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两家长期扯皮 群众长期受害
——对四川省南溪县两个变电站的调查
本报记者 段心强
记者在四川省南溪县采访,听县委的同志反映,这个县的仙临变电站于1977年建成,宋家变电站于1981年建成,都一直不能交付使用,97万元的设备闲置在那里,损坏严重;农民抗旱、加工农副产品、生活照明,迫切需要用电,却用不上。当地的干部、群众气愤地说:水利和电力部门长期扯皮,群众长期受害。
南溪县地处长江两岸的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主产水稻。由于水低田高,灌溉困难,产量低而不稳,有5个区11个公社由于电网送电太远,导线又细,负荷过重,电动机开不动,14万农民的田园灌溉、农副产品加工受到影响。为了适应农业用电发展的需要,南溪县建设了仙临变电站和宋家变电站。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对站址、供电范围作了具体安排,两个变电站的建设先后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变电站建成以后,南溪县人民对变电站寄以很大的希望,要求立即交付使用。然而,这种希望却变成了泡影。电力系统要把两个变电站由他们经营管理,不接收已有的干部和工人,由他们重新安排人员,否则,就不给供电。水利系统则要继续经营管理两个变电站。两个系统争执不下,变电站交付的使用日期一拖再拖。南溪县人民忍无可忍,县里派人走访省政府,省政府曾分别做了水电厅和电力工业局的工作,但没有做通。几年过去了,扯皮没个完,变电站交付使用之日杳无音信。
请水利和电力部门的同志,把目光投向冷冷清清的变电站,看一看它的损失:
由于没有交付使用,国家每年少收入10万元;一年还要白白花费一万多元进行维修,发两万多元工资;
如再不使用,97万元的设备就要锈坏报废;
守着变电站,不能提水灌溉,农民每年约少收粮食150多万斤;
不少单位由于没有电,机器闲在那里,农村工副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现在,南溪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提出以下要求:一、尽快结束水利和电力两家扯皮的局面,两家要齐心协力,支援农业。二、立即交付使用两个变电站,然后再协商解决一些管理上的具体问题,扯皮双方应从大局出发,小局服从大局。三、如果两个变电站的经营管理权一时达不成协议,南溪县愿暂时出人代管,人员的工资和维修费由供电部门按规定拨给县里,县里收了电费如数上交供电部门。


第2版()
专栏:短评

为南溪两个变电站呼吁
建设中扯皮,危害全局,影响他人。象围绕南溪县两个变电站的管理权问题,水利电力两家一扯就是几年,已建成的变电站几年不能交付使用,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实,两家扯皮无非是各自抱着一条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尾巴”,双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在那里争。这种人,把“为人民服务”、“当社会公仆”挂在嘴上,实际上却只顾“一着棋”,不管“一盘棋”。南溪县水利和电力两家对两个建成的变电站,长期不用,不着急,设备放坏了,也不心疼,为什么?因为损失是国家的,没人追究他们的责任。
小局服从大局,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什么是大局?大局就是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个人的利益、部门的利益是小局,小局和大局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服从大局。呼吁水、电两家听听南溪县群众的呼声吧,希望他们的上级出来管一管!(附图片)
广东省韶关发电厂扩建20万千瓦发电机组工程,正加紧施工。这个发电机组日发电量为480万度,一度电比原来耗煤将下降18%。 李民摄


第2版()
专栏:

“盐的世界”放异彩 柴达木盆地传佳音
青海钾肥厂前期工程开始筹建
第一期工程完工后,年产量相当目前全国钾肥产量的四倍多
本报讯 据《青海日报》报道:青海钾肥厂前期工程,在柴达木盆地腹地开始兴建。
号称“盐的世界”的柴达木盆地,有为数众多的盐湖。其中,察尔汗盐湖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镁和其它各种元素,是盐化工业用之不竭的宝库。据初步探明的资料表明:湖区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钾矿储量在一亿吨以上,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钾矿资源。按计划,这个厂第一期工程在1987年完成后,年产量相当于目前全国钾肥产量的四倍多。
目前,青海钾肥厂正集中力量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从格尔木市到盐田长65公里的35,000伏高压输电线路架设工程,于7月底完工。这不仅为正在生产钾肥的第一选矿厂提供充足的能源,并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创造条件。另外,水源地建设、施工机械的购置和组装都在顺利进行。进口的三台、每台410马力的大型推土机,已经投入使用,两台大型挖掘机也已运到工地。科学实验楼和供外国专家食宿的招待所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饰。


第2版()
专栏:述评

从“枇杷战”看加强市场管理的重要性
本报记者 陈宝善 姚燕戈
徽州地区产的“三潭枇杷”,个大皮薄、味道甜美,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而且是出口的传统佳品。今年总产量可达400万斤。采摘前,当地供销社和产区大队签订了220万斤的产销合同,其中有40万斤供加工出口罐头之用。
谁知,枇杷刚熟,供销社还没有来得及开秤,本地区和上海、杭州、无锡、南京等地的一批无证商贩,蜂拥而至,几百双手一齐伸向产区。同当地供销社、屯溪罐头食品厂争夺货源,收购价二角多钱一斤的枇杷,他们张口就给三四角。结果,全地区今年枇杷总产量的90%、约300多万斤被他们贩走,运到上海和江浙一带城市,转手倒卖,一夜之间获取成倍利润。
面对这种情况,供销社把收购价格向上浮动了20%,但高不过商贩,仍然收得很少。屯溪罐头食品厂做出口罐头用的枇杷全部落空。许多同志痛心地说:这是肥了商贩,害了国家,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这场“枇杷争夺战”,引起了安徽省干部、群众的密切关注。不少同志担心,这可能是个信号。如果不采取措施,其他一些紧俏土特产,如蜜枣、香菇、木耳、黄花等,都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争夺战”。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为了防患于未然,各地应该从徽州“枇杷战”中汲取教训:
一、要认真加强对市场和物价的管理。搞活商品流通,广开流通渠道,适当发展个体商业,是必要的,但国营商业是主渠道,其他商业是支渠道,个体商贩只能作为国营商业的补充。个体商贩要持证经营,遵守国家物价政策和市场管理规定,他们到集中产区采购农副土特产品,需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无证商贩到产区贩运的,要坚决取缔。对那些大肆抬价抢购,非法获取暴利,破坏国家收购计划的人,或将其货物扣管,或加重收税,使其无法获得高利。
二、要教育农民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有出口任务,市场紧俏的三类农副产品,应采取和农民定收购基数的办法,一部分卖给商业部门;一部分留给农民自销,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利益。现在有一部分领导不大对农民讲这些道理了,或者碰钉子以后害怕困难,束手无策,这种精神状态是不对的。
三、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法制,重申经济合同的严肃性。现在,农民个人承包和分散经营占相当大的比重,收购中的问题大量地要靠经济合同来解决。根据我国经济合同法规定,合同一经双方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必须全面履行,谁违反合同,谁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2版()
专栏:

重质量 讲信誉
大昌隆金属制网厂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本报讯 记者阎晶昌、通讯员姜炳坤报道:天津一家只有93人的集体小厂——大昌隆金属制网厂,在近一年多的时间内,实行严格的管理,使产品细号裸铜丝成了出口名牌货,全厂每人平均为国家创外汇5,550美元。
这个厂是在1980年底,由工商联和四号路街联合兴办的,工人原来都是待业青年,厂房设备简陋。工厂刚建立,就聘请有专长的民建、工商联成员和退休老职工13人,负责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他们实行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每天都把各小组和每个工人完成的产量、质量和消耗情况公布于众。超额的有奖,完不成任务的受罚。产品质量的检验也很严格,除设有专职检验员外,工人要自查和互查,干部也要抽查。
他们生产的一批与头发丝一样粗细的裸铜丝送到香港后,许多港商和外商纷纷要求订货。香港两家厂商的总经理还来到天津,参观了这个小厂,看到他们果然在质量上讲究信誉,严格把关,当场表示要包销全部产品。这个投资24万元建起的集体小厂,一年多已为国家创外汇51.7万多美元。


第2版()
专栏:

杭州发电设备厂产品受国外好评
本报讯 记者金雨困、唐庆忠报道,杭州发电设备厂从调查国际市场需要、适应国外用户技术要求入手,打开了我国小水电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的局面,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到去年年底,这个厂已同菲律宾、美国、泰国、尼泊尔、马来西亚等国签订了91套成套设备的合同,其中已发货结算的有31台套,为国家创汇445万美元。今年,这个厂同国外客商签订的年度合同已近6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


第2版()
专栏:

伊犁牧区大力生产干酪素
本报讯 通讯员阿布都热衣木、周志卓报道: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利用提炼过奶油的牛奶,大力发展医药、印刷、造纸、制革、化学工业的紧缺原料——干酪素,几年来为国家提供干酪素396吨,使农牧民增加收入185.5万元。
伊犁地区八县一市,有草场5,946万亩,奶牛20.6万多头(不包括牧民私人奶牛)。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提炼奶油后的牛奶,往往作为废物倒掉。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扶持建立干酪素生产厂点80多个,参加生产的专业人员和农牧民已有几千人。由18名知识青年组成的昭苏县阿克苏公社干酪素厂,三年来共生产干酪素36吨,获纯利4.5万多元。


第2版()
专栏: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
一百多个城市开展产品质量监督
据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李安定)近年来,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在全国100多个城市积极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对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起了重要作用。
产品质量监督是目前工业发达国家为加强质量管理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它不同于企业的自检,也不同于商业和使用部门的产品验收,而是国家委托标准化管理部门以第三方的公正立场,通过科学的检验手段,对企业执行产品质量标准情况进行监督。
目前,全国各地已组建了100多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1,260多个检验站,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并对3万个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检验。接受监督检验的有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产品,有关人身安全和卫生的产品,获“优质”称号的产品等。
今年上半年,各地标准化管理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物价、卫生和生产主管部门对煤炭、钢材、水泥、化肥、机电产品、家用电器、纺织品、饮料食品等进行了联合检查,受检产品约占重点产品种类的四分之一。通过检查,有效地制止了某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产值利润而对产品粗制滥造的现象,保障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质量监督还推动了企业加强经济、技术、管理等基础工作。


第2版()
专栏:

喜马拉雅山上的战士喜摘黄瓜
守卫在喜马拉雅山上的边防战士,今年夏天第一次吃上了当地生长的新鲜黄瓜。这是西藏边防部队开发利用世界屋脊上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的成果。
西藏高原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在二千六百小时以上。去年,总后勤部拨出专款,为西藏边防部队修建玻璃温室,以改善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成一万多平方米。
今年六月,我们在西藏南部重镇——亚东,看到边防连队的温室里辣椒、黄瓜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有的黄瓜一尺多长。一位连长高兴地说,他到边防十三年是第一次吃到新鲜黄瓜。他的连队每个战士今年可以吃到一百多斤新鲜蔬菜。
新华社记者 张维辛 通讯员 张新元


第2版()
专栏:

世界通信年报告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 8月18日,电子工业部、广播电视部、总参通信部、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行世界通信年报告会。有关部门的一些同志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


第2版()
专栏:

土地使用要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山西省雁北地区大同县、应县调剂土地的情况
王作柱 薛志成
山西省雁北地区的大同县和应县农村商品粮专业户发展相当快。大同县去年只有131户,现已发展到3,283户,全县平均每12户中有一户。应县去年商品粮专业户发展到660户,今年猛增到3,416户。商品粮专业户的大量涌现,使这里的粮食生产展现了广阔前景。
按能承包 适当集中
1981年秋,雁北普遍推广了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但是,在实行大包干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少地方由于按人头平均分包土地,致使劳力多的不够种,劳力少的种不好,无劳力的种不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群众又创造出了一种“按能包干”的办法,很快在雁北全区推广开来。按能承包的实行,使那些不适于种地的能工巧匠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到多种经营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按能包干,不管是承包土地的还是搞多种经营的,能力大的多包,能力小的少包,没有能力的不包。这样,就使土地适当集中到一部分劳力多、善经营的种田能手手中,为商品粮专业户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大同县杜庄公社周家堡大队去年承包土地时,一些能工巧匠就提出不包或少包地,当时多数人不答应,说:“你们不包地,靠我们养活,没门!”大队只好按人劳比例进行承包,谁也不多,谁也不少。结果,刚承包不久就暴露出这种办法的弊病。社员薛守仓一家有六个强劳力,本人当过队长,又喜欢种田,却只包了36亩地;劳多地少,只好打发两个儿子外出找零活干。而木匠张正劲,包了地不会种,6亩谷子颗粒未收,3亩烟叶只卖了30元钱。这些教训使他们的头脑清醒了,今年全大队实行按能承包,允许并提倡有技术专长的人离田从事多种经营。于是,很快就有15户退出80亩耕地,其中木匠张正劲一户就退出21亩,以主要精力从事木匠活,他高兴地说:“如今政策给我安上了翅膀,我可要飞了。”前面提到的薛守仓,大队给他调剂了192亩土地,加上原先承包的,总共228亩。他把两个外出的儿子都叫回来,决心大干一场。去年这个大队的商品粮专业户只有2户,今年已出现51户。
商品粮专业户的出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他们发挥了劳动力较多和耕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有的一户经营的土地比过去一个生产队经营的土地还多),这就解放了一批不善于经营土地的能工巧匠,使他们摆脱土地的束缚,从事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各业生产。应县水磨大队商品粮专业户王福珍,今年承包了37户退出的土地,一下子解放出20个劳动力去从事多种经营。
积极慎重地促进土地转移
商品粮专业户的出现,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范围,它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对农业的各个领域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为了促进商品粮专业户的发展,如何积极而又慎重地调剂土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发展商品粮专业户的必备条件。在目前农业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商品粮专业户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承包较多的耕地;耕地的来源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来自多种经营专业户的转让。这些户能否让出耕地,又取决于“按能承包”的推广和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对于“按能承包”,目前有不少人存在着狭隘的理解,把“按能”仅仅看作是“按能力的大小”。实际上,所谓“按能”,首先是按“能的性质”,其次才是按“能的大小”。按能的性质,就是有什么特长,适于搞什么,就承包什么。就是有些地方说的“先专后包”。“专”,就是按能的性质去分工分业;“包”,就是按能的大小去承包各业。这种承包办法既是对能工巧匠的解放,又是对商品粮专业户的有力扶植。由此看来,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地向“按能承包”过渡,有利于促进商品粮专业户更快发展。在那些地少人多的地方,应当把发展多种经营放在首位,广泛地开辟各种生产门路。个人之间进行土地转让,是一个办法,但更主要的是发挥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作用,组织群众进行开发性生产,只要将多种经营确实抓上去了,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土地的适当集中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多种经营发展起来以后,促进土地适当集中,还需要及时地解除多种经营专业户的后顾之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多种经营专业户本想退地,却不敢退,其原因有二:一是担心退地后口粮的数量、质量和品种有没有保证;二是担心自己的专业一旦遇到风险,无后路可退。为了解除群众的上述顾虑,大同县和应县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与退地户签订合同,由集体从提留中以平价解决他们的口粮,并保证数量、质量和品种搭配;第二,加强和改善流通领域的工作,加快农村商业体制改革,并让农民进入流通领域,以改变目前农村买难卖难的状况,努力做到货畅其流,让多种经营专业户有经常的收入和稳定的市场;第三,一旦退出土地的户出现特殊情况,要求重新耕种承包土地时,由集体予以调剂解决。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多种经营专业户解除了退地的顾虑,因而保证了商品粮专业户的土地来源。
大同县和应县在调剂土地时,坚持不撒胡椒面,不搞平均分配,而是在照顾一般的同时,保证重点。具体办法是自报公议。谁想成为商品粮专业户,首先自己申请,提出各方面的条件、要求调剂土地的数量及具体实施措施,然后由群众讨论,大队决定。特别是对承包土地在100亩以上、售粮在5万斤以上的商品粮大户,审查十分严格,并确定了以下几个条件:有三个以上好劳力或者能够吸收周围亲友的剩余劳力;有一定的投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种田经验,又能接受现代科学技术;家庭和睦、团结,并有一个威信高、善管理的人当家。符合这些条件的,经群众讨论同意后,大队再给他们调剂土地。
防止商品粮专业户对转包的土地进行掠夺性生产,是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对此,大同县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办法:一是放宽承包时间。合同规定,对转让土地如无特殊情况,与原承包土地一样,进行长期承包;二是要求商品粮专业户对转让土地与原承包土地一视同仁,要舍得投资。如发现有掠夺性生产,大队有权随时收回其转包的土地;三是实行土地培养增级奖励,鼓励商品粮专业户对土地进行加工改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