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曼谷大王宫巡礼
吴海龙
碧波粼粼的湄南河从曼谷身边流过,河东岸,一片殿宇巍峨、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吸引着游人的视线,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大王宫,曼谷王朝历代君王居住的地方。
大王宫,我慕名已久。它是泰国建筑、绘画、雕刻和装璜艺术的瑰宝。它始建于1782年,后经不断扩建,才具今天的规模。自九世王即位后,王宫迁出。此后,大王宫逐渐开放,成为今天曼谷最著名的游览胜地。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得偿宿愿,来到大王宫,目睹它的丰采。原来,它是由三大宫殿和一座寺院组成的,占地12万余平方米,四周有高达5米的白色宫墙环抱。
走进大王宫第一道门,即置身于前院。脚踏碧绿如毡的草坪,翘首环望,宫内如林的尖塔和黄绿两色相间的琉璃瓦殿顶尽收眼底。
顺一条笔直的石砌大道往前进,第二道门,就是大王宫的内院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的三层楼式大殿。这是大王宫最大的一座宫殿,叫节基宫。这是一座西泰合璧的建筑,殿身是按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设计的,但殿顶却是典型的泰国建筑样式。节基宫由正殿和左右偏殿组成,正殿前面还建有一个宽敞的楼台。白色的殿身雕塑着各种西式花纹图案,殿顶三座装饰华丽精美、层次错落的锥形尖塔高高耸立,使这座宫殿显得十分壮观。大殿的前面是一片馥郁葱茏的花坛,各种奇花异树争芳斗艳。
节基宫建于1876年,是拉玛五世王处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今天,泰国国王仍在这儿接见递交国书的外国使节。
出节基宫往右,另有一院。门口一对石狮张牙舞爪,雄姿逼人。拾级而上,院内却分外恬静安谧。这里有大王宫最早建起的一座宫殿,1789年遭雷击焚毁。后在原址重建,命名为律实宫。宫殿顶部分为四层,层层相迭,中央有一座七层尖塔,高耸蓝天。尖塔基部的四侧,分别饰有四个大力神,半蹲半立,双手高举,远远望去,好象把尖塔高高擎起。
与律实宫相对的,是一世王时期兴建的阿玛林宫。宫殿并不很高,殿顶呈三角形状,分三层相迭,层层低垂,从远处望去,看到的是一片用金黄色和绿色鱼鳞状琉璃瓦拼接成长方形图案的殿顶,这是典型的泰国早期房屋的建筑式样。阿玛林宫自曼谷王朝开基以来,一直是历代君王接见臣民的地方。现在国王的生日、皇家授勋仪式等盛大活动还在这里举行。
沿阿玛林宫前面的石径前行,穿过一个门洞,就进入了另一个院子,这就是泰国最大的寺院——玉佛寺。玉佛寺是一世王时期修建的,占整个大王宫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当时皇家拜佛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现在历届新政府执政前,在这里向国王宣誓就职。
玉佛寺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座落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台基上。寺的外表都用玻璃片镶嵌。四周高大的八角柱上,雕刻着造型巧妙、形象逼真的飞禽走兽。飞檐下装有串串风铃,轻风拂过,铃声叮当,使寺院平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寺内金制的佛台上,供奉着一尊被视为国宝的翡翠玉佛,玉佛寺由此而得名。这尊玉佛高66厘米,宽48厘米,法像庄严,盘腿端坐。据说这尊玉佛是在泰国北部发现的。曼谷王朝一世王于1782年兴建大王宫和玉佛寺后,即将他移至寺内,并为他制做了热季、雨季和凉季三套镂衣。每当换季之时,便由国王亲往替他更衣。
寺院四周有长约一公里的壁画长廊,绘有印度古代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不论是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还是佛塔楼亭,都工笔细致,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泰国劳动人民在壁画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在参观中,最使我感到惊奇的是院内放置着数尊中国古代文臣武将的石雕。尽管年代久远,风侵日蚀,有的已不完整,但人物依然形神兼备,逼真如初。听说这些石雕是中国古代的商船运来的。这不正是中泰两国人民友谊历史悠久的见证吗!
步出大王宫,回首那金光灿烂的尖塔和光彩夺目的琉璃瓦顶,我们不觉为泰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精湛建筑艺术赞叹不已。(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他在探索“人的现代化”
殷鼎
他是一位埋首书斋而又能跳出故纸堆的学者,是潜心探索社会现状和未来的思想家。他特别致力于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并著书立说,提出了令人注目的见解。
这位学者,就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关系学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阿历克斯·英克尔斯博士。
足迹遍四方的学者 英克尔斯出生于纽约州,今年63岁。1949年,他取得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57年至1971年,他一直在哈佛大学执教,担任社会学教授。自六十年代初,他骤然把全部研究工作转向国家实现现代化问题上,焦点集中于“人的现代化”。他参加了哈佛大学组织的有关现代化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调查计划,历时10年,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访问的人数达6,000人之多。他与大卫·史密斯合作,将研究成果写成《走向现代化》一书,于1974年出版。此书最早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思想,引起普遍关注。
国家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今年春天,英克尔斯应邀来我国访问讲学,中心题目正是“个人现代化”。他说:“我特别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严酷而又带有国际性的事实:许多急切寻求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虽然采用了国外卓有成效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仿效过最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和方法,而结果却成效甚微甚至失败,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先进的设备仪器、技术资料和管理制度,形同废铁和空文。我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主要原因,在于那些国家中执行管理制度的人和运用着最先进科学技术的人还不是‘现代人’,他们还没有实现由‘传统的人’到‘现代化的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现代经济制度和科学管理所必需的。于是,我们开始着手研究并提出‘人的现代化’”。
英克尔斯以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证明,当代的人并非生来就会成为现代化的人,但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能使他们转向现代化,并且人们在一生的任何阶段上,都能够经历这种由传统的人向现代化的人的转变。
通常,人们总是只看到现代化国家最鲜明的特色是普遍的工业化、都市化、管理组织化、普及的民众教育、高速的交通运输和通讯系统等。英克尔斯却要深究一步——创造了这些现代化国家特色的人们有什么特色?
“现代人”的特征 人为万物之灵,研究人,转变人,是十分困难的事。英克尔斯博士却知难而进,大胆地提出:“现代人”应是至少具有12种特质的综合体,显著的特征是: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动方式,适应社会的各种改革和变化;能理解不同意见,头脑开放,容得下反对意见,并尊重和认真考虑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敢与陈旧的智慧和教育内容挑战;守时,惜时,讲求办事效率;乐于让后代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选择离开习俗所尊敬的职业,不横加干涉。“现代人”还应该越来越互相尊重,相互信赖。
英克尔斯首先提出工厂是培养“现代人”的最有力的学校。现代生产所要求的不断革新发明、专门技术等,强有力地促进着置身其中的人们“现代人格”的形成。
近几年来,随着他思想向前发展,今年又有一部新著问世,书名是《探索个人现代化》。作者在此书中的研究重心已转移到“现代人”在作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和家庭成员时所能起的社会作用。新著的出版,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有的评论指出:“英克尔斯在六个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个人现代化研究——它的本质、根源及后果,是当代社会科学中少有的最重要的调查研究。任何希望理解工业革命给人带来的后果的历史学家或社会科学家,都必定要涉及它。……”
预料中国“巨龙”将腾飞 英克尔斯博士对中国怀着友好的感情。他对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重视社会调查的治学方法极为敬重。他极为珍惜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年轻人。记得他临离开中国前,专门为他的中国学生们举行晚会,与青年们联欢、畅谈,希望他们成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一代栋梁。
英克尔斯夫妇都格外喜爱中国的风筝。他们曾在今年的海河之滨风筝比赛大会上度过了整个一个下午,一只龙型的大风筝给他印象尤深。他意味深长地说,待下次再来中国时,就会看到一条真正的巨龙腾飞在世界上。(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地中海重现生机
乐山
在世界海洋中,地中海面积不算很大,可它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却无与伦比。它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爱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世纪国际贸易的重要场所。苏伊士运河开凿以后,它更成为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和极为重要的世界战略通道。同时,这个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星罗棋布的美丽岛屿、温暖宜人的海洋性气候、风平浪静的蓝色海面和无数风景如画的沿岸村庄,使它吸引着各国千万游客,成为驰名世界的游览胜地。
然而,好景不常。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一次世界性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宣告地中海“濒临死亡”。
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事出有因的。从前,游客购买一副海中呼吸面具、潜入水底,可以饱览海底峡谷奇景,看见无数彩色缤纷的鱼类在海底丛林里游来游去,蔚为奇观。现在海水混浊,海底峡谷充满了油腻的塑料废品,再也没有游客愿意作这种海底之游了。
原来,地中海已经遭到严重的污染。首先通过地中海运送的石油年达3.5亿吨以上,占全世界运油量的四分之一。由于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流入地中海的石油将近100万吨。流入地中海的68条主要河流,每年也注入大量的排泄物。沿岸国家和地区居民向地中海倾倒的各类垃圾年达4,000多亿吨的惊人数字。位于海滨的大批工厂每天排出大量“三废”,包含有剧毒的水银、清洁剂和农药。这一切,使地中海变成了一个海洋垃圾桶。环境污染不仅造成海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也给地中海沿岸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伤寒、副伤寒、霍乱成了一些地区的常见传染病。
世界环境会议敲响了警钟。地中海沿岸国家感到不小的震动,纷纷成立环境污染研究中心和环境保护组织。在联合国有关环境保护机构的协助下,它们双管齐下,一方面采取法律措施,签订一些防治污染的公约和议定书,另方面联合进行调查研究、监测和分析,以海水净化、污水处理为主要环节,进行了有效的工作。
地中海沿岸国家取得一致意见,把排入地中海的有毒物质,根据毒性大小和对海洋生物危害的严重程度,分别列入绝对禁止排入的“黑名单”和限制排入量的“灰色名单”。财力比较富裕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相继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回收工程。
由于沿海国家认真监督和大力推进防治污染工作,地中海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当人们在鱼类已经绝迹的一些海湾里重新发现地中海名产金枪鱼、沙丁鱼、鳀鱼的踪影时,就知道地中海有了生机。最近一期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说,“从地中海沿岸国家接到有关它们的‘内湖’濒临死亡的警报迄今,只有10年多一点的时间,而从它们采取具体行动到现在,也只有7年的时间”,可是“地中海已经显示出它的恢复和新生的能力”。是的,环境污染固然可怕,但也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采取积极措施,努力进行防治工作,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就。地中海的新生,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吗?(附图片)
地中海游览胜地——戛纳


第7版()
专栏:知识小品

夏日炎炎话啤酒
今年夏季,世界许多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天气。而值此炎暑袭人之际,喝一杯啤酒会顿时使你感到凉爽怡神。
啤酒这种营养饮料已成为世界性的佳酿。据英国啤酒商协会最近调查,美国啤酒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饮啤酒最多的则是西德人。
原来,德国人曾获得“世界啤酒王国”之宝座。
据说,公元前4,200年至3,500年之际,古代巴比伦人已懂得酿制啤酒,到公元前3,000年,在现时伊朗附近建国的闪米人,把啤酒的作法刻在粘土板上,奉献给农耕女神,这次纪录留存至今。不过,早期的啤酒,只有麦芽作原料。到公元十二世纪以后,德国人首创加啤酒花来酿制,这才使啤酒带着清爽的苦味和芬芳。
中国酿制类似啤酒的饮料也有悠久的历史。据明人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记载,早在三千二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麦芽(蘖)来酿酒,当时称为“醴”,是一种甜淡的酒。至现代,我国的青岛啤酒也已驰名世界。·边闻·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巴尔扎克与中国
刘勇
法国电视剧《两个新嫁娘》不久前由我国中央电视台首次翻译播出,这使中国观众对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巴尔扎克没有来过中国。但是,这位世界文豪却与中国结了不解之缘。生前,他热爱中国的文化,是个“中国迷”;逝后,他的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印行量竟远远超过了法国,可谓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巴尔扎克对中国的偏爱似乎有点“遗传”关系。据考证,他的父亲就是一个“中国迷”。老巴尔扎克受过十八世纪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精神很深的影响。当时,法国的“中国热”已成一种时尚。巴尔扎克有一位叫包尔杰的画家朋友,他著有一部带插图的游记《中国与中国人》。1843年10月,巴尔扎克为此书写了一篇几乎是他平生所撰的最长的书评。巴尔扎克另有一位热爱中国的朋友,那就是人们熟悉的大文学家雨果。当1850 年雨果站在巴尔扎克的新冢前悼念死者时,自然也会想起他们曾是怎样一同谈论中国的。在巴尔扎克所处的年代中,“欧洲中心论”还在西方学术界占有统治地位。但是,他力排众议,极力尊奉中国古代文明。1831年12月8日,他在一篇题为《中国人捉狭税吏的办法》的杂文中写过,中国人都是发明家,他们比法国人还要文明开化得多;中国人发明火药的时候,法国人还在用棍棒厮杀;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而法国人还不曾学会识字。以上固然是巴尔扎克的文学语言,这篇文字也不过是作者对元朝人民反抗赋税的一些描述,但它断然不是一个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为自己装缀的“东方情味”,而是在字里行间透发着作家对中国劳动群众朴素的感情。
巴尔扎克许多作品中的模特都取材于现实。在短篇小说《禁治产》中,他很可能把“中国迷”的父亲写了进去:侯爵夫人为了阻止丈夫集资刊印《插图本中国史》,竟要求法院判处侯爵“禁治产”,并递上了一个可笑的状子:“近十年来,渠所关心之事仅限于中国事物、中国服装、中国风俗、中国历史、乃至一切均以中国习惯衡量;谈话之间往往以当代之事、隔日之事,与有关中国之事混为一谈;侯爵平日虽拥戴王上,但动辄征引中国政治故实,与我国政府之措施及王上之行为相比,加以评定”。寥寥几笔,维妙维肖,绘声绘色,使一个难以勾勒的形象跃然纸上,怎么能不引起中国人和所有“中国迷”的兴趣!
在长篇小说《幻灭》中,巴尔扎克提及中国之处不胜枚举。以造纸和印刷术为例,他大段叙述了中国所用的原料、工艺和产品,及其如何优于法国同行的比较。其中提到神甫收藏的那本带插图的中国书,有可能就是我国明代的《天工开物》。《幻灭》中有关中国造纸和印刷专业知识,足令某些汉学家赞叹。巴尔扎克精于此道,肯定又与他早年曾亲自经营印刷所不无联系。这样,作者自己也情不自禁地进来充当了一个角色!
巴尔扎克作为一个正直的法国人,始终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对于鸦片战争,他无情地揭露与鞭挞了那种“拿鸦片换茶叶”的“商业平衡”;对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他公开声明表示谴责;对于有人非议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他甚至从视觉的生理差异方面进行辩护……。
作为一个文学家,巴尔扎克是属于世界文坛的明星;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巴尔扎克的光焰将永远闪耀在两国人民心中。


第7版()
专栏:

粮食上的矛盾
林仲
“在欧洲,黄油可能堆积成山,在美国,粮食过剩,但同时,在非洲却出现饥荒。”
“即使在今天,收获的粮食也足够养活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问题是人们不一定生活在可以得到粮食的地方。”
这是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和世界粮食委员会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看法。最近,世界粮食委员会在联合国举行了第九次会议,公布了上述报告。它还预计,到一九八三年底,全世界的谷物存量可能达到三点二九亿吨,比一九八二年增加一亿吨。这些存粮相当于全世界每年粮食消耗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一左右。
出现这种尖锐矛盾的原因何在?粮食委员会没有详细分析。然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美国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生产过剩(包括粮食过剩)危机。为了维护农场主的利益,他们宁可把成万吨小麦烧掉或倒进大海,也不愿降低粮价,或大量援助缺粮国家。另一方面,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经济掠夺,农业发展缓慢,加上干旱等自然灾害,缺粮问题比较严重。
这是国际经济合作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