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安理会授权联合国秘书长同有关各方协商
迅速实施安理会决议 尽快实现纳米比亚独立
坦桑尼亚要求联合国行使对纳米比亚的权力
新华社联合国5月31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今天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授权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同有关各方协商,以确保迅速实施安理会要求尽快实现纳米比亚独立的四三五号决议。
安理会的这项决议要求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今年8月31日之前向安理会报告协商的结果。
这项决议重申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为争取纳米比亚独立所承担的义务,并且谴责南非公然无视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有关决议,继续非法占领纳米比亚。但是,决议没有提到西方五国接触小组的作用。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努乔马在通过这项决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希望接触小组成员国,特别是接触小组中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施加压力,促使南非执行安理会有关纳米比亚独立的决定。努乔马还表示,西南非洲人民组织将为解放自己的祖国而继续开展武装斗争。与此同时,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也准备通过谈判,全面贯彻包括在联合国的监督和管理下在纳米比亚举行自由而公正的选举在内的安理会四三五号决议。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5月31日电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今天再次要求联合国行使其对纳米比亚的权力,并且控制它,然后把它移交给纳米比亚人民。
据这里的报纸今晚报道,尼雷尔在接见古巴拉美社记者时说,坦桑尼亚和其他前线国家愿意和平解决纳米比亚独立问题,这就是这些国家同联合国以及同西方五国“接触小组”合作以使安理会四三五号决议得以执行的原因。
他说,由于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顽固立场,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不得不为纳米比亚的独立而战斗。
他说,国际社会应该宣布这个政权不合法,因为“种族隔离是不道德的和不人道的”。
尼雷尔在谈到预计6月6日到11日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第十九届首脑会议时说,他相信会议会成功,“非统组织不会垮”。


第6版()
专栏:

  莫桑比克击落南非间谍飞机
新华社马普托5月31日电 据这里发表的官方消息,莫桑比克防空部队昨天击落的一架飞机是南非的空中间谍飞机。
这架飞机是在莫桑比克首都地区上空被击落的。据报道,飞机的残骸今天下午已从马普托海湾的水中被打捞上来。这是南非当局的一架轻、小型军事侦察机,装有一架先进的摄像机和其他装置。


第6版()
专栏:

  多数国家将参加非统首脑会议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31日电 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长戈舒·沃尔德今天宣布,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已经通知,他们决定参加预定于6月6日在这里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第19届首脑会议。
沃尔德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即将召开的首脑会议的与会人数将会很多,从而可望开得成功。”
他表示,埃塞俄比亚已经尽一切努力保证会议顺利进行。他说,会议将成功地担负起非洲人民赋予它的职责。
沃尔德在回答记者的问题时说,首脑会议的议程将不是按以往的作法,在首脑会议召开之前由部长理事会来制订。
据非统组织官员说,议程将通过协商制订。议程很可能包括西撒问题、选举非统组织新的主席和秘书长、纳米比亚独立问题以及南非入侵莱索托和莫桑比克问题。


第6版()
专栏:

  侵柬越军沿柬泰边境挖战壕
本报曼谷6月1日电 据泰国军方消息,侵柬越军已经在泰柬边境构筑了一条长达25公里的战壕。这条战壕宽6米,与泰柬边境平行,位于泰国巴真府亚兰县至达帕耶县对面的柬埔寨一侧,从马德望省的波贝县的班喀普经过班索里耶到班杨丹喀姆,同时在战壕边缘埋设地雷。越军还打算向北开挖另一条战壕,从班杨丹喀姆经过班库克到东拉山。整个地区位于泰国武里南府对面的柬埔寨一侧。据报道,泰国军队沿泰柬边境构筑了反坦克壕,以防备越军的任何入侵。
又据可靠消息说,5月上旬,越南通过湄公河向柬埔寨派遣了4,000人,其中年龄在十八至二十岁的青年被派到军营,其余的送到洞里萨湖去捕鱼。据泰文《沙炎叻报》报道,在洞里萨湖地区现有10万越南人。现在,越南正在用向柬埔寨的重要地区移民以统治当地柬埔寨居民的方法,使柬埔寨“越南化”。


第6版()
专栏:朝鲜通讯

  朝鲜的三大革命小组运动
  本报记者 周必忠 新华社记者 张锦芳
在朝鲜的工矿企业和合作农场里,数以万计的三大革命小组正同广大基层干部、工人、农民一起,以创造“八十年代速度”的战斗姿态,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1964年,金日成主席指出必须在农村彻底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之后,朝鲜劳动党就把进行三大革命作为指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工农业等各条战线出现了喜人的形势,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73年,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三大革命的指导,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劳动党中央直接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派遣三大革命小组。据报道,十年来,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5.9%,粮食总产量由700万吨增加到950万吨。朝鲜同志认为,开展三大革命小组运动,是取得这些成就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朝鲜劳动党中央宣传部副科长金善亨介绍,三大革命小组由各级党政机关及群众团体的干部、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组成,其中大学生占80%左右。他们一般在基层工作三年,到期轮换。每个小组少则几人,多则百余人。大体上,大中型工矿企业的作业班和合作农场的农产作业班,都有小组的一名成员。派往各地的小组成员现在已有几万人。
目前,大学生参加三大革命小组已成为制度。按规定,除艺术、外语、师范等少数专业的学生外,其余的在修业期满后,都要先参加一期三大革命小组的工作,并在这期间完成毕业论文,然后才能毕业。为便于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所长,一般都被分派到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单位。
小组的任务是帮助所在单位更有力地推进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在思想方面,主要是帮助基层干部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格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忠诚党的事业;在技术方面,主要是发动技术人员和群众革新挖潜,减少有害劳动和繁重劳动;在文化方面,主要是宣传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实行文明生产,开展文体活动,美化环境,做到工厂公园化。派到农村去的还要教育农民端正对宗教、迷信的认识,移风易俗,宣传节约用粮,因为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小组同所在单位党政组织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协作关系。小组监督党政干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有权直接向党中央反映情况。对于那些违背党的政策的行为,可以进行批评教育。小组非常重视加强自身的建设,对每个成员都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他们还要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活跃在工农业各条战线上的三大革命小组成员,目前已成为朝鲜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十年来,他们同科技人员、工人、农民合作,把20多万件技术革新方案采用于生产。工厂农村的文明生产和文明生活出现了新的面貌。小组成员自己也得到了锻炼提高,不少人参加了朝鲜劳动党,成长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第6版()
专栏:

  布尔吉巴访阿取得圆满结果
  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友好关系发展
新华社阿尔及尔5月31日电 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29日到31日对阿尔及利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近十年来突尼斯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阿尔及利亚。
访问期间,布尔吉巴同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举行了“十分重要”的会谈。他还代表突尼斯同阿尔及利亚交换了和平友好条约和两国边界协议的批准书。
在布尔吉巴结束对阿尔及利亚的访问后,双方今天在这里发表联合公报,对两国合作关系的积极发展表示满意。
公报说,在马格里布地区国家间建立真诚的对话,进行高效率的合作和实现阿拉伯马格里布的统一,就必须“对西撒哈拉问题采取公正的和毫不迟缓的政治解决办法。”
公报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要求以色列占领军无条件地从一切被它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撤出去。
声明表示希望非洲统一组织第十九届首脑会议能如期于6月6日至11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
布尔吉巴总统已在当天回到突尼斯。


第6版()
专栏:

  法塔赫内部分歧发展成武装对抗
据新华社贝鲁特6月1日电 据贝鲁特电台广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最大成员“法塔赫”的一批武装人员5月29日冲击大马士革附近该组织的一个训练营,与营地游击战士发生冲突,交火15分钟,营地的两名战士受了伤。在这之前,这批武装人员接管了“法塔赫”的六个办事处和仓库。
“法塔赫”内部最近的分歧已发展为武装对抗,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关注。
据广播,这次分歧的导火线是由于“法塔赫”的50名军官拒绝服从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将他们从黎巴嫩调往突尼斯的命令。5月中旬,在这批军官中,以“法塔赫”革命委员会成员阿布·穆萨为首的6名军官宣布成立“巴勒斯坦革命运动”,脱离“法塔赫”的领导。他们拒绝离开在黎巴嫩贝卡的阵地,要求召开“法塔赫”代表大会,“纠正”巴解组织的“错误路线”。
“法塔赫”在贝卡的一支炮兵部队司令阿布·雷阿德宣布支持阿布·穆萨。
这一分裂事件发生后,阿拉法特多次到贝卡地区视察巴勒斯坦部队,并在大马士革主持召开了“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会议,决定通过“民主的办法”解决内部分歧。
5月21日,“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作出决定,解除阿布·穆萨等5人的职务,将他们置于阿拉法特的直接管辖之下,不许其他人同他们发生关系。由于穆萨等人拒绝中央委员会的决定,阿拉法特5月23日宣布停止向他们供应燃料、食品和其他物资。5月28日,“法塔赫”负责后勤供应的6名军官在大马士革宣布支持阿布·穆萨,并控制了6个他们所管辖的军需品供应站。
“法塔赫”内部的分歧反映阿拉伯世界内部在如何解决中东问题上所持的不同主张。
阿布·穆萨在5月26日曾发表一项声明表示,他们认为巴解组织在解决中东问题上执行了一条“危险的政治路线”。他们既反对阿拉伯首脑去年在非斯通过的决议,也反对美国总统里根的方案。他们不同意与约旦讨论建立邦联的问题,并且批评巴勒斯坦人士同以色列的民主力量接触等等。
“法塔赫”的分裂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严重不安。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呼吁巴勒斯坦游击队各派组织抛弃分歧,共同对付以色列的侵略威胁,并主张在阿拉伯国家之间进行磋商,谋求解决“法塔赫”内部出现的分歧。据报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已支持成立一个3人小组,负责协助解决“法塔赫”内部出现的问题。


第6版()
专栏:

  阿游击队再袭贾拉拉巴德机场
新华社北京电 据阿富汗伊斯兰通讯社5月28日报道,阿富汗游击队25日夜袭击了苏联—卡尔迈勒军队重兵把守的贾拉拉巴德机场,摧毁了两架、破坏了三架苏制直升飞机,打死苏联—卡尔迈勒士兵21人。
这次突袭任务是由30名游击队员组成的行动小组担任的。他们还用火箭和迫击炮,击毁了机场上的两架加油车、一辆装甲车和雷达设施。贾拉拉巴德机场位于阿富汗东部楠格哈尔省省会贾拉拉巴德市,距首都喀布尔只有120公里,是游击队多次袭击的目标。这次袭击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每次袭击都使机场遭到严重破坏。
阿富汗伊斯兰通讯社的报道说,游击队5月25日晚袭击机场后,两架苏联米格飞机对游击队进行了报复性空袭。
另据报道,游击队在5月22日到25日之间还多次夜袭驻扎在贾拉拉巴德市以南5公里的卡尔迈勒政府军第81旅。


第6版()
专栏:最后消息

  最后消息
美菲签署继续租用基地协定
本报讯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美国和菲律宾经过近两个月的谈判,于5月31日在马尼拉签署了一项美国继续租用菲律宾军事基地的新协定,协定规定美国可以继续使用菲律宾的克拉克和苏比克两个军事基地,美国将付给菲律宾约9亿美元。新协定从明年开始生效,为期5年。
巴解组织派代表团去苏联访问
本报讯 据报道,由阿布·伊亚德率领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高级代表团6月1日飞往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就地中海东部地区局势进行会谈。阿布·伊亚德还将转交阿拉法特就黎巴嫩局势与叙以之间的紧张对峙问题写给苏联领导人的信。


第6版()
专栏:

  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移交十周年
  斯里兰卡隆重举行庆祝活动
据新华社科伦坡5月30日电 庆祝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移交十周年纪念活动,今天晚上在这座宏伟的大厦里隆重举行。
斯里兰卡文化部长胡鲁拉,前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李锡铭,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高锷等出席了庆祝活动。
在一片海螺声中,胡鲁拉部长和李锡铭团长等点燃了象征吉祥如意的椰油灯,标志着庆祝大会开始。接着,胡鲁拉部长和李锡铭团长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他们赞扬中斯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并表示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
会后,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正在这里学习的东方歌舞团演员与当地演员们一起登台表演,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6版()
专栏:

  我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在美开幕
新华社芝加哥5月31日电 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今晚在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正式开幕。
从美国各州和加拿大来的约1,300人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这是这家博物馆举办的所有展览中出席开幕式人数最多的一次。
由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王顺桐率领的代表团和中国驻美国大使章文晋参加开幕式。章文晋在讲话中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大大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今天上午,芝加哥市长哈罗德·华盛顿在市长办公室接见了章文晋,并同他进行了友好交谈。
芝加哥市长的代表尤金·巴恩斯和助理国务卿詹姆斯·马隆也在开幕式上讲了话。马隆强调了个人和公共机构对建立中美之间的持久关系作出贡献的重要性。
这次展出的500多件展品,反映了中国从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到建筑、纺织、医药、天文和农业等许多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展览将作为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5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公开展出自6月1日起到10月2日止,然后将到美国西雅图、华盛顿、亚特兰大、佐治亚展览,直到1985年。


第6版()
专栏:述评

  苏联对阿富汗问题立场变了吗?
  新华社记者 王崇杰
莫斯科对阿富汗问题的基本立场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出现了灵活性?这是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当政以来此间外国观察家们经常研究的问题。
人们注意到,《真理报》在去年12月16日就曾发表文章,指出自苏联出兵阿富汗以来,“苏联的原则立场没有任何改变”。半个月后,塔斯社在苏联出兵阿富汗三周年之际发表的声明也说,指望苏联会改变对阿富汗问题的立场是“痴心妄想”。
近半年来,不论是阿富汗战场上的情况,还是苏联所谓“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计划”,也表明莫斯科对阿富汗问题的基本立场依然如故,而且今后短期内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阿富汗战场上,苏联的军事行动和军事存在有增无减。苏联军队会同卡尔迈勒政权的部队加紧镇压阿富汗的抵抗运动和游击队。据报道,苏联还在阿富汗修建一些大型空军基地和扩建从苏联通往阿富汗各地区的渡口、桥梁和战略公路等。
半年以来,苏联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宣传明显增多。可是苏联宣布的“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计划”仍然是旧货色,并没有出现什么“灵活性”。安德罗波夫今年4月19日对西德《明镜》周刊发表谈话说,“我们认为,外部对阿富汗事务的干涉一旦停止,不再搞这种干涉一旦得到保证,我们就将撤出自己的军队。”
事实表明,苏联目前所坚持的仍然是侵略者的逻辑,苏联的军事占领不是外部对阿富汗内政的干涉,而世界各国支持阿富汗争取独立的斗争反倒成了“对阿富汗事务的干涉”;阿富汗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力量和游击队是“强盗”,而苏联占领军扶植的卡尔迈勒政权反倒成了“合法政府”;苏联出兵侵占阿富汗是“考虑到确保自身安全的利益”,并且还要别的国家对苏联此举所造成的威胁“不予理会”,等等。
众所周知,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关键和条件是:苏联立即、无条件、全部从阿富汗撤军,恢复这个国家的独立、主权和不结盟地位,尊重阿富汗人民的自决权,在阿富汗创造条件以使阿富汗难民能够安全体面地返回家园。这是整个国际社会的要求。而苏联目前的态度是:一方面在阿富汗继续加强军事行动和军事存在,同时坚持“政治解决”和撤军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蓄意宣扬“政治解决”和“谈判”,并且把这方面得不到进展的责任推给别人。这就很自然地产生一个问题:难道苏联的这种“政治解决”和“谈判”不正是为了粉饰和延长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吗?!
(新华社莫斯科5月30日电)


第6版()
专栏:

  黎以协议签字后的中东局势
新华社记者 梅振民
  阿拉伯世界发生新分歧
  阿位伯世界五年前围绕着戴维营协议产生的分裂还没有消除,现在又因黎以协议发生了严重分歧。中东局势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协议内容一传出,叙利亚、巴解组织、利比亚、南也门以及科威特、北也门等国表示反对。叙利亚指责黎以协议是“戴维营协议的翻版”。巴解组织认为协议“威胁阿拉伯的安全”、“损害黎巴嫩对阿拉伯民族承担的义务”。利比亚为此召回了它驻黎巴嫩的大使,并要求阿拉伯联盟对黎巴嫩实行制裁。
埃及、约旦、摩洛哥、苏丹、·阿曼等国则对黎以协议表示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埃及认为,黎以协议是实现中东“全面、公正、和平道路上积极的一步”。苏丹在表示支持协议时还抨击叙利亚,说叙利亚拒绝协议是因为协议是“实现它在黎巴嫩殖民计划的一个主要障碍”。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对协议持谨慎态度。
爆炸性因素在增加
由于黎以协议的生效,以色列的撤军,是以叙利亚和巴解决定从黎撤军为前提的,因此,协议一签字就使叙、巴同协议签字国的矛盾突出了,特别是叙、以之间的矛盾急剧激化了。
虽然黎、以、美都要叙、巴从黎撤军,但是,它们各自的目的是不同的。黎巴嫩同意以色列提出的这一撤军条件,是为了换取以色列在其他方面降低谈判条件,尽可能少地损害自己的主权,同时也是为了促使所有外国军队撤离,以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宁。而美国则是为了削弱苏联在那里的影响,使黎巴嫩成为它的势力范围。对于以色列来说,赶走叙、巴武装部队那是它早已确定的发动侵黎战争的主要目标。
协议签字两周来,有关各方围绕着叙、巴军队撤留问题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接触。美国和以色列向叙利亚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威胁。美国本来打算在协议签订之后打开同叙对话的渠道,促叙撤军。叙利亚拒绝接待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使哈比卜重返中东之后不得不改变原定计划,要沙特阿拉伯出面劝说叙利亚撤军。以色列以重新谈判“安全安排”和长期占领黎巴嫩南部来威胁黎巴嫩,逼它敦促叙利亚撤军。
美国国务院多次召见苏联驻美国大使,在中东的哈比卜也通过黎巴嫩总理瓦赞向苏联驻黎巴嫩大使传话,要苏联压叙利亚从黎撤军。以色列5月25日举行防务特别会议后六天来,已把数百辆坦克和数千名部队增调到与叙军对峙的贝卡前线。叙利亚也针锋相对,向贝卡增调了大批部队,并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现在,敌对双方的部队正在紧张对峙着,颇有一触即发之势。
黎巴嫩国内对立各派的矛盾也在加剧。一些政党已经组成反对黎以协议的全国阵线。并同基督教民兵发生了多次武装冲突,这种对立趋势发展下去有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内战,威胁黎巴嫩政府的稳定。
动乱的根子在美以苏
造成阿拉伯世界分裂和中东局势动乱的根本原因,是以色列日益嚣张的扩张主义和两个超级大国在那里日趋加剧的争夺。
以色列对付阿拉伯民族的主要谋略是各个击破。扮作阿以冲突“公正调解者”、实为以色列合谋者的美国,则巧妙地配合以色列压黎巴嫩签订以叙、巴撤军为先决条件的协议,在黎、叙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为把叙、巴武装部队赶出黎巴嫩制造了借口。已有迹象表明,在黎巴嫩问题解决之后它们下一步可能企图压约旦单独同以谈和。这样,它们就会使叙利亚孤军难战,使巴解组织无存身之地。阿拉伯国家和人民对此是有警惕有斗争的,黎巴嫩在黎以谈判中的斗争和约旦—巴解会谈中断时约旦宣布不同以色列单独解决,就是证明。
苏联在中东支持一些阿拉伯国家,抨击另一些阿拉伯国家,也进一步加深了阿拉伯世界的分歧,削弱了阿拉伯的力量。今年以来,苏联改变了它去年在黎战期间那种软弱态度,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其目的,一则是为阻止一些国家离苏倾向的发展,稳住它在中东的阵脚,二则是为了同美国独霸中东和谈舞台分庭抗礼。
结束中东动乱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恢复和加强阿拉伯民族的联合。1.5亿阿拉伯人民一旦实现了团结统一,就会成为当今世界一支重要的力量,就能摆脱超级大国的羁绊,挫败以色列扩张主义阴谋,完成解放被占领土的历史伟业。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龙城机械联合企业三大革命小组成员和技术人员正在讨论技术革新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