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逝后空余挂剑情
——记岩波与郭老的友谊
田家农 张云方
在日本岩波书店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一个由该书店会长岩波雄二郎率领的代表团应邀来我国访问,这不禁令人回想起这家书店的创始人与郭沫若同志未曾识面却结为知己的轶事。
1955年,郭老率团重访阔别了十八年之久的日本。此行的重要日程之一,就是访问岩波书店,并前往祭扫岩波书店创始人岩波茂雄之墓。当时,郭老见到岩波茂雄的孩子岩波雄二郎,百感交加,挥笔题下这样一首诗:“生前未遂识荆愿,逝后空余挂剑情;为祝和平三脱帽,望将冥福裕后昆。”
这里,郭老借用了古代季扎挂剑的典故,比喻他与岩波茂雄的深厚友情。岩波茂雄先生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他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并曾为支持中国革命而慷慨解囊。岩波理解中国,首先是从理解孙中山开始的。他极其推崇孙中山,连办公室里都挂着孙中山的照片。1935年,茂雄赴欧途经上海,由内山完造介绍,与思慕已久的鲁迅晤面,两人一见便成至交。一年后,鲁迅不幸去世,茂雄悲痛万分,从店中抽出1,000日元,汇给了许广平,以表悼念之情。
岩波茂雄与郭老的友谊,可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当时,茂雄从书报中已了解郭老,但未晤其面,郭老则尚不知茂雄。《岩波茂雄传记》中这样写道:郭先生是那么博学多才,不仅在研究金文甲骨、古代历史上独树一帜,而且笔走龙蛇,字美章华。当然,更令人敬重的是他的爱国情操。这段记述说明,茂雄和郭老的友谊是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之上的。据茂雄之子回忆,郭老在日期间,尽管常到岩波书店选书,但母亲未见他们之间有过什么言谈交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倒是,父亲以素不相识者的身份,在自己主办的《思想》刊物上,大量地介绍郭先生的著作。这也许就是郭老诗中说“生前未遂识荆愿”的缘故吧!
郭老同茂雄友谊的进一步加深,是在郭老重返祖国之后。1937年郭老回归祖国,留在日本的妻子和五个孩子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就在安娜(郭老的妻子)被日本宪兵带走、一家人走投无路之际,茂雄专程赶到须和田,他在看望了郭老的孩子之后,对郭和夫(郭老的大儿子)表示,孩子们上学和家庭的费用都由他来负担。在当时,供五个孩子读书是何等不容易啊,何况还要蒙受“通敌”、“卖国”的罪名呢?然而,茂雄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这付重担。后来,郭老的大儿子从京都大学毕业,领到第一份工资时,特地给茂雄先生买了一条领带。茂雄拿到领带后,老泪纵横地说:他总算尽到了心愿,让孩子完成了学业。对此,郭老语意深长地对孩子们说:“知遇之恩不能舍,哺育之情不能忘”,教育孩子为中日友好贡献力量。
岩波茂雄出身于日本长野县的一个农民家里,十五岁丧父。可能是家境贫困的缘故,茂雄从小异常刻苦。中学时,他辗转到东京,先入日本中学,后进第一高等学校。但社会与人世的不平折磨着这个憧憬自由、美好的青年,他中途辍学,转而攻读起哲学来。正是这种身世、志向与追求,奠定了他与郭老友谊的牢固基础。茂雄常说:“与君子交目清心怡,与小人交目浊日短”。他是把与郭老的交往看作无比圣洁和赤诚的。据回忆,郭老回国后和茂雄有过书札来往。郭老致茂雄的信中,曾引元稹的《早春》诗句:“冰消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寄托自己对新中国的希望。茂雄则引王昌龄的绝句答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示对中国友人的一往深情。但是很可惜,这些书札都焚于战火,而今只能听老人们口中转述了。
岩波茂雄没有能够看到新中国成立,也没有等到与郭老相逢,1946年就与世长辞了。逝世前,他留下遗嘱,要孩子们把岩波书店每月出版的各种书刊分别赠给中国五个单位,还要他们到中国去看看……。1955年,当郭老把一束鲜花献在茂雄墓上时,他热泪盈眶:摔罢瑶琴凤凰寒,子期不在对谁弹。老友,安息吧。郭老喃喃地说。
茂雄的孩子们没有忘记父亲的嘱咐,不仅担当起给中国寄书的任务,而且同郭老的一家保持着更加密切的联系。1967年,茂雄的孩子雄二郎访问北京,郭老将十二年前赠岩波一家的诗改动了两句,重新挥毫,题赠雄二郎道:“生前未遂识荆愿,逝后空余挂剑情;万卷书刊发聋聩,就中精锐走雷霆”。雄二郎深情地说,郭老立意于勉励我们书店的工作,我们决不辜负前辈的热望,一定为日中友好再发新力。(附图片)
郭老挥毫题赠雄二郎 傅旭插图


第7版()
专栏:

访布莱希特故居
陆颖华 胡建中
今年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诞生85周年。对于爱好戏剧的中国人来说,布莱希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剧作《迦利略传》曾于1979年在北京成功地演出,受到广泛的注意和欢迎。
初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在作家谢尔纳夫妇陪同下,有幸参观了布莱希特在柏林的故居。它位于首西大街125号,大门口的铜牌上写着:布莱希特从1953年至1956年在这儿居住。
1898年,布莱希特出生在德国一个叫奥格斯堡的地方。1928年他30岁时,写了一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戏剧《三毛钱歌剧》,使他第一次获得了世界声誉。1933年因反对纳粹政权,被迫流亡国外,先后在丹麦、瑞典、芬兰、美国、瑞士等国居住,1948年回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直到逝世。
故居是一座三层楼房。二楼有一套三间房子,就是布莱希特生前居住的地方。较大的两间,一是书房,一是工作室。最里一小间是卧室,一张床就占去了房间的大部分地方。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就是在这张床上停止了呼吸。
书房有三千多册图书,七个书架上放得满满的。工作室里也放着许多书,窗前一张木桌,桌边放着一架打字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儿就是布莱希特写作的地方。他常常紧张地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休息片刻,把沉思的目光转向室外的一片墓地,那儿树木葱茏,长眠着德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就有他所崇拜的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希特。这大概就是他选择这个居住地的原因吧。
布莱希特是一位有政治理想的剧作家,曾在柏林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学习,之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流亡海外时仍继续从事反法西斯斗争。他自觉地运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自己的创作。多年来,他一直在探索怎样更好地用戏剧这个形式表现革命思想。在国外,他和他的夫人海伦·魏格尔还到工人聚居的贫民区去进行演出活动。在布莱希特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他生前珍藏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肖像。
故居里没有太多的艺术陈设。引人注目的是,三间房里都悬挂着中国字画。外间有我国当代书法家黄苗子在1954年为他书写的毛主席词《沁园春·雪》。同一面墙上还挂着一幅孔子石刻像的拓片——先师孔子行教像,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作品。里屋墙上挂着另一幅孔子像。卧室里还挂着一幅如道似僧的水墨画像。布莱希特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但这几幅中国字画在他的居室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却使我们深感惊异。谢尔纳告诉我们,墙上这些中国字画,布莱希特总是搬到哪儿就带到哪儿。我们还在书架上的藏书中发现了好多本用德文翻译的中国书。布莱希特对中国的文化艺术是多么珍视和喜爱啊!
参观以后,来到故居的地下咖啡馆休息。这儿墙上挂满了布莱希特一生各个时期的照片。在座谈中,作家谢尔纳说,“布莱希特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是因为他在中国文化思想宝库中发现了他所向往和追求的东西”。1935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他发现中国戏曲里有自己追求的东西。他认为中国戏曲的演出正是他的戏剧理论“间离效果”的具体体现。因为无论是演员、观众都没有忘记自己是在演戏和看戏,都能对戏中的人和事保持一种比较客观的欣赏和评判的态度。我们想起刚到柏林时看了他创作的戏剧《高加索灰阑记》的演出,这个戏是他受到我国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审案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虽然时间、地点、人物都不相同,但无论在情节的处理、人物的脸谱化装、舞台布景中山的移动以及边演边唱和增加伴唱等等方面,都吸取了中国戏剧的一些特点。
格列萨尔博士告诉我们,在布莱希特故居的三楼,珍藏着他的全部手稿。大约有12万页。其中,戏剧作品及书信、日记等多卷集已陆续整理出版。
故居现在已成为布莱希特研究中心。民主德国当代戏剧家经常在此和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见面;同时也举行各种有关布莱希特戏剧的介绍与讨论活动。我们十分高兴和欣慰地看到,具有世界影响的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事业正在得到很好的继承和不断的发展。(附图片)
题图为布莱希特在他的书房里


第7版()
专栏:域外漫记

西方国家的无家可归者
徐更发
布赖恩·凯利今年31岁,英国人。两年前由于患脊髓灰质炎,丢了饭碗。祸不单行,地方当局又以拖欠房租为由,把他全家撵出家门。现在,他和妻子及三个孩子流浪到英国南部小城镇克劳利,投宿于一家简陋的旅店。全家5口挤在斗室之中,生活艰苦,度日如年。悲观失望的凯利,深感人世间的不平,发出了“这是一个狭小龌龊的世界”的控诉。
然而,凯利一家还算是幸运的。在英国,还有许多人由于失业而离乡背井,浪迹四方,连一个固定住所也没有。去年,英格兰东南部乡村,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母亲只得在农田里搭上借来的帐篷,聊以栖身。有些人则被迫睡在过去济贫院的遗址里。更不幸的,是栖身于伦敦泰晤士河河堤旁的卡纸板箱里,熬过漫漫长夜。天长日久,伦敦市区居然形成了好几个卡纸板箱居民团体。
单身流浪汉的处境更为凄凉,他们栖身之地连畜棚狗窝也不如。用英国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话来说:“你甚至不愿让你的狗呆在那里”。他们没有固定住房,因此找职业更难。
据西方报刊透露,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无家可归”者有增无已。从去年12月起,巴黎“救世军”已恢复其三十年代式的施粥所,使那些露宿街头、饥肠辘辘的无家可归者得以糊口果腹。在日本,无家可归者被称为“浮浪者”。他们贫无立锥之地,穿的是破旧衣服,吃的是别人不要的食品。据保守的估计,日本现有“浮浪者”一万多人。在美国,成千上万的无职业青年、无资格领取失业救济金者以及无足够收入来支付房租的人,都加入了无家可归者的行列。在西德,无适当住所的人已达26万之多。
这些无家可归者中,青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法国有一半无家可归者是青年。而近几年,妇女的比率也在上升。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街头,常常可见餐风宿露的妇女,随身携带一个放置衣物的纸袋,被称为“纸袋妇人”。她们每人都有一段辛酸的往事。
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出现芸芸众生无家可归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近年来西方国家先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使数千万人卷进失业的漩涡,很多人由于断绝收入来源,无法支付房租而被迫流浪街头。欧洲委员会的一份调查说,1970年欧洲无家可归者为一百万人。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无家可归者的人数扶摇直上,现在,已成为一个“无法用数字表示的问题”。英国的一个官员也说:“关于无家可归的最值得注意的事情之一是,没人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更重要的是,无人过问。”这多少道破了西方社会所存在的严重问题。(附图片)
外国月亮赛金钩 月光下面冷嗖嗖
方成画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开罗的传统市场
铁军
初到开罗的人,除了领略尼罗河两岸的秀丽风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雄伟古迹外,还渴望去这里的传统市场逛逛。传统市场是当地传统的私人经商的集市。
一个日光灼人的正午,我随着人流,走进开罗城东的传统市场。在古老而狭长的街市上,挂满了遮阳用的旧帆布和鲜艳的彩条,布帘下阴影处,一群群老人和青年,围坐在甜食车旁,有的在喝咖啡,有的在吸水烟,还有的在静心做礼拜。周围果摊上满是黄色的番石榴,它形似鸭梨,味道奇臭,但爱吃者却视它为上乘果品。
这里到处是手工艺品货摊:著名的汗·赫利利铜盘;阿曼的长嘴银壶和“月牙”腰刀;沙特的兀鹰石雕;也门的紫色麻巾;卢克索的红泥图坦卡芒像;开罗的夜明珠串……。琳琅满目、五光十色,集伊斯兰手工艺精华于一市。
有位慈祥、干瘦的老人,向我推销身前各种铜器。黄灿灿的铜器,把老人的脸颊映成金色。他自称是艾斯尤特省最优秀的铜器雕镂匠,在此经商已有七年之久。他还兼卖地毯。倒是这些闻名于世的艾斯尤特手工地毯,引起我极大兴趣。艾斯尤特地毯是双面的,厚薄适中,上面织有传统的阿拉伯图案,十分美丽。据说,每编织一平方米地毯,就得打上五十万个结扣,真是巧夺天工!
传统市场的工艺杂货,一般说来不算十分精致、雅气。但却颇具古埃及民族的特色,质朴、浑厚,为人们所喜爱。
埃及政府十分注重旅游业的收入。这里传统市场的空前兴隆,无疑是与发达的旅游业息息相关的。埃及是世界旅游胜地,传统的阿拉伯古老民间市场,也借此大放异彩。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峡谷城纪胜
郁泉锡
从意大利都灵北行百余公里,就到了风景秀丽的阿尔卑斯山的峡谷城古马尤。
这里水流潺潺,层林叠翠,奇花怒放,绚丽多彩。汽车在逶迤起伏的山丘峡谷里穿行,气候瞬息多变,景色也迥然不同:一会儿烈日如火,鲜花开满山谷;一会儿寒风袭人,白云蔽日,充满神秘色彩。多么令人向往的避暑胜地!古马尤人却说,山城的魅力不是夏日的奇绝山景,而是冬季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
走出旅馆,在芳草如茵的街头散步,果然发现这里的一切与山上的白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场上耸立着大理石滑雪雕像,橱窗里摆着名目繁多的滑雪衣帽和登山工具;旅行社正忙于准备招揽和接待冬季滑雪者,整个冬季的旅馆床位早已预订完毕……。这一切告诉人们:隆冬季节的古马尤将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这里,山势高峻挺拔,可供滑雪的山坡高度不是几百米,而在2,000米以上。登山缆车分段把游客送上3,452米的山腰。我们来到高山坡上,极目远眺,欧洲高峰之一——白峰磅礴威武,直插青云,加上周围的罗沙峰、巨人牙峰、大天堂峰,真是一派奇绝山色,令人赞叹不已。我们在冰雪晶莹的山上逗留了半小时,凛冽的寒风扑面吹来,寒气森森,虽是夏天,却直打哆嗦。
为满足日益扩大的旅游需要,这里架设了新的缆车线,全长1,956米,中间没有一根支柱。一辆缆车可载客135人,最大载重量19吨,全线行车仅需3分15秒。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新型的缆车之一。在高山平坦空地上有滑雪者的大本营,设有快餐部、酒吧间、简易旅馆,供滑雪者休息过夜。从这里出发,又有26条纵横交错的小缆车线,伸向四面八方。滑雪季节从每年11月开始,直至次年5月,半年内上山游客多达50多万人。向导告诉我们:每逢除夕,万余人同时登上古马尤2,000米以上的高山滑雪,人人手持火炬,从黄昏滑至深夜。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山火光交映,多么迷人的夜景!原来,这是当地人送旧迎新的习俗,已经形成传统、蔚然成风了。
这里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却有大自然的优势。二三层的楼房以木结构居多,用挖空了的整木做成的花坛遍及街头,结实别致的木制家具比比皆是,工艺品商店里的木雕别具一格,仿佛人们生活在木材的海洋里。连酒盅也是木制的,当地有种8个嘴的酒盅,是用山上的红木雕成,呈荷花形,表面涂了树油,闪闪发光。主人邀请知己到家作客,大家围着壁炉促膝谈心,不时传递木酒盅,同饮一壶酒,格外亲切。酒是加了温的,类似我国绍兴酒的喝法,热在嘴边温在心窝,故当地人取名“友谊盅”。对远道来客,他们喜欢赠送“友谊盅”,盛情感人。
两天的古马尤之行,欣赏了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也领略了山区人“靠山吃山”的生财之道。战前,这里是偏僻的穷山沟,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一跃成为意大利生活水平最高的城镇之一。3,500居民的古马尤竟有大小旅馆85家。古马尤所在的瓦莱·达奥斯塔大区,山丘连绵起伏,几乎找不到一片平原,可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经济收益同工农业发达的大区相比毫不逊色。全区11.5万人,每年接待游客600万人。(附图片)
阿尔卑斯山旅游区冬景


第7版()
专栏: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隧道
曹聪
据一九八三年一月美国《科学文摘》报道,美国大学生罗伯特·戴蒙德在纽约闹市布鲁克林的街道下面,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隧道。
这条地下隧道建于一八四四年,是当时纽约长岛和布鲁克林之间铁路运输线的一部分,宽二十一英尺、高十七英尺,全长半英里。参加建筑的工人仅一千多名,历时七个月即竣工。一八六一年,不知什么缘故,这条地下隧道被封闭不用,后来也被人们忘却了。
三年前,戴蒙德偶然听到了关于这条地下隧道的传说,发誓要找到它。他仔细翻阅旧报纸和文件,终于发现了线索。一九八一年,他同当地煤气和电力公司的工程师们,冒险钻进遍布电线、煤气管道的狭小空隙,在满是泥土的窄道里搜寻。突然,从墙上的一个小洞里透进一丝亮光,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隧道被找到了。
一百四十年过去了,这条隧道的一部分仍完好无损。在炎炎夏日,走进隧道,顿觉凉爽宜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