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另一出“将相和”
房延军
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年间,贾复的一个部将在颍川杀了人,被寇恂拘捕,“戮之于市”。寇恂执法严明,贾复却认为是成心与他过不去,声言:“今见恂,必手剑之!”寇恂听到贾复来者不善,就避免与之相遇;寇的侄子谷崇说:“我带着剑守卫您,一旦出事,我足以对付他们。”寇恂没有依从,他说:“从前蔺相如不畏惧秦王,却甘受廉颇的羞辱,是为赵国着想;区区一个诸侯国尚且存在如此大义,我怎么可以忘掉呢?”不久,贾复果然要来追杀寇恂,幸而未遂。寇恂感到事态严重,就差遣谷崇去奏禀光武帝。光武帝把贾复、寇恂召来,对他们说:“天下还没有安定,两虎怎能私斗?今天我给你们解了怨仇吧。”皇帝亲自做了调解人,两人当即“并坐极欢,遂共车同出,结友而去”。
廉颇与蔺相如之间,是由“负荆请罪”一幕自行结束前隙的;而贾、寇这一出“将相和”,则是由于领导干预,才得以避免一场两虎自戕的凶祸。尽管光武帝在这里没有明确明辨是非曲直,有点“和稀泥”,但在客观上支持了寇恂。
在我们人民内部,出现一些对立不和的现象,总不是什么幸事。尤其是担任着一定领导工作的干部之间不团结,闹矛盾,更会给工作和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矛盾的双方,有时主要是其中一方理亏,有时则是双方各有缺点。如果双方能够主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清是非,达到团结;或者理亏的一方也能象当年老廉颇一样,幡然醒悟,“负荆”自责,那当然极好。但是,有时候矛盾的双方或其中的一方偏执而不自省,关系越闹越僵,矛盾日趋尖锐、激化,这时候上级领导及时而坚决地进行干预,在坚持原则、分清是非的前提下,使他们重新团结起来,就很有必要了。
衡阳市委的领导同志就成功地做了这种转化工作。该市的一家溶剂厂有两个干部因工作问题发生分歧,一位打了另一位一个巴掌,居然引起轩然大波:被打者要上告,不争回理不罢休;打人者受到撤职处分,想要自杀。矛盾尖锐,一触即发。衡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事十分重视,市长亲自去慰问被打者,并要求他为消除隔阂作出贡献;同时市领导又委托主管局的负责人多次耐心诚恳地帮助打人者。终于使双方消除了矛盾,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了。
“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搞好团结,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8版()
专栏:

《罗工柳画展》观后
艾中信
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他的步伐总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相合拍的。时代,把他推上艺术的大道;他的艺术则反映着一定的时代精神。罗工柳同志就是在革命斗争中培养成长,运用美术武器直接参加抗日武装斗争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生涯,是从版画开始的。1938年冬到1942年初,他接受党的指派,和其他几位同志组织成鲁艺木刻工作团,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建立水印木刻工厂,创作出版了许多水印的新年画和其他木刻作品,成绩蜚然,受到群众的欢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的创作转而采用更轻便的样式,以速写和素描为主。
罗工柳在美术上是多面手,但是他有条件拿起油画笔,还是在全国解放以后。我们从他最近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中,可以看到他在油画方面的成就。《地道战》是一幅知名的作品。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画家对要表现的题材拥有高度的责任感,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创作热情。这种可贵的创作欲,促使他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又迫使他想方设法去获得表现技术和技巧,去克服一切困难。最重要的是当年他在敌后,曾和那里的老乡日夜战斗在一起,和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作品的情节生动,形象鲜明,两个女游击队员在地道口倏然跃出,一间极其普通的牲口房成为战斗的舞台,典型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和平原游击队生龙活虎的气概。作品的构图富于戏剧性,人物安排恰当,他们静悄悄地,然而又异常活跃;节奏稍带紧张,然而充满信心,和主题思想是十分贴切的。他在同时期创作的另一幅革命历史画《整风报告》,也是一幅着力之作。在毛主席和为数众多的革命干部的形象上,下了不少功夫,使作品能唤起人们对延安年代峥嵘岁月的回忆。后来他创作的《毛主席在井冈山》和《前仆后继》等重大题材的作品,在色彩和形式上都作了许多大胆的探索,使画风有了显著的变易。他的这种探索和追求,在一些油画肖像和风景中更为突出。他用色彩整体地表现各种情况下的对象,用色彩充分地刻画形象。他的色彩,融合着雅致和绚丽,形成恬静而又活泼的情调;他的笔法,兼用揉、敷、点、擦,常用满锋厚涂,间以小锋点染,笔意酣畅,感情浓郁,富有音乐节奏感。
罗工柳走着他自己的油画之路。他努力以民族、民间的传统来丰富自己。《夜梦》、《海之歌》、《中流砥柱》等又作了新的探索。艺术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罗工柳的油画风貌必将伴随我们这个时代更新。


第8版()
专栏:

我爱泰山路
胡立东
住在泰山下,时常登泰山;但是,朋友问我登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竟一时答不出。抬头仰望,一条上达云端的路时隐时现,心里顿时一亮。朋友,你要得到准确的答案,就请攀登一下这条泰山路吧!
从岱宗坊起步,在翠柏绿槐的掩映下,石阶小路直铺中天门。这是条规规矩矩的路。花岗岩的石条,方方正正,如斧劈刀切,安放得牢牢稳稳,一块连着一块,结成一个雄伟壮观的整体。看上去整洁,威风;踩下去扎实,舒坦。被雨水洗刷过的路面上,铺着一层浓浓的树影。那树影似乎也是绿绿的。一会被清凉的山风摇动,一会又被树冠筛落下来的金色阳光钉牢,倘是心软,真不舍得举足,怕踩碎了这诗一般的境界。但是,更有胜景在前,你只得把心放宽,一任那路往身后伸延。
向前!向前!怪松参差错落,不见山脊,只见两座山峰宛若两株巨松亭亭若盖,相对而立,那盘路,就以这两株“巨松”为基点,垒起了一串巨形“之”字,一直砌到与蓝天白云衔接的地方。这就是威震天下的泰山“十八盘”。“十八盘”活象一卷尺子,量着你的脚步,也量着你的意志。怯懦者两腿发软,被抛在山下;空谈者望山兴叹,被山风嘲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登攀者,才能征服这万丈云梯。
当你从南天门的过道里窥视到一线蓝天的时候,那路终于疲惫了。由此往上行,有一段石板路铺在山巅之上,大有凌空之势,名曰天街。它不再迂回曲折,也不再陡峭险峻。平平坦坦,你满可以把身体的各个部位放松,一边平心静气地漫步,一边眺望着水墨画一般的远山近水,任那刚劲的山风吹动着衣角,梳理着头发。此时此刻,你会忘却牵肠挂肚的大小事情和生活中难免的烦恼、忧郁,让每一个细胞都陶醉在大自然的醇香的美酒里。但是,余兴未尽,飘带似的盘路又铺在脚下了,你会恍然大悟,原来,“玉皇顶”尚未征服,更艰难的路还在前面呢!陶醉不得。
那路经过短暂的憩息,精神似乎更加饱满了,纵起身子,直扑泰山最高处。愈接近目的地,付出的代价就愈大。一步,一步,一步一串热汗,一步一个高度。
这样的山才是山!
这样的路才叫路!
当你登上“玉皇顶”仰观俯察,极目八方,充分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时,无意中发现那曲曲折折,时隐时现的山路,不免要动情了。它穿山梁,跨峡谷,百折不挠;越悬崖,过陡壁,化险为夷,一直铺到泰山极顶。你看到的是蜿蜒的山路,感受到的却是一种不屈的、向上的精神。你可以联想到人生的路,人生的路不正是这样崎岖陡峭,需要勇敢跋涉吗?你可以联想到成材的路,成材的路不正是这样艰难曲折,需要奋力登攀吗?这是一条向上的路、坎坷的路。这是雷锋、张志新、蒋筑英、罗健夫、张海迪所走过的生活的路。为了征服“十八盘”,达到光辉的顶点,他们甘洒热汗和热血,甚至连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刚强的品格,大无畏的精神,才是泰山路赋予每个登攀者的珍贵财富。
泰山路是不平凡的路。
我爱泰山路!


第8版()
专栏:

位移
——献给勇于改革的朋友
李蒙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
星星曾发生过位移,
那是因为在浩瀚的宇宙,
它象一个未知数,
还没找到自己的坐标系;
冰川也曾发生过位移,
那是因为在偌大的世界,
它象一只小舢板,
只有随地壳的变动迁徙。
世界,经过无数次的位移,
才有山川湖泊、花香鸟语。
风不能静止,海不会停滞,
变动着的世界年轻而美丽。
用我们炽热的血,
去唤醒已经沉睡的废墟,
织起坚强的林带,
托起城市的绿地,
那怕在萧瑟的秋天,
在落满枯枝的地方,
热情的心能重新觅到
属于我们自己生命的绿。
不象星星徘徊于浩瀚的宇宙,
也不象冰川为生存而迁徙,
我们要让世界位移。
因为我们知道
怎样才能找到飞翔的羽翼。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何为“敢抓敢管”
焦仁贵
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单位敢抓敢管,对于多占住房而不退的同志加倍收房租,某单位领导坚决贯彻中纪委公开信精神,对“七一”前拒不退出多占住房的干部实行经济制裁,按其超出部分,加倍罚款……。这类消息,报上刊载,自然是以纠正住房分房中的不正之风的典型而表扬的。可是看了以后,心里总不是个味,这样的单位也被冠以“敢抓敢管”,这样的措施也用以“坚决”二字,未免有点过誉了。如果还没有忘记公开信关于“七一”前要坚决清退多占住房的要求的话,似无必要来宣扬这样的典型的。
对于表扬,贵在于听其言,观其行,视其效果。看他们是否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坚决,措施得力,是否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是否达到了党所要求的效果。如不是这样,说明离党的要求还有差距,是不当表扬的。就纠正分房住房的不正之风而言,中纪委要求坚决清退,不准以任何借口多占住房,目的在于从根本上、从思想上彻底纠正。显然,这是一场“攻坚战”,在这场“攻坚战”中,有许多单位冲破阻力,克服困难,坚决按照中纪委的要求,收回了多占的住房,这才是应当表扬的典型。用经济手段能达到清退的目的,也是可取的。如果收了费,多占房者不在乎,那就无异于降低执行政策的标准。因为,正是这种不下决心清退,代之以经济“制裁”的结果,造成了“夹生饭”。我们纠正不正之风的目的,在于刹住邪风,提高党的威信,提高干部的觉悟,解决群众的困难。而那样做的效果,看起来多收了几个钱,实际上却使一些人多占住房的邪风得以变相合法化。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慧眼”快速出现法
看川剧《金山寺》,扮演韦陀的演员道罢
“待我睁开慧眼一观”,便一脚朝脑门踢去,霎时,两眼间就出现了一支“慧眼”。“慧眼”来势之快,真令人目不暇接。
这种“慧眼”快速出现法在现实生活中,也很急需。尤其是那些有“目测”之权,人民要求他们有“洞察”之能,一旦“一目了然”,便能“一锤定音”的“举眼轻重”者。
现在有些同志说,别具慧眼的功力决非韦陀那样能“一蹴而就”,得有个过程。这话听来不无道理。但是形势的紧迫却不容许这“过程”旷日持久。其实,不一定要学马王爷和《金山寺》里的韦陀,两只眼就蛮够用,只要勤点一种眼药水,“慧眼”也能快速出现。这药水的主要成分就是党性和知识化。
李百臻


第8版()
专栏:

文凭市场的管理
现在,“文凭”成了一些人追逐的东西。他们不是老老实实学习,而以假充真,以劣代优,招摇撞骗,廉价兜售。仅就耳目所及,便有冒名顶替“考文凭”,互相帮助“骗文凭”,不干工作“捞文凭”,无中生有“赖文凭”,看着面子“送文凭”,走着后门“掏文凭”。有的住一段学习班、讲习所、教导队之类,甚至业务考察、帮助工作那么一段时间,也可以据以“要求”一张“文凭”;更有人投其所好,挂牌办学,明码标价:函授一年,大专文凭即可到手。简捷,省时又省力。只要拿来人民币,文凭保证“亚克西”!只要“文凭”在手,便可升级调薪,有的还可以官运亨通。
眼下正在加强市场管理,对做买卖的发现缺斤少两、以劣充优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理;对于在文凭市场上的弄虚作假者,是不是也应该加强检验和管理? 李庚辰


第8版()
专栏:

英雄吉鸿昌〔中国画〕 史正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