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民进和农工党分别召开中央常委会号召全体成员
认真贯彻两个大会精神 开创工作新局面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今天结束的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扩大)会议,要求民进各级组织和全体会员认真学习、贯彻人大和政协两个大会的精神,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开创民进工作的新局面。
会议决定10月在北京召开民进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要求各级组织为开好这次代表大会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通过了《关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六届全国人大、六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文件的通知》。通知强调,鉴于民进会员大多数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工作的知识分子,在学习文件时要联系实际,进一步认清智力开发对振兴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积极投入教育改革的行列,为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加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做出新的成绩;要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献计献策,继续开展智力交流和咨询服务等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新贡献。
这次会议是6月19日开幕的。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赵朴初、雷洁琼在会上讲了话。参加会议的有民进中央常务委员和民进会员中的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和民进在京中央委员等。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中国农工民主党今天下午在京召开第八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扩大),号召农工民主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把贯彻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六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精神作为当前最主要的政治任务,努力开创农工民主党工作的新局面。
 农工党中常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六届全国人大和六届全国政协的这两个会议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意义的盛会。决议要求农工民主党的各级组织贯彻这两个大会的精神时,要进一步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和做好各项工作;组织和动员党员在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发挥更大的积极性,面向社会,进行智力扩散,参加咨询服务、智力支边活动,为完成祖国八十年代的三大政治任务,为振兴中华作出更多贡献。
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周谷城在会上讲了话。
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沈其震、刘树勋、严信民、徐彬如、叶桔泉出席了今天的会议。


第4版()
专栏:

北京台胞和台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
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北京市台湾同胞和出席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六届政协一次会议的台湾籍代表和委员,今天下午举行座谈会庆祝这两个会议的胜利闭幕。
座谈会是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和台盟北京市支部联合举办的,由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吴英辅主持。台盟北京市支部主任委员陈炳基在讲话中指出,这两个会议将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发挥重要影响。
台湾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会上介绍了这两个会议的情况。他们表示,要和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第4版()
专栏:

《健康报》将从七月起改刊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健康报》将从今年7月起由每周出两期改为每周出三期,每逢星期二、四、日出版。改刊后的《健康报》将进一步面向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面向群众,面向社会,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更好地为开展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服务,为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第4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共产党员石庆辉,是一位归国华侨。他1960年大学毕业后,自愿从事野外治沙研究工作。20多年来,他不畏严寒酷暑,奔波在腾格里大沙漠南缘的沙坡头,写出了《固沙植物的密度与配置》等有价值的论文,受到中国科学院的表彰与奖励。   吴文彪摄


第4版()
专栏:

台湾“新富吉”号渔轮离沪返台
新华社上海6月23日电 台湾“新富吉”号渔轮23日启航离开上海回台湾。启航前,这艘渔轮的副轮机长王松源激动地握着前来送行的上海市水产工会负责人叶子香的手说:“感谢上海同行和医生为我精心治疗,保住了我的右手。”
6月5日下午,“新富吉”号渔轮在东海海面捕鱼时,主机发生故障。在抢修中,王松源的右手被卷入机器,造成重伤。这艘渔轮于6月6日中午来上海求救。王松源当天被送到上海海员医院治疗,经检查,发现右手第四和第五掌骨开放性骨折并有广泛性的软组织撕裂伤。经过上海医生的精心治疗,现在王松源的软组织撕裂伤已痊愈,骨折固定处愈合情况良好,再过一段时期右手功能将逐步恢复。王松源出院时,医务人员为他准备了返航途中所需的各种药物。
王松源住院期间,这艘渔轮上的其他渔民在上海、南京等地进行了参观。21日晚上,上海市水产工会设宴为台湾渔民饯行。


第4版()
专栏:

张劲夫会见美国大通银行董事长
据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大通银行董事长杰拉德·布彻一行,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中国银行行长金德琴会见时在座。


第4版()
专栏:

全明洙大使举行记者招待会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全明洙今天上午就金日成主席发表《防止民族分裂,统一祖国》的讲话十周年举行记者招待会。
全明洙大使在向中外记者介绍了金日成主席在讲话中提出的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五点方案之后说,十年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实现这一方案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他指出,由于南朝鲜当局不断设置障碍和美国的干涉,朝鲜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他要求美国停止对朝鲜内部事务的干涉并撤出它在南朝鲜的全部军队和武器装备。
全明洙大使对中国和其他友好国家积极支持朝鲜人民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斗争表示感谢。


第4版()
专栏:

陈慕华会见朝鲜科技合作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今天下午会见了中朝科技合作委员会朝鲜组主席、朝鲜国家科委副委员长金应浩和由他率领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技合作代表团。
代表团是应邀前来我国参加中朝两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三届会议的。
会见时,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并表示要为进一步加强中朝两国间科技方面的合作作出努力。
委员会中国组主席、林业部副部长董智勇,朝鲜驻中国大使全明洙会见时在座。


第4版()
专栏:

中国和民主德国邮电合作协定签字
据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邮电合作协定今天下午在北京签字。国务委员谷牧、邮电部部长文敏生出席了签字仪式。邮电部副部长朱高峰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邮电部副部长海因茨·奥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第4版()
专栏:

爱国侨胞的忠实代言人
——悼念廖承志同志
庄希泉
廖承志同志逝世了。正当党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走得这样突然,实在令人惋惜和悲痛。
承志同志不仅是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与广大侨胞、归侨、侨眷有着广泛的交往,是他们的忠实代言人。承志同志父亲廖仲恺先生是在美国旧金山出生的华侨,十六岁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并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承志同志的母亲何香凝女士堪称女中豪杰,长期在国内外从事革命活动,建国后曾担任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她一心一意为归侨、侨眷和国外侨胞服务,被人们尊称为“华侨慈母”。承志同志出生在日本东京,深受父母革命思想的熏陶,早在青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抗战时期,他遵照党中央的决定和周总理的指示,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联络爱国华侨和国际知名人士,支援抗战,后来又长期主持侨务工作。在近一个世纪中,从廖仲恺、何香凝到廖承志,一家两代三位著名的革命志士,在各个不同时期,对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与华侨有着这样深的血肉联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辛亥革命那一年,我受上海军政府之托到南洋募饷,不久在槟榔屿加入同盟会。在海外,我对仲恺先生、香凝女士十分敬仰,后来对曾多次为革命坐牢,并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承志同志也多有所闻。不过,我与承志同志见面、共事还是解放以后的事情。
1949年10月中旬,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华侨事务委员会,决定由何香凝女士任主任委员,承志同志和我等四人任副主任委员。我是在新加坡通过《南侨日报》知道这个消息的。是年11月25日,我乘国泰飞机经暹罗取道香港回国上任,并于1950年1月15日到了北京。那天,承志同志代表香凝主任前来欢迎。他当时四十岁出头,衣着简朴,潇洒、热情、幽默、豪爽,给我很深的印象。此后,我们在中侨委共事,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我对他的了解也就更多了。承志同志掌握几门外语,对侨情了如指掌,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侨务领导人。承志同志会演话剧,擅长绘画,对书法也颇有研究,真可谓多才多艺。更为难得的是他待人赤诚,从不摆架子,善于团结各方面人士,因此在归侨、侨眷和国外侨胞中深孚众望。我虽然比他年长20岁,但他却是我不可多得的良师。
在“文革”中,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侨务工作遭受浩劫,我和承志同志同样受到很大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担任全国侨联主席,承志同志出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并兼任全国侨联名誉主席。这时,承志同志已年届古稀,面对积案如山的局面,终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为了更好地为党工作,1980年承志同志冒了很大的风险在国外做了难度很高的心脏搭桥手术。尽管手术成功,但医生说他的心脏大概能支持三年左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劝他切莫过度劳累,一定要注意休息。然而他为了重整侨务,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早已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仲恺先生为国民党右派所暗杀,承志同志曾被国民党当局监禁,但他不记私仇,而以民族大义为重,曾致函蒋经国先生,愿束装就道,亲赴台湾,为国共第三次合作出力。党中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主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为此,承志同志不辞辛劳,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承志同志在这两方面的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已是有口皆碑。他在侨务方面的建树也十分感人。
1978年越南当局疯狂排华,使得数十万难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承志同志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发表严正谈话,并亲临广东等地部署难民安置工作,使25万难民在我国安居乐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承志同志努力贯彻党中央拨乱反正的方针,亲自过问许多大案、要案,推动各地平反冤、假、错案,使很多受到迫害、打击的归侨、侨眷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在工作上得到安排,在生活上得到照顾。1982年,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召开的广东、福建等省的二十个城市落实华侨私房政策座谈会上,承志同志对清退被挤占侨房工作做了部署,并且大声疾呼,要求对那些严重侵犯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人绳之以法。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承志同志十分关心侨乡的经济建设,他鼓励华侨、港澳同胞在家乡兴办各种生产事业和公益事业。为了培养华侨、归侨和港澳同胞等方面的人才和开展侨史研究,承志同志欣然担任暨南大学董事长、华侨大学校长和华侨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并为此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今年5月,承志同志到南方视察回来又住进了医院。在病中,他还为全国侨联正在筹备的《侨乡风貌与华侨生活画展》题字。这幅题字已经成了他最后留给我们的珍贵遗墨了。数十年来,承志同志为保护国外侨胞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合法的权利和利益而耗费精力,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去年12月30日,我以95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承志同志特地前来祝贺。在入党宣誓仪式的会上,承志同志握着我的手,希望我再为党工作一二十年。过了两天,我们又一起出席全国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会上承志同志作了题为《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的重要讲话,并与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亲切接见与会的600多名代表。尽管他行动不便,但精神很好,异常活跃,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互相勉励,表示要为祖国的大团结大统一多做工作。几个月后,正当党和人民需要他担任更重要工作的时候,想不到他却因心脏病突发,先我而去。此时我内心的悲痛实非言语所能表述。
承志同志的逝世,使党和国家失去了一位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广大归侨、侨眷和国外侨胞失去了一位完全可以信赖的代言人;对我个人来说,也失去了一位共事多年,肝胆相照的良师益友。这是一个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值得欣慰的是承志同志的事业后继有人,现在的侨务工作已经走上正确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我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承志同志的革命精神,继承他的遗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同广大归侨、侨眷和国外侨胞一道,为祖国的繁荣统一而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4版()
专栏:

6月23日,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