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随笔

我赞美这样的路
思效
说到马克思所谓“人化的自然”,我首先想到的是:路。
路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产物。为了种植庄稼,走出了去农田的路。为了狩猎采撷,走出了去森林的路。为了捕鱼捞虾,走出了去江海湖泊的路……。路是一条运输线,运去了种子、肥料、工具和劳动的汗水,运来了粮食、果实、猎物和丰收的喜悦。
路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扩大了交往的范围。它把乡村和乡村,乡村和城市,城市和城市,地区和地区,国家和国家等等紧密地连结起来,如同人体的血管和脉络,使人类生活充满了生机,使各国的经济获得了流通。
路还是文明的向导,友谊的纽带。玄奘西行,带来天竺佛祖的经典;鉴真东渡,播下大唐文化的种子。丝绸之路,更是举世闻名的历史佳话。伴随着每一条新路的开辟,必将是一个新的发现,新的天地。新航路、新大陆是如此,通往月球、通往宇宙空间的路更是如此。
鲁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它需要敢于探险的人,披荆斩棘的人,也需要毫不犹豫沿着前人脚印勇往直前的人。在现代,更需要成千上万的设计者、建设者和护养者,他们以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辛勤的劳动,精湛的工艺,甚至还有流血牺牲的精神,编织成地球上密如蛛网、胜似彩带的路。
我赞美路,这人化的自然,劳动的结晶!
然而,我更赞美另外一种路:自学之路,成才之路,为人民服务之路。这也就是张海迪所走的路,我赞美张海迪之路。
在古往今来自学成才者的行列中,妇女本属罕见,而残废者更其寥寥,张海迪是她们之中的佼佼者。如同初开的蓓蕾,就遭到暴雨的摧残,当她五岁时,病魔就向她袭来。是屈从命运的淫威,还是奋起反抗而自立?她选择了后者。
这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每走一步,都要遇到重重的障碍;前进的步伐,总是笼罩着乌云和阴影。然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也使她沐浴着阳光、鲜花和歌声,激发了她锐意进取、顽强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使她在生与死、苦与乐、希望和绝望的搏斗中,成了一名强者。如果说,人的本质的外在可以创造出美,那么,她就成为这种美的创造者。
这是一条硕果累累之路。她说:“活着就要学习。”于是学习就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内容。她夜以继日地学,如饥似渴地学;她学针灸,学无线电,学其他专业知识。即使是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也难以达到的,她却达到了,这使她艰难多舛的人生历程焕发出熠熠异彩。
更重要的,这是一条为人民服务之路。中国历史上发奋读书,自学成才者屡见不鲜,诸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欧母画荻之类,都被传为美谈。然而,所有这些,无非是作官为宦进而敛财聚富的阶梯罢了。张海迪恰恰相反,她把一切贡献于为人民服务。她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一个人活着,不应是为我而存在,应该为人民的需要而存在。”即使人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那也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她的光辉事迹正是她的世界观的躬行和实践。
苏轼诗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然而,有人却留下光辉的道路供人步武和效法。张海迪尽管也是走先烈的路,但仍然是一条独特的新路。
这样的路难道不美吗?难道不值得赞美吗?


第7版()
专栏:访问记

播撒美好的种子
—记第一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夏令营
本报记者 解波
少先队员奔向大海,奔向青岛,奔向文艺夏令营的营地。
朝鲜族能歌善舞的小朋友金美玉、金莲花和金燕象轻盈的彩云飘来了。不论是她们薄如蝉翼的崭新衣裙,还是南下旅程的随身用品,都是自治州和延吉市文化局的领导同志亲自过问。南通市少先队大队长张晓清象远航的风帆驶来了。老师把学校的相机托付给她,要她把夏令营丰富多彩的生活摄进胶片,带回长江边的家乡。哈萨克族小歌手绕鲜象矫健的山鹰飞来了。小帽上的猫头鹰翎毛在海风中骄傲地飘动,为了寻觅这撮珍贵的翎毛,她的父母和亲戚辗转相托,惊动了天山深处的猎户……
请放心吧!孩子们的家长、老师和各位领导,他们会在夏令营里受到大海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瞧那南京艺术小学的张伟,刚满十岁,就挑起了夏令营文艺晚会报幕的重担。我问她紧张吗?她笑得象颗熟透的石榴,悄悄和我耳语:在家里,奶奶最疼她。在夏令营,她又有了两位奶奶。一位是夏令营的营主任罗英,罗英白天忙得象旋转的陀螺,晚上不睡觉,赶写报幕词,还为她誊写得工工整整,递到她手里;一位是演白毛女的田华,田华和她合作报幕,手把手地教她、带她,使她学会了报幕要自然、真实。还有那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十二岁的李承音,居然为功力深厚的歌唱家胡松华伴奏,获得了珠联璧合的成功。当我询问承音的时候,她甜甜地笑了,羞怯怯地告诉我:胡松华老师有个和她同龄的女儿,也学钢琴。胡老师爱她如同亲生。她练琴,胡老师为她扇风、驱虫、买冷饮,还象讲故事一样耐心讲解乐句的内涵,使她懂得这里要弹出蒙古草原的风,那里要弹出日本渔民的力;这句是对人声的模仿,那句是对未来的憧憬……
其实,得到锻炼的哪里单是这两位红领巾。戏剧组的孩子在朱漪、田华、方掬芬和连德枝老师指导下,排演了哑剧《凳子上的钉子》和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美术组的孩子在韩美林、李滨声老师辅导下,举办了琳琅满目的夏令营画展;资华筠老师带着十二位小星星翩翩起舞;瞿希贤老师指挥着红领巾们引吭高歌……
自然,海潮总是有涨有落,生活里也不都是欢乐。有一天,我听说天津学生王朝霞曾在半夜里伤心地哭泣。王朝霞,好耳熟的名字!啊,是她。她的画曾参加法国儿童画展,荣获银质奖,又在全国少年儿童画展中得过三等奖。这次,她为了对担任名誉辅导员的文艺老人们表示敬意,画了《松鹤长春》等书签,分送给孙敬修、瞿希贤等爷爷奶奶,祝愿他们健康长寿。我找她聊天,她清潭般的眼睛里又漂浮起泪花。原来她在文艺夏令营里,领略到艺术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需要长久的刻苦磨炼,便觉得自己知识太少,根底太浅,离真正的艺术还差十万八千里。小朝霞,你别哭。你在欢乐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是进步呀。
此后,在那仅仅半天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我发现她睁大渴求的眼睛,跻身于新华书店密密的书林;在那红领巾们慰问省劳模的聚会上,我看到她支起贪婪的耳朵,倾听特级教师恳切的祝愿,并且悄悄地拜师求教,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我为小朝霞的迅速成长感到欣喜,更为文艺夏令营的神奇力量感到吃惊,不由得想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是多么需要艺术的熏陶和美的哺育啊!可是,对少年儿童的美育,还没有象德、智、体那样得到广泛的、认真的重视;许多中小学音乐、美术等等课程,至今在一些学校领导人以至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目中,还是可有可无、动辄被挤掉的东西。象这样的文艺夏令营,也还仅仅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夏令营临近结束了。它给孩子们的教育会不会随着烟消云散呢?我偶然看到从新疆和田来的阿里木江在默默地拾起营地的桃核。这个憨厚可爱的孩子和小朝霞一样喜欢画画,他的画《大地毯》在孟加拉国际儿童画展得过金质奖章。为什么他现在不拿笔作画,却留心收集桃核呢?他的回答就象一首优美的小诗:“我要把它们带回家乡,包上柔软的树叶,埋进温暖的泥土,等到明年春天,播种在房前的院子里,让它们长出抗击风寒的小桃树。因为这是从文艺夏令营带回的种子。”啊!有播种就会有收获。今年的文艺夏令营是个良好的开端,美好的种子将会播撒在所有孩子的心田。(附图片)
孙敬修和连德枝为小营员们签名留念 吕国庆摄影


第7版()
专栏:

奔向大海 李滨声速写


第7版()
专栏:文化信箱

歙砚生产面临危机
张振国
安徽的歙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作于唐。当时歙州府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历来歙砚石料均采于婺源,加工于歙县。南唐元宗李璟见歙州砚工李少微刻砚技艺精湛,故在歙州设置砚务,“歙砚”从此扬名中外。
安徽歙砚厂根据历史记载,一九六二年在婺源县龙尾山找到了老砚石坑,恢复了名牌歙砚生产。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三年,该厂投资二十多万元,开采量由年产几吨增至五十多吨,成本费只有一角多钱一市斤。
婺源县一九五二年划归江西省管辖。一九七四年动乱之中,婺源县单方宣布不准该厂开采。后经皖赣双方协商,议定由婺源县手管局组织开采,按合同供货。但从一九七五年以来一直供应不足:1975年签约30吨,实际只供16吨半,从1980至1982年平均每年只供应10吨。今年以来片石不给。同时,在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婺源县单方将砚石价格数次提高。规格砚材由1975年每吨780元增至1,000元左右。金星砚石每吨由1,014元提高到1,575元。非规格砚材由每吨450元增至564元多。而且较好的砚石已由婺源砚厂选去,供给歙砚厂的砚石质量逐年下降。目前,歙砚生产已面临断料危机,外贸出口将受到影响。
江西婺源虽有好的砚石,但缺乏精湛的刻砚技艺,好料只能刻出廉价产品。而安徽歙砚厂有传统的生产技艺,全厂100多名刻砚工人,有一半均有二十年以上的刻砚技术,工种也较齐全。现在好料奇缺,多数技工只得刻制一般石砚。因此,当地政府和砚厂都要求:第一、根据历史渊源和歙州人民的传统联系,希望仍将婺源县划归安徽省管辖;第二、如不能改变现行政区划,希望有关上级领导部门将婺源县溪头公社砚石大队的砚山划归安徽歙砚厂开采。


第7版()
专栏:

孔雀之乡“新戛光”
张苛
傣话“戛光”是跟着鼓跳的意思。这是围绕着打击乐象脚鼓、铓锣、大钹所跳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流行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陇川一带。
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群众对“戛光”有了新的要求。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戛光”发展成为新型的民族集体舞。舞蹈队形未变,只是由原来单行绕圈改为男女双行绕圈,这样便于对舞交流情感;舞蹈节奏未变,只是处理动作的密度不同,更适应舞者多种情绪的需要;舞蹈律动也未变,只是把原有的动作幅度扩大,变化增多,使舞者的姿态线条更优美。“新戛光”有7套组合,可以不停顿地循环进行,较之单一的“戛光”丰富多了。
“新戛光”不仅逢年过节跳;劳动之后,象脚鼓一响,人们便觅声而来。今年泼水节,因为甘蔗丰收,小麦长势旺盛,来跳舞的人就更多了。参加“新戛光”的,有傣、景颇、崩龙、阿昌、傈僳、汉等各族的社员,有医院的医生、护士,有学校的师生,有驾驶员、售货员、理发员……跟在后面的,是许多刚会走路的儿童,象队伍的一条可爱的小尾巴。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翩翩起舞,远望象一条朝气勃勃的彩色游龙。在这里不分职业,不分职位,不分民族,也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尽情地跳着舞着。


第7版()
专栏:

男女青年对舞“新戛光” 卫明礼 摄


第7版()
专栏:

对书刊的两点意见
郑逸梅
近年来,出版事业大幅度的发展,书刊形形色色,什么都有,以应各类读者的需要。一方面又把绝版已久而目前仍很适用的书重印问世,这是好现象,值得提倡。但在这方面,我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原有的工具书和其它书籍,在条件不够,未能把它修订和增补,便急促翻印出版,恐怕只是权宜之计。有的书翻印时往往把当时编辑的名单和序跋一起删掉,这样做是否适当,似乎应该考虑一下。因为当时的编辑,是花费了劳动的,把他们一笔勾销,是对其劳动不尊重。这在道德方面也说不过去。且序跋等文字,在说明当时的撰写情况和编辑过程方面,是该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不宜把它砍去。
二、目前,刊物大量出版、发行,是件好事。但要注意提高质量。刊物大都把青少年作为读者对象,于是把水准尽量降到低浅的地位,用以迁就一些青少年读者的胃口,这样做不合适。须知读者也有中老年和高级知识分子。刊物力求通俗是未可厚非的,可是通俗不等于低浅,不等于幼稚。况且现在的青少年也要努力把自己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刊物如果迁就下去,水平怎能提高?


第7版()
专栏:

海南藏族文艺繁荣
只有六十九名演职人员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团,为振兴藏族文艺,活跃牧区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最近被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先进集体,受到中共海南州委的表彰。
海南州是以藏族为主体的高原牧区。近几年来,州文工团采取本团培训、送往外地代培等措施,选拔、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文艺人才。初步建成了一支有舞蹈队、歌队、乐队、舞美队的综合性文艺演出团体。其中藏族演员占半数以上。
这个文工团以牧区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创作了许多为本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如藏族舞蹈、民歌、龙头琴弹唱、藏语相声等。他们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演出。根据藏族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改编的大型藏语歌舞剧《霍岭之战》,去年4月一上演,便轰动了海南牧区。文工团带着这个剧到全州各县、社巡回演出,藏族干部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看,赞扬文工团“为藏族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今年上半年,文工团曾把《霍岭之战》介绍给广东、贵州和四川的观众,受到了好评。(据新华社)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文艺新书
△《书学论集》(祝嘉著),最近由金陵书画社出版。书中有《书法源流》、《谈行书》、《书法初步》等专论和对著名碑帖的分析文章。
(李新轩)
△《彩色摄影实践》(作者张雅心,长城出版社出版)总结了作者多年来从事彩色摄影实践的经验、体会,并结合拍摄实例,对彩色摄影中色彩的特性、光线的运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拍摄规律等,都作了具体的论述和分析。(李文)
△《简明美术辞典》(薛锋、王学林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应读者要求,决定重印发行。全书共71万字,收词3,650条。“中国部分”有古代绘画、雕塑、流派、画家、绘画作品、画论画谱画辑、书法、篆刻;“外国部分”有建筑雕塑、版画、流派、画家、作品等。文后还附有99帧中外名画。
(何洛)


第7版()
专栏:

“孙屿媚中川”
黄勇
浙江温州市城北,瓯江入海处,波涛汹涌的水面上托出一座绿色的岛屿,这就是著名的江心屿。我国古代山水诗大家谢灵运有“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诗句,描写的就是江心屿。
江心屿面积百余亩,树木森森,绿荫如盖,瓯江蜿蜒如练,而江心屿则象镶在这条白色飘带上的一颗绿珠。屿上东西两侧耸立着两座七层古塔。东塔建于唐代。西塔建于北宋。一个粗犷古朴,一个典雅沉静,风格各异。东西塔之间,有一古刹——江心寺。寺周林木环绕,庭院回廊曲径,形成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致。江心寺西侧,沿岸水边挺立着一排排大树,有樟、榕、松、柳、棕,身临其境,给人以清秀幽静之感。来这里消暑的游人,多是沿屿岸漫步,听江涛汹涌,观花卉修竹,别有一番情趣。人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棵叫“樟抱榕”的怪树。它的主干是樟树,榕树为副干,樟榕合抱,浑为一体,是名副其实的“连理枝”。这树相传已有千余年历史。
历史上,不少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晋宋期间,永嘉太守谢灵运曾常住江心屿,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是《登池上楼》中的佳句。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从镇江逃脱元军虎口后,寻海路来温州,隐居江心寺达一月之久。悲壮的诗篇《至温州》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后人为纪念他,在江心屿修建了“宋文信国公祠”,在来雪亭修建了《来雪亭志》碑。
题图摄影 苏荫芊(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陕西文艺舞台繁花似锦
荟萃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和革命现代文化的陕西省,近一年多来文艺舞台出现了繁花似锦的景象。
陕西省歌舞团继去年《仿唐乐舞》轰动中外观众之后,今年又以新作——《唐·长安乐舞》受到中外观众的欢迎。全省各地的一些文艺演出团体,不断创作和演出了一批优秀戏剧和歌舞节目。如现代花鼓戏《六斤县长》,现代眉户戏《杏花村》、《西安事变》(还有秦腔、话剧、电影《西安事变》),话剧《巍巍昆仑》、《唐太宗与魏征》,《陕北榆林民间歌舞》,歌剧《延安儿童团》以及《延川小戏》等。(据新华社)


第7版()
专栏:

天河 孙以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