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让祖国的花朵争妍怒放
本报记者 叶幼琴
同志,您可知道,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三亿儿童的茁壮成长,有多少人在年年月月地抛洒汗珠,有多少人在日日夜夜地掏尽心血?您也许不大留意,他们全是一些极平凡的人。然而,我要告诉您,他们的胸中都跳跃着一颗火热的心,他们的汗珠和心血化作了晶莹的雨露,无声地滋润着嫩苗生长。在5月17日举行的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儿童少年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您将看到这些可敬可爱的人。
少儿“家庭文化室”看起来,她似乎有点“傻”。有些人笑她“有福不会享,自找苦吃”。她,就是湖北省襄樊市的退休女教师张明贤。
退休不久,浩劫开始了。她眼看着住家所在的管家巷的一些少年儿童沾上了许多恶习,她的心隐隐作痛。“我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变坏吗?”她苦苦地思索着。主意想定了。她在自己15平方米的房间里,办起了一个少年儿童文化室。她从自己微薄的退休金里挤出钱,为孩子们买了各种书报杂志和文娱器材,文化室里漾起了春意。她把未入学和一、二年级小学生编在一起看图识字,互相比赛,增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智慧,把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编在一起,除看图书外,还买了工具书,巩固他们的文化知识。有一个成绩差的调皮孩子,挨了父母打,气跑了。她急得汗雨涔涔,找了两天才把孩子找回来,又是做思想工作,又是给他补习功课。
十多个年头过去了,孩子们长大成人,还总惦记着张奶奶。当他们回到小巷,看到七十一岁的多病的张奶奶,照样乐滋滋地管理着她那内容丰富的文化室,禁不住心中呼唤:
“您为我们掏尽了心,费尽了力,您不愧是心灵最美的人!”
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在闪动 在上海市闸北区,人们常常看到一个年轻人,不辞劳苦地踏着人力车,穿街过巷,把放映机和影片送到幼儿园和学校。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如清甜的泉水,从银幕中缓缓地流进小观众的心田。他,就是上海市中小学电影管理站的优秀放映员郭卫同志。在管理站,象他这样心中装着小观众的放映员是不少的。
管理站建立伊始,真是困难重重。可是当他们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热血沸腾了。他们默默地奔走,各方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市电影局拿出大量科教片,又打开仓库,为孩子们捧出《董存瑞》等许多优秀影片。市教育局拨出专款,为少年儿童购买新拷贝。……
五年的辛苦,终于没有辜负工作勤奋的人们。现在,这个管理站已库存影片1,200多部,179个放映点,象明亮的星星撒遍全上海。
“心灵美的传播者”12年前,唱凌励从一个中学调到哈尔滨儿童电影院,担任党支部书记兼经理。她所领导的影院充分利用有意义的影片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例如上映《心灵的火花》时,影院职工深入各单位进行宣传组织工作,一次就安排了几十场,还组织“浪子回头”的典型,以自己的转变“现身说法”,在失足青年中引起极大反响,纷纷表示要改过自新,并且交出了不少凶器。观看《苦菜花》、《梅岭星火》等影片后,他们组织座谈,出黑板报,引导孩子们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人们赞扬唱凌励是“心灵美的传播者”。
“我要永远为娃娃们作曲”新疆维吾尔族作曲家斯坎德尔,三十年来为少年儿童创作了大量的歌曲、歌舞曲、器乐曲和舞蹈音乐,有许多歌曲在全疆少年儿童中普遍流行。孩子们非常喜爱他创作的幼儿歌曲《蝴蝶》,每当见到他时,孩子们边唱边跳,高兴地喊着:
“蝴蝶阿卡来了!”便一头扑到斯坎德尔的怀里。
不论炎夏还是寒冬,只要有学校来请他去辅导歌咏活动,他是有求必应,有时要搭车到几十公里外的郊区去进行辅导。每逢节假日,他的家里常常挤满了前来学歌的人,他总是热情地为孩子们教唱、伴奏。
可是,有的人却嘲笑斯坎德尔是“娃娃作曲家”,说他“没出息”,并且不给他提工资,而他却不在意地回答:“你们根本不懂得这项工作的意义。我要永远为娃娃们作曲。”
“小喇叭”演出队 陕西省儿童木偶皮影剧团“小喇叭”演出队,只有七名学员和一名老师。他们拉着一辆架子车,七个月跑遍了西安市的大街小巷以及长安、咸阳、宝鸡等地的一百多个幼儿园和小学。“小喇叭”所到之处,儿童们欢呼雀跃,大人们热情迎送。
他们演出的节目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在排演过程中,他们考虑到小朋友的特点,打破了舞台的限制,将有些木偶表演送到小观众中。如《调皮的小白兔》中,小白兔跑到台下孩子们中间,老爷爷追到台下去抓。《小喇叭查卫生》中的“小喇叭”走下台去检查孩子们的手,孩子们则个个伸出了自己的小手,争先恐后地让检查。
“小喇叭”演出队的学员们,不仅在艺术上得到了实践的机会,思想上也有所提高。
还有那天津市红桥区文化馆的出色工作;还有那献身木偶艺术事业的林堃的忘我精神;……啊,为了祖国的花朵争妍怒放,还有多少故事要去绘写!这里掬起的只是几朵浪花。(附图片)
林堃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木偶 广东省剧协供稿


第7版()
专栏:图书出版发行笔谈

发挥地方出版事业的优势
王铸人
三中全会以来,图书出版工作是活跃的,呈现出初步繁荣的局面。从图书出版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出版工作的情况来看,形势也是令人鼓舞的。
一九七九年底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在总结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出版工作经验中,肯定了一些地方出版社改革的经验,明确规定了地方出版社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指导下,“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原来画地为界、束缚手足的框框突破了,于是地方出版工作这盘棋开始下活了。有的省在“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后面,又加上了“放眼世界”、“打入国际市场”的口号,争取让地方版的图书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在繁花似锦的图书出版园地中,各地出版社都先先后后或多或少地出版了一些好的、比较好的和有价值的书。据我所知,四川、湖南两省显得突出一些,他们出版了有特色的丛书和成套书。比如现代作家选集、走向世界丛书、延安文艺丛书等等,在文化积累方面作出了贡献。
再从当前呼声很高的“出书难”、印刷周期过长来看,有些省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措施,加强编、印、发诸环节之间的合同制约,使平均出书周期大大缩短,比一些中央一级的出版社的平均出版周期缩短了许多。这就使全国一些知名作家和年事较高的作家乐于在地方出书,使自己的著作早日与读者见面。
另外,通过近几年地方出版工作的发展,一批地方出版机构得到健全,不少省、市新建了一些专业性的出版社,地方出版社也在朝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了原来一省一社只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综合性出版社的局面。
还有,近几年地方出版工作的一个新的发展和创造,是几个省、区协作出书。开始从少儿读物的协作出书做起,几省出一套丛书,后来各大区间也协作出书。这种协作,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图书质量;而且书出得也比较快。如冀、鲁、豫三省协作出版的《历史小故事丛书》,只三年多时间,就已经出版了一百四五十种。由于协作活动较多,还能及时地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还发展到协作办读书会,提高编辑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专业能力,真是好莫大焉!
地方出版工作在前进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出书还满足不了读者、作者的要求,有些书还存在着质量方面的问题;印刷技术和设备陈旧,发行体制改革进展不快。但为了解决目前图书出版发行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需要的状况,满足读者对书籍的要求,发挥地方图书出版的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第7版()
专栏:摄影欣赏

劳动的赞美诗
——《葛洲坝工地小景》欣赏
凌翔
韩学章拍摄的《葛洲坝工地小景》,没有直接拍摄规模浩大的建设工程、气势磅礴的大江截流以及扣人心弦的劳动场景,而只是截取了庞大工程中的一个很小的局部——工人们正在架设皮带运输机这一小景。然而,欣赏者却可以从这个简洁、优美的画面上,感受到沸腾壮丽的工地景象和战天斗地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这种“借景抒情”的含蓄的艺术手法,的确表明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首先,作者选择了一个较低的角度,用仰摄的方法,将架设台高高地托入了云端。这样,浮云和晕日伴随着高空作业的工人,相互陪衬又相互照应,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了“离天三尺三”的一种错觉,显示了工人们“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精神境界。
其次,作者大胆地将镜头直对太阳,用大逆光拍摄,形成了一种剪影的效果。这样,完全隐没了人物的表情和细节,但从动态各异的人物中,却又仿佛“看到”了工人们丰富多样的表情,因而使画面在抽象中体现着具体,在宁静中显示着动感,表现了工人们紧张而愉快的劳动热情。
艺术创作贵于含蓄,象葛洲坝水电站这样巨大的工程,当然可以而且也有必要从正面去表现建筑大坝、堵截狂澜等具有宏伟气概的镜头,但不论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描写”,都应该讲究含蓄。含蓄当然不能离开具体形象的鲜明性和典型性,它必须对生活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浓缩,以有限的画面去反映丰富的生活内容,以相对静止的瞬间状态去体现运动的过程和深邃的意境。《葛洲坝工地小景》就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一个局部的小景和简练、生动的形象,使人领略到“景外之景”和“象外之象”;它体现了建设者们凝结在葛洲坝巨大工程中的理想、愿望、智慧、才能、意志和创造力量,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劳动创造了美和艺术,而《葛洲坝工地小景》则象诗篇一样歌颂了劳动的美。(附图片)
葛洲坝工地小景韩学章摄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中央美院油画展在京开幕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该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览,于5月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正式展出。
这次展出的一百余幅作品是二十八位教师的近作。有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革命历史画,也有富于乡土生活气息的人物、风景,还有肖像、习作和静物等作品。这些来自现实生活的作品,形式多样。展品不仅反映了近年来油画艺术技巧的提高,也体现了画家们在艺术上的辛勤探索。(沈希诚)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中国木偶剧团赶排新戏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正在紧张赶排反映五讲四美、戒骄戒躁、互助友爱、团结力量大的《山上的小房子》、《猴子焦急》等新剧目,准备在“六一”期间为北京市区及郊区的儿童、幼儿演出。
(蔡素娣)


第7版()
专栏:

百万牡丹开菏泽
本报记者 陈勇进
谷雨前后是山东菏泽牡丹的盛花期。每天有数万人前来看花,车水马龙,十分热闹。若问春光何处多,菏泽牡丹二百万。
菏泽牡丹集中栽培在赵楼、李集、何楼、洪庙等地,有3,000亩之多。牡丹和菏泽遍开的淡紫的桐花相映成趣,使菏泽弥漫在一片花海中。东晋文学家谢灵运写道:“永嘉(浙江温州)水际竹间多牡丹。”这是对牡丹栽培较早的说法。人们常说牡丹有“天香国色”,到了菏泽,似乎更能理解它的涵义。它把多少美给人们哪!它又作为很高的药物赐予人们!这不正是它的富贵!五十年代初,我曾来菏泽赵楼,那时看牡丹的人是少见的。近年来菏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有兴致来看牡丹了。有位佃户屯的社员笑着说:现在吃的是白面,穿的是卡其布,住的是砖瓦房,种地是拖拉机,行走是自行车,银行里有存款。这就是人们所以观赏牡丹的心境吧!
菏泽牡丹花色繁多,有黄、绿、白、红、黑、紫、粉、蓝,通称三类、六型、八色。象赵粉、(见下图,杨化民摄)、姚黄、梨花黑、白玉等名贵品种,花瓣重叠隆起,有冰清玉洁之貌。那豆绿、冠世墨玉、二乔色彩更是斑斓动人。菏泽牡丹经花工精心培育,现在已有300多个品种。赵粉是清代赵家花园培育的,是这里牡丹的上品。近年来还培育出“晨红”、“霓裳焕彩”、“粉中冠”等新品种。多少人沉醉在牡丹丛中。此刻,观赏牡丹正是菏泽人民休息的难得情趣啊!(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喜读《东方少年》
孙钧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象甘霖,润透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东方少年》就是其中的一朵。它朴素大方,葳蕤生光,赢得了千万少年读者的喜爱。
《东方少年》凭什么牵动了千万少年的心?一位南国少年说得好,因为《东方少年》“反映了少年朋友的心声”。
《东方少年》是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大型儿童文学刊物。这个刊物努力用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一代,栏目很多,切合少年特点。这里有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说、童话、寓言、诗歌,引人遐想的游记、散文,激励人上进的特写,还有儿童作家专访、名作欣赏、作文评改、名言录等。
中国儿童文学的开拓者们,叶圣陶、谢冰心、张天翼、严文井等,热情关怀着《东方少年》的成长。中国当代一批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把他们精美的作品奉献给《东方少年》。
《东方少年》创刊整整一年了。它原为季刊,从今年7月起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将改为月刊,将以更加生气勃勃的姿态同小读者们见面。


第7版()
专栏:杂谈

色彩与感情
江南
最近看了两幅以荷花为题材的彩色摄影作品,构图相似,但其艺术效果却大为异趣。一幅以绿色为基调,弥漫着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气质;另一幅用金黄色为基调,画面热烈、明快,显示出一种欣欣向上、丰收在望的情调。两幅作品带给人们两种不同的情绪感受,可以说是不同的色彩在起着主要作用。
诚然,千变万化的色彩,属于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本身是无所谓感情、情绪的,但当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中,逐步在心理上对自然景物的颜色产生一定的感情反应,这时的色彩就包含了感情的因素。如人们长期接触阳光、火光、灯光,因而对红、橙、黄等色产生了暖和感;而在绿荫下或蓝绿水中则感到凉快,这就逐渐形成了绿、青、蓝、黑等色有寒冷感;至于棕和棕黄这类土地的颜色,则常常使人产生新生或艰苦、沉重的感觉。因此,古今的艺术大师们在创作中都善于运用色彩与感情间的联系,创作“以色传神、以色抒情、以色写意”的作品。如瑞士风景画家勃克林的《死之岛》,采用使人产生阴森、凄凉的灰绿、暗蓝等色调,反映了岛的荒芜和人的悲伤,暗示着死将来临。我国摄影家詹国光的《平凡的贡献》,则运用使人感到振奋的金黄色为基调,鲜明地传递出当今草原牧民内心的喜悦之情,表现了为“四化”作贡献的普通人们的高尚心灵。试想,如果这两幅作品互易色彩,岂不就失去了它们各自的特有情调了吗?正如法国画家柯罗所说:你所用的一切色彩要服从你的感情,没有感情的“色”,是激不起欣赏者的“情”的。
但是,也不能机械地理解“色”与“情”的关系,否则画家创作就变成“图解”和“色解”了。实际上,由于表现对象的不同,由于创作风格的殊异,由于各种色彩互相配合的千变万化,运用色彩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毕加索在反映下层社会地位卑贱人们的痛苦和失意的作品中,就分别用过冷暖两种色调来表现,即所谓的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其中蓝色时期的《悲剧》和粉红色时期的《丑角之死》,都成了美术史上的珍品。
当然,对革命艺术家来说,不仅注意以色彩表现感情,还要注意表现正确的感情。画家列宾说:“色彩即思想”。一切革命的艺术家在色彩的运用中,调进的应当是革命的思想感情。前面提到的那两幅荷花图,虽然色彩不同,但它们蕴含的都是积极的、革命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健康向上的感受,因而都是值得赞扬的。


第7版()
专栏:

振兴中华 徐利明篆刻


第7版()
专栏:

猛志固常在 刘绍刚篆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