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黎巴嫩通讯

苦难何日休
  ——在以色列侵黎一周年访贝鲁特
  本报记者 俞成秀 林皎明
去年6月4日清晨,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发动大规模军事入侵,长驱北上,霸占了黎巴嫩三分之一的领土。时隔一年,当我们乘坐的飞机穿过密布的阴云在贝鲁特机场降落时,军事冲突、流血、动乱仍然笼罩着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
贝鲁特,黎巴嫩战争一年后的贝鲁特,表面看来是平静的。人们还记得,贝鲁特是巴解和黎巴嫩进步武装去年顽强抵抗以色列入侵军的主要战场之一,如今,各种设施已经修复,一些国家航空公司的班机在这里时起时落。旅客虽不很多,但它表明,这个城市已经同外界恢复了联系。从机场进入市区,可以看到一些被炸坏的建筑物正在修复,园艺工人在给街心花坛添补新土,修剪花木;海滨浴场上,穿红着绿的游客正在沐浴阳光。沿滨海大街,又摆起了各种各样的货摊。贝鲁特东西两区的路障已被拆除,五颜六色的汽车在荷枪实弹的士兵的指挥下川流不息。政府军的装甲车驻守在主要路口,街垒上飘着以雪松为标记的黎巴嫩国旗,悬挂着杰马耶勒总统的画像。游览贝鲁特市容,使人感到,黎巴嫩政府已经基本稳定了城市的正常秩序。
然而,战争的创伤仍然清晰可辨。断壁残墙,满目疮痍。曾经是以色列主要轰炸目标的体育场已成废墟。它使人回忆起贝鲁特去年被炸成一片火海的惨景。遭受轰炸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已所剩无几,衣衫褴褛的巴勒斯坦少年,在向过往行人兜售口香糖一类的小商品。美、法、意等国的巡逻车队隆隆地开过街头。沿贝鲁特的海滨公路南下,在不足十公里的地方,就设有以色列的第一个前沿哨卡。离市区不远,在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上,以叙部队剑拔弩张地对峙着。而且,人们还能够不时听到枪炮声,德鲁兹人和长枪党民兵之间交火、绑架事件时有发生。
贝鲁特的此情此景,使人心碎。但更使人忧虑的是围绕着外国军队从黎巴嫩撤出而展开的一场政治较量和军事冲突的危险。
黎巴嫩是以色列野蛮入侵的直接受害者,黎巴嫩政府为恢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使以色列军队全部撤出自己的国土做了不懈的努力,最后与以色列签署了撤军协议。在5个月的谈判中,它拒绝与以色列签署和约,反对在它的国土上建立预警站,不同意由哈达德部队负责南部地区的安全巡逻等苛刻的要求,同时也作了某些妥协和让步。杰马耶勒总统表示,
“留有50名以色列士兵总比5万军队占领黎巴嫩要好。”为了解放国土,黎巴嫩不得不付出代价。黎巴嫩总理瓦赞说,“这是在目前情况下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黎巴嫩政府的这一抉择,得到了多数阿拉伯国家的不同程度的同情和谅解。
以色列早就应该无条件地从黎巴嫩撤出它的全部侵略军队。现在达成的撤军协议使它实现了在黎南部建立“安全区”,限制黎军在“安全区”的装备和人员,成立以色列军人参加的委员会等优先目标。即使如此,以色列仍不准备全部撤军。问题的症结在于,以色列无理把叙、巴撤军作为它撤军的先决条件。西方报刊透露,美以在协议之外达成默契,即叙巴不撤,以色列也可不撤。这实际上是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拖延撤军的一个手段,妄图把球踢到阿拉伯半场,借此挑起阿拉伯国家的分歧,达到长期霸占黎巴嫩南部的扩张目的。以色列最近有意放出单方面后撤15公里的空气,与上述阴谋同出一源。
黎巴嫩政府在签署协议之后,正在努力争取阿拉伯国家和国际舆论的支持,希望说服叙利亚能够同情黎巴嫩的处境,尽早达成协议,以便尽早实现全部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黎巴嫩多数人渴望这一天的到来,但同时也感到前途渺茫,他们担心黎巴嫩从此将被肢解。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站在贝鲁特市海滨,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军舰在黎巴嫩近海游弋。另有报道,苏联的军事人员也出现在黎巴嫩的东部边界。两个超级大国明里暗里的争夺,多年来已使黎巴嫩人民吃够了苦头。
贝鲁特市内的烈士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铜铸的无名烈士像,他手举火炬,凝视前方,浑身弹痕累累,似乎象征着饱尝苦难的黎巴嫩。站在他的面前,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黎巴嫩的苦难何日是尽头?


第6版()
专栏:

促使全部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
  许多国家在酝酿新方案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黎巴嫩同以色列就撤军问题达成协议以来,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方面坚决反对这项协议,但同时也分别提出了自己从黎巴嫩撤军的条件,一些阿拉伯国家和美国、法国等也正在酝酿提出新的方案,以促使全部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
据贝鲁特报纸5月30日报道,叙利亚最近通知美国和黎巴嫩领导人,叙利亚参加撤军谈判的条件是:把黎以协议看作是结束“战争状态”的条约,而不是和约;黎叙签署同黎以协议相似的协议,保证叙在黎领土内的安全要求;美国应就以色列占领的领土问题恢复谈判作出书面保证;赔偿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叙利亚的军事装备损失和举行小型阿拉伯首脑会议为叙从黎撤军铺平道路。
另据报道,叙利亚同沙特阿拉伯在5月下旬曾就叙军撤出黎巴嫩问题进行过会谈,叙利亚提出,由阿拉伯国家支付120亿美元,赔偿叙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中的损失,组成叙黎联合调查委员会,叙黎之间不建立外交关系等条件。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军事负责人阿布·杰哈德5月24日对西方记者说,巴解组织从黎撤军的条件是:必须允许巴解组织在黎从事政治活动;承认巴解组织在黎保持某种军事存在的原则;保证保护在黎的所有巴勒斯坦平民和巴解组织同黎政府进行直接谈判。
科威特《舆论报》6月1日透露,海湾国家、摩洛哥和美国正在磋商一项新的方案,内容有5点:决定贾贝勒地区和贝卡的部分地区为非军事区,由联合国多国部队和黎巴嫩军队共同管理,在贝鲁特—大马士革公路上设立一些固定据点;以色列军队根据黎以协议开始分阶段撤出;叙利亚军队从贾贝勒和贝卡地区分阶段撤出;保证巴勒斯坦武装部队撤出和进入贝卡地区的伊朗武装人员撤出。
黎巴嫩政府最近派出要员到一些欧洲国家去解释黎巴嫩立场后,法国也准备提出一项倡议,据贝鲁特人士5月30日称,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同法国对外关系部长谢松目前正在研究”法国的倡议,具体内容尚未透露。
黎巴嫩政府近期内还将派使者去阿拉伯国家访问,就外国军队撤走问题寻求支持。
但是与此同时,叙利亚同以色列双方在贝卡地区依然保持着严重的军事对峙。


第6版()
专栏:

  莫伊呼吁非洲各国领导人出席首脑会议
  维护非洲团结和统一事业
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领导人重申忠于非统组织
新华社内罗毕6月1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现任主席、肯尼亚总统莫伊今天再次呼吁所有的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6月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第十九届首脑会议。
莫伊今天在这里的乌呼鲁(自由)公园举行的大会上说,非洲统一组织“正面临严重的挑战,必须尽一切努力来挽救它”。他希望“所有的非洲领导人出席会议并根据该组织的宪章和精神作出贡献”。
他说:“我们必须组织起来,充分利用非洲母亲的经济和政治潜力。我们必须培育和巩固整个非洲大陆的统一事业。”
据报道,大多数非洲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已决定参加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首脑会议。
去年,非统组织首脑会议由于成员国对西撒问题和乍得问题的分歧两次未能如期举行。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6月1日电 毛里塔尼亚国家元首海德拉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了3天访问后,双方今天发表联合公报,重申“忠于建设一个大阿拉伯马格里布的想法”。
公报在谈到西撒问题时说:“只有让西撒人民自由选择他们的未来和承认他们的不可剥夺的自决与独立的权利,才能公正和持久地解决摩洛哥和波利萨里奥阵线间的冲突”。公报说,“双方重申忠于非洲统一组织”,支持6月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第十九届非统首脑会议的决定。


第6版()
专栏:

  新加坡政府作出决定
  孙中山故居晚晴园将重新布置
新华社香港6月2日电 新加坡政府已决定重新布置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的故居晚晴园,以纪念这位革命伟人。
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曾多次到南洋组织革命力量。他在新加坡活动时下榻晚晴园。1906年7月,他第四次到新加坡时,在晚晴园拟定了同盟会的章程,那里就成了南洋同盟会的会址。后来,孙先生又多次到过新加坡。1911年12月12日,他从槟城抵达新加坡,停留了一天,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这是孙先生最后一次到新加坡。
1942年日军侵占新加坡时,晚晴园成了日军的通讯兵营,遭到了严重破坏。园内陈列的各种纪念文物、图片,全部被烧毁。1951年晚晴园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接管。1964年中华总商会重修晚晴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在新加坡领导革命的光荣史迹。到那里参观的新加坡国内外旅客络绎不绝,每月都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
晚晴园面积达一万八千平方米,座落在新加坡大人路,园内绿草如茵,林木扶疏,环境清幽,草坪中间是一座凸字形两层楼房,楼前是一尊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安放在一米半高的石墩上,石墩前有华文铭文“新加坡晚晴园”。楼下是文物馆,陈列着各种与孙中山有关的图片、资料和文物。楼上是图书馆,藏书数千册。
新加坡有关当局目前正搜集并向公众要求提供孙中山先生的文物和资料,以便进一步布置晚晴园,使它恢复到当年的原样。


第6版()
专栏:

  宋双强调巩固民柬联合政府
坚持越军必须全部撤出柬埔寨
新华社曼谷6月2日电 高棉人民全国解放阵线主席宋双今天宣布,越南侵略军不全部撤出柬埔寨和柬埔寨的主权没有全部得到恢复,他的阵线绝不罢休。
宋双在对新闻界发表的一项声明中强调指出:“高棉人民全国解放阵线永远不会同任何外国(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邻近的国家还是不邻近的国家)进行牺牲柬埔寨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谈判。柬埔寨没有一寸土地是可以谈判的。”
他指出,抵抗越南侵略的力量日益壮大。它们已经深入到了柬埔寨的内地。他说:“战场的形势可望在未来的雨季中发生进一步有利于抵抗战士的变化。”
宋双重申,他的阵线要求柬埔寨问题必须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的宣言和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的范围内解决。
他呼吁各友好国家政府和全世界对柬埔寨的正义事业提供援助。
同一天,宋双以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总理的名义在这里对一些外国记者说,越南想要搞垮民柬联合政府,因此,我们必须巩固联合政府,反对越南的阴谋。
他说,联合政府的前途是光明的,高棉人民全国解放阵线的目标就是要巩固这个联合政府。


第6版()
专栏:

  尼克松要求美国加强与中国的关系
 强调应严格遵守中美上海公报和联合公报
新华社华盛顿6月1日电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今晚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庆祝成立十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上说,美中两国之间的关系今后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他说,中美上海公报和两国去年签署的联合公报的“文字和精神都应该得到严格的遵守”。尼克松在谈到两国经济关系时说,美国“目前政策所作的限制是不必要的”。“中国应当获得和其它友好的非盟国一样的待遇”。
他说,现在是美国一些机构改变“把中国作为对手对待”的时候了。他要求美国放松对中国技术转让的限制。他说,通过与中国增加贸易,美国人就会知道,对美国企业有好处的事同样对国家也有好处。
中国驻美国大使章文晋在宴会上也讲了话。他赞扬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在过去十年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希望该委员会在未来的十年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第6版()
专栏:

  南朝鲜对6名劫机犯起诉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汉城地方检察院6月1日以违反《飞机航行安全法》等罪名对劫持中国民航二九六号客机的卓长仁等6名罪犯提出起诉。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巴印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开幕
巴基斯坦和印度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一日在伊斯兰堡召开。两国外交部长出席了会议,并希望联合委员会为促进两国间的合作作出贡献。两国外长发言后便开始进行秘密会谈。会议将进行四天。
苏丹关闭二十二个驻外使馆
苏丹外交部长穆罕默德·末尔加尼·穆巴拉克一日对苏丹通讯社说,由于国家的财政状况,苏丹正在关闭驻二十二个国家的大使馆。他说,这些使馆关闭后,苏丹将通过以上国家驻喀土穆的大使馆及苏丹有关驻外大使馆加强与上述国家的关系。
北约总部工作人员宣布罢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的职工协会六月一日宣布,将在二日北约国防部长举行会议期间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作待遇。这将是北约历史上的第二次罢工。
苏丹埃及一体化议会开会
苏丹埃及一体化议会——尼罗河谷议会五月二十五日到三十一日在喀土穆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一体化基金会的基本章程和有关一体化的法律。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突尼斯总理接见李梦华
据新华社突尼斯5月31日电 突尼斯总理姆扎利今天下午接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李梦华,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在这之前,李梦华还会见了突尼斯外交部长埃塞卜西。


第6版()
专栏:

浙江医大副教授黄幸舒在美获扬特奖
新华社华盛顿6月1日电 浙江卫生协会副会长、浙江医科大学毒理学副教授黄幸舒博士最近在美国费城获得美国工业卫生协会1983年扬特奖。
扬特奖于1964年为纪念美国工业卫生协会第一任会长威廉·扬特而设立的,授予国外那些在工业卫生及其有关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黄幸舒博士在杀虫剂毒理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使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扬特奖者。
黄幸舒博士是应邀来美国参加于5月22日至27日在费城召开的美国工业卫生会议的。他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第6版()
专栏:

我儿童画在国际儿童画展中获奖
据新华社马德里5月27日电 在西班牙儿童之友协会最近举办的1983年国际儿童画展中,我国四川省10岁儿童刘旭创作的水墨画《赛马》获得“参加国奖”。江苏儿童张红娟的作品《车轮滚滚》在这届比赛中也获了奖。


第6版()
专栏:

  马来西亚前总理会见我穆斯林友好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吉隆坡消息:马来西亚前总理、全马来西亚伊斯兰福利机构主席东姑·拉赫曼5月31日在吉隆坡会见了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代主任沈遐熙为团长的中国穆斯林友好代表团,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并表示希望加强两国穆斯林的友好往来。


第6版()
专栏:

我冶金工业部长结束对意大利访问
新华社罗马6月1日电 中国冶金工业部部长李东冶在结束了对意大利的访问后,今天离开这里前往英国。
李东冶于5月22日到达罗马,在意大利参观了塔兰托、贝加莫、帕多瓦等地钢铁企业,会见了意大利工业部长潘多尔菲。


第6版()
专栏:

比中文化中心揭幕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31日电 比—中文化中心今天晚上在这里举行开幕仪式。比利时佛兰芝区负责文化事务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卡雷尔·波马、对外关系部负责亚洲事务的官员诺东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的代表参加了开幕仪式,并表示祝贺。


第6版()
专栏:

  筑波五小时
本报记者 林钢
神游筑波已久,此次访日,得遂心愿,快慰何如。
科学城在茨城县境内,距东京60公里。从上野搭电气火车,过了“我孙子”(这站名好古怪),便到土浦。全程51分钟。
筑波科学城呈不规则狭长形,南北18公里,东西最宽处为6公里,面积2,700公顷。47个研究、教育机关约占地60%,其余为生活设施区。市内纵横8条马路,把市区分为文教系统、建设系统、理工系统、生物系统和共同利用设施等五大区域。每个研究机构是一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色彩淡雅,疏疏朗朗地座落在松林和花圃间。到处是樱花、杜鹃、苍松、翠竹,空气清新,遍地花香。
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给人以拥挤、窒息的感觉。来到这里,大片大片的绿化地带,顿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十万人口的城市,就有公园12处。虽有科学设施,依然田园风光。许多单位有自己的棒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对于国土狭小的日本,这里真是“知识的绿洲”。筑波科学城全名叫“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筑波最大的特点是幽静。街上少有行人。汽车都默默地停在存车场或建筑物近旁。这时是上午10点。人们都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紧张地工作。好幽静啊!这就是日本人向往的“禅之美”的境界吗!真是一个潜心从事科学研究、读书、著述的理想天地。
在筑波只呆了五小时,首先参观了机械技术研究所,仔细看了机器人。机器人,准确地说是机械手,可作360度转动,上下左右,俯仰伸屈,抓放自如,会焊接、钻孔、铣削、镗纹,会搬运货物、翻转人体。机器人的故乡是美国,1967年才引进到日本。16年后,日本已成了机器人的王国,它拥有的工业机器人的总数,据说比世界其他各国拥有的总和还要多。
机器人大量闯入社会,是否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得到的回答是:“在日本,至少目前看不到。”日本熟练工人仍嫌不足,机器人还源源需要,现在中小企业也都已开始采用。财薄力微的,可以租赁。今后,还要向农业、海洋开发、医疗福利等领域推广。研究所长说:“机器人现有智能还比较幼稚,我们的任务是研究和开发具有更高级智能的机器人。”
日本有许多“名列世界第一”。但日本人对于落后的方面,公开承认。这是勇猛精进者的品格。参观筑波宇宙中心时,所长第一句话就坦率地说,在宇航领域,他们还比较薄弱,还要追赶美国。他们已经发射了13颗人造卫星,现在空中还有8颗。8月份还要发射一颗,正在准备。宇宙中心是一个尖端的研究部门。但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和中、小学生,都可以来此参观。日本历来重视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普及教育。每年4月,全国举行科技周,城乡到处是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有不少人前来参观科学城。
午饭在“研究交流中心”吃“日本饭盒”饭。这个“中心”是各教育、研究机构共同利用的设施。有一座可以同声传译的国际会议礼堂,三个会议室;有图书资料索引室、展览室、阅览室,还有文体活动室和餐厅,供科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有点象上海的科学会堂。
饭前从闭路电视看了筑波的创业史。筑波的建设,概而言之,可分两个十年。前十年是准备,后十年便是按照计划蓝图高速度的建设了。到目前为止,耗资已达一万亿日元;如按计划把周围开发地区建成,将有面积28,560公顷,人口将达20万。
午后又参观了有93年历史的农业技术研究所。这个所下属的研究机构遍及日本各都、道、府,在筑波就有13个研究室。日本农业发达,与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分不开。据说筑波现有52名中国研究人员。我们这次遇到了其中的两位,一位来自上海,在此研究激光;一位来自陕西,研究人工降雨。
归途访问了一家农户。这家主人在科研人员指导下,用科学方法饲养母猪和瘦肉型猪,还经营以火腿为主的肉类食品加工,并自行销售,由妻子经理其事,雇有工人8名。看过猪栏,我们应邀访问他的家。居室雅致、考究,顷刻间他的能干的妻子在榻榻米上摆出一长桌的酒肴款待不速之客。他家有3辆自备汽车,另有1辆2吨运货卡车。怪不得统计资料说,日本农村的汽车按人口平均多于城市。科学城里怎生会有农民?这里原先是筑波山麓的农村。从1963年决定划出樱村、大穗町等6个村、町(镇)建设科学城时起,在国土厅建设推进本部计划下,一部分农民和镇上的企业主、商人等被吸收参加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待到各研究单位先后从东京搬迁来此,这里的住宅、商店、学校、托儿所、医院、邮政、电话、消防等设施,也都同步发展了。农民与镇上的人同科学家们一起成了新城的市民。告别农家出来,见不远处一排淡米色10层建筑,主人说:“那是住宅区。”筑波市为教授、科学家和公教人员建造了3,000户住宅。可惜没时间看一下知识分子的生活。
一位中国留学生谈他旅居筑波一年的观感说:“世界上有一种流行的舆论,说日本人只会模仿、应用,不会创造。日本人自己也自嘲:我们从来没有领导过什么世界新潮流。现在他们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国策。他们要以加强基础研究为中心,振兴科学,迎接二十一世纪。筑波集中了国内许多第一流的研究人才,拥有世界上第一流先进的设备。他们要向未来挑战了。我不怀疑他们会创造出新的奇迹。”(附图片)
  筑波科学城一角


第6版()
专栏:

6月1日,一以色列巡逻车在贝鲁特受到黎巴嫩全国抵抗阵线成员的袭击。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