的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31个代表团、31个民族的12,497名运动员参加了成年组的28项、少年儿童组的8项比赛和6项表演。会上将武术由表演项目改为比赛项目,并增设划船和冰雪运动项目。这次运动会有1个队、4人6次打破3项世界纪录,2人2次平2项世界纪录,49个队、83人197次打破62项全国纪录。开幕式上有23,000多名青少年、运动员和解放军表演了《红旗颂》大型团体操。
第四届全运会于1979年9月15日至30日在欢庆建国三十周年前夕在北京举行。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31个代表团的15,189名运动员参加了34项比赛。大会除了有16,000多名青少年组成《新的长征》大型团体操外,会前还举行了《新长征火炬接力》活动,有50万名青少年参加。7月1日,在党的“一大”会址前点燃火炬,途经16个省、市、自治区,行程25,000公里,历时77天,于9月15日由31名运动员高举长征火炬到达北京开幕式会场。
这届全运会有5人5次打破5项世界纪录,3人3次平3项世界纪录,2人3次打破3项青年世界纪录,12人24次打破8项亚洲纪录,204人36队376次打破102项全国纪录。
第五届全运会与往届不同,除了部分项目的比赛分别在哈尔滨、太原和南京等地进行外,主要比赛项目将于9月16日至9月30日在上海举行。全国将有8,000多名运动员代表29个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及火车头体协,组成31个代表团参加这次体育盛会。这次全运会将有25项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其中艺术体操、柔道、帆板和曲棍球首次列入比赛项目。
开幕式上,将以大型体育文艺表演取代传统的团体操,大型歌舞背景将采用千人大合唱的形式。
翁仁良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局选派教师帮助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某支队的干部战士学文化。图为青年教师季燕正在为干部战士们讲授英语。 徐林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