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河北省委狠刹建房分房中以权谋私歪风
对情节恶劣者要给予党纪处分,不姑息迁就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江山)中共河北省委采取坚决措施纠正省直机关干部建房分房中的不正之风。目前省直机关干部已退出多占的住房189间半,近期还将退出250间半。另有一些干部多占的373间房,因各种原因短期内退出有困难,已由有关部门开始征收全价房租(过去住户只交房租的四分之一)。
省直机关建房分房中的不正之风,涉及人多面广,是长期不易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中纪委的《公开信》公布以后,省委、省纪委确定把纠正党员、干部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作为搞好省直机关党风的突破口来抓。4月到5月,省委、省纪委先后召开了三次省直各机关党组成员以上干部会议,要求与会同志提高对端正党风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狠刹建房分房中以权谋私的歪风。省委第一书记高扬、省委书记邢崇智、省纪委书记张克让等到会讲话时,都强调各机关的党组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这个问题,要敢于“碰硬”,对不正之风要敢抓敢管。
“打铁先要本身硬”,这是河北省委纠正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的一个特点。省委常委一班人首先做到自己在建房分房中公正廉明。他们普遍检查了各自的住房情况,多占住房的领导干部主动在省直机关各党组成员以上干部大会上承认错误、带头清退。省直机关各局、处级多占住房的领导干部,在省委领导同志的带动下也纷纷行动起来。省直各机关纠正建房分房中的不正之风迅速形成舆论。
为了使纠正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的工作进行得既严肃又稳妥,河北省委提出了“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实事求是、认真解决”的指导原则和有关的八条解决办法,并在省委和省纪委召开的省直各机关党组成员以上干部大会上公布。对那些在住房分房中有严重不正之风,群众反映强烈,本人态度不好,不认错,不改错,拖着顶着的,要严肃批评,责令其作检查,并限期退出多占的住房;对其中情节恶劣者要给予党纪处分,不能姑息迁就。在省委的部署下,省直各机关对建房分房中的歪风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和纠正。


第4版()
专栏:

忆廖公
项南
我同廖公最近的一次见面,是今年5月13日在漳州机场上。
这一天,廖公和宋任穷同志由广州同机飞抵漳州。廖公在广州就说要到厦门看看集美学校,到泉州看看华侨大学。去年在北京,我曾对廖公说,陈嘉庚老先生创办集美学校,明年是七十周年,华侨很希望你能去参加他们的校庆。廖公不假思索地说,“一定来,一定来。”这回他提前来了,大家当然更高兴。我也连夜从福州赶到漳州,准备陪他看看侨乡。
廖公太忙了,到了漳州,他又改变主意,说杭州有一位重要客人等着他去会见。我在机场上扼要向他汇报了几件事,廖公连飞机都来不及下,就继续北飞了。
没想到这一见竟成永别。
我同廖公第一次见面,是1941年在香港。
皖南事变后,我们这批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从桂林匆匆撤到香港。当时,太平洋上空,战云密布。人们纷纷传说,日本军队随时可以占领香港,港英当局也正在街头垒沙包以“应变”,似乎还想“抵挡”一阵。廖公在忙于应付内外各种重要事务时,还周到地把我们安排在九龙招待所。为了掩护,招待所外面挂了一块“纳逊广告公司”的招牌。
所里最热闹时,住了上百人。人多,事情不多,除看点书报,很少活动。廖公发现我们情绪不高,大声说:“来,锻炼身体。”他把大家拉在一起叠罗汉。他奋勇爬上最高一层,直到玩得精疲力竭才罢休。那时,廖公还很年轻,三十刚出头,却是一个乐观的、生动活泼的、不知疲倦的长者。同廖公在一起,那段流浪生活,过得颇不寂寞。
可能也是为了掩护的需要,廖公给我们每个人做了一套西装。他说:“广告公司的伙计,怎么能这么土里土气。”穿,不算坏,吃,可就差劲了,最困难的时候,有时一天一个人只发五个仙的伙食费。实际上,这点钱在当时的香港只够喝一杯咖啡。廖公以诙谐的口吻对我们说:
“饿不死,天无绝人之路,困难总是暂时的。”
他还指点我们每天带本小说到安乐园去喝咖啡。他说:“咖啡桌上不是有一罐方糖吗,糖可以充饥,你们边看边喝,可以从上午喝到天黑嘛!”这使大家恍然大悟。有时候我们也就用他这个妙法,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不知他从哪儿弄到一大笔钱,不仅给我们大大改善了生活,而且有钱买船票,可以离开香港了。廖公给我们这批六个人买了到上海的船票,亲自送到船舱,高兴地告诉我们,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已经打开局面了,要我们记住到上海后同那里组织接头的地点和暗号,然后同我们热情握手,祝我们在苏北顺利地找到老四(即新四军)。
从那以后,大家经历了艰苦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直到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已经占领了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得以在刚刚解放的北平召开,我们才又见到了廖公。虽然相隔将近十年,但廖公那种豁达、乐观、幽默、随和的性格,依旧不减当年。
全国解放后,我改做团的工作,廖公担任团中央书记,是我们的直接领导。他博学多才,通晓几种外语,却没有一点架子。他虽然身负重任,受到大家衷心的爱戴,机关里却没有一个人称他“书记”、“主任”(廖公当时还担任侨委副主任),倒有相当一部分人叫他“小廖”。叫的人并不感到自己“没大没小”。他听到这个亲昵的称呼,也不觉得有失什么“身份”。廖公同群众那种亲密、随和的关系,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当具有的那种民主化、群众化的风格和品德。这是他一生给我留下最难忘的印象。
1957年,组织上要我率领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当时,我国同日本还没有建交。出国前,廖公特地要我们到他家“面授机宜”。他一再强调,到日本要热情友好,多做工作,还不厌其烦地逐条作了具体规定。他是“日本通”,连生活上应该注意的细节都给我们考虑到了。廖公是我国一个既了解中国又了解日本的不可多得的领导人。
“文化大革命”中,他遭的罪比我们多得多。“四人帮”打倒后,我在京西宾馆第一次见到他,这是第二个十年了,他还是那样乐观和“青年气”,只是手上多了一根手杖了。
1981年,中央调我到福建工作,他多次同我谈到福建的两大特点,一是华侨多,要做好侨务工作;二是面对台湾,要做好对台工作。而且几乎每次都是两手一拱,说:“这两件事,拜托,拜托”。他总是念念不忘统一大业与侨务工作这两件大事。
一个多月以前,还是那么生动活泼的廖公,怎么一下子就溘然长逝了呢?这两大任务我们做得如何,又怎么向廖公交待呢?写到这里,我……
难过,悲痛,惭愧,都已经不能弥补什么了。今后更重要的,是应该意识到活着的人自己肩膀上这副担子的份量。


第4版()
专栏:

王震勉励离休老干部为党尽最后一把力
协助选拔第三梯队是老干部的重要任务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校长王震昨天下午在和中央党校高中级离休干部研究班学员举行座谈时说,担任干部的共产党人,职务不要实行终身制,但共产党员的责任是终身的。离休的老同志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发挥“余热”,继续为人民作出贡献。
中央党校高中级离休干部研究班的187名学员,来自中央机关的54个单位。他们都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申请离休的原司局级以上老干部。经过在党校一年的学习,他们即将毕业。离校前夕,他们就离休后如何继续发挥“余热”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王震特意同他们进行了座谈。
王震说,同志们虽然不在原来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但这并不是革命到头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特别是要担负起对中青年干部传、帮、带的任务,只有完成了协助组织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同志组成第三梯队,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任务,才是对党和革命事业尽了最后一把力。
王震还要求离休的老同志负起培养、教育青少年一代的责任。他说,在座的同志中有许多人已经当了爷爷、奶奶,培养、教育好下一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把老一辈的革命传统继承下去,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王震说,大家虽然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了,但还是共产党员,而且是老党员,还可以为党和人民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发达振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赞扬了研究班学员所写的诗句:“年虽迈,志方遒,不达目的誓不休!”他说,我们的目的就是振兴中华。他希望大家牢记胡耀邦同志提出的口号:“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


第4版()
专栏:

接触新问题 摸索新路子
律师在深圳特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讯 《中国法制报》记者雷本复、本报记者晓渡报道:律师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已在深圳特区显示出来。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梁湘曾在一个会上宣布说:“今后对外签订重大合同,一定要有律师参加。”
深圳法律顾问处做好工作的一条经验是:要有敢于接触新问题、摸索新路子的精神。深圳法律顾问处刚建立时,对于如何在特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心中没底。于是,他们即组织力量对1979至1982年2月与外商、港商签订的1,278项合同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有100多宗执行不好或毁约,有的已造成损失。他们分析了部分合同未执行的原因,然后向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单位建议对已签订的合同作一次全面检查,力求把不完善的部分,尤其是有损于国家主权原则和经济利益的责任、违约、担保和资金管理写得不明确的合同,加以修改、补充。在检查的同时宣传经济合同法,强调要依法办事。这项活动使深圳的律师工作打开了路子。
在参与经济活动中,他们重点抓了几件经济合同纠纷的调解处理。石岩湖温泉俱乐部,由于在基建过程中对经营管理协议发生争执,港商中断投资,使工程陷于停顿。律师经过调查,与双方当事人耐心商谈,做调解工作,使双方消除了成见,在平等互利原则上,对原签订合同的经营管理条款作了修改,董事长也由港商担任改为由我方担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又扩股招收了港商1.3亿港币投资,企业建设得到了发展,现已部分建成并对外营业。
深圳市司法局目前正大力推进律师参与涉外经济活动工作。今年1月至5月中旬,律师参与谈判、审查、制作和签订合同的达18宗;担任合资企业和客商常年法律顾问的也由4人增至7人;还积极开展了国内外经济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和代理诉讼工作。为进一步开展涉外经济业务,经司法部和中共深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深圳市涉外经济法律顾问处和蛇口工业区律师事务所即将建立。


第4版()
专栏:

“胞波”情谊写新章
——记缅甸船员救助中国浙江渔民
新华社记者 冯亦珍
一双双击风搏浪的手紧握在一起,中国渔民说:“谢谢,谢谢你们救命之恩!”缅甸船员说:“这是我们海员应尽的义务!”虽然语言不通,但从眼神里、口气中,彼此完全理解了对方的感情。用一名缅甸报务员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之间的友谊象火焰,越烧越旺!”
事情发生在6月2日晚上十点半。狂风掀起的巨浪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滂沱大雨击打着迷蒙的海面。这时,在浙江花鸟山外约九海里处抛锚的缅甸籍“西脱威”轮上,值班的三副忽然听到附近传来一阵阵呼救声。他打开强灯光照射海面,发现一只小渔船,象一片树叶一样,在海上剧烈地摇摆打转,时而被抛上浪尖,时而又掷下浪谷,看来已经失去控制。三副把这一情况立即报告了船长。船长温敏通马上通知全体船员集合,准备抢救。
海上浪高涌大,10至11级的狂风夹着暴雨。“西脱威”轮在风浪袭击下摇晃得厉害。雨水淋湿了船员的衣裳,但他们全然不顾,中国渔民的安危牵动着他们的心。船长命令在不起锚的情况下,开动机器,转动船身,为渔船挡风。“西脱威”轮的水手们,使出全身力气,把缆绳抛向小渔船,把小船拉到大船旁边,接着向渔船放下软梯和缆绳。可是,连续与狂风恶浪搏斗十多个小时的渔民已经精疲力尽,无力攀绳上船。缅甸船员打着手势要他们抓住缆绳和软梯,硬是凭着臂力一点一点地把中国渔民从小船上拉到7、8米高的轮船甲板上。风还在刮,雨还在下,缅甸船员的脸上汗水夹雨水不停地流淌。他们一心只惦记着中国渔民的安危,终于以顽强的毅力,花了3个多小时,艰难地救起了4名中国渔民。浑身湿透、冷得打颤的中国渔民,被热情的缅甸船员引到他们腾出来的船员舱房里。热水浴、缅甸船员的衣服、香喷喷的咖啡热饮料、缅甸风味的佳肴,使中国渔民感到舒适和温暖,他们为中缅人民的“胞波”友谊而深深感动。这四名浙江普陀县黄兴公社的渔民,在缅甸船员的细心照料下,在“西脱威”轮上生活了二昼夜。6月4日离船时,大家激动地握手告别。
6月14日,“西脱威”轮抵达上海。6月15日,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同志,代表总公司和浙江省普陀县黄兴公社,对“西脱威”轮的缅甸船员表示衷心感谢,并赠送了礼品。


第4版()
专栏:

中国和中非两国政府
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中国和中非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今天晚上在北京签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中非共和国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安德烈·科林巴上将出席签字仪式。我国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中非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米歇尔·萨勒代表各自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第4版()
专栏:

科林巴主席举行答谢宴会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中非共和国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安德烈·科林巴上将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答谢宴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商业部长刘毅,农牧渔业部长何康,中国驻中非大使徐净武以及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应邀出席了宴会。在洋溢着亲切友好气氛的宴会上,宾主频频举杯,祝中国和中非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科林巴主席的随行人员,中非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索哈洪·孔贝等出席宴会作陪。
今天中午,陪同团团长、商业部部长刘毅设便宴招待科林巴主席一行。
科林巴主席下午还参观了北京市木材厂。


第4版()
专栏:

阎海清同志病逝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原铁道部设计鉴定委员会顾问阎海清同志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阎海清同志于今年6月21日因病逝世,终年68岁。他是山西省沁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鲁豫军区参谋处长、独立旅参谋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全国解放后,任贵州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1952年调铁道部,任隧道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工程总局副局长,基建总局代局长,第四工程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等职。
阎海清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同志,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和优秀干部。


第4版()
专栏:

利铭泽先生在香港逝世
新华社香港7月6日电 香港知名人士利铭泽先生因心脏病突发,今晨8时30分逝世,终年七十八岁。


第4版()
专栏:

中国向中非共和国政府捐赠五万美元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钱信忠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把捐赠给中非共和国政府的5万美元赈济款项的汇票交给了正在北京访问的中非共和国卫生部长加布里埃尔·恩加因迪罗。
钱信忠在捐赠仪式上说,得悉贵国因遭受特大旱灾,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中国红十字会对此极为关切,决定向贵国政府捐赠5万美元以帮助救济灾民。钱信忠请恩加因迪罗向受到干旱威胁的人民转达中国红十字会最诚挚的同情和慰问,并祝愿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恩加因迪罗说,中国向我国的捐赠无疑是两国之间友谊的象征。他代表中非共和国灾民对此表示感谢。


第4版()
专栏:今日兄弟报纸要目

今日兄弟报纸要目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批评
应当成为文艺工作的正常秩序
《中国农民报》△江苏省淮阴市为
了加强土地管理,保养地力,
颁布《关于保养地力试行办
法》,一年来收到积极效果
《解放日报》△上海市八届人大常
委会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胡
立教传达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精神时,号召推进“两个文
明”建设
《天津日报》△天津市医药局成立
技术咨询常设机构,聘请名医
专家指导药品生产
《南方日报》△广州南方大厦百货
商店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上
半年销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
79.5%,利润增长67.6%,跃居
全国大型百货零售店首位
《四川日报》△石棉县委决定把修
建办公楼的基建费拨20万元用
于扩建中小学校舍
《湖北日报》△沙市从7月1日起
对超住房屋而不按期退出者实
行高房租
《经济日报》△包钢取消全部自定
出厂价格,纠正钢材乱涨价的
歪风
《文汇报》△上海市政府要求各单
位对生产资料价格进行一次全
面检查
《北京日报》△北京大学毕业生胡
春华申请去西藏,全家人表示
支持


第4版()
专栏:

卢旺达大使
举行独立日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卢旺达驻中国大使西尔韦斯特·卡马利和夫人今天晚上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庆祝国家独立二十一周年、第二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和全国发展革命运动成立八周年。应邀出席招待会的有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以及政府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各国驻华使节也应邀出席。


第4版()
专栏:

李鹏会见哥伦比亚议会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今天下午会见由参议院第二副议长希拉尔多率领的哥伦比亚议会代表团。
会见时,李鹏副总理向哥伦比亚贵宾介绍了我国的经济情况,并回答了代表团中经济界人士提出的有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人大常委会委员曾涛,中国新任驻哥伦比亚大使陶大钊参加了会见。


第4版()
专栏:

对外友协举行酒会
庆祝蒙古人民革命六十二周年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为庆祝蒙古人民革命六十二周年,对外友协今天下午在这里举行酒会。
应邀出席酒会的有蒙古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彭茨克·沙格达尔苏伦,以及大使馆外交官员。
对外友协副会长陆璀主持了酒会。酒会结束后放映了中国彩色故事片《快乐的单身汉》。


第4版()
专栏:

驻守狼牙山脚下的解放军某测绘部队的团员青年,多年来坚持为孤寡老人、烈军属做好事。图为今年麦收时节,他们为驻地附近的老人搬运新收割的小麦。 赵一民 秦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