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维护党风的坚强战士
——记运城地区纪委副书记张戈
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张戈,仍象过去那样保持着一股蓬勃的革命朝气。为了维护党风党纪,他敢于斗争,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德。
1981年9月,张戈担任了运城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分管查处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的工作。当时,全区干部非法建私房的有660户,其中有部分是县级领导干部。这些干部想方设法贪占国家和集体的财物,为自己建起宽敞的住宅。绛县一个公社书记,为给自己盖私房,带了几十个人进山砍树作椽子、檩子。随便砍树的风一刮,这一带山林里成材的树很快全被砍掉了。绛县干部在县城盖私房时,分南北两个地区,占用了大片农田,群众十分不满,把这两处称作“南霸区”、“北霸区”。这些事实使张戈形成了这样一种看法,干部以权谋私利,挖国家和集体的墙脚,垒自己的“安乐窝”,败坏了党风。他痛心地说:“如此发展下去,四个现代化怎么能实现!”他决心认真查处干部盖私房中违法乱纪的问题,为端正党风出力。
1982年初,地区纪委召开了查处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的工作会议。会后三个月,全区虽查清了200多户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的问题,但只处理了11户。有些纪检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建议查房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先查一般干部的问题,后查领导干部和那些所谓有“后台”、不容易“碰”的“硬”干部的问题。张戈和同志们分析查房工作进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是领导干部建私房的问题解决不了,一般干部不服气,“硬”干部的后台还在起作用。于是,他向地委提出“先难后易”的建议,先查处领导干部和“硬”干部的建私房问题。地委采纳了他的意见,把县级领导干部的问题作为查处重点,查房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
在查处过程中,有些在建房中搞了不正之风的干部,先是想尽办法保房子,房子保不住就想尽量从国家身上捞点钱。他们出假证明,白头条,向国家伸手。张戈面前摆下了一张张“帐单”:有的盖房子时是无偿调用工厂的工人,现在却开白条说花了数百元建筑费;有的盖房时市场上西瓜很少,果类还未上市,却打出白条说吃了数百元的瓜果,等等。张戈和地区纪委的同志看出了这伙人的用意,又向地委建议,凡开来的白条子,临时弄来的报销凭证、请客吃饭开支,一律不予承认。一个月后,省政府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卡住了有些人企图捞票子的门路。
张戈在运城地区工作了20多年。许多县和地直机关有张戈的老同事、老部下、老乡亲、老朋友。他们凭多年的交情,想让张戈在盖私房和多占住房方面留点面子。张戈不讲“关系学”,对所有盖私房的干部不分亲疏,同样对待。两年来,张戈经手查处县级干部违法盖私房的60多户中,有11户和他有个人关系。但他都没有让这些人在经济上占便宜。群众称赞他做到了铁面无私。
张戈排除层层阻力,坚持与一些歪风邪气作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一个县的水利局副局长在省委关于制止干部非法盖私房的通知下达后,装作不知道,动用公物在七天内盖起3间私房。张戈从现场调查回来,向地区纪委作了汇报,地区纪委发了通报,并提出了处理意见。张戈又据此给县委负责人打电话,请县委研究处理。县委讨论同意地纪委意见,并向地委写了报告。但后来县委突然改变了原来的意见,收回了报告,说那个副局长工作如何如何好,主张只给党内警告处分。张戈说:“工作归工作,党风归党风,不能因为工作好就可以允许胡来,对犯错误干部不严肃处理怎么能刹住非法建私房的歪风!”县里搬出一位地委领导干部出面说情,张戈也不买帐,并向地委作了汇报。后来在地委的干预下,县委重新作出决定,撤销那个水利局副局长的职务,所建私房征收归公。
地区二轻局副局长李建民,在城区原有8间房子。他利用职权,又占了生产队3分地基,用种种恶劣手段,占用二轻系统工厂的木材,平调下属单位的劳力,贪占国家和集体资财2,000多元,又新建了一座房子,而且强行把私房扩建到国家单位的地基上。运城每人平均住房面积为3.8平方米,李建民家却每人平均35平方米,引起了民愤。地区纪委和经委查清了李建民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处理意见。问题拿到地委常委会议上讨论,有的领导干部提出“怕事实不准”。张戈说:“在十年浩劫中,有人制造冤假错案,我们都吃尽了苦头。请相信纪委不会搞冤假错案,错了我负完全责任。”地委头一天同意了纪委的处理意见。李建民第二天就跑到太原去活动。接着,省里有人很快给地委的领导同志写了一封信,为李说情。张戈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地委书记作了汇报,得到了地委书记的支持,最后李建民被撤销了副局长的职务。
随着全区查处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工作的深入开展,张戈又面临新的考验。
去年6月18日,张戈突然收到一封署名“蒋实话”的恐吓信,信中攻击、诬蔑张戈,要张戈不要再追查某县级领导干部的房子问题,威胁他要“留条后路”,
“就此止步,不然继续下去,请你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张戈对这封恐吓信置之不理,照常进行查处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的工作。省委、地委领导同志对他受到恐吓的案件十分重视。公安部门很快查出了作案者——地委统战部干事解高杰。
这给张戈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他查处建房分房中不正之风的决心更大了。他和查房的同志先后跑了芮城、夏县等地,查处了县级领导干部11户非法建私房的问题。
今年2月3日凌晨,乒乒乓乓几声骤响,张戈家两间卧室窗上的几扇玻璃被砸得粉碎。他和家人从熟睡中惊醒过来。看到落满床上的玻璃碴子和落在床头的砖头,他知道这是有人要对他下手。但张戈毫不畏缩。第二天,他和查房的同志研究了12名县级干部盖私房问题的处理意见。后来查明,偷砸张戈家窗上的玻璃,是前稷山县委书记(已病故)的二儿子黄小勇勾结家里违法建了五间私房的地区会计学校樊景英干的。事隔8天之后,那个县委书记的妻子董竹叶又来张戈家里寻衅闹事。这个县委书记在地区任工交部副部长时,利用职权占用城镇地皮四分三厘建了私房,建房中又贪占了1,000多元。地委在去年5月决定将他的房屋征收归公。后来,这个县委书记家里又开来一份1,700余元的吃喝白条帐单,张戈又否定了这个帐单,董竹叶的大儿子还扬言“非把张戈搞瘫痪不可”。张戈不仅没有被吓倒,查处不正之风的决心反而更大了。目前,全区71户非法盖私房的县级领导干部,已查清处理了68户。
新华社记者 原廷玉 通讯员 范漂


第4版()
专栏:

让子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干
——教育部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家长的公开信毕业生家长:
正当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各方面急需专门人才的时候,您的子女即将从大学毕业走上四化建设的岗位,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我们向家长表示热烈地祝贺。
对毕业生分配,社会上各方面及毕业生家长都十分关心。首先我们要向家长说明,目前我们国家的专业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把为数有限的大学毕业生用到四化建设的急需方面去。面向基层,加强生产第一线,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支援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边疆、经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这是今年国家对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去向。
目前,广大毕业生都在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考虑自己的工作志愿。已有很多毕业生怀着振兴中华、献身四化的满腔热情,积极准备接受国家的分配。许多毕业生家长也以对党和国家无比感激之情给学校写信,表示坚决支持自己的子女到四化最需要的地方去。有的家长在信中说:“孩子从小到大,是党和人民哺育成长的;知识从无到有,是学校和老师辛勤培育的结果”,
“孩子并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党和国家花了很大力量使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应当让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知识奉献给党和人民”。许多家长表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不要求任何照顾,唯一的考虑是祖国的需要”。这些态度都是非常正确的。
据了解,有些家长对毕业分配还有不同的想法,主要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分配到外地和比较艰苦的地方去。这种想法,与四化建设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条件和生活条件差别很大;我国科技人才分布也还不很合理,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现在都很缺乏人才;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许多都是远离城市,开创初期的条件一般都比较艰苦。我们相信,只要讲清国家建设的这些急需,绝大多数家长是会以全局利益为重,积极教育和支持自己的子女到这些地方去的。正如有的家长在给学校的信中说的那样:“我爱我的孩子,我更爱我们的伟大祖国”,“虽然当父母的需要儿女在身边照顾,但这毕竟是小局,而现在真正需要千百万儿女的是伟大的母亲——祖国,我们都应当服从她的需要。”
教育和支持自己的子女到国家最需要、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不仅对四化建设有重大意义,对子女的成长也有利。关心、爱护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常情。但是怎么爱法,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如同孩子小时不能溺爱一样,孩子长大了仍应严格要求,特别是对大学毕业的子女,更应该给他们指出一条正确的成长道路,让他们去经风雨、见世面,放手让他们到有利于锻炼成长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把孩子留在身边,为他们安排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轻松的工作,这不是真正的爱子女。“安逸的暖流,能腐蚀意志的堤”,“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真正的爱,应该让子女到广大人民中间去,到生产的实践、斗争的风浪中去磨练。党和国家历来强调通过实践锻炼和考验来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大学生毕业后首先到基层去工作,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就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培养造就又红又专知识分子队伍、选拔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当代青年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今后二、三十年,正是祖国四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您大学毕业的子女正逢这个值得珍惜的好时候。我们希望广大毕业生家长,积极教育和鼓励自己的子女勇敢地投身这个伟大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干,做一个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开拓者和创业者。
教育部
1983年6月26日


第4版()
专栏:

台盟总部号召全体盟员和台胞
贯彻两个大会精神 促进祖国统一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总部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于2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号召全体盟员和所联系的台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六届政协一次会议精神,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台盟第三次代表大会。
会议提出了开展台盟工作新局面的具体意见,决定充分利用盟员的特长和有利条件,继续办好业余日语学校,进一步加强日语翻译等各项工作,为社会培养人才,会议要求各地台盟组织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和为实现四化献计献策。
台盟总部主席、副主席、常务理事、部分理事及地方组织负责人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第4版()
专栏:

北京市委举行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二周年,中共北京市委最近举行了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市建筑工程局局长杨嗣信、大兴县礼贤公社田营大队妇联主任马凤英等优秀党员,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


第4版()
专栏:

大连市157名民主党派成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大连市各民主党派成员积极为四化建设做贡献,获得社会的好评。据统计,1982年,全市各民主党派有157名成员获各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单项能手等光荣称号,占成员总数的15.3%。


第4版()
专栏:

安徽一批回乡知青担任乡领导干部
安徽省在人民公社政社分设的试点中,选拔500多名回乡知识青年进入乡一级领导班子。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实行合同制。被选拔上来的干部不吃商品粮,不转户口,不列入国家干部编制;二、实行比较严格的考试或考核,择优录用;三、工作期限一般为乡一级党、政领导的选举任期。期满后,如连选继续任职,落选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四、任职期间工作报酬实行职务补贴。
(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为常设机构
本报讯 记者张达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去年4月在北京成立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国委员会改名为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为常设机构。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是由一些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科研机构、新闻单位联合组成的社会团体,负责对中国老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并参加有关老龄问题的国际性和地区性专业会议,开展多边或双边技术援助技术合作。
我国第一个老龄问题杂志《中国老年》即将创刊。


第4版()
专栏:

全国铁路运输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要求
进一步加强铁路法院审判工作
本报讯 记者刘振宗报道:6月21日至26日,全国铁路运输法院第一次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文件,研究了铁路法院审判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交流了经验,讨论了今后的任务。
会议要求铁路系统各级法院,一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审判工作,继续依法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二是要继续打击利用铁路运输进行经济犯罪的严重犯罪活动,集中力量查处大案要案;对符合政策和法律的正当经济活动,要依法予以保护。三是要认真做好控告申诉案件和历史老案的复查工作,对已发现的冤假错案要及时纠正,对历史老案的复查处理,要力争在明年年底全部搞完。


第4版()
专栏:

邓力群会见埃及记者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邓力群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埃及《金字塔报》副主编哈姆迪·福阿德·米舍尔和《共和国报》副主编胡达·陶菲克,向他们介绍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刘爱芝、姚锡华会见时在座。


第4版()
专栏:今日兄弟报纸要目

《工人日报》△社论:要和“捞一把”的歪风作斗争
《解放军报》△某师在引滦入津工程中有95%以上的党员立功受奖
《光明日报》△湖州中学创造条件,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
《陕西日报》△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延安革命旧址,基本上恢复党中央所在时的真实面貌,去年参观纪念馆的有12万人次,今年前5个月达到9万多人次
《解放日报》△社论:既抓普及又抓提高——把“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引向深入
《经济日报》△国家计委新闻发言人答本报记者问,搞好重点建设,需要注意七个问题
《南方日报》△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和西部石油公司正式成立,其基本任务为负责管理指定海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和生产;按总公司受权,全面实行同外国公司签定的合同 △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举行集会,祝贺著名油画家冯钢百岁寿辰
《文汇报》△“七一”前夕,上海市评选出1,000多个先进党支部和6,00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
《经济参考》△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急重点项目之所急,保重点项目之所需,一批重点工程引进工作进展快
《健康报》△钱信忠文章:必须坚决控制人口增长
《四川日报》△郫县8,000多农村党员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开展党员联系社员户活动
《湖北日报》△武昌凤凰山变电站至武东变电站22万伏双回路高压输电线路并网供电,使葛洲坝的强大电流直输武钢
《北京日报》△北京市加强市场物价监督,上半年查处乱涨价事件200多起


第4版()
专栏:

全国纺织系统先进集体、西北国棉一厂赵梦桃小组的共产党员,团结全组姐妹,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全组26名女工全部达到甲级操作水平。这是她们向原赵梦桃小组值车工、全国劳动模范翟福兰(右二)学习操作技术。
新华社记者 安克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