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回顾与展望
林浩基
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刚结束,又迎来党成立六十二周年纪念日,盛大的会议,丰硕的成果,是献给这个光辉节日的一份厚礼。
记得读过一则故事,说是古罗马人崇拜的雅努斯有两副面孔,前面一副面孔注视未来,脑后一副回顾过去。回顾与展望集于一身的雅努斯,是古罗马人心中之神,守护之神。
世上没有雅努斯,因为天国不存在。雅努斯是古罗马人将未来与过去结合起来,用于指导自己行动的理想与智慧。
神话是迷人的,但人世间的丰功伟绩更令人心情激荡。六十二年前的7月1日,在上海一间平平常常的屋里,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等十二位代表,汇聚一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揭开了中国历史辉煌的新篇章。党从她创建的最初年代开始,就注意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思索,决定斗争策略。当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党引导人民回顾这段道路,寻找失败的教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掀起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的革命风暴。五次反“围剿”以后,伟大的长征开始,并且在长征路上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制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粉碎“四人帮”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对十年动乱的回顾与思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六中全会作出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亿万人民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展望祖国光辉的未来,我们的党愈战愈强,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肩负起团结战斗、振兴中华的重任。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有光辉的过去,更有光辉的未来,勇往直前,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党的光辉的历史增添新篇章,使开始于1921年7月1日的历史性长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历史不断地前进,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我们走过的征途,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着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前进!


第8版()
专栏:

火红的旗
解放军某部 晓 明
呵你是开拓者壮阔的宣言,
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起爆点。
你是历史最壮丽的图案,
你是历史最有生气的画卷。
你精心选择的那两件,
金子般的工具:镰与锤,
用实干征服了所有雄辩。
从融化第一片雪尘,
到推倒一座座冰山,
从描绘第一缕薄彩,
到谱就一首首诗篇,
随长江鼙鼓般的节奏,
伴黄河雷霆般的鼓点,
与钻头一道穿透地心,
同脚手架一起升入云端……
呵你让黑夜充满了光明,
你使得白昼这样地温暖。
在北方的黄土高原,
在边陲的茂密森林,
在首都的金水桥畔……
你用大海一样的胸怀,
你用朝霞一样的信念,
你用高山一样的气魄,
你用浩月一样的肝胆,
走出长夜的封锁,
冲破一道道羁绊,
用实践充实着人类奋斗的理想,
《共产党宣言》,耸起了擎天立地的旗杆!
千丝经线牵动着漉漉的黎明,
万缕纬线托起沉甸甸的秋天!
六十二个火红的脚印,
衔接起一个火红的局面。


第8版()
专栏:

党啊,展翅飞翔
陈辛火
在二十世纪乌云翻滚的东方,
诞生了您,坚强的中国共产党。
您就象搏击长空的大鹏,
俯临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
带着亿万人民的向往,
向着美好的目标展翅飞翔。
在烽火连天的路程中,
您冲破漫漫长夜,
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如今,新的时期虽然已经来临。
可是您的航程依然漫长。
党啊,您又拨开云雾,
换上了丰满鲜亮的羽装,
奋起矫健的双翼,
向着共产主义展翅翱翔。
在七月灿烂的阳光里,
展视那万里晴空,
人们终于看到了新的希望!


第8版()
专栏:

七月,我为你唱歌
辽宁朝阳 傅月华
七月是延伸的——
连接本世纪尽头的那个晨曦,
里程碑高耸在历史进程里。
七月是神圣的——
人民的意志在祖国心脏汇聚,
齿轮麦穗开拓出崭新的生活领域。
伴着鸣啾的鸟儿,
我礼赞七月——
兴旺、发达和绿色的启迪。
随着吐艳的鲜花,
我与七月絮语——
拾回失去的春天与秋季!
我歌唱共和国的七月,
不仅仅是风的微笑,阳光的温厚,
花的甜蜜,树的生机。
七月,是延伸的——
延伸在每一片草叶上,
奔流在滋润万物的江河里。
我把七月的共和国赞美,
在党的旗帜下,
将未来的路开辟……


第8版()
专栏:

青纱帐的回忆(外一首)
任耀庭
故乡用千顷高粱作墙,
黄土平原上砌一条绿色小道,
历史的里程已走得很远很远,
可我的心却常在小道上奔跑。
西有封锁沟,东有敌碉堡,
小道是套在敌人脖上绳索一条,
惊雷、骤雨、枪声、刀影,
我小交通飞车传送油印捷报。
小道上留下战士绿色的憧憬,
小道上有游击队员的歌声飞绕,
几回梦中在小道上行军,
醒来,自豪的泪珠还在眼角闪耀。
而今,白发老兵向青年交班,
一片希冀伴着绿叶覆盖的小道,
小道上留有新中国前进的脚迹,
从绿色的峡谷走向壮丽的今朝……
黄河故道行
当年夜行军,
我从黄河故道走过,
听不见雄壮的涛音,
千里大河只见茫茫沙漠。
今日重踏黄河堤下的一条条流沙,
我在寻找,我在思索——
当年夜行军马踏的印窝,
英雄的矫健步伐驱散了千里寂寞,
船户人家含着热泪将子弟兵迎送,
破茅屋上挂着一钩残月……
而今,两岸人家电灯万盏,
多象当年夜行军的流火,
金灿灿的麦穗,白花花的棉田,
黄河激昂地高唱丰收之歌……


第8版()
专栏:

鄣山情
程关森
每当采茶时节,鄣山人都要想起他们的老将军。
将军今年七十多岁了。五十年前,还是二十出头的岁月,他就和鄣山茶同忧患共生死了。三十年代初,就在这林子里,在枝叶繁茂的茶丛中,搭起了一个个秘密红军棚,英姿飒爽的他当上了驳壳队队长。他和鄣山人垦茶园,栽茶树,采茶叶,揉茶条;急行军时袋子里搁上一大把茶叶,边嚼边解渴;打土豪劣绅打赢了,回来煮上一大锅香气四溢的鄣山茶,炒上喷香的南瓜子,一个个高唱“红米饭,南瓜汤,天天吃得精打光哩。”
红军北上抗日了,他被留了下来,坚持游击战争,领导皖南一支游击队,活跃在黄山—鄣山之间。他保护着鄣山人,保护着鄣山茶。采茶时节,敌人勒令鄣山人移民并村,不准采茶,他领导游击队封锁水口,堵截敌人,敌人的子弹打穿了墙洞,射进了茶丛,游击队员的血浇灌在茶树蔸上……。
解放了,他成了将军,担负着军区领导职务。虽然军务繁忙,但他从来没有忘记鄣山人。一有机会,总是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鄣山看望老乡亲。他喜滋滋饮着鄣山水,茗口鄣山茶,总说很甜很甜。当年和他一起打游击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听说老队长来了,他们草鞋不脱,围巾不解,柴刀不卸,一个个揣着鄣山茶、南瓜子,跑到山下来,和他叙旧,直到深夜。明亮的灯光下,总响着他那亲切而爽朗的笑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将军的关怀、提议下,政府拨出巨款,把长达16.8公里的鄣山公路通到了鄣山岭。鄣山人捎信给将军,要他无论如何也要赶来参加通车典礼。将军来了,排列公路两边的鄣山人不断向他挥手,欢迎他为公路剪彩。
将军微笑着:“怎么叫我剪彩呢?该是当地党政领导剪彩的。”
“你是首长”,好几个“老鄣山”诙谐地说。
将军把头摇摇:“错啦,错啦。我不是首长,我是老百姓;你们认不认我是‘老鄣山’,认不认我是鄣山人呵?”
这一问,倒把大家问住了。是呵,我们的老队长,我们的老将军,当然是鄣山人,是“老鄣山”,是鄣山之子,是鄣山人的最杰出的代表哩。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他是在鄣山度过的;从四十多岁到古稀之年,他又哪一天忘记过我们鄣山呀。他的心永远和鄣山人民连结在一起。
现在鄣山公路通了,电灯亮了,荒山绿了,机器响了,鄣山富了,然而鄣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将军。


第8版()
专栏:域外文谈

面向大众的非洲戏剧
申 奥
几百个妇女坐在阳伞下,她们抱着吃奶的婴儿,兴致勃勃地观看传统的非洲戏剧。这出戏名叫《克瓦希阿柯尔》。克瓦希阿柯尔是一种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它导致每年成千上万个年轻人死亡。演员们在台上表演一个男孩因患这种病死去,他的父母却互相谴责推诿责任。
演出时有吉他和羊皮鼓伴奏,演员们载歌载舞,用斯瓦希利文讲述这个故事,不时逗得满场观众大笑。许多世纪以来,非洲各个部落都利用篝火边说唱和其他戏剧形式,把本部落的历史和道德准则一代一代传下去,今天的非洲戏剧则转向解答当代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许多国家利用戏剧讲授卫生知识,宣传保护自然资源。扎伊尔国家剧院的导演莫比厄姆·米康扎写了一个剧本,告诫人们在干旱季节不要放火烧草原和丛林,通常这是一种惊吓野兽和便于狩猎的办法,但往往因此造成火灾,烧毁大片村庄。这个剧本被广泛上演,在学校中还当作教材。
戏剧在农村尤为重要,因为很多地方还没有电,看不到电影,也没有电视,戏剧便成为唯一的宣传媒介。戏剧的题材是在征求村民们意见后确定的,内容包括解决失业、改善卫生状况、制止酗酒以及实行合作等等。尼日利亚东北部的阿玛杜·伯罗大学师生到农民中去工作,帮助他们开展戏剧活动,在演出过程中农民找到了自己解决各种问题的答案。
为了适应大众化的需要,赞比亚的契克瓦克瓦流动剧团从1971年起,把重点改为演即兴剧,剧情都是当时当地的问题。甚至在非洲大城市的一些现代化剧院中,剧本也着重探讨普通群众的切身问题。例如肯尼亚的恩乔写的剧本《伤疤》,揭露吉库羽部落对妇女的迫害。萨维里奥·乃吉兹其的剧本《乐观主义者》,叙述卢旺达的一个胡图族人和一个图西族人结婚,指出青年们反对部落主义,在各族间互相通婚是正确的。


第8版()
专栏: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画〕
黄宗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