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谈《碧绿江的新传说》
·陈沂·
不久前,朝鲜文化艺术代表团向耀邦同志谈到,他们为巩固和发展朝中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拍摄了罗盛教救崔?的故事片。我们访朝的第三天,朝鲜外交部就招待看了这部影片,放映前,朝鲜外交部副部长还专门讲了话,谈这部影片的意义。
回忆1952年,当罗盛教的纪念碑在崔?的家乡竖立时,我曾去参加了落成典礼。那天因为到的人特别多,献的花圈也特别多,人们热情洋溢,久久不散。不料来了四架美机轮番轰炸,村子里的牛、马被炸死,树木房屋被炸倒、炸翻,我们的摄影师高庆生也遇难,朝鲜人也有伤亡。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朝鲜的党和人民为了继续发展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同志指示下,朝鲜二八电影厂拍摄了这部《碧绿江的新传说》,不仅再现了罗盛教当年舍己救人的英雄业绩,更从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反对共同敌人这个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英雄业绩。
为什么要叫新传说呢?在五十岁以上、老一辈人中是还记得的,但在青年人中,就不知道了。要在年青人的心中种上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之花,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继续发展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和动员年青的一代,为完成祖国建设和统一而奋斗。
回顾我们自己,象我们这些在1951—1953年期间到过朝鲜的人,罗盛教(还有黄继光、邱少云、杨连弟等)的英雄业绩,不仅记得,也还记忆犹新,当看到影片中的每一重要情节时,就止不住要流泪。可是我们的年青人呢,的确也是很多人不知道,即使从回忆录中看到一点,也可能印象不深、影响不大。在我们心中,就起一种回想,我们说怎么办呢?“罗盛教舍己救人,救了崔?,但朴在根也救过中国战士呀”!我们该不该以朴在根烈士和其他朝鲜同志为中心人物也来拍摄这样的影片呢?我想是完全应该的。
为了更深一步了解这种通过电影进一步发展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我在平壤时特地访问了影片的作者、人民军上校薛周用同志。下面是我们当时的谈话纪要:
我说:请问,你怎么对这个题材感兴趣,而有了创作冲动的?
作者回答我:最近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指示我们,为加强朝中两国之间的友谊,文学方面要创作这方面的东西,去年末又指示,以罗盛教、黄继光为中心来创作文学作品。领袖还指示,反映朝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要作为我们创作的一项任务。我只是尽了一点力量罢了。现在我谈谈创作中的一些体会。
我虽然未去过罗盛教的故乡,但创作获得成功,是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英雄事迹的鼓舞。我为了写这个作品,翻了一些资料,了解到有关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有关报道。战争期间,我是一个少年团员,影片中掷雪球战的场面,就是我的场面,就是我自己少年时代的一段经历。在写作过程中,我不仅翻了资料,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我。有一个一百多岁的老大娘将纺线赚来的钱作了捐款,中国有个常香玉剧团,捐钱买了飞机大炮,看了这些资料,使我感到朝中友谊不是一般的,而是很深的,用鲜血凝成的。我是一个作者,要把它纳入艺术,通过艺术把它表现出来。
我问作者:这个创作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作者回答我:第一稿花了一个星期。为什么这样短时间能写出来呢?我是从英雄事迹中得到鼓舞的,全部剧本一个月完成。
我又问作者:拍成电影花了多少时间呢?
作者回答我:作品完成后,请导演,找演员,直到拍完电影共两个月。为什么这样快呢?因为导演和演员的心情同我一样。导演赵金顺同志也是《月尾岛》的导演。演罗盛教的是功勋演员金成英。演崔妈妈的是人民演员,快六十岁了。要她演年轻时的崔妈妈,我们动了不少脑筋。
我对作者说:演罗盛教的演员是朝鲜人,但演的却是中国的罗盛教。
作者告诉我:演员虽不是中国人,但他们心向志愿军,把真实的形象刻划出来了。
我对作者说:两个人物(罗盛教和崔妈妈)写得是很深的,作者不拘泥于单纯救人,而是展开了中朝之间的友谊和痛斥美国侵略者的残暴。罗盛教救崔?的事件不是孤立的,有其历史原因,作者这样写,罗盛教就更加丰满和完整了,所以说这是一部好的故事片。作者搞的是艺术,不是单纯的政治宣传。再说影片中加了未婚妻问题,罗盛教当时有没有未婚妻呢?据我们所知,没有。但生活中没有的,艺术中不一定不能有;生活中有的,不一定艺术中也要有,关键在于符合不符合生活的规律。这是作家的一种突破,我很欣赏作者的勇气。据说金日成同志也是赞成这种处理的。
还有不少人,虽不是主角,但没有他们,也不能成好戏。中国有句古语:荷花虽好也需绿叶扶持。拉手风琴的姑娘戏不多,但也少不了她。跳进水中救崔?前的敌机轰炸,也是生活真实。写救崔?前,河里已经先掉进一个人,这也是符合生活真实的,罗盛教这样年轻,救出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够的,但再救第二个,天又这么冷,力量就不够了,所以终于淹进水中,再也出不来了。这说明作家是注意这个生活细节和艺术细节的。这些都是作家成功的地方。
我只提了一点建议,志愿军文工团员(罗盛教的未婚妻)唱的歌,旋律全是朝鲜的,如果多少插一点中国旋律就更好了。作者同意我的这个看法。
最后,我提出,希望这部电影早日在中国上映,到时也邀请作者、导演、演员去访问,作者表示感谢。会见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友谊是深长的。
通过这篇短文,让这个《碧绿江的新传说》早些传到中国来,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保加利亚的马雅可夫斯基
樊石
在保加利亚人民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产生过不少深受人民喜爱的诗人,赫里斯托·斯米尔宁斯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以洋溢着革命激情的诗篇,在保加利亚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被伟大革命家季米特洛夫誉为“保加利亚的马雅可夫斯基”。
斯米尔宁斯基于1898年出生在库库什城一个糕饼工人家庭。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和战祸连年曾一度辍学。后来他进了索非亚中等技校和军官学校。1918年保加利亚爆发的士兵起义,使他认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看到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于是他毅然离开了军官学校,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1920年,他加入共青团,翌年加入共产党,满腔热情地在工人中间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参加并领导了工人游行示威等革命活动。1923年,他受党的委托,创办讽刺刊物《假面舞会》,团结了文学界的进步力量,表现出卓越的才能。由于操劳过度,损害了健康,不幸于同年6月18日被病魔夺去年轻的生命,逝世时年仅二十五岁。
斯米尔宁斯基是在革命高涨年代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十月革命的胜利,保加利亚和欧洲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他认清了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前景。因此,他象马雅可夫斯基那样,从革命事业需要出发,写下许多宣传鼓动诗,或揭露资产阶级在选举中玩弄的骗局,或抨击反动报刊的蛊惑宣传,或赞颂人民的英勇斗争。这些诗篇记录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力地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就其性质和意义来说,与马雅可夫斯基在“罗斯塔”的文学活动颇为相似。
诗人深深懂得,劳动者自发的斗争不能取得最后胜利,而革命理论一旦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他在《煤矿工人》一诗中,号召将革命真理送到矿井里去:
向下去,向那黑暗的洞穴,
向大地母亲的胸膛,
向下面兄弟们——奴隶们那里,
向永远黑暗的海洋,
你的朦胧的小灯
就闪耀着晨曦的红光,
它的一束光芒照亮了
黑暗的苦工的殿堂……
无产阶级的觉醒和成长,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较量,是斯米尔宁斯基在作品中描写的中心主题。人们从他的诗篇中,可以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维苏威的暴动》、《奴隶的忿怒》、《奴隶的春天》等诗,以象征或寓意的手法,表现了无产阶级要求解放的迫切愿望,以及他们在斗争中显示的英勇无畏气概。
斯米尔宁斯基在诗作中表达了无产阶级变革现实、改造世界的坚强决心。在他的笔下,工人们并没有被繁重的劳动和反动势力的迫害所摧垮,而是挺起胸膛、斗志昂扬地投入斗争,对光辉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诗人将自己的诗集取名为《总有一天》,正是作者本人和广大劳动群众对革命的强烈渴望和必胜信念的生动写照。他在《总有一天》诗中写道:
眼睛恳求光明,
胸膛需要呼吸,
一个渴望,一个幻想,
燃烧着,锻炼着,在心里,
穿过了血,穿过了泪
穿过了恐怖、瘟疫、阴暗,
雷轰似地向处处警告: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
斯米尔宁斯基将自己的才华完全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风雷激荡的历史画卷,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民以鼓舞和力量。今天,在诗人逝世六十周年之际,我们重读他的诗作,仍能受到强烈的感染,并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附图片)
 高莽插图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飞来峰和灵鹫山
李楠
到杭州游过西湖的人都知道,灵隐寺后面耸立着一座突兀峥嵘的山峰,叫飞来峰。相传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座山峰千洞百穴,怪石嶙峋,和故乡的灵鹫山形貌相似,就说这是从印度飞来的。“山皆学灵鹫,佛亦爱临安”,在飞来峰留下来的这类题咏表明,人们喜爱这个传说。
印度的灵鹫山位于比哈尔邦境内那烂陀和菩提迦耶之间。这两个地方都是有名的佛教胜地。古代来印度取经求法的我国僧人,包括法显、玄奘、义净,都在此地游览和居住过。他们对这一带包括对灵鹫山的描述,至今还是印度的宝贵史料。从传说中的杭州的飞来峰和比哈尔的灵鹫山的这段因缘不难看出,在历史上,中、印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交往关系,是何等密切啊!
在一个晴朗的春日,我们从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乘车出发,前往灵鹫山访问。巴特那就是我国古书中所称的华氏城。虽然还是初春,但田野一片苍翠,菜花黄,麦苗青,村落相间,颇似中国的江南景象。
这一带地处印度的恒河平原,没有高山峻岭。在一马平川之中,灵鹫山拔地而起,虽觉有些孤零,却显得奇特不凡。进山处有一小镇,公共汽车甚多,游客络绎不绝,颇为繁荣热闹。
离开小镇不久,就到了灵鹫山的主峰。入口处的一块巨石上,刻有三个汉字“灵鹫峰”。原来这是日本僧人在山上捐资修了一座佛寺,并兴建了一些旅游设施。峰高不过数百米,岩石裸露,并无茂林修竹,只长了一些低矮的杂树。峰顶有一座高大的白塔,新近经过整修,外形颇似北京北海的白塔,庄严壮丽。峰顶上有岩石矗立,从山下望去,形如鹫鸟的头部,这就是灵鹫山得名的来历。还有一说,山上鹫鸟很多,因以为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灵鹫峰虽不高峻雄伟,但和佛教关系密切。这里有当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讲经说法之地,至今尚留有一平台,从远处望去,依稀可见。佛教的法华经就是释迦在这里讲述的。高峰上还有释迦的弟子居住过的石窟。因此,灵鹫峰也就成为驰名于世的名山了。
灵鹫山离南面的菩提迦耶90公里。大概当时释迦离开尼泊尔境内的出生地蓝毗尼以后,就到恒河流域天竺一带浪迹苦修,也曾到过灵鹫山,并从这里到了菩提迦耶,在一株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了佛教。离开菩提迦耶,他前往西北不远的恒河旁的鹿野苑,首次收了5个弟子。后来又到灵鹫山,受到摩揭陀国国王的优遇,居住了五十年。国王在灵鹫峰修了一座竹园精舍,供释迦和他的弟子们居住。以后他离开这里向北行往拘尸那,直至逝世。想来,他是打算返回故乡蓝毗尼吧,因为拘尸那离蓝毗尼已经不远了。
释迦在拘尸那逝世后,香木焚身,称为舍利,分为8份,分别保存在8座塔内。据说,灵鹫山、鹿野苑、菩提迦耶的佛塔内都各埋有一份。
从灵鹫山主峰瞭望,几座山峰围绕成一块不整齐的椭圆形谷地,这就是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的遗址。当时恒河流域诸小国中,摩揭陀国较为强大,且尊崇佛教。释迦死的那年,他的弟子们在王舍城举行了第一次大结集,修撰经典,推广教义。其后百余年,在王舍城又有第二次大结集。此后,摩揭陀国衰落,王舍城也随之逐渐荒废湮没了,而今。站在灵鹫山的主峰上看到的乃是一片杂树蔓草,只能供人凭吊而已。
我国晋朝高僧法显来游时,王舍城虽然已经开始衰落,但城郭依然,尚具规模。
玄奘也曾详细地记述了他看到的王舍城和灵鹫山的景况。他描写这一带的景色是“花含殊馥,色烂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数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山景虽然美丽,但这个地方已经废弃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带的遗迹发掘工作,不少是根据法显、玄奘的记载进行的。在鹿野苑,唐代皇帝就曾敕建过佛寺。在菩提迦耶,宋代皇帝也曾敕建过佛塔。现在,在鹿野苑和那烂陀都还各有一座中华佛寺,仿我国庙宇修建,由中国僧人主持。
岁月如流,佛门也历经沧桑。后来,佛教在印度还有几次大结集,并向邻国传播,但在印度本土却逐渐衰落,至今未能重振。不过,灵鹫山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倒是盛况不衰。每年都有大批外国的佛教徒、香客、旅游者不惜千里迢迢,前来瞻仰。印度也把它辟为旅游点,兴建了登山缆车,修整和发掘工作还在继续。
我们站在灵鹫高峰上,抚今思昔,感慨系之。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确实源远流长。飞来峰和灵鹫山,不就是生动的例证吗?


第7版()
专栏:他山片石

艳丽的新型帐篷
识晓
在国外旅行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色彩艳丽、舒展飘逸,造型新颖别致的帐篷。其中有的如大鹏展翅,有的似飞鸟翔空;有的形如美丽的海星,有的貌似奇妙的贝壳,千姿百态,俊俏异常。
这些大大小小、五彩缤纷的帐篷,既可以用作候车棚、咖啡馆、商亭、体育场,又可以用作候机棚。如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国际航空港候机大棚,就是用二百一十个四十五乘四十五米、高三十五米的帐篷组成的,覆盖面积达五十一万多平方米。而这是近二十多年间世界建筑界在悬索(用钢索作为屋架)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帐篷,正确的名称是“篷布张力结构屋顶”。
这种新型帐篷是利用撑杆、撑架、高强钢索、篷布和拉固点形成的。在它上面覆盖的不是兽皮或普通的纺织品,而是现代化学工业提供的合成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等薄膜材料,它具有一定防火、防尘、耐高低温和紫外线照射的性能,不易老化并有一定透光率,有的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几十公斤甚至一百多公斤的拉力。
由于这种新帐篷具有造型丰富,便于工厂化生产,易于运输安装,造价低、工期短,维修方便,用途广阔以及可以永久使用等优点,受到了许多国家的欢迎。(附图片)
日本一个公司供演奏用的帐篷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海底沉船知多少
人类航海的历史悠久。然而,由于遇到风暴、触礁和战争等原因,不断有海船沉没。
据国外报刊最近报道,专门研究海上事故的学者估计,从第十世纪以来,沉下海底的各种船舰不下20万艘,包括货轮、客船、军舰和贵族、官员的专用船等。大部分沉船都有历史记录,包括船的种类、乘客以及所载物品。
海底沉船中,有许多黄金、白银和文物珍品,引起国外打捞者的巨大兴趣。但因海水流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影响,在茫茫大海中要找寻沉船的珍宝,真如大海捞针,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 ·则文·


第7版()
专栏:

文物走私何其猖獗
秘鲁国家博物馆里,原来珍藏着一件古代祭祀装饰品,它就是秘鲁人民视作国宝的“杜米匕首”(左图)。神格化的人面、对称的装饰图案、精细的镂刻,充分显示纪元前安第斯文化艺术的特点。1981年,“杜米匕首”失踪了。今年5月中旬,在华盛顿美国地理学会举办的走私文物展览会上,“杜米匕首”突然出现,不过它已经被损坏得不堪入目了(左下图)。
展览会展出的500多件罕见的古代文物,都是1981至1982年美国海关查获的走私物。这次展出使人们对世界文物走私的严重性感到吃惊。
然而,这个展览还不能充分反映文物走私活动的猖獗。
举一个例。闻名世界的印度文化珍宝、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湿婆神的舞蹈铜像(右图),被窃以后迄今还流落在美国。1972年,美国工业家诺顿·西蒙以百万美元的高价,从纽约一个“有名望的文物商人”手里购买到这件稀世珍品。印度政府曾多次交涉,要求归还。诺顿·西蒙却诡辩说,“过去二三百年以来,从印度和南亚来的艺术品,大都是非法入境的。说它们是被偷来的,那就是另一码事了。”最后于1976年达成协议,由诺顿·西蒙“租借”十年,1986年租期届满以后由印度政府收回。
现在,有些国际文物贩子居然公开漠视第三世界国家保存自己文化遗产的权利,他们还大力制造舆论,鼓吹所谓世界文物的“自由贸易”。
鉴于世界文物走私情况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订了一项禁止文物非法出口的公约。到现在为止,已有50多个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项公约上签字。但主要赃物买主和盗运的幕后指挥者所在的西方国家都没有签字。事实表明,制止文物走私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凡文·(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