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出席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发言摘要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团结一致 奋发图强
陈再道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说,这次人大和政协大会是在过去五年工作的基础上,开创今后五年工作新局面的加油站、新起点。过去五年的经验,我想可以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奋发图强”这四句话来概括。
实事求是,就要纠正错误,特别是“左”的错误影响,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办一切事情都不忘记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仅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既要肯定和发扬成绩,又要正视和纠正错误缺点;既要有革命热情,又要有科学态度。
解放思想,就是不要被一些僵死的“条条”、“框框”所禁锢。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敢走;前人走错了的路,要敢于纠正。要立志改革,敢于独创,朝着四化建设的目标,迈出更大的、更坚实的、更稳妥的步子。
团结一致,就是上下团结,党内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这是贯彻党的路线、实现四化的根本保证。
奋发图强,就是要克服困难,拿出创业的劲头,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尽自己主观的最大努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现在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不承认不行,光承认还不够,还要努力克服它、战胜它。
大家都要做大统一大团结的工作
刘海粟委员(南京艺术学院院长)说,我们大家都要做大统一大团结的工作,孙瑛委员回国定居就是大家向往大团结大统一的证明。前年我携画去香港展览,台湾有人询问我的情况,我说情况很好,我很自由,我能到香港开画展嘛!他们想让我到台湾去,我说可以,但要讲好条件,我去台湾是探望老朋友,我是一定要回大陆的。
更好地发挥爱国侨胞的作用
杨成武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说,在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革命史上,爱国华侨和侨眷起过很大的作用。在四化建设和完成祖国统一的事业中,他们仍然是一支积极的不可缺少的力量。福建的华侨有五、六百万,绝大部分人是爱国和关心祖国建设的。福清县华侨捐款建学校、造桥梁、修影剧院,表达他们爱国爱乡之心。我们要认真落实有关华侨和侨属政策,使他们感到祖国的温暖,要真正按政策办事,取信于华侨。
收回香港主权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的愿望
安子介委员(香港南联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章阁委员(香港鼎大金属厂公司总裁)说,赵总理报告中把香港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表明我国政府对香港非常关怀和重视。“适当时间”、“适当措施”八个字体现祖国对处理香港问题的审慎态度。
徐四民委员(香港镜报董事长)说,收回香港主权,这是中国近百年来许多先烈为之流血牺牲的愿望,今天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实现。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道德观念教育
汤祖坛委员(湖南省政协常委)说,赵总理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任务,特别是把发展教育放到了重要地位,这是百年大计。我认为,必须确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方针,使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让全国人民都遵守。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现在时代不同,内容可以不同。社会教育有电影、戏剧、报刊等,要宣传道德观念。学校教育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要结合学生平时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进行总评。
黄一中委员(江苏苏州市民革副主委)说,既要搞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搞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多数青年是认真读书,埋头工作,但确有不少人一切向“钱”看,追求生活享受。不健康的思想不解决,经济任务难以完成。
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思想教育工作
刘延东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对青年尤为重要。青年是各条战线的主力军,也是受教育的主要对象。在这方面共青团负有重大的责任。我们要从八十年代青年的实际情况出发,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同时,希望全社会都要关心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希望文化艺术界能给青年提供更多的健康的精神食粮。青年教育要广开门路。外国许多地方利用旧居、铜像搞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的博物馆等设施却很少,以至青年们对我国古老文化了解不多。
杨乐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副所长)说,精神文明建设应从幼儿抓起。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应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研究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并采取一些实际措施,如在小学普及夏令营等,让孩子们过过集体生活,不然二十年后,我们民族的勤劳、吃苦、克己让人等优良品质就会下降。
充分发挥妇女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董边委员(全国妇联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妇女是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全国农村有三亿劳动力,妇女占了一半。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后,妇女有了安排田间劳动和家庭劳动的主动权,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她们对发展生产、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工业女职工达到四千多万。科技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体育界的妇女都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继续从各方面努力解决好妇女参加社会劳动与家务劳动的矛盾,充分发挥妇女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宗教界要加强法制观念
玉赛音阿吉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说,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部分中,强调要继续加强法制建设,这很重要。我们宗教界要根据宪法第36条的规定办事,不仅我们自己要遵纪守法,而且要带领广大穆斯林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我们建议尽快制订一个“宗教法”。
杨高坚委员(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说,当前,在一些地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很猖狂。有的地方天主教内极少数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各种非法违法活动,还有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的人,公然宣称要接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反对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希望政府依法打击披着宗教外衣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
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都要重新学习
卢嘉锡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说,我来科学院工作两年,感到科学院有两个“密集”,一是老干部密集,一是高级知识分子密集。因此知识分子和干部的结合很重要。解放初期,党中央号召所有干部重新学习,那时是由农村进入城市,要建设新中国,必须学习。现在党中央又一次发出了重新学习的号召,我体会这虽然不是要每个干部都从ABC学起,但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外行逐步变成内行,就得学习,尤其要学会掌握唯物辩证法。同样,高级知识分子要了解自己的局限性,也要重新学习。他们常被人们叫做专家,专固然好,但若没有起码的全局观点,看不起政治工作,不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就容易钻到牛角尖里去,就无从正确地贯彻科技工作要面向国民经济的方针。我是科学工作者,现在担任党组领导工作,只能边干边学。
委员调查不要兴师动众
王碧云委员(解放军总政歌舞团手风琴演奏员)说,政协组织下去调查,对了解民情和了解政策法令的执行很有裨益,但要改变那种大张旗鼓的办法。今年初,五届政协组织我们去北京新街口商店调查,记者、摄影师前呼后拥,商店方面象是事先准备好的,售货员个个和颜悦色,平日不见的货物也有了。过后我再去,有的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依然生硬如故,与调查时见到的判若两人。社会科学应对国家大政方针提出创造性的意见
邬沧萍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说,我国文科和理科人数的比例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这有长期以来的思想认识问题。因为,从表面上看,社会科学对国家的贡献不是那么大;同时也是因为社会科学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提不出创造性的意见。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对各种问题提出科学的论证,成为党和国家的智囊。在党和国家作重大决策之前,要召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论证会,以广开言路,发挥社会科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吴富恒委员(山东大学校长)说,新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应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考虑它的重要性。教育周期长,计划安排和投资都应比其他事业先行,要使计划、财政、劳动人事部门统一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我希望有一位副总理主持,召集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共同研究,从正规学校、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和干部教育等方面考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教育体制。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问题比较复杂,党政如何分工,如何搞好党政领导与专家领导的结合,都要认真考虑。学习外国,长期以来有片面性,人家早已经改进了,很多地方我们仍然墨守成规,不从这种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对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教育经费是生产性投资
董纯才委员(文改会主任)说,教育经费是生产性投资,智力投资,不是消费性投资。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基础不牢,很难培养出专门人才。从省、市、县到公社,各级的办学经费都要有所增加才好。特别是对边远偏僻地方和山区的办学经费要加以照顾。
希望教育部门支持社会办学
陈方伯委员(新疆民革支部负责人)说,我们新疆由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发起、自治区26个单位集资联办、军民共建的乌鲁木齐联合职业大学,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创业,已初具规模。由于办学方向对头,大家反映很好。现在的问题是建校两年多来,一直未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承认和支持,也不准宣传,给办学造成了种种困难。我认为根据宪法的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办学,有利于四化建设,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这是好事。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关心和支持乌鲁木齐联合职业大学。
发挥地方办院校的积极性
刘复光委员(无锡轻工业学院教授)说,高等学校还应当积极为本市、本省服务,充分发挥在地方建设中的作用。我院制定了为无锡市承担科研任务的计划,受到市领导的欢迎。反过来地方又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条件。过去我院基本建设排不上队,现在成了无锡市的重点工程。科研经费地方出,国家何乐而不为?学校也应当允许地方的技术人员进修单科,帮助地方培养人才。
智力开发,要首先重视本地的智力资源
费孝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高天委员(民盟中央秘书长)说,要求内地组织力量去支边的地区,当地却有不少智力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掘出来。有的对自己有多少智力资源,没有摸底,也不重视知识分子意见。如云南省有个林科所,他们对发展云南林业的意见很好,放置不用,反而到外面要求支援。再如昆明如何利用煤气问题,大家提了许多意见,一条也没有被采纳。其他省也有大量积压智力资源情况。智力开发,要首先注意开发本地的智力资源,把它用在建设上。
要解决高等学校机构臃肿、人才闲置的问题
李泽民委员(河北师大党委书记、校长)说,现在大学好象机关衙门一样。上面有什么机构,学校也设什么机构。校长什么都管,象杂货铺里的掌柜,不适应教学科研。河北师大有教职工2,800多人,学生只有3,500人,人才闲置。这样的学校可以采取“老母鸡下蛋”的方式办分校;也可以在本科以外办专科、函授、夜大、训练班、走读、定向培训等。
曾昭科委员(暨南大学教授)说,学校的领导体制要改革,机构要精简,中心任务是提高效益。过去我校只有500多名教职工,现在膨胀到2,000多名,而学生只有3,000多人。主要原因是行政人员无限制增加,给工作带来许多障碍。
王治梁委员(武汉大学教授)说,大学的处、室机构太庞大,工作效率极低,浪费时间。这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处处障碍,手续繁琐的现象应立即解决。
王正绪委员(吉林师院副院长)说,对于教育改革问题,国务院应派专人协同教育部做一个详细调查,明确改革的方向。目前,在教改方面总的是好的,但也潜在着“向钱看”的危险。这对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提高中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有一定影响。


第2版()
专栏:

同一切铺张浪费、纪律松弛、无人负责的现象作坚决斗争
要认真解决各方面的严重浪费问题
曾守中委员(西安油脂化工厂副厂长、总工程师)说,我认为,生产建设中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计划上的浪费,布局上的浪费,好大喜功的浪费。如在陕西山沟里建厂,投资很多,形不成生产能力。建议对这些厂梳梳辫子,过过筛子,实事求是地把该下的坚决撤下来,把人力物力转到需要的地方去。(2)时间上的浪费。我们从国外进口的项目能按期完工的太少了,晚投产一年损失就很大。(3)人才的浪费。大厂很多技术人员窝在那里没事干,而有些地方的轻工企业里技术人员只占0.9%,严重不足。(4)原材料的浪费,很多消耗指标还没达到历史上的最好水平。(5)很多产品不对路、质量低,卖不出去,只得削价处理,国家受到很大损失。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一要开源,二要节流,不节流,人民群众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就会白白流走。
要狠刹浪费之风
董寅初委员(贸促会上海分会副主任)说,浪费物资、人员、时间的问题十分严重。首先是盲目生产造成浪费。如上海去年就积压大量化纤。当时上海就写了报告要降价,但做不了主。相反,外地从香港进口便宜原料,到处设工厂,自己和自己竞争,价格比上海货便宜15—20%,而且送货上门,两个月后才收款,造成上海的化纤产品堆积如山。手表也是如此,因为利润高,就到处争着制造。这样搞,总有大家都搞不下去的时候。企业管理不健全,也是造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搞好企业整顿十分重要,但不能走过场。建议验收不由上级来搞。上面来验收的往往只顾完成任务。应由横向的单位去企业验收,各税务局、银行最了解企业财政情况。
建议制订《反浪费法》
马杏垣委员(国家地震局地质所所长)说,我们在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些人乱花国家的钱不心疼,给人形成一种概念:贪污有罪,浪费无罪。建设工程出了问题,造成了浪费,只检讨两句“我是负有责任的”,就完事了;有的还自我开脱说,“这等于交了学费”。如此把国家的资财当儿戏,还讲什么经济效益、成本核算!
何广乾委员(城建部科技委副主任委员)、汪德昭委员(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所长)说,有些浪费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如人才的滥用等。在科技方面,在我们内部搞技术封锁,互相保密,造成重复劳动,这种浪费也是屡见不鲜的。如果我们杜绝了这些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种种浪费,把我们节省的钱用于急需的教育、科研等方面来,我们各方面的建设进度定会大大加快。
陈永龄委员(国家测绘总局总工程师)说,浪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国家大量的资财受到损失,而且在我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会形成一种恶习。根本问题,一是我们没有具体的办法,二是法制观念淡薄,三是执法不严。损失、浪费,一下就是几万、几十万,却不予追究,顶多党内处理,没有法来治他的罪。希望制订《反浪费法》。目前的纪检的职责范围要扩大,应该包括对浪费的检查。有了具体的法,还要严格执行,对搞浪费的要严惩,法怎样定的,就怎样制裁,同时要进行法制教育,杜绝浪费。非此不能奏效。
要警惕浮夸风在四化建设中抬头
潘锷鏱委员(安徽省工商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说,目前有些企业利用改革扩大机构的现象值得严重注意。例如有的工厂以改革为名,把一个厂分几个厂,上面再成立公司。有的厂把小组变车间,车间变工厂,或成立分公司、分厂。甚至有一家塑料厂,当中新隔一条墙,分为两个厂。这样做的结果产品未增加,人员增多了。形式上统一了,机构增多了。人浮于事,人员浪费。技术人员,更加分散。由于层次多,请示报告也就多,扯皮的事多,矛盾多,而效率更低了,说得严重点,这是浮夸风在四化建设中抬头,要引起严重注意。建议条件不成熟不要成立专业公司。工厂分工要慎重考虑。
要抓紧解决物价和市场管理混乱问题
李宗坊委员(四川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说,我国城乡市场确实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繁荣景象,副食品供应紧张的状况大为缓和,凭票供应商品已寥寥可数。但是,我们的市场管理工作还远远跟不上,特别是对集体和个体工商户管理不力,哄抬物价、投机取巧、坑害消费者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情节还很严重。物价有些乱,议价东西太多,有些虽未涨价,但质量下降,等于变相涨价,城乡人民对物价问题反映十分强烈。这个问题事关民生,切不可忽视。
孙孚凌委员(北京市副市长)说,物价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政策的制定,一是价格政策的实行。对于前者,我认为,价格问题的好转根本在于生产的上升,但生产不可能一下子搞上去,我们应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促进生产。价格不合理的应该调,但一定不能调得过急。我们的原则是保生活,促生产,不能让群众增加的收入都让价格上涨吞了去。关于后者,我主张实行两种价格政策,即保证必需,照顾特需。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一定要稳定,对于一些特殊需要,只要能保证供应,价格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从水果脱销和腐烂看供销体制改革的必要
罗新书委员(山东农学院园艺系副教授)说,我也深感产供销、内外贸脱节的严重。我是搞果树的,每次来北京开会,看到大家排长队买苹果,心里就难过。可是,烟台的苹果却运不出去,每年都烂掉不少。收购苹果的标准还是五十年代定的,只讲大(其实大的更不耐藏),而不讲味道、硬度、耐藏率,这是不科学的。供销社验收后,单据一开就完事,苹果已不属他管了。运输部门和销售部门又脱节,野蛮装卸,60斤一筐的苹果,从泰安运到海南岛只剩8斤半,其余全烂掉了。外贸内销脱节,山东一些名产:肥城桃,1975年还出口,现已濒于绝种;花红果子、杏子、凉山蜜桃也都由于压价而近乎绝种。我建议,水果也要成立产供销、内外贸联合总公司,实行产销一条龙。这是趋势,符合改革的潮流。山东文登、栖霞等县已成立了这种联合公司,群众、领导和供销部门都满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