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用引滦入津精神抓重点建设
万 里
引滦入津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工程,是有关天津市和华北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大家知道,天津市是历史上形成的华北地区海陆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上、交通上占有重要位置。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整个华北地区用水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将来影响华北建设的事情,不是能源问题,也不是人力资源问题。情况已经愈来愈清楚:华北经济发展的决定条件是水。关于解决天津用水的问题,我们差不多研究了二十多年,提了许多方案,最后才下决心,从滦河调水。这是一条最好的出路。
引滦入津工程于1982年5月正式开工,今年“十一”通水已成定局。通水后,每年可向天津供水十亿立方米,可以大大缓和目前天津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紧张状况。
我们高兴地看到,引滦入津工程,第一是质量好,第二是效率高,进度快。这项工程之所以完成得这样快,这样好,其原因是,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工程建设的干部、战士、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有一股拚搏精神;领导干部深入工地;群众依靠科学,发挥了聪明才智和干劲。这是引滦入津工程参加者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的伟大创举。
担负这一重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任务的是铁道兵和解放军驻津部队。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是立了大功的。这次在引滦入津工程中,解放军指战员也是打头阵,当排头兵,冲锋在前。“引滦入津、造福人民”的口号在广大指战员中已经深入人心,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吃大苦,耐大劳,勤学苦练,保质保量,任务完成得很好。引滦入津工程的实践再次证明,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加上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就出质量,出效率,出战斗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全国人民忘不了你们。天津人民象当年支援前线一样给指战员送来许多慰问品。为什么一声动员,天津就出动几十万人参加引滦入津义务劳动和解放军并肩战斗?为什么到春节时,天津派慰问团来慰问解放军?这正是因为天津市人民长期以来深知少水和饮咸水之苦,他们热切期望滦河清水能早日流到天津。将来,天津市人民会世世代代饮水思甜,饮水思源。“甜”和“源”就是解放军和河北人民的大力支援。当然,“源”头首先是共产党的领导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六五”计划确定的279项重点工程,是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重要保证。如果参加其它重点工程建设的同志都能象引滦入津工程的建设者那样,胸有全局,依靠科学,勇于创新,有那么一股子争分夺秒、不怕苦不怕死的拚搏精神,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当前,我们要用引滦入津精神,来抓其它重点建设项目,使各个建设项目进行得既快又好,为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万里同志1983年2月13日在引滦入津施工工地上的讲话,原载《经济日报》。)


第2版()
专栏:

引滦入津工程一年来获决定性胜利今年国庆节前可通水
据新华社天津电 (记者杜继昌)5月11日是引滦入津工程全线开工一周年,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王葆珍对记者说,引滦入津工程已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庆节前通水胜利在望。他说,一年来,这项工程进展迅速,取得了五大战绩,对各项建设事业都是极大的鼓舞。五大战绩是:
(一)工程进度快。从开工到现在,113项保通水工程已有68项竣工,其余45项也已完成施工量的80%。其中,十公里穿山隧洞的混凝土衬砌工程已完成88%;全线枢纽工程已进入调试阶段;百里输水明渠已提前竣工;全线土方已完成89%,石方已完成83%。
(二)工程质量普遍良好。已竣工的68项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合格率达100%。
(三)节约了大量资金和物料。全线节约木材2.7万多立方米,节约资金达7,000多万元。
(四)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一年来,整个工程有上万人次受到各种表彰和嘉奖,涌现出1,600多个先进集体和个人,还有一大批先进分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或共青团。
(五)共产主义精神大发扬。涌现出了许多不计报酬,忘我劳动,不畏艰险,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第2版()
专栏:

景中山上的塑像
——记战斗在引滦工地上的人民解放军
本报记者 纪希晨 本报通讯员 阎福顺
一座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就要越过燕山、长城和多旱的冀东大地,将清甜的滦河水,引入我国大工业城市天津。
“俺们祖祖辈辈喝咸水,今年可要喝到甜水啦!”
人们为纪念这一流芳百世的伟大业绩,特地在分水闸枢纽处立起一座高大的英雄塑像,献给人民幸福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好榜样——中国人民解放军!
用汗水浇灌人民的希望
3月之夜,寒风呼啸,雪花飞飘。我们象当年奔赴战场那样,乘汽车以每小时七八十公里的速度,向引滦工地急驰。
“是的,这是战场,是同大自然开仗的战场。”
这个战场,虽不是枪林弹雨,但随时都有塌方飞石,都有惊心动魄的拚搏和牺牲。引滦工程副指挥、某部副部队长王嘉祥同志,边走边介绍战况。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不能眼看着天津人民天天闹水荒啊,……水,是天津人民的命脉和希望!”
这位在战争中7处负伤的老兵,二级甲等残废,昨天,他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英勇奋战;今天,他为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现实,战斗在引滦工地上。
滦河发源于塞外高原,蓄洪于潘家口水库,分水于大黑汀水库的枢纽闸。明代名将戚继光曾用过“鱼未惊钩闻鼓出,鸟因幽谷傍人飞”的诗句,描写险峻的滦河峡谷。引滦入津就是在滦河水系、海河水系的分水岭下,穿山凿洞、挖明渠、埋涵管、架桥梁,修建总长约400华里的水利工程。
1981年冬,王嘉祥同志晃着一只断臂,拄着拐杖,率领驻津某部指战员,同来自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铁道兵,来到迁西、遵化县交界的地方;在戚继光戍边练兵的三屯营附近、景中山下摆下开凿隧洞的战场。从那时起,他翻山下洞,哪里紧急就出现在哪里。他说:
“在离休之前,我要再为党干一件好事。在水引到天津之前,我决不离开工地。现在我们多流一滴汗,天津人民就能早一天喝到清甜的水!”
广大指战员怀着这种心愿,用汗水浇灌着人民的希望。
初到工地的时候,指战员们发扬当年朝鲜战场“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精神,住在帐篷里,睡在冰地上。一觉醒来被子布满了冰霜,锅碗洒落了灰沙。苦是苦啊!引滦入津,为民造福呀!请战书、军令状贴在墙壁上:“下命令吧,我们要打进地球去!”
施工机械还没有运到。等吗?不能等啊!“挖一锨,少一锨,就是用手抠,也要抠它个窟窿!”大家迎着漫天风雪,挥着钢钎、十字镐、铁锨,推着小车上阵了。
在景中山下,要开凿一条长11.39公里,宽5.7米,高6.25米,通过每秒60立方米流量的引水隧洞,需要挖填275万立方米的土石沙方。要完成这样宏大的工作量,从一头开挖需30年,从两头挖需15年。这样慢腾腾行吗?能让天津的工农业建设受影响吗?不能!他们采取长洞短打,分兵包抄的方法,沿线从15个支洞,把整个隧洞分成了32个作业面,向主洞发起了进攻。
奇迹出现了。全国第一条最长的水利隧洞,原订三年的工程,在一年零七个月中,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专家们赞佩地说:奇迹,真是奇迹!
共产党员站在最危险的地方
奇迹来自英雄的劳动,奇迹诞生在智慧、汗水和献身精神中。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使普通人变成了英雄。
英雄的铁道兵,先后战胜较大的塌方590多次,攻克大小断层230多个,排除地下水370万立方米,打炮眼64万多个,提前完成隧洞开掘任务。
夜空斜挂着残月,白雪覆盖着原野。一簇簇灯火,闪闪烁烁,象银河撒落在二十多里的工地上。这时,在大地深处,在距地面垂直50米、80米的地层里,仍在响着隆隆的炮声。指战员们夜以继日战斗在大地深处。
浓浓的炮烟,刺痛着战士们的呼吸器官和眼睛。透过呛人的炮烟,风钻手、共产党员、副排长李会彬,发现隧洞工作面上出现一个大溶洞;两块森然可怕的大石头,摇摇欲坠,挡住了前进的道路,不清除它就会给战友带来牺牲。
“我要撬掉它!”
李会彬拿起家伙冲了上去。战士何坤荣、杜俊久也扑了过去。在他们看来,眼前的每一寸岩石、流沙和断层,都象是一个碉堡,需要有黄继光、董存瑞的精神去战斗!
他们迅速搭起了排架台,在洞内两边崖岩上打进锚杆。正当李会彬拿起撬杆排除险情的时候,轰隆一声巨响,两块大石头,把他连同台架、风钻一齐打了下来,跌在一尺多深的积水里。他从昏迷中醒来,微微听见呼喊声:
“排长,排长!”
李会彬从砸扁了的安全帽下睁开眼睛。他看见两个战友,在排架被打翻的时候,跃身扑向崖壁,一个人抓着一根打进石岩上的锚杆,蹬着两腿,悬在半空中摆动……
“抓紧!抓紧!……”李会彬忘记了伤痛,挣扎着爬了起来,扛着梯子,救下了战友。
李会彬多次承担艰险的任务,浑身充满虎劲,战友们亲切地称他是“虎老李”。有人问他,你放着统计员的轻活不干,为啥偏偏来打洞?这位来自黑龙江的英俊青年,腼腆地笑笑:
“共产党员要在最危险的地方战斗!”
这天夜晚,九号洞洞顶发出轰响,天崩地裂似地塌压下来。台架被打翻,粗大的钢支架,发出嘎嘎嘎的断裂声,压扭成了麻花形,支架被压进地层二尺多深。岩石坠落的隆隆声,钢支架嘎嘎的断裂声,预示着几千方石头的大塌方将顷刻而下。
“塌方,塌方,危险呀!”
危险吗?危险!危险越大,我们战士的勇气就越大。在这千钧一发,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刻,一个坚定宏亮的声浪,响过洞顶上空:
“同志们!不要慌,不怕死的跟我来!”
工程师王国军甩掉披在身上的衣服,扛起一根木头冲了上去,奔向正在嘎嘎断裂的钢拱架下,爬上拱顶去打支撑。副总工程师王刚心,连长朱任军、指导员陈焕堂,战士蓝议光等,也都扛上枕木紧跟上去,前赴后继,迅速搭起了三个“井”字形大木架,支撑住了钢架,战胜了一次大塌方。
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用勇敢镇住了危险,用智慧制服了塌方。革命英雄主义,造就了一代新人。
走 向 新 的 高 度
在英勇的劳动中,工地上的每个战士都得到了锻炼。他们变得更加勇敢、聪明,更加成熟了。
解冻的横河水,在山谷中静静地流过。距河岸不远的地方,是隧洞的一个主洞口。从这里往下走过十几层楼梯那样的台阶,就是别有洞天的大隧洞。它象一条笔直的地下大道,可以并排通行车辆。水泥钢筋铸成的砌墙,光滑洁净,闪着亮光。它是对战士劳动的最好鉴定。
在这里担任主攻任务的三营营长杜克明,今年二十八岁,他兴奋地说:
“攻打主洞口,我们创造了全国手工开凿日进尺的最高纪录!”
我们敬佩地望着这位脸色红润、面带倦容的营长。三营作为施工先遣队最早到达工地。而主洞横河段出口的开挖,则是他从高级步校毕业后指挥的第一个战斗。
开初战斗打的很艰苦。尽管流了汗水,可进度总徘徊在两三米左右。一天,他睁着一双熬得血红的眼睛,问同他一起劳动的工程师陆征懋:
“全国水利隧洞进尺的最高纪录是多少?”
“手工掘进最高是5米多。”
“我们能达到这个纪录吗?”
“那就看你营长怎么组织兵力了!”
工程师陆征懋坦率地批评了施工中的缺点,指出应该改进的地方,特别对于推广光面爆破、大断面一次掘进等新技术,提出具体建议。营长将工程师当作施工的参谋长,把他们的建议一一实行了。
施工中,打眼、装药、爆破、清渣,环环相扣。怒吼的风钻声,隆隆的爆炸声,空空的斗车声,使人感到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在弥漫的尘烟中,他们头顶大山,脚踩泥水,夜以继日,分秒必争。副营长王作友架着风枪,穿着雨衣,浑身湿透,耳朵震聋了仍继续坚持战斗。
清渣的指战员推着三四千斤重的轱辘马,象参加马拉松赛跑那样,以每小时奔跑十五六里的速度,奔跑在轨道上,汗水模糊了眼睛……
“六米八,六米八!”
捷报传出的时候,欢呼声长久地在大地深处响动。亲临现场视察的中央军委、北京军区的同志,赞扬他们是开创新局面的好榜样。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同志说:
“有谁对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信心不足的话,就请他们到工地来看看吧!”
力 量 的 支 柱
工地是培养和教育人的学校。干劲加科学,给战士插上了翅膀。
驻津部队到工地才学习同地球打仗。拿枪操炮甩手榴弹的手,架起了空压机,拿起了风枪。他们深知,知识和技术,象空气和粮食一样重要,谁不学习,谁就不能工作。
善于学习的军队最有战斗力。于是,学习科学、学习技术的课堂,象春花一样,开放在山野上。
深夜,熄灯号早已吹过,二营营长孙道彬的工棚里仍然亮着灯光。电灯因北风的拍打在晃动。劳动了一天,他眼睛早就打架了,可他却命令自己:“要再坚持学习几十分钟!”
“不能睡,工程师讲的新课还没有弄懂呢!”他用冷水冲冲头,坐下来聚精会神的读起书来,直到东方破晓。
他爱人小刘,原在枣庄煤矿矿务局当“三八”妇女掘进队队长。他想,挖煤和开石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于是他写信向爱人求教。没几天爱人来了回信,并寄来20多本有关掘进技术的书籍。他废寝忘食地啃了起来。
二营隧洞口,是六十多米的强风化区。按原设计要把风化岩全劈掉,然后再打洞。这就要增加4万多方的开挖作业量,即使用机械作业也得花三个月。这怎么能行呢?
铁道部设计院工程师王贵庭一放下挎包,就来到工地,向干部战士讲授喷锚支护革新技术。他一身泥巴、一身水地抱着喷浆机,日夜跟战士并肩战斗在一起。他激动地对指战员们说:“只要你们保证了质量,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乌云夹着闪电,向工地倾泻着暴雨。惊呼险情的喊声,使王贵庭从梦中惊起。他忘记了自己高烧39度,踉踉跄跄,穿过大雨,举起喷射混凝土喷浆机的喷头,象连发排炮似的,向冲刷的沙石喷射着水泥。高强度的风压机,一下把他从两三米高的作业台吹倒下来。他眼镜摔碎了,手表甩掉了,但他顾不得去擦身上七八处的血迹,又爬起来继续战斗了。
有人见他浑身泥水,开玩笑地说:“老王啊,回北京,小心老伴不让你上床啊!”
工程师和战士,把心紧紧地贴在一起。战士们夸他是“不穿军装的老兵”,营党委还专门通过决定:“向王贵庭学习!为王贵庭请功!”
科学就是生产力。新技术、新方法带来了新胜利。他们不用一根枕木,一根钢架,顺利地通过了隧洞口的强风化区。
一 切 为 着 未 来
施工是复杂的建筑艺术。如果说,质量是测量建筑的标准,那么,战士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就是前进的力量。
迎着飘雪的北风,那座高达几十米的分水枢纽闸上,密密层层的钢筋架,上下贯穿、左右交织地耸立着。攀登在钢筋架上施工的工兵营战士,犹如不知疲倦的蜘蛛,在苍穹下,精织细编着蜘蛛网似的钢筋网。
“你们这里有几个八级工?”春节视察工地的万里同志问。
同志们笑着回答:“连个三级工也没有,都是战士。”
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钢筋闪烁着亮光,冻得嗡嗡发响。战士们为确保绑扎钢筋的质量,都不带手套。手背全裂口了,鲜血滴在钢筋上……
“同志们,党把伟大的事业交给了我们。一个人一辈子难得遇上这么一次……”
教导员的话,象钢筋一样焊接在战士们的心上。
浇灌混凝土了。闸门底部的岩石必须清扫干净,连一粒沙子,一小块石片都不能有。否则,它就会留下缝隙孔洞,给闸门留下渗水后患。而这里又是风化岩层,风一吹,又碎了,岩石缝里堆积起尺把厚的沙土。战士张贵欣说:“用手抠,我也要把它抠干净!”
果然,他伸手到石缝里边抠边扫,十个手指都抠出了血。连长心疼地劝阻他,小张憨憨一笑:“这有什么!手指破了可以治好,要是留下沙洞,那可要坏大事了。”
战士们懂得,建筑留芳百世的工程,必须要有广阔的胸怀,远大的眼光,一切要为后代、为未来着想。
天热得象蒸笼一样。钻在砌墙里的捣固手徐颜辉,蹲在转不过身的夹缝里,捣固着泥浆。汗水湿透了全身,顺着脊腰流到长筒靴里。下班的时候,小徐大把大把地抹着脸上的汗珠,从长筒靴里倒出两三茶缸汗水。
这时,他突然发现帆布手套不见了。他想,手套要是掉在混凝土里,一定会影响工程质量。于是他二次下到夹墙里,翻遍全部泥浆,把手套找了出来。
有的同志说,一只手套浇到里面没关系。他说:“在这里,一根草棍,一个烟头,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何况一只手套呢?”
人要有理想,理想就是力量!
丰碑屹立在人民心中
在大地深处施工,随时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工程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代价。为着人民的幸福,有些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到工地就听到战士们讲述:在十一号支洞施工中,曾四次舍身抢救战友、四十多次排除险情、两次荣立三等功的唐喜良同志牺牲了。
1982年2月20日午夜,副排长唐喜良带领12名战士,正紧张地在堆积层地段施工。风枪压倒了一切响声。突然,“哗啦”一声巨响,10多立方碎石从洞顶塌压下来,把5个战士埋在下面。同一瞬间,唐喜良也被一堆碎石打倒,满面流血。他挣扎着从乱石堆中爬出来,用手抹了一下鲜血糊住的眼睛,呼喊着:“塌方了,快抢救战友!”他扑到被埋的战士吴海学身边,用手指拚命地扒石头。推斗车的7名同志听到塌方,一齐奔来同他一起抢救战友。
不料两分钟后,又是一声轰响,洞顶再次塌方。参加抢救的7个同志全部砸倒了,13个战友一齐被埋在沙石堆中。
隧洞一片寂静。只有洞壁渗水的滴答声,地下水冲刷碎石的沙沙声。不知过了多久,唐喜良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想挪动一下身体,不行,两条腿都被石头卡住了。他想到战友的安全,大声呼喊着:“吴海学,王军,你们在哪?”
副排长唐喜良被赶来的战友扒了出来。他身上五处负重伤,仍不肯离开掌子面一步。“我熟悉谁埋在哪里!”他侧身依着石头,一声高一声低地指挥抢救战友。十一个战友得救了,他和吴海学却英勇地献出了生命。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今为引滦水,两者皆可抛。
引滦工地流传着模仿裴多菲的诗篇,表达了战士们舍生忘我的高尚情操。
20多岁的风枪手王永昌,同未婚妻相约在五一节结婚。纯真的爱情,鼓舞着战士的勇敢精神。爱人在信中写道:
“我们的爱情象江河一样永远长流。我们暂时的分别,是为了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幸福……。”
王永昌和排长薛和平同时英勇牺牲。他俩都只差三小时未能亲自读到爱人的来信。
薛和平的父亲、共产党员薛长仁,从河南赶来安葬儿子。他代表全家,给连队献上“前赴后继永向前”的红旗。
王永昌的父亲、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家福,从云南边疆赶到工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员要按党性办理儿子的后事。”他说,我的唯一要求是见见永昌的战友。他勉励战士们说:
“永昌为天津人民引水而光荣牺牲,你们要完成永昌没有完成的任务!”
老人的话,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愿望。而天津人民在他们喝到清甜的水的时候,将永远不会忘记战士们的血汗。战士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马克思的教导: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983年4月26日 天津(附图片)
图为指战员们在洞内出渣石。 支 柱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