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随笔

创作与鉴赏的良性循环
江曾培
影片《骆驼祥子》、《春晖》与《人到中年》等,故事性并不强,有的由于小说的广泛传播,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可是,最近放映以后,却强烈地吸引着不少观众,包括许多青年观众。在这几部影片中,有形象,有意蕴,有韵致,既掀动着人们的感情涟漪,催人泪下;又启迪着人们理智上的思索,耐人咀嚼;还给人们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一位青年说:“看这样的片子,真正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记得前几年,不少青年观众热衷于单纯追求影片的故事性、情节性、刺激性,他们给《三笑》的掌声超出《归心似箭》,予《佐罗》的赞扬高于《简爱》。前后的变化,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与作家的创作水平,正在一同提高。
我以为,在文化生活中,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创作与鉴赏的关系,犹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没有生产,自然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不会有生产。群众鉴赏需要的满足,依靠作家艺术家创造出又多又好的作品;但同时,群众的审美要求与鉴赏水平,又制约与影响着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所以特别发展,其中一条,就是群众具有这方面的教养。他说,当时在意大利,你能听到普通的百姓对着一所教堂或一幅画嚷道:“噢!天啊!多美啊!”因此,要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艺术水平,不可忽视群众鉴赏能力的提高。现在,一些惊险、打斗之类的浅薄粗俗影片,在一些青年中不那么叫座了,或者虽然还叫座,但也不象从前那样叫好了。相反,《骆驼祥子》等艺术性较高的影片,赢得了他们的喜爱。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它预报着我们文艺事业进一步繁荣的基础在扩大,推进力在加强。当然,发展是不平衡的,美丑不分的现象仍然是存在的,群众的鉴赏力又总是有着不同的层次。要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要想到鲁迅所说,“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遍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
话说回来,要在文艺知识以及思想感情等方面提高群众的鉴赏力,反过来又要求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我们不接触艺术作品的人,是难于有艺术鉴赏力的。但是,如果老是让观众看一些粗浅的影片,观众的鉴赏力也是难于提高的。“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歌德谈话录》)那位青年看了《骆驼祥子》、《人到中年》等,“真正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从而开始领略到艺术三昧,说明正是优秀作品才能引导观众进入艺术的殿堂。这也是这类影片的一项社会效果吧。
由此可见,高质量的艺术品提高群众的鉴赏力。而群众鉴赏力的提高,也会促进整个创作水平的提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正应加强这种良性循环。


第7版()
专栏:访问记

气魄宏大的画卷
——记杨鸿坤的国画山水长卷
本报记者 高 集
“暮年逢盛世,壮志老来酬。”重庆国画家杨鸿坤,已近古稀之年,为绘写《千里嘉陵画卷》,不惮险阻,攀登巍巍秦岭,探寻嘉陵江的源头时,吟出了上面的诗句。三年多时光,在日日夜夜的辛劳中过去了,杨老已把从秦岭嘉陵谷起而迄于山城重庆的千里嘉陵壮丽河山,都收入了他的画卷。记者看到的是一幅高为39.5厘米,长达60米的水墨初稿长卷,其气势之雄伟,规模之宏大,在中国画史上是罕见的。
嘉陵江上的奇峰秀水,历来都是诗人画家们醉心所在,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李思训(即开创金碧山水的大李将军)都曾以他们的妙笔为嘉陵作传,可惜这些历史珍品都已失传了。杨老是川江养育的山水画家,但是他的嘉陵长卷却不仅寄情于巴山蜀水,而是着意描绘了嘉陵江的历史变迁。从画面上,人们可以看到,在苍翠的崇山峻岭中,在如碧的江水岸边,在古旧荒废的历史遗迹间,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电气火车穿行于断断续续的隧道之中,新的城市在兴起,工厂的烟囱林立……。昔日巴山蜀水之间的贫穷落后景象,随着时代的前进正在消逝。“笔尖刷却世间尘,能使江山面目新。”画家以他的艺术笔墨和爱家乡、爱祖国的充沛热情,勾勒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千里嘉陵新貌。
杨老是已故国画大师徐悲鸿的高足,他为嘉陵立传正是为了完成大师的遗愿。四十年前,悲鸿大师带着学生们在嘉陵江畔写生时,深情地对他们说:“嘉陵江美极了,你们以后要画一张全图……”四十年来,老师的殷殷嘱望,杨老一直耿耿于心。然而,岁月蹉跎,使他不得不搁笔二十年之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有了生逢盛世之感,从而重新拿起画笔开始了他为嘉陵作传的创作。在《嘉陵写生记》一文中,他写道:“我虽年近七旬,满头白发,也一定要在告别人世去九泉见老师悲鸿先生之前,完成先生遗愿:从头至尾画一张千里嘉陵长卷。”
嘉陵画卷还在写生阶段,爱好艺术的人士就争相传告,要求先睹为快。1980年10月间,重庆的国画界和市委负责同志就在渝州宾馆的一间大厅里观看了画卷的草图,杨老艺事的精湛,画卷气魄的宏大,使与会人士为之动容。嗣后,又有许多人闻讯前来观摩这幅巨构。据杨老说,著名书法家舒同同志已为画卷题名,张爱萍同志在看了画卷后填了一首《水调歌头》,任白戈同志将为画卷写跋,预计画卷的全部工程将在今年秋季告竣。完成后的画卷将是一幅长达60米的灿烂巨作。杨老准备把这幅画卷献给国家。


第7版()
专栏:

宁园沧桑
——记天津铁路工人文化宫
徐英烈
天津铁路工人文化宫坐落在津门久负盛名的北宁公园。据现存园内的《北宁铁路宁园碑记》记载,这里最初是袁世凯搜刮民财修建的私人花园,后年久失修,日渐荒凉。1931年,当时的北宁铁路总局用开滦矿务局英商的赔款修缮了这座园林,引诸葛武侯“宁静致远”之语,取名“宁园”。解放前,嘉惠堂、大雅堂等主要建筑只供员司以上人员游憩享乐,普通铁路工人则不得入内。“宁园不宁”,经多年战乱,宁园屡遭破坏,楼堂屋宇曾先被日寇据为营盘,后充做反动军队的马厩,残颓的园林,破坏殆尽。天津解放后,天津铁路管理局关心职工文化福利事业,迅速拨款修复宁园,建立了天津铁路工人文化宫。
现在园林中心耸立巍峨的烈士纪念碑。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的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寄托着铁路职工和天津人民的哀思。南面厅堂是铁路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聚会的地方。大礼堂里,过去供达官贵人们消遣的舞台,现在成了铁路工人文化活动的中心。西大湖畔火车头体育场多次举办全国铁路体育运动会。三面环水、风景幽雅的致远楼,是为慈禧视察北洋水师途中休息而建的,现在已改成铁路职工图书馆(见上图)。这里藏书六万多册,杂志百余种,职工借阅每年达十万册次以上。美术、书法、摄影爱好者在这里受到名家指导。(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推销员之死》排演侧记
瑞涛
5月7日,北京人艺公演了话剧《推销员之死》。这是美国当代著名戏剧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此剧表现一个名叫威利·洛曼的推销员,在社会和家庭各种矛盾的重压下,精神濒于崩溃,最后走向自杀的命运。在北京人艺排练此剧时,密勒先生不远万里,亲来北京人艺执行导演。
“太棒了!”——阿瑟·密勒在听了演员们第一次对词之后,不无惊讶地发出了这样由衷的赞叹。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下飞机后第二天就开始了工作。这固然反映了这位老艺术家的工作热情和对时间的珍惜,但也看得出,他原来对演员和舞美设计者们的准备工作是有几分担心的。出乎他的意料,布景和服装设计都使他感到十分满意,连声称赞“非常好!”他说没想到演员们不但都背出了词,而且读出了词意,读出了语气、神态。通过对词,他感到演员们对人物和人物关系的把握,“百分之九十五是正确的”。说明演员们对人物,对剧本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以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理解了。他说:“今天晚上我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艺术上是相通的——进入排演之前,演员们曾担心双方在导表演方法上可能会有互不了解、不甚一致之处,影响排练进程。可一排起戏来,这个顾虑很快就消除了。尽管导演和演员们相隔万里,生活在不同的国度里,但在艺术上却是相通的。密勒说过这样的话:
“我不想让中国演员单纯模拟美国人的外形,那是噱头。我要求演员从内心出发,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追求神似。”这也正是人艺的演员们所追求的。共同的追求,使双方有了共同的语言,虽是初次合作,但可以一点就通。因此,排演场的气氛融洽和谐,人们心情愉快,进展顺利。这样一出大戏,现实、回忆、幻觉交替穿插,表演区不断变换,仅用了四天时间就进入了细排。
“我选对了演员”——此剧的主角威利·洛曼是由英若诚扮演的。这是阿瑟·密勒的特别邀请。早在1980年英若诚随曹禺访美时,他们俩就结识了。去年,英若诚在中、意、美合拍片《马可·波罗》中扮演元世祖忽必烈。此片在美国首映后获得轰动性的成功,更使密勒对这位既能演戏、又通英语的演员十分欣赏。不管从哪方面说,威利·洛曼这个角色都是相当难演的;不仅要演人物的现实生活,还要演他的回忆、梦境乃至于幻觉。通过排练实践证明,英若诚以真实、深刻、含蓄的表演风格,娴熟的表演技巧。准确自如地完成了角色的创造任务,致使阿瑟·密勒很满意。认为他选对了演员。
在排练过程中,密勒一再强调他的戏剧观,密勒认为“这个戏的力量就在于它所包含的人之常情”。因此,他希望演员的表演要尽量的真实、具体、细腻。用这一要求来衡量,他对扮演林达的演员朱琳,扮演查利的朱旭,都非常赞赏,同时对中年演员李士龙、青年演员米铁增扮演的比夫与哈皮(威利的两个儿子),也比较满意。
密勒来北京后的第三天,曾举行了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会上,一些外国记者们担心,中国观众是否能理解这个戏。阿瑟·密勒作了肯定的回答。他认为,八十年代的中国观众,完全有能力来欣赏他的剧作,这次和北京人艺的合作,也将获得应有的成功。(附图片)
密勒(左一)同英若诚(右一)讨论剧情。 苏德新摄


第7版()
专栏:观戏一得

扎根于坚实的土地
林克欢
延安地区延川县剧团给首都观众带来了一台清新可喜的陕北地方现代小戏。尽管领略过古今中外名剧、视野广阔的观众,会觉得它不够成熟,不够精致,但它却是扎根于陕北土壤的一束小花。
无论是反映革命历史斗争的秧歌剧《货郎相亲》,还是取材于当前农村现实生活的眉户小戏《上彩礼》、道情小戏《刘栓回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粗犷刚健、生气勃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生活韵味。同时,它们几乎都采用了陕西民间歌舞小戏的形式,语言生动如歌,动作鲜明似舞,曲调优美,风格泼辣,符合陕北老百姓的艺术趣味与欣赏习惯。
目前有一种风气,不少剧团把眼睛盯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舞台,千里迢迢派人四出搜寻,照抄照录,然后原封不动地搬演。他们以为这样做,一保险,二省工,其实全无艺术创造可言。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艰苦劳动,独创性是艺术劳动中最可宝贵的特质,这就要求艺术家自有一套,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一般性的东西。陕北的同志,量力而行,不贪大求洋,不因袭巧取,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乡镇日常生活的风俗场景,反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反映急速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样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苏州古吴轩书画展”在北京展出
“苏州古吴轩书画展”于4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揭幕。这次展出的有苏州、南京、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部分著名书画家的近作和已故著名书画家的遗作140余件。这些展品是古吴轩四年来收集和珍藏的优秀作品,有吴作人、李可染、刘海粟的近作,有张大千、张善孖、王雪涛、傅抱石的墨宝;还有张辛稼、谢孝思、唐云、王个簃、程十发等画家合作的作品,以及钱松嵒、亚明、宋文治等合作的中堂。
苏州古吴轩于1979年筹建。这次展出为观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观赏机会。(文涛)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内蒙古召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文联于最近联合召开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朝鲜以及锡伯等民族的37名作者。(尚贵荣 傅永国)


第7版()
专栏:图片出版发行笔谈

卖书也难
王曰诚
解决“书荒”,我们书店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缺书预订登记等,使买书难问题有些缓和,但也有一些难处。
一是订货难。一般商品订货是要先看样品的,而书店营业员订货,看到的只是各出版社百十个字的新书介绍,仅凭这去判断社会需要,决定订数,是很困难的。图书是个特殊商品,没有经过读者鉴定和社会检验,很难断定是畅销还是滞销,订多了,压在库内卖不出去,影响资金周转;订少了,产生脱销,作者与读者都不满意。全国200多个出版社,一年要出版两万多种图书,书店要把每种书都订得恰如其分,实在是一件难事。
再是保持品种难。一本畅销书,书店要保持经常有货,也不容易。出版社与书店对图书订货实行的是包销制度,书店要多少,出版社让印刷厂印多少,在目前库房紧张的情况下,都怕积压了卖不出去,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下次新书的储备。书店将书卖完了,添不进新货,就造成了品种短缺。以王府井书店为例,按一年购进新书两万种计算,能够保持品种的只占三分之一。读者买不到需要的书,当然有意见。
造成品种脱销,与出版周期太长、重版不及时有直接关系。读者可以看到,凡是出版社的新书征订单上,都有预计出书时间。原来是以月份向读者公布的,现在有些出版社印上××季度出书。有的读者写信责问书店为何不按时发行?由于图书不能按期出版,书店解答读者询问也是一大难题。买书难的呼声营业员听到最多,他们是最理解读者心情的。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文联访问团赴四川
以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为团长的中国文联参观访问团,最近前往成都、重庆等地,访问团的成员有陈白尘、戈宝权、葛一虹、凤子、范用等14人。他们除接触当前实际外,还将搜集抗战文艺资料。(马道远)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空政话剧团公演《周郎拜帅》
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最近公演新编历史话剧《周郎拜帅》(编剧:王培公,导演:王贵,设计:金毓清)。该剧展示了赤壁之战前东吴方面的种种矛盾,塑造了周瑜的形象。吴世昌任该剧文史顾问。(左荣贵)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
(一九八一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的《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一九八一年),最近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学研究专业年鉴,它既是一部大型的文学专业的学术资料性的工具书,也是一部我国文学研究的编年史。全书有研究概况、创作概况、重要会议及学术活动、研究论文选辑、文学纪事、文献、资料(包括文学研究论文索引)等七个栏目,共约一百一十余万字。
一九八二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也将于近期内出版。(连建)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怀念集》
巴金同志的《怀念集》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家近年来回忆文章的结集,共收入文章三十五篇。作者以优美的抒情的笔调深切怀念了老一辈的革命家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对研究我国现代文学史也有参考价值。(崤山)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赤石暴动前后》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赤石暴动前后》,真实地记录了四十年前我党领导的在福建崇安县赤石镇的一次暴动。这本回忆录的作者十四人,都是赤石暴动的组织者或参加者。在现有的有关叙述赤石暴动的出版物中,这是一本比较全面和完整的回忆录。
(陈允豪)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芳芳和汤姆》
袁静同志的儿童中篇小说《芳芳和汤姆》已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学校生活的作品,着重表现了新一代儿童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夏小雨)


第7版()
专栏:

《千里嘉陵画卷》片断
杨鸿坤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