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制止高价倒卖邮票
近几年来,参加集邮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集邮本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人却把集邮当作赚钱的手段。每当发行新邮票时,他们就大量套购,不少正当集邮者买不到邮票,只得花高价从他们手里购买。
今年1月5日,邮电部门发行的生肖邮票第4张——猪票,发行量本来不少,但在北京市只二三个小时就全部售完。有的人竟买了成百上千张。由于买邮票的秩序太乱,好几处不得不出动民警维持秩序。当天中午,这张面值8分的邮票,个人出售时每张就卖1角2分或1角5分。1980年1月发行的生肖年邮票第1张——猴票(面值8分),现在要从这些人手里买到一张,得花四五元。
前些日子,我在北京三里河集邮门市部前,见一外地人用58元从一人手里买了580张外国新邮票(真不知此人是从哪里弄来的!)。我问这个外地人:“你买这么多干啥?”他得意地回答:“在昆明,每张五角钱,好卖得很!”在集邮总公司和北京市邮票分公司门外,有人主动向外国人、港澳同胞高价出售“文革票”,向青少年兜售印着裸体女人的外国邮票。一些中小学生,一放学就泡在集邮门市部门前,为赚几个钱,不惜耽误学业。
上述现象,笔者还先后在上海、天津、济南等地见到过。据友人来信说,在成都、昆明、福州、广州等地,倒卖邮票的活动也相当严重。这种非法倒卖邮票的活动,破坏国家声誉,污染社会风气,扰乱社会秩序,毒害青少年,简直成了一种“公害”了。希望集邮公司、邮电、工商管理、公安、海关等部门,共同采取措施,制止这类非法活动,把集邮引向正确的方向。
北京市税务局 张纪清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1981年10月底,一个投考中专落选后回乡参加劳动的农村姑娘——王桂香投书本报,表达了她希望购买有关农业科学的书籍,在家乡普及科学种田知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本报将这封信附上编者意见转出后,王桂香迅速得到了昌乐县委的热情支持。同年12月19日,本报第五版“书信往来”栏,以《青年农民王桂香的愿望实现了》为题,报道了这件事,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转眼间一年半过去了,王桂香到底干得怎样了?下面这篇报道,就是向关心这件事的读者所作的一个汇报。 ——编者
愿望实现之后
在山东昌乐县城西南80公里的丘陵地带,有个偏僻的小村庄——阿陀公社西王大队,这就是王桂香的家乡。西王是个“穷窝落”,土地瘠薄,生产落后,多年来粮食亩产一直在四五百斤徘徊。前年遇上干旱,这个740多人的大队总分配不到4万元。经济的落后伴随着文化的落后,文化落后又阻碍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这里沿用着传统的耕作方法,科学种田还是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不久以前,我们来到西王,在地里见到了王桂香。她个子不高,脸膛黑红,衣着朴素,跟我们握手时显得有些腼腆。
“你现在干什么?”
“种棉花,搞地膜覆盖试验。”
王桂香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回答。在县委和公社,我们就听到关于王桂香去年搞植棉试验的事。西王大队以前没种过棉花,尽管上边一再宣传植棉的好处,但社员心里不摸底,怕影响收入,都不大愿意出头担风险。于是,王桂香就带头在生产大队包给她的二亩四分树苗地上干了起来。在公社农技站的帮助下,她阅读了《棉花栽培技术》等书,制定了栽培计划。从下肥、播种到整个田间管理,王桂香都严格按照种植要求行事,还作了详细记录。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她成功了:亩产皮棉142斤,个人纯收入500元,还初步摸索了一套植棉经验。看到王桂香用科学方法使地里长出了
“银元”(棉花),社员们的顾虑打消了。今年大队分配的140亩种棉任务,社员都积极承包了。去年,王桂香还进行了13个玉米品种的试验,平均亩产800斤。其中“乐单二号”和“中单二号”分别达到934斤和989斤,创造了大队的历史最高纪录。今年,队里已推广了这两个品种。
如今,王桂香成了村里的科技带头户和义务技术员。一位40岁左右的社员对我们说:“现在俺可知道科学种田的重要性啦,这比老法子要强得多得多。如今的年轻人比俺们行!”
谈起去年大包干后社员对科学种田的热情,王桂香兴致勃勃地说:“开始俺只自己学,给别人讲人家也不爱听。如今就不同了,社员有很多问题要问,如:玉米第二次追肥什么时候好?敌敌畏能不能打烟虫子?怎么配法?磷肥怎么施好?每次开社员会,只要讲种地技术,俺不退出会场,他们谁也不肯走,都希望俺再多说几句。俺呢!只要在队里是个有用的人,就是再苦再累也高兴。”
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女高中生,王桂香曾经懊丧过,那是四年前参加中专考试以3.5分之差落榜回乡之时。当时在农村,按一般人的眼光,考上学的才是有出息;考不上能找个临时工、合同工干的,也叫有本事;回乡务农的,就是既没出息、又没本事了。队干部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如今的年轻人,识了字就往外走,好象有了文化就不该干农活。桂香呵,你可别学他们,你看看咱队这么穷,你们这些有文化的青年,就不会想个办法改改这穷吗?”
这番话对她触动很大。于是,她开始寻求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金钥匙”。
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当地领导及全国各地的热心人,从人民日报上了解到她的要求后,先后给她寄去60多本书,这不仅救了她的燃眉之急,更给了她强大的支持力量。她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点起油灯看书。一年多,她读了《农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书,写了十多万字的笔记,初步掌握了小麦、玉米、黄烟、棉花、地瓜等当地农作物的科学栽培知识。在自学的同时,她还在大队支持下,办起了以青年为主的技术夜校,并担任了教师。她的书也成了“公共财产”。不少青年好学肯钻,有了很大收获。19岁的王爱杰,家中只有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去年他承包了二亩黄烟,由于参加夜校学习,初步掌握了种烟知识和技术,种出的烟质量高,收入近千元,使他家由欠款户变成了余钱户。
村里有块抹在墙上的小黑板,这是王桂香开辟的“科普园地”。她根据农时,在黑板报上通俗易懂地登些科学种田知识。去年玉米虫害很严重,社员们按照黑板报介绍的方法拌药治虫,结果生产没受什么影响。社员们说:“这小黑板真起了作用!”
党的政策的威力,科学种田的威力,正在这块穷乡僻壤上显示出来。请看下面两组数字:王桂香家,7口人,1981年人均分配粮食440斤,现金53元;1982年人均粮食700斤,现金300元。西王大队,农业总收入,1981年97,699元,1982年196,225元;人均收入,1981年55元,1982年230元。
西王在变,西王社员的要求和期望也在变。王桂香如今已成了大队团支部书记,公社科协委员,县和地区的“新长征突击手”。她更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她和队里的青年们,都期望上级有关部门能为他们进一步掌握农业科学知识,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
“我是农民的孩子,愿为家乡建设贡献一分力量。”“莫为务农而自悲,要知劳动最光荣。”这是王桂香自勉的话。我们也愿意把这话献给千千万万有志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青年人。
本报通讯员 秦晓鸣
本报记者 赵蓓蓓 周朗


第5版()
专栏:大家谈

“抬轿子”的也不能逃脱责任
据6月5日的《杭州日报》报道,杭州市委对这个市化工局动用企业基金建造高标准宿舍的错误作了严肃处理。市委的决定中,除责成五名局级领导干部都要退出新房外,还指出:“局基建科长对建房中的错误负有一定责任,也应退出新住房,并要作出深刻检查。”
这一条决定实在好,很得人心,很顺民意。
搞那么高的标准,多占那么多的住房,作为领导干部,理应受到批评以至党纪处分,这且不说;而扮演了“抬轿子”角色的那个基建科长,也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退出新房,作出检查,可谓咎由自取,同样是理所当然。
大凡“抬轿子”、“吹喇叭”的人,总是抱着一己私念,从“抬”和“吹”中寻求好处。那个基建科长不是这样吗?房子造得好,你局长住上了,我也可以“有福同享”。这叫做“奉承于领导,受惠于领导。”当然,坚定的清醒的领导者,是根本不会上轿子的。杭州市化工局那个基建科长的教训,对一些同类人来说,可算是一面镜子,应引以为戒。我还由此想到:纪律检查人员,如果在工作中对这类人不轻易放过,定会大得人心。
浙江 罗岚


第5版()
专栏:好人好事

谢谢你们,亲爱的首都人民
五月十八日下午六点多钟,我连一辆载着钢板的汽车,行至北京西郊翠微路灯光路口时,由于刹车过急,车上的钢板顺着垫在底下的枕木向前滑动。车上的战士周广迎的左腿被钢板挤住拔不出来,造成粉碎性骨折。鲜血染红了军裤。驾驶室里的两名司机跳上车箱,拚命推动钢板,想把周广迎拉出来。可是,四吨多重的钢板,纹丝不动。情况十分紧急。这时,一辆三三八路公共汽车路过这里,司机同志马上停车,几十名乘客纷纷赶来救援。骑车路过的群众,也都争着上车抢救受伤的战士。二十多名年轻的同志,用力将车上的一包近一吨半重的钢板掀到一边。可是中间的一包钢板卡在车箱板里,无法掀动。这时,车下有一位同志喊:“快把包打开,一块块往下搬。”顿时,十几双手,有的用铁棍撬,有的用手搬。尽管钢板把手划得鲜血直流,但谁也顾不上管这些。一位叫范北燕的工人同志,由于过分劳累出现虚脱,他微微喘口气,又干了起来。经过二十来分钟的紧张奋斗,中间的那包钢板终于被搬下来,小周受伤的腿虽然解脱出来了,但必须马上送医院治疗。
这时,北京铁路三局四处医院的救护车路经这里,司机田春贺同志听说解放军战士受了重伤,马上答应帮助送医院。北京重型机器厂的王树森、范北燕,首钢机械厂生产科的任可何,北京一商局贸易储运服务公司的王建华,大栅栏西街抬头巷五号的张学光等,当即护送周广迎到海军医院,还拿出钱给他挂号、办理住院手续,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钟。还有许多参加抢救的同志,我们没能一一记下他们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首都群众抢救周广迎同志的这一情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定以实际行动搞好部队建设,和首都人民群众一起,为建设文明的北京城而努力。
最后,让我们谢谢你们:亲爱的首都人民。
北京驻军某部汽车连 干部、战士


第5版()
专栏:建议与要求

防止广告污染社会空气
近年来,河南商丘市张贴广告,泛滥成灾,大街小巷触目皆是。广告内容无奇不有,严重地影响市容观瞻,污染着社会空气。
一是内容假。广告内容大多是自吹自擂,有的医药广告写道:“五代祖传秘方,下药即愈。”有的宣传一种药能治多种疑难疾病,简直成了仙丹灵药。
二是文字庸俗、污秽,令人无法卒读。不少广告不讲科学,公开宣扬巫术等封建迷信思想。
三是不分场
合乱张贴。厂矿、
校园、车站、广场、商场,到处都有。
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治理张贴广告上的“乱、脏、差”。河南商丘市驻军 车世湘


第5版()
专栏:问事窗

一个人能否同时申请两种技术业务职称?
问:如果一个人一专多能,能否同时申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业务职称? 湖北省石油化工局 李映辉
答:科技工作者确定什么技术职称,是根据其当前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性质和实际水平决定的。按照我国现行的各类技术业务职称“暂行规定”,科技工作者必须现在专职从事某项专业技术工作,达到规定标准的条件,才能评定相应的技术业务职称。有的科技工作者做过两种或多种专业技术工作,应以当前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为主,适当参考从事过的其它专业技术工作的成就,确定一种技术业务职称,而不同时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业务职称。至于有的科技工作者由于工作需要,受聘于另一个职称系列单位,长期担任兼职工作(如医师到医学院校担任教学工作),聘用单位可以授予另一系列相应的技术业务职称。但兼职职称不列入统计,以免重复。劳动人事部科技干部局
柳运贤


第5版()
专栏:立此存照

任他们笑到几时?——在四川青神县城中心区
黎福华 罗嘉祥摄
影院门前,破房数间,有碍观瞻,威胁安全。
破房为何不拆除?知情人说,钉子户,拆不动。两户房主虽然早已得到规定的搬迁费,又分到新房,他们向国家敲竹杠的兴致却越来越浓。
于是,三年匆匆飞逝去,破房依旧笑春风。
其实这是房主在笑:笑自以为得计,笑有关部门软弱,笑法纪松弛。
还能任他们笑到几时呢?
——编者附语


第5版()
专栏:答复

挤出部分葡萄糖供应县以上医院
现就你报4月16日第五版所刊德州地区卫生局宋百笙写的《大液体的原料供应问题急需解决》的建议信,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省大输液(即大液体)用量不断增加,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基本上满足了需要。首先,增产了大输液的原料注射葡萄糖,1980年生产了701.5吨,1982年增加到1,066.63吨。1980年大输液生产1,159.5万瓶,1982年增加到1,937.2万瓶。德州地区大输液供应量也逐年增加,1980年为54.158万瓶,1982年达到72.615万瓶。由于调拨工作中一些环节失灵,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医疗单位讲,可能暂时供应不上,我们今后将注意改进。
几年来,我们对各医院也供应了一些葡萄糖。但由于医院自制大输液赚钱多,各医院要求大量供应葡萄糖的呼声很高。葡萄糖的原料是粮食,在目前情况下,完全满足这一要求是难以做到的。今年我们准备压缩大输液的产量,挤出一部分葡萄糖供应县以上医院自制大输液。
山东省医药公司


第5版()
专栏:不文明的角落

如此生财之道
最近,我在西安市解放饭店照相器材经销部买了几盒显影粉和定影粉。撕掉标签,露出的却是标有“中国名茶”的精致茶叶筒。显影粉重二百七十克,售价四元九角六分,定影粉三百七十克,售价二元九角四分,比通用的价格高出一倍。厂方可能自以为“生财有道”,借漂亮的包装大发其财,其实这正是掏了国家的腰包。
这家生产厂是:山西省太原市照相感光材料厂。
陕西渭南地区广播局 刘全锁


第5版()
专栏:

买盒火柴花了九角钱
六月五日,我去文底小镇的一家合作商店买火柴。一个女售货员说:“买火柴必须搭配香烟。”我只好买了一包“美人蕉”牌香烟,花了三角六分。售货员却又说:“买五角钱以上的香烟才卖火柴!”既然这样,那就先退掉“美人蕉”吧!可是,这个商店的规矩是“交货付款,一律不退”。无可奈何,我只得又花了五角二分买了包精装“大前门”,这才买到一盒火柴。事后,我总觉得很不对味。我倒不是吝啬这九角钱,而是觉得这个商店的作法太坑人!
河南灵宝县驻军 勾松江


第5版()
专栏:

如此公害,何日可除?
近几年来,江苏海门县十三匡大河近岸的一些工厂,常年把大量有害废水排入这条河里,河中生物大量死亡。1982年,当地群众数次投书《新华日报》和省、县人民政府,要求予以制止,但时至今日,未见效果。
今年3月27日,十三匡河水域再度遭受严重污染,我公社投放在河水中的数万尾鱼苗相继死亡。从此,沿河居民再也不敢饮这条河的水了。
如此公害,何日可除?
江苏海门县悦来公社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让我们呼吸点新鲜空气
我矿12幢职工宿舍大楼,居住着3,000多名井下采掘工人。在我矿院墙外,附近的齐村公社办起了22座硫磺窑。每天黄烟滚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吸了这种气体以后,咳嗽、流眼泪,职工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有些硫磺窑与我矿仓库和设备库只有一墙之隔,库内物资受到严重腐蚀,每年要造成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硫磺窑和焦池距我矿油库不到10米,火烟直扑油库,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早在1980年,我矿曾与有关单位交涉过,并于1981年支付给他们20多万元的搬迁费;这些硫磺窑不但未搬迁,而且有增无减,并建了20多座耐火砖窑和焦池。我矿多次派人去找他们联系,但至今就是解决不了!我们强烈要求枣庄市领导过问此事,从速予以解决,让我们煤矿工人能呼吸点新鲜空气!
山东枣庄市朱子埠煤矿
利民 为国


第5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不能以“下不为例”来搪塞
你报5月28日第五版刊登的吉林省卫生厅党组纪检组和农安县委对省卫生厅趁检查卫生之机大吃大喝的“处理意见”,在“检查错误态度好”、“记取这次教训”的漂亮言词中,又来了一个下不为例:“今后再有违者,要从严从重处理!”读后,令人非常失望。
党的《准则》已经公布三年多了,关于禁止用公款请客送礼,中央也已三令五申。此事应该说是警钟震耳,可是吉林省卫生厅的卫生检查组,在所谓“盛情难却”下还是明知故犯。这种表现,无论按哪一个文件精神,都应严肃处理,全部费用应由参加吃喝的人交出,或者按“谁出主意谁拿钱”的办法办理。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吸取教训,便于刹住这种不正之风。
山东淄博市委纪委 孙兆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