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伟大的不平凡的斗争的一生
——忆潘汉年同志
胡愈之
党中央对潘汉年同志的估价是很高的。诚如党中央为他平反昭雪的文件里说:“潘汉年同志几十年的革命实践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他的革命斗争是处在极其复杂的时代和环境,他在不平凡的对敌隐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而他又是从来很少表扬自己的,所以他的伟大的战斗的一生,很少为党内党外所知道。
我和潘汉年同志相识是在武汉大革命失败以后,他从南昌、武汉回到上海,从事文化出版工作,创办了“创造社出版部”和《幻洲》杂志等。我对出版工作有兴趣,所以和他有往来。到了1938年1月,我离开上海去法国,以后就没有和他见面。现在才知道,在三十年代初,他是党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书记,代表党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建立联系,同鲁迅等联名发起建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左联”和随后以文化界为主成立的“左翼文化总同盟”中,任中共党组书记,这一系列活动,扩大了党对进步文化界的影响,促进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发展。
在1930年到1933年前后,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上海党中央受到了破坏。潘汉年同志是中央保卫部门的领导人之一。为保卫驻上海党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他积极参加了对敌隐蔽斗争,这是需要绝对保密的,连党内同志,除领导人以外,也要断绝往来。潘汉年同志曾经和我说,他为了迷惑敌人,故意装成灰色面目,写了一些赞扬国民党左派的文章。以后他不再公开发表有关文艺方面的文章,连党内有些同志也不敢去找他了。
1933年夏间,他转移到江西苏区工作,先后任江西苏区党中央局宣传部长和赣南省委宣传部部长。1934年前后,他两次被派为中央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代表,一次去福建,与蔡廷锴领导的十九路军谈判并签订停战抗日协定;一次去广东,与国民党的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的代表进行停战谈判,为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反蒋抗日统一战线作出贡献。这两次任务都是重要的,因为当时蒋介石军队已经包围了整个江西苏区,步步为营。但是由于王明路线和共产国际顾问李德都不赞成谈判,所以没有完全达到目的。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党的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军事和政治的领导地位。会议完毕后,潘汉年同志被派遣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进行联络。据潘汉年同志和我说,由于路不熟,话不通,旅行是困难的。当时就由红军逮捕了一个贩卖鸦片的商人,和潘汉年同志一同关在监狱里,由潘帮助同时释放,这样才由贵州到了上海,搭上苏联船,到达莫斯科。这时候他以中共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参加了1935年7月召开的第七次共产国际大会。
这一次共产国际大会对中国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纳粹夺去了德国政权和德意日形成了法西斯轴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共产国际号召建立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受法西斯威胁的资产阶级国家应该和苏联联合起来,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在中国来说,共产党要联合国民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当时中国工农红军还在雪山草地长征途中,和外边的通讯联络被切断了。所以出席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创办了公开的中文刊物——《救国时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共中央发表的著名的《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建立国防政府和抗日救国的纲领,就是在《救国时报》首次登载的。
1935年底,我通过在狱中的杜重远,争取张学良联共抗日,取得了成果。但那时上海党中央和江苏省委遭到破坏。和我唯一联系的宣侠父同志也流亡到香港。在香港是可以和巴黎《救国时报》通消息的。为了和党中央取得联系,我到香港找到了宣侠父同志。这时候,广东广西的国民党地方势力,正准备反蒋抗日,国内的形势有很大发展。宣侠父同志要我去法国,转莫斯科,向共产国际取得联系。1936年1月,我假充华侨商人,搭了日本邮船去了巴黎。在巴黎得到《救国时报》负责人吴玉章同志的帮助,他替我办了去莫斯科的签证。我估计在莫斯科没有一个熟人,但到了火车站,唯一接待我的是潘汉年同志。
我把国内情况,特别是张学良思想转变的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潘汉年同志也向我传达了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以及中国革命的路线问题。
1936年4月间,我在莫斯科的任务已经完成,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团要我陪同潘汉年同志从法国搭船回香港,以后我的工作由潘领导。 (上)


第8版()
专栏:

愿写日记蔚然成风
乐秀良
1979年8月4日和11月21日,我曾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日记何罪》和《再谈日记何罪》。三年来,先后收到三百多封读者来信。
开始,一部分来信除对日记无罪的观点表示同感外,主要是叙述自己由于日记问题受到的冤屈,以及上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用杂文中的一些论点,要求代转申诉书。以后,随着三中全会指导全党拨乱反正,报喜的信多起来了。一些同志寄来了法院的批复:“撤销原判,宣布无罪”;有的寄来了纪委的通知:“原来定性不准,处理不当,应予纠正”;有的寄来了县委的决定:“属于错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有的来信报告自己恢复公民权、公职、学籍、军籍和党籍;有的补发了工资,晋升了职务;有的找到了理想的对象,成立了小家庭,寄来了合影和喜糖;有的夫妻复婚,破镜重圆,寄来了“合家欢”;有的寄来了当年作为“罪证”的日记摘抄;有的还寄来了入党申请书的抄件;有的重新拿起了写日记的笔。
特别是,许多同志在来信中表达了对党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的衷心拥护,表示要积极工作,为四化作出贡献。这一切,都使我受到鼓舞。我深知,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党中央平反冤假错案的伟大气魄,是由于许多党委在落实政策方面作出的重大努力。作为一个报刊的作者,我也为自己尽了一份责任而感到高兴。
有些来信提出了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对日记的认识的问题。
日记是记事册,是备忘录。日记,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日记,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书本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工作水平,有利于四化建设。日记,可以保留珍贵的革命史料。古来的史籍、游记等著作,多与作者的日记有关联;有些文集,简直就是日记的汇编和升华。
因此,保护日记,既是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又可保护革命史料,保护科学文化。日记的作者,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保护日记,也就是保护知识分子。保护日记,充分发挥日记的作用,将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
愿大家欣然命笔,愿写日记蔚然成风。


第8版()
专栏:

大地漫笔
儿童书店
据说,巴黎有一家专门经营儿童读物的大书店,书店的柜台做得同儿童差不多高,书架上标有“小说”、“童话”、“丛书”、“画报”等字样,分类明确,书籍摆放井井有条。店内还备有围成圆圈的小坐凳,供儿童坐着看他们所喜爱的书画。书店不收孩子们的阅览费,买不买书,买什么书,完全由孩子们自己作主。这样的儿童书店,一定很受儿童和家长们的欢迎。
北京、广州似乎也有儿童书店,可是没有什么特色,印象不深。这里并不是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象开办儿童书店这样的事,我们是可以办得更好的。只要多关心一下,并且不要按大人的模式去办。
杨子宜
先行者的劳绩
时人论漫画,有谓自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问世以后漫画方生。我一向亦持此说。近读丰先生的《教师日记》,方知其谬。应将“生”字改为“兴”字才妥。
丰先生说:“国人皆以为漫画在中国由吾倡始。实则陈师曾在《太平洋报》所载毛笔略画,题意潇洒,用笔简劲,实为中国漫画之始,第当时无其名,至吾画发表于《文学周报》,始有漫画之名也。忆陈作有《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皆佳妙。”(见一九三九年六月九日作者日记)丰子恺的漫画一出,海内风行,影响殊远,从此漫画大兴。但丰先生并不想把功劳据为己有,他在日记里的这段自白,至少给写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人指示两点:一,丰的漫画不是首创;二,在艺术上他受过陈师曾的影响。这种不想把先行者的功劳完全抹杀的风格,正是时人应当发扬的。
余 时


第8版()
专栏:

梅欧纪念
许姬传
南通张季直先生是翁松禅(同龢)老人的门生,他受到戊戌变法维新派、洋务派的影响,在南通兴办大生纱厂等实业。晚年延聘欧阳予倩先生在南通创立“伶工学社”,创建“更俗剧场”,意在改良戏剧,培养新人;又与梅兰芳先生为忘年交,梅曾三下南通,演出京剧、昆曲及以《红楼梦》为题材的古装歌舞京剧,他们二位对江南戏剧的改革无疑是起了推动作用。
张季直先生把“更俗剧场”门厅楼上的一间屋子辟为《梅欧阁》,并撰书楹联:“南派北派汇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以纪念梅兰芳、欧阳予倩先生对南通戏剧事业作出的贡献。
去岁,南通市文联戏剧资料整理组,搜集有关文献,访问梅、欧后代及曾在南通工作过的老艺人,编辑出版了《京剧改革的先驱》,研究江南戏剧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可于此书中得到线索。
最近,中央实验话剧院纪念卓越的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诞生九十四周年,演出由他翻译的法国作家勒内、福舒瓦的喜剧《油漆未干》。我介绍此书,作为对故人的怀念。
同时,梅兰芳先生的墓地经文化部拨款维修,亦告竣工,更引起我对这位艺术大师的无限追思;最后,录去年所作《梅欧阁怀旧》为殿:
伶工更俗济时方,三下南通竞作场。
杰阁梅欧留手迹,登台昆乱绚群芳。
葬花惊梦声情茂,天女嫦娥妙相庄。
南北派流虽往矣,尚留余韵见缥缃。


第8版()
专栏:

回家(外三首)
宗 璞在北京 我有一个家玉簪花 开在廊檐下身飞在九天云外那浓香也绕心三匝在北京 我有一个家金银花 仰首在花架活泼的花朵如泉水伴随我穿过了红尘千丈
炙骨繁华在北京 我有一个家丁香花 把白雪在窗前挂小小的喇叭在吹打:回家罢,回家!
开罢,我亲爱的花枝已枯了就修去罢;草过长了就刈短罢。可是那盛开的花朵一定要开到灿若明霞!开罢,开罢!我亲爱的花!开罢!开罢!我亲爱的花!我要为你浇干眼泪为你把喉咙唱哑;把我这跳动着的心深埋在你的根下!
生昨天这里还是贫瘠的黄土今天便显出绿色的丰富嫩的、小的、一丝丝、一簇簇,铺垫着通往春天的路。
寄因为想写封长信连短信也没有写你当然知道我不忍离别壁上又添了多少花枝?那清神傲骨凌霜雪愿这远方的怀念永在你画中不灭。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阅览室里
周同宾
夕阳,穿过玻璃窗,给阅览室的墙上抹了一块一块鹅黄色。屋里很静,只有翻动书页的唰唰声和房檐下风吹树叶的簌簌声。
书案边,老爷爷看报纸,娃娃们翻画报;汉子、媳妇、姑娘、小伙都在读杂志,有的嘴微微动着,有的在小本儿上抄着,多数抱着本子,端端地坐着,似乎已忘掉了周围的世界。
一路小曲儿息在门外,款款地,走进一个穿宽大上衣的小媳妇。她在室内扫一眼,径直走到一个后生身旁,轻拍一下,那人一颤,抬起头,笑了。小媳妇嗔怪道:“你呀,光知道看书,缸里没水了,晚饭你吃炒面!”后生指指正看的那本《农业科技》:“这一篇我才看了一半,说的塑料薄膜育苗法;清明快到了,咱要育棉苗,正用得上。”接着,向她一条一条介绍那些新技术。正说着,小媳妇眼一翻:“你不去挑水我去挑!”后生许是想到妻子已经有了喜,不宜挑水,忽地站起:“我去挑,我去挑。”说罢,将正看的那一页折个角儿,放下杂志,对她笑笑,去了。
小媳妇随手翻开了那本《农业科技》;一看,就舍不得走了。她在丈夫的座位上坐下来,饶有兴致地一页一页看下去。屋里仍然很静,粉壁上,映出了玫瑰色的晚照,人们的脸上也敷了一层妍妍的胭脂红。檐下,回窝的麻雀在啾啾地唱。间或有一两个人放下书报,悠闲地漫步回家了。
有顷,后生回来了,脚步匆匆,额头沁出了汗珠儿;手在小媳妇的肩上一搭,亲昵地说:“水已舀进锅,做啥饭呢?”妻子蓦然回头,歉然一笑,随即站起:“走,咱回家做饭去!”丈夫说:“后半篇我还没看完呢。”妻子说:“我看完了,走吧,我告诉你。”
小两口双双走出阅览室。暮霭重了。家家房顶都冒出了炊烟,飘出了油炸葱花儿的香味。
妻子给丈夫介绍着塑料薄膜育苗应注意的事项。刚说完,丈夫说:“我看一篇文章上说,孕妇要多吃含钙的食物。哪些食物含钙多呢?”小媳妇瞄丈夫一眼,甜蜜蜜地说:“你呀,还很知道操心哩。”后生嘿嘿一笑,妻子“吞儿”一声,也笑了。两口子说着,笑着,走进了村巷深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