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叶剑英诗词选十五首
油岩题壁
一九一五年
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
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
军区管海军
母鸡孵鸭蛋,母子亦相亲。
一日凌波去,沧波无限情。
调笑令
会场素描
头重,头重,四个小时听众。腰斜眼倦肠饥,
左手频看计时。时计,时计,有点猿心马意。
戏 作
在军委扩大会上,陈总以鲨鱼皮包赠我,即席戏作。
一九五四年
故人赠我以皮包,何以报之芒果好。
芒果迢迢在远方,何以致之将铁鸟。
青岛
一九五四年
小楼明一角,深隐绿丛中。
海阔天如盖,山遥岛似熊。
轻波垂钓叟,旭日弄潮童。
忽忆刘亭长,苍凉唱大风。
寿吴玉章同志
一九五七年夏
八十吴翁心尚孩,华筵祝寿我衔杯。
算公多少劳动日,不少七千二百回。
海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一九五九年二月十八日
四十年前旧橡园,将来发展看无边。
橡胶好似人中脚,结合机床共向前。
石碌
一九五九年二月十八日
石碌青山蕴铁藏,海南工业应提倡。
前沿不怕受威胁,两腿前行党主张。
忆江南
赠西安搪瓷厂职工同志
一九五九年三月
搪瓷厂,九载事辛勤。玉盖银盘输皎洁,锦屏花鸟让鲜新,产品告超群。
转业意,建国建社情。手转机轮歌奋进,戎场曾作健儿身,骨干责非轻。
(全厂转业军人占百分之二十五)
怀屈原
一九七○年端阳节
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太息有婵娟。
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
慰陈毅同志
毅公卧病,诗以慰之。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君子坦荡荡,于人曰浩然。
赣南危不屈,福建错能悛。
斯人有斯疾,闻道可闻禅。
信回天有力,前路共巨艰。
会场素描
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七日
一匹复一匹,过桥真费力。
感谢牵骡人,驱驮赴前敌。
藻鉴堂赠画家
一九七九年七月十一日
画家渔叟喜相逢,明媚湖山写意浓。
清代兴亡昨日事,匠心钩出万山松。
青岛啤酒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九日
天下论英雄,啤酒无须煮。
下班感疲劳,喝杯啤酒去。(附图片)
叶剑英同志诗稿手迹


第5版()
专栏:

英雄高奏大江东
——读《叶剑英诗词选集》
李振军 范硕
在祖国欣欣向荣的春天里,人民文学出版社继《远望集》之后又出版了《叶剑英诗词选集》。邓小平同志为它题写了书名。这部诗集的问世,是诗歌爱好者和广大读者十分高兴的事。反复吟诵,受益颇多。这里仅就初学印象,谈几点心得。
叶剑英同志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宵旰忧勤,口吟笔耕,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从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笔触横贯斗争数十年,纵括人间沧桑事,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里有共产主义的信誓,有战争烽火的纪念,有对祖国山河的礼赞,有对四化建设的颂扬,有缅怀战友的低吟,有国际友谊的讴歌,信笔书来,诗情画意,倾泻而出,真可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这些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看吧,“欃枪满地,剪除军阀”的大革命风暴,“血染东南半壁红”的苏区斗争,“夜渡鄠都溅溅鸣”的红军长征,“穿沟破垒标奇迹”的抗日持久战,“让吾放眼到平西”的解放战争,这一幅幅峥嵘岁月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激励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前进。
这些诗词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广阔胸怀的袒露,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境界,字里行间充满对党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对丑恶的憎恨,表现了坚定的立场,高尚的情操。
这些诗词倾注了作者的神思和心血,艺术上造诣很深。毛泽东同志生前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剑英善七律”,他十分欣赏和熟悉叶帅的诗词,在七十二岁寿辰时,还曾经亲笔书写《远望》赠给子女。周恩来同志也很喜欢叶帅的诗词。抗战期间,他在重庆时,曾经背诵《看方志敏同志手书有感》这首诗,并用来向周围的同志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当时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争相传抄,借以互勉。朱德、董必武、陈毅、李富春等老一辈革命家,与叶帅既是亲密的战友,又是互相唱和的诗友。叶帅不但善七律,也善五律。他写的绝句和词章,意近旨远,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为人们所珍爱。
叶帅是诗人,但首先是共产党员、无产阶级战士。他的诗篇是一位共产党人发自肺腑的心声,是点燃人们美好心灵的火种,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不久前,他为纪念张华烈士所写的“新一代的理想之歌”的题词,也可以用来概括他自己的诗集,这是一曲共产主义理想的战歌。
叶帅在《纪念王杰同志》诗中写道:
一朝闻道夕能死,道在行言领袖中。
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
这首表达共产宏图志的七绝,对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赋予了崭新的含义,“道”不再是“孔孟之道”,而是革命之“道”、共产主义的科学真理。诗中借用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来比喻王杰的共产主义献身精神,犹如落花,欣然化为泥土,继续为培植百花作出无声的贡献。这首诗是对王杰同志的热烈表彰,也是诗人自己共产主义理想的倾诉。为了寻求革命真理,诗人在漫漫的黑夜中摸索,在大革命失败以后,顶着反革命逆流,加入中国共产党,才从一个“慰祝苍生乐大同”的民主革命青年逐步成长为“矢志共产宏图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导师创业垂千古”“马列相传有所师”,他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誓为人类解放的宏图大业贡献一切。
崇高的理想,要在英勇拚搏当中实现。诗人跟随着党,同群众一起,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行和奋战。他在同国内外敌人斗争中写下的一首首战斗诗篇,是鼓舞战士进军的号角,是投向敌阵的利剑。《登祝融峰》就是表现高昂战斗意志的一篇力作: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
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当着日寇大举入侵,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危急关头,剑英同志,作为一个抗日将领,奋步凭高,登上衡山祝融峰之巅,浩瀚的云海,一望无边,刚劲的天风掀动着戎装,阵阵的松涛声激荡着胸怀,此时此刻此景,他倍感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抗日风暴如此雄伟,更加坚定了“誓荡扶桑儿”救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这短短二十个字囊括了多少激情,凝聚着多少热血啊!
然而,革命的路不是笔直的。在前进中会遇到挫折、失败和牺牲。理想和信仰,时刻要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在严重的考验面前,诗人召示我们学习刘志丹、左权、续范亭等革命先烈的光辉榜样。“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诗人以凝重的词句,借重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形象来喻赞方志敏心如丹枫、永不褪色的革命气节。“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人以战国时荆轲慷慨赴难的豪情来喻赞刘伯坚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诗集中有几首赠送和慰悼陈毅同志的诗词,寓意深刻,格调高昂,如《虞美人》:
串连炮打何时了,官罢知多少。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
严关过尽艰难在,思想幡然改。全心全意一为公,共产宏图大道正朝东。
这首词是投向林彪、江青一伙的锐利匕首,献给陈毅同志的友谊花环。它告诉我们,在革命征途上严关重重,“前路共巨艰”,但是“信回天有力”,共产党人无私无畏,道路愈险,斗志愈高,信仰愈坚。要象陈毅同志那样“君子坦荡荡,于人曰浩然”,临危不屈,坚信共产主义洪流滚滚东去,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那群祸国殃民的丑类只能落得“仓皇北窜埋沙碛,地下应惭汉李陵”(《斥林彪》)的可耻下场!
1978年11月,叶帅在一幅画有竹子的扇面上题诗一首: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这首诗,因物喻志,形神合一,可以说是诗人自己革命经验的总结和高尚品格的写照。“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毛主席送的这两句赞语,叶帅当之无愧。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总是成竹在胸,立场坚定,把准共产主义航向,破浪进击。
共产主义者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行廉志洁泥无滓”“爱国孤悰泛斗牛”,叶帅在《怀屈原》、《成都草堂》中赞颂屈原、杜甫的气冲霄汉的爱国精神,而他自己也是一位热情洋溢的爱国诗人。早在家乡梅县东山中学读学时,诗人还是个十八岁的热血青年,登临油岩,有感于祖国的兴亡,就曾发出“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的豪言壮语,并在毕业同学录序言中写下了“成则周武三千,败则田横五百”的救国誓言。投身革命后,他所作的诗词无不渗透着爱国爱民的情思。那一首首优美的纪游诗、风景诗,篇篇都是歌咏祖国山川风物的爱国篇。诗人抚今追昔,奋意纵笔描绘出新中国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变:“一别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旧时颜”;“海角天涯今异古,丰收处处秧歌舞”。诗人匠心独运,用他那细腻的彩笔,还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祖国秀丽山河“长留天地间”的画卷,为我们装点了大庆油田、长江大桥、南海胶园、密云水库、石碌铁矿、西安搪瓷厂的种种风貌英姿,着意刻画了“欣逢盛世超尧舜”“万众挥锄镌大地”的劳动人民,使我们感到“江山岁岁添新境”,山美河美人更美。然而,诗人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四化建设的艰辛和统一祖国的大业。“岁除四化即开端,万马奔腾途路艰。望有佳音传海外,金边台北德黑兰。”(《奔四化》)诗人殷切关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勉励我们“追科学”,发扬“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苦战精神。诗人热情赞颂“持枪南岛最南方,苦练勤操固国防”的女民兵,经常惦着“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要我们记住保卫祖国的重任。
“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诗人歌颂我国亿万人民共创新业的伟大气势,展望国际风云,看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日暮途穷,对世界革命的前景充满信心。这里,联想起《远望》中的另外两句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我们仿佛听到赤道的战鼓咚咚,响箭飞鸣,看到椰林里大刀闪亮,火把高擎,亚非拉人民反帝反霸的怒火将要烧掉黑暗,重见光明。叶帅在多次出国访问中,谱写的许多赞颂国际友谊的诗篇,把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联结起来,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
共产主义是亿万群众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需要若干代人长时期的努力奋斗。叶帅,这位共产主义征途上的“一劳人”,虽然已到暮年,但“老骥仍将万里行”,更寄希望于后来人。早在1973年,他赠给一位海军老将军的诗写道:“沧溟列舰耸层楼,王浚年高雪满头。应向青年寻后继,不拘一格莫嫌仇。”(《在海军总结会上》)这里,引用西晋大将王浚以七十高龄统帅水师进攻东吴的故事,劝诫我们老一辈的将领要在青年中寻找接班人,不问亲疏,不计旧恶,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材,含味隽永,感人至深。
打倒“四人帮”以后,叶帅在七律《八十书怀》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思想。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的“黄昏图”:极目望去,那灿烂的夕阳,霞光万道,照耀着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青山翠谷,反射出耀眼的光辉,更加绚丽夺目,喜人心怀。透过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焕发了的革命青春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看到了伟大祖国的光明未来和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美好明天。
但是,美好的未来不能坐等,需要新老两代人的亲密合作和交替,需要每个革命战士奋斗不止。诗人八十高龄犹然不作“老闲身”,决意“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松园》)。宋代词人晏几道《临江仙》词云:“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叶帅常吟诵这个词句以自慰。
1981年春节,诗人看到祖国百业振兴,人材济济,欣欣向荣,高兴地写道:
宏观代谢依新陈,接力华年一代兴。
万里长江流可断,神州九亿足资源。
作风制度陆续改,传统优良好继承。
团结全民齐建国,欢呼大地又回春。
这是一首响彻云霄的回春曲。是的,中国人民唤回了美好的春天,改革创新,整齐步伐,正在共产主义大道上迅跑!这就是祖国的现实,这就是诗人的心愿。
叶帅的诗词意旨宏深,内容新颖,语言优美,风格豪放,在许多壮美瑰丽的诗篇中,他把革命理想熔铸于现实的形象之中,使两者的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即使象《会场素描》、《戏作》、《军区管海军》那样一些即兴之作,也把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读来使人感到既深刻又细腻,既庄重又诙谐,既抒情又富有哲理。象《榆林港》、《鹿回头》那样的词更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浅水蓝鱼梭样去,教人疑是龙宫女。”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境到登山临水,伊人望望天涯。”“撷得一枝红豆,思量寄与谁家?”是寄给祖国大陆上的亲人,还是远在台湾的苦难同胞?更是引人悬念遐想。诗人在这里把带有浪漫色彩的“龙宫女”、“鹿回头”等神话传说与当地人民现实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诗如其人”。法国著名的古典作家布封说:“风格就是人。”叶剑英同志诗词的艺术风格就是他本人独特的思想风貌的再现。
革命的现实主义要求诗歌唱出时代的最强音。恩格斯强调诗歌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叶帅正是这样一位无产阶级的时代歌手。他利用旧诗词的形式,努力描绘中国革命和建设新时代的人物和景象,表现出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希望。在《寿吴玉章同志》、《建军纪念日怀战烈》等诗篇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形象,树立起一个个要我们永远仰慕的时代丰碑。在《草原纪游》等其他一些诗篇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夸张浪漫的笔调,描绘了“马头琴里起雄风”的文工团员,“开着车灯舞‘狗熊’”的男女牧民,“引得春风度玉关”的支疆青年,“手转机轮歌奋进”的转业军人,使各行各业如此众多的群像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毛泽东同志谈诗曾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叶帅深通此道,是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方法的高手。他在诗词中常常因物寄言,引譬连类,以具体生动的比喻,塑造千姿百态的典型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阐述精辟的箴言哲理,使人回味无穷。诗人巧妙地把山水花鸟,风云雷电,古今往来,天上人间等万千景物都化作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达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精湛境界。
叶帅能创造出许多优秀的诗篇,固然取决于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依赖于他的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活和丰富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同时与他有着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分不开的。他幼读私塾,习诵经史,及长博览群书,好作诗文。梅县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和《南社丛刻》诗录以及优美的客家山歌,对青年时代的叶剑英有着很深的影响。在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活中,他手不释卷,口不停吟,从中国古典诗词中不断吸取营养,至今许多名篇佳作犹能背诵如流。正因为他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才能象一个高明统帅那样驾驭中国的文字词语,象一个文学巨子那样精于旧诗词的写作规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诗集中的许多律诗、绝句和词,格律严谨,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等方面都很讲究,如大家熟悉的七律《远望》,真正达到了郭沫若同志提出的诗歌的要求:不仅内在的韵律美,外在的韵律也美。其意境描写、平仄押韵、对仗工整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诗人不仅尊重历史继承性,善于引用古典,改化旧词,而且着意创新,使用新词妙语,尽量做到通俗明快。试举两首诗为例:“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游肇庆七星岩》)“珠歌翠舞出宫庭,回到人间造典型。莫道斯文陈旧甚,牡丹亭外有雷声。”(《赠演员二首》)这些绝句痛快淋漓又凝练自然,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但却是古今胜语,读来音调和谐,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给人以强烈的音乐感。
“一笛横陈响太空,英雄高奏大江东。”让我们吟诵一遍叶帅的这两句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中国作协军事题材文学委员会举行军事题材文学评论座谈会
本报讯 中国作家协会军事题材文学委员会,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军事题材文学评论座谈会。在京的军事题材文学委员会部分委员和军内外文艺评论家、报刊编辑三十多人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就近年来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和评论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及其发展前景进行讨论,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军事题材文学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及其评论的水平。
会议指出:去年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以来,军事文学创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出现了以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我们的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思想质量和艺术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要抓住这个良好势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研究创作中的新经验和新问题,进一步推动军事文学向前发展,开创军事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许多同志指出,军事题材文学创作要达到新的更高水平,必须有两方面的突破:一是创作上的突破,一是理论上的突破。在创作上,作家要进一步开掘生活,开拓题材和主题的新生面,敢于和善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努力塑造当代军人的英雄形象,在艺术表现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对我国人民进行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新的贡献。在理论上,要认真研究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现状,研究创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写出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有分析的评论文章和理论文章,帮助作家和读者提高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欣赏水平,从而推动我们文学创作的发展。对于少数作家在个别创作中的失误,要热情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评论,帮助作者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认识,以便在今后写出好的作品来。
许多同志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时代,作家和评论家是共同战斗的战友,要互相学习,加强合作。作家和评论家要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总结创作中的经验和问题。评论工作者要研究生活,研究作品,研究作家,做作家的朋友。
中国作协和总政文化部的负责同志冯牧、李瑛、葛洛主持了会议;刘白羽、胡可、唐达成、梁光弟、谢永旺、顾骧、阎纲等二十多位同志在会上发了言。
(边 杰)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解放军文艺》、《昆仑》优秀作品奖评选揭晓
本报讯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解放军文艺》月刊、《昆仑》双月刊一九八二年优秀作品奖评选,已经揭晓。两刊将分别公布获奖作品名单以及获奖作者的照片、简历。
《解放军文艺》获奖作品有:小说《彩色的鸟,在哪里飞徊?》(海波)、《三角梅》(王中才)、《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秦人)、《从军营到特区》(张泗琪)、《我们的小不点儿教官》(卜可)、《壮士一去兮……》(陆柱国)、《没有番号的部队》(韩静霆)、《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罗来勇)、《不是为了报答》(刘增新);报告文学《金银梦》(李存葆)、《大海的报告》(苏方学)、《铸造金钥匙的人》(崔洪昌);散文《法卡山一日》征文《法卡山一日》征文组)、《黄泛区的采茶女》(叶楠)、《启明星下的微笑》(白文);诗歌《哈,我是军人》(王也)、《诗的受阅》(王石祥);评论《用爱去谱写乐章》(王愿坚)、《从〈我们播种爱情〉到〈西线轶事〉》(陆建华)。
《昆仑》获奖作品有:中篇小说《射天狼》(朱苏进)、《雷,在峡谷中回响》(乔良)、《男儿女儿踏着硝烟》(雷铎)、《蒲剑》(刘绍棠)、《涛声》(相朴)、《深深的井》(朱春雨);报告文学《在迢遥的地中海》(王耀成)、《爱,你是太阳》(张正隆)。
一九八二年是军事题材文学创作的丰收年。这些获奖作品是根据全军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军内外广大读者的推荐,由编辑部遴选决定的。(吴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