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关于198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1983年6月7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姚依林各位代表: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国务院制订了一九八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实施这个计划。
现在,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大会报告一九八二年计划的执行结果、一九八三年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前五个月计划的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一九八二年计划的执行结果
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九八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比原来预计的要好。
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全国农业总产值达到二千七百八十五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一,大大超过计划规定的增长百分之四的要求。粮食在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达到三亿五千三百四十三万吨,比上年增加二千八百四十一万吨,增长百分之八点七,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七九年增长百分之六点四。棉花在连续两年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又比上年增加六十三万吨,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三,总产量达到近三百六十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一千一百八十二万吨,比上年增加一百六十二万吨,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八。棉花和油料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糖料、桑蚕茧、茶叶、猪牛羊肉的产量和水产品的产量也都超额完成了计划,比上年有较多的增加。黄麻和红麻的产量,比上年减少百分之十五点九。农村的多种经营和社员家庭副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整个农业的形势是令人振奋的。
工业生产全面增长。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五千五百零六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七,超过计划规定的增长百分之四的要求。在一百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九十一种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轻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点七,没有达到计划规定的增长百分之七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减少了涤纶混纺布的生产,其他产品的生产仍然有较多的增加。例如,自行车、缝纫机、彩色电视机、家用洗衣机、录音机等耐用消费品的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百分之二十四到一倍以上;棉布、呢绒、丝织品、糖、纸、合成洗涤剂等产品的产量,也都有所增加。重工业生产改变了前两年停滞下降的局面,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九点九,大大超过计划规定的增长百分之一的要求。原煤产量达到六亿六千六百万吨,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一;其中统配矿产量达到三亿五千万吨,增长百分之四点四。原油产量一亿零二百一十二万吨,增长百分之零点九。发电量三千二百七十七亿度,增长百分之五点九。钢材、水泥、玻璃、酸、碱、塑料、发电设备、矿山设备、手扶拖拉机等产品产量也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铁路、水运、公路、民航和邮电部门也都超额完成了计划,基本保证了重要物资和旅客的运输。
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八百四十五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五百五十五亿元,更新改造及其他措施投资二百九十亿元。全国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一百一十六个,比上年增加三十七个。建成投资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更新改造及其他措施项目四万八千个,比上年增加一万三千个。地质工作也有所加强,新发现、新评价了一批油气田和三百多处矿产地。
市场商品供应比较丰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二千五百七十亿元,比上年增加二百二十亿元,增长百分之九点四,剔除零售物价上升的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七点三。吃、穿、用各类消费品大多数供应比较充裕,花色品种增多。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根据海关统计,全国进出口总额为七百七十二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剔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三点四。其中,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七,剔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六点五;进口总额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二点七,剔除价格和汇率变动因素,实际增长百分之零点三。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国取得了一批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技术转让和科技咨询工作进一步展开。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三十一万五千人,比上年增加三万六千人。中等教育的调整和改革继续展开,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比上年增加二十二万三千人,达到七十万四千人。全国医院病床增加三万七千张。文学、艺术、电影、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物等事业继续发展。体育战线捷报频传,许多运动项目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新成绩。
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有所改善。根据对家庭收支的抽样调查,农民每人纯收入全年平均达到二百七十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后,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二;职工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全年平均达到五百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九,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升的因素,实际收入增长百分之五点八。国家机关、科学文教卫生等部门的绝大多数人员提高了工资。全国城镇安置六百六十五万人就业。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
从计划执行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九八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很大的。这是全国人民和各级政府继续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正确建设方针,特别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结果,是贯彻执行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部署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对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指战员、干部和一切爱国人士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奋发图强,辛勤劳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九八二年农业总产值超过计划较多,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全面增长的情况下,粮食生产能够达到那么高的水平,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这反映了我们在订计划时对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估计不足。当然,气候条件比较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重工业生产大大超过计划,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对材料和设备的需求猛增。同时,由于农村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建房材料的需求增加很快,对这一点我们也估计不足。在制订去年计划时,对煤炭、水电和一些重要原材料的生产指标,根据地方、部门的要求留有余地较多,执行结果都超过了计划。
一九八二年国民经济在前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大大突破国家计划。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计划超过一百一十亿元,比上年增加一百一十二亿元。主要是地方、部门和企业自筹基本建设投资超过计划五十二亿元,国内银行贷款超过计划三十七亿元。这两部分投资,搞了不少就当地来看是需要的,但从全局来看不完全符合整体发展需要的建设。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投资使用分散,出现了计划外项目挤计划内项目、一般建设项目挤重点建设项目的情况。特别是能源、交通建设,由于资金、材料和施工力量的不足,受到了影响,这对国民经济的全局是十分不利的。此外,非生产性建设在全部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达到百分之四十五点五。为了解决过去在住宅、城市公用设施等方面积累下来的问题,近几年较大幅度地增加这些方面的投资,是必要的。但是非生产性建设投资长久地保持这样高的比重,会妨碍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更新改造投资比计划超过四十亿元,有相当部分没有真正用于技术改造,而用于新建和扩建,搞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第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过多,重工业生产回升过猛,使稍为缓和了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又紧张起来,运输能力更显得不足。这种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会出现重工业挤轻工业的情况,出现市场供应紧张,影响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
第三,一九八二年虽然开始注意提高经济效益,但实际工作还不够扎实,许多单位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产值的现象,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经济效益差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许多经济效益指标没有完成计划。例如,国营工业企业成本,计划降低百分之二到三,实际上并没有降低下来;国营工业企业上缴利润,计划增长百分之五点二,实际只维持上年水平。基本建设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由上年的百分之八十六点六下降到百分之七十四点四。由于经济效益差,财力分散,虽然生产增长较快,国家财政收入却没有相应增长,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还很脆弱。
以上情况说明,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一九八三年计划的任务和主要指标
根据第六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一九八三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稳定经济的成果,克服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地向前发展。
一九八三年计划的基本轮廓是:
农业生产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
工业生产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四,执行中争取增长百分之五。其中,轻工业生产增长百分之四点一,重工业生产增长百分之三点九。
固定资产投资七百四十七亿元,比上年减少九十八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五百零七亿元,更新改造投资二百四十亿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二千七百六十亿元,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七点八。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三十六万人,比上年增加四万五千人。
现在,就计划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问题
一九八三年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计划增长速度,都低于一九八二年的实际增长速度。农业所以这样安排,是考虑到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很难做到年年大丰收,在计划上不宜于安排得过满。在一九八二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一九八三年计划继续增长百分之四,指标是不低的。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两年油菜籽的产量增长过猛,在加工、销售、储存等方面都带来困难,一九八三年要适当减少播种面积。烤烟的产量这两年也增长过猛,而且质量下降,一九八三年要适当限制生产,着重提高质量。
一九八二年工业生产计划增长百分之四,实际增长百分之七点七,一九八三年计划为什么仍然定为“保四争五”,而不定高一些呢?对于这个问题,国务院是这样考虑的:第一,现在经济调整、改革和企业整顿的工作量还很大,整个“六五”期间必须以极大的精力进行这些工作,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改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不宜对当前的发展速度提出过高的要求。第二,鉴于目前不少地区和单位仍然存在片面追求产值、忽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物质消耗、忽视产品适销对路的现象,如果把生产指标定高了,不仅不利于切实把经济工作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反而会助长片面追求产值的现象进一步发展,再走高速度、低效益、人民得不到实惠的老路。第三,鉴于一九八二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重工业增长过快,加重了能源、交通紧张的状况,一九八三年必须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以免挤轻工业、挤市场,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四,计划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而且要留有余地。生产潜力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逐步发挥出来的,超产措施也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逐步落实的。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如果工业速度打得高了,能源、原材料和运力就难以平衡,留有很大缺口,执行中就会发生你挤我、我挤你的情况。同时,计划满打满算,势必把各方面绷得很紧,执行中出现新的问题就难以调剂解决,造成被动。实践证明,计划指标定得稳妥一些,在执行中超过,大家都会高兴。如果计划指标打高了,实际完不成,就会在经济上、政治上造成不好的影响,挫伤人民的积极性。我们相信,一九八三年工作做得好,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条件下,工业增长速度超过百分之五,是很有可能的。
(二)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问题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是好的。要使好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关键在于控制住基本建设的规模。建国以来,在经济建设上出现了几次大的曲折,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基本建设规模过分膨胀,超过了国力负担的可能。一九八二年基本建设投资一年增加一百一十二亿元,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一九八三年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一九八三年在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定为五百零七亿元,比上年减少四十八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直接安排的投资二百六十一亿元,比上年增加六十九亿元;自筹投资一百零七亿五千万元,比上年减少六十二亿五千万元;银行贷款三十二亿元,比上年减少四十亿元。
在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同时,一九八三年计划对投资结构作了调整,增加了重点建设的投资。计划安排的能源、交通建设的投资额,由上年的一百五十八亿多元增加到一百九十九亿多元,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百分之二十八点六提高到百分之三十九点四。加强重点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如果我们不集中主要力量抓好重点建设,办成几件大事,过分分散力量去搞那些从全局来看不十分必要的东西,九十年代就不可能出现经济振兴的局面。为了保证重点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地方、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中征集一部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同时要相应地集中一部分物资。全国要支援重点建设,下决心压缩一般性建设的投资,并适当控制非生产性的工程。
在一九八三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更新改造投资安排二百四十亿元,比上年减少五十亿元。这既考虑到财力、物力平衡的可能,也是为了压缩那些并不是真正用于更新改造方面的投资。国务院重申:第一,这笔资金,一定要用到现有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上,不许借更新改造之名,行扩大基本建设之实。第二,这笔资金,不要用于扩大一般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方面,而应当重点用于节约能源、原材料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方面,用于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改善环境等方面,以真正促进技术进步。
(三)关于市场问题
一九八二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百分之九点四,幅度不小。由于商品供应增多,在部分商品中出现了买方市场。但是,总的来说,商品供应还不够充裕。随着城乡人民收入的增加,一九八三年社会购买力将继续有较多的增长。做好市场的供需平衡,保持市场稳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九八三年计划规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百分之七点八,这是要保证实现的。为此,首先要争取农业的全面持续的增长,并对轻工业生产在原材料和能源供应、银行贷款、挖潜革新改造、基本建设、利用外汇和引进技术、交通运输六个方面继续实行按计划优先保证的政策,大力增加质量好、市场迫切需要的日用工业品。商业部门要配合工业部门,认真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根据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情况,生产和供应更多适销对路的、丰富多彩的消费品。要加强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收购,做好工业品下乡工作,活跃城乡物资交流。
在增加商品供应的同时,要适当控制消费基金的增长,避免消费基金脱离生产增长的可能过分膨胀。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要保持稳定,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要加以控制。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将陆续调整企业职工的工资,调整的幅度和办法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进行。企业和事业单位滥发奖金和实物的现象,必须坚决制止。
市场物价,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这是各级政府和各个生产部门、各个销售单位的共同责任。现在有些企业和个体商贩随意抬高商品价格和变相涨价,这是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必须坚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我们要把经济搞活,但不允许以搞活经济为借口坑害国家,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工商行政部门,物价、税收等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生产者、贩运者和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四)关于人才的培养和科学技
术的攻关与推广问题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教育和科学定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为使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得到落实,必须从现在起,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九八三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原来安排三十四万一千人,最近国务院决定增加到三十六万人,比上年的三十一万五千人增长百分之十四。这是国家加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扩大普通高等学校规模的同时,各部门、各地区要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以及干部进修学院,以扩大培养人才的规模。现有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调整科类结构和专业设置,增加专科和短线专业,以更好地符合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过少,以至高等、中等专业人才比例失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一步发展中等专业教育,增加中专招生人数。一九八三年计划对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以及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也都作了适当的安排。
一九八三年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六五”计划确定的重点项目,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工作,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落实技术负责人,并围绕项目把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组织起来,密切配合,加快科学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的进程。同时,要组织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加重点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论证工作,参与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并抓紧编制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在以上各项工作中,都要实行领导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的三结合,发挥各个方面的作用。
三、一九八三年前五个月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实现全年计划的关键
一九八三年已经过去五个月了。从头五个月的情况看,国民经济的形势是好的。夏粮作物,除南方局部地区遭风暴灾害、生产受到影响之外,多数地区长势良好,可望获得好收成。工业总产值一至四月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七点六。能源生产稳定增长,原煤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点九,其中统配矿产量增长百分之三点三;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六。硫酸、纯碱、烧碱、水泥、平板玻璃等原材料和化肥、手扶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产量,也都比去年同期增长。三十七种主要轻工业产品中,多数达到计划进度的要求。自行车、表、家用洗衣机、录音机等耐用消费品的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呢绒、糖、啤酒等产品的产量,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点八。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一至四月累计,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八点三,加剧了钢材、木材、水泥供应不足的状况,一些地区出现了重工业增长过快,轻工业受挤的现象。重点建设的投资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资金使用分散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生产、建设、流通领域的经济效益进步还不大,部分工业产品质量下降、销路不畅,工业企业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水平上升,实现利润和上缴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
为了全面完成一九八三年计划,必须认真落实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一九八三年计划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当前主要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切实保证重点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按计划完成。今年前几个月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过多,主要是一般性建设投资的安排超过计划较多,这既不利于经济的稳定,也不利于加强重点建设。国务院最近已责成各地区、各部门对一九八三年基本建设的实际安排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和检查,凡是已安排的建设规模超过国家计划而又未经国务院或国家计委批准的,都必须迅速把超过的部分压缩下来。所有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都要由建设银行统一管起来,按计划监督使用。所有基建贷款项目都要按照预算内投资办法管理,列入国家计划。财政、税务部门和未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部门一律不准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中的土建部分,也要同基本建设一样加以控制。
第二,通过继续整顿和调整现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按照预定步骤,一九八三年要对一千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进行整顿,要加强领导,到年底力争大部分企业达到整顿的要求。经过整顿的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综合经济效益必须高于整顿前的水平,也要高于同类企业的水平。企业经过整顿后,要严格按照标准组织验收,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课,不能走过场。对那些消耗高、质量差、长期亏损的企业,产品供过于求、大量积压的企业,经过限期整顿,面貌仍未改变的,要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和关停并转,使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比上年有显著减少。开设新厂必须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给营业执照,防止关掉一批又盲目开设一批。没有营业执照的,一律依法取缔。在整顿和调整企业的同时,要把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这项重大改革抓紧抓好。在改革中,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务院的规定,不能自行其是。利润的分配要切实保证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
各企业要服从国家的计划管理和物价管理,遵守国家的税收制度。要通过以上各项工作,使工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流通费用有所降低,上缴税收和利润有较多的增加,保证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
第三,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加快轻工业生产的发展。在继续努力增加能源生产的同时,要在能源的分配上首先保证轻工业生产和市场的需要,适当压缩对某些重工业的供应量。那种不顾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甚至不顾市场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忽视能源和原材料的供需平衡,过多地增加重工业的生产,片面追求产值增长速度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加以纠正。轻工业生产的发展,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安排,首先要保证那些质量好、市场迫切需要的名牌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减少那些质次价高和滞销产品的生产,以免造成积压。
应当说明,以上三个方面工作的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作出明确的规定。今年以来,国务院根据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具体规定。现在所以要加以重申,是因为这些规定在许多地方和部门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财经纪律松弛,以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制定的方针政策不能严格做到令行禁止。因此,要全面实现一九八三年计划,巩固和发展当前的好形势,关键是要全国上下统一思想,严明纪律,使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具体规定真正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体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级政府和经济单位的领导人透彻了解和全面掌握正确的经济建设思想。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方针,继续贯彻执行近几年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一些正确政策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我们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该分散的分散,该集中的集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要严格财经纪律,加强经济监督。没有严格的纪律,要保证主要经济活动按照统一的计划顺利进行,是不可能的。各级领导必须认真担负起自己的领导责任,严格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确定的方针政策,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进行斗争。各级计划、财政、银行、税收、物价、统计等部门要忠于职守,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如擅自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大量浪费国家资财,乱摊成本,偷税漏税,截留国家收入和统配物资,随意抬高商品价格和变相涨价等等,必须按照规定给予经济的和行政的惩处,严重的要绳之以法。
各位代表!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积极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继续坚持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落实已经确定的各项措施,这些问题都将得到有效的解决,保证国民经济继续健康地稳步前进。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要进一步发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挖掘潜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九八三年计划而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