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论坛

科技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钱三强
科学技术工作要开创新局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和选拔学术带头人或技术带头人。
所谓“带头人”,并不一定是本门学科或本项工程技术里,年龄最老、威望最高的名人,但应该是有本事的人。本事就是:在学术上或技术上有一定造诣;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干劲和创新精神;善于识人,用人,团结人。这样的带头人,研究所里需要,工厂企业里需要,大的科技攻关项目中同样需要。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生产建设中带关键性的38个科技项目,列出了一百个攻关课题。组织科技攻关,是当前一项很迫切的任务。如果每一个攻关项目,都选拔那么几个有本事的带头人,通过他们组织起一支科技骨干队伍,并且给予一定的人、财、物的支配权,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攻关的效果和速度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工作,不能靠人海战术,也不能靠拚财力、物力。一个单位,人多、钱多、设备条件好,不一定出的成果就多,科研水平就高,关键要看有没有一批有本事的带头人,要看人员的组合和使用是不是合理。
有本事的带头人从哪里来呢?靠培养,靠发现,靠实际锻炼。培养选拔人才,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人才不是自然而然冒出来的;相反,往往会遇到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碍,例如资历、名气、威望等等这类论资排辈的框框,就经常阻碍着人才的发现。只有坚持培养,突破禁锢,人才才能成长起来。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国原子能事业起步不久,急需一位负责设计方面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论资历,当时仅北京一地,可以承担这项任务的专家就有好几位,他们从事这方面工作时间长,发表文章多,有的还是国际上知名的学者。结果选中的却是一位中子物理研究室的副主任,他还属于当时科技界的“中”字辈,仅三十五六岁,论资历不那么深,论名气没有那么大。那末,为什么要选拔他,他有什么长处呢?第一,他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判断事物的能力;第二,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科学组织能力;第三,能团结人,既与年长些的室主任合作得很好,又受到青年科技人员的尊重;第四,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尽管这样,当时还是议论很多,无非是对他能不能挑起这副担子,表示不放心。可是实践证明,他不仅把担子挑起来了,很好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作的能干的组织者、领导者之一。现在他还不到60岁,还可以为发展科技事业和培养人才继续显身手。这是我了解并亲身经历过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既说明培养选拔科学技术带头人的重要,同时也说明,选拔人才必须破除陈规旧习。
应该说,我们现在培养选拔学术带头人,更有条件了。实行了学位制,将对人才成长起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我们各个部门和各条战线,有一大批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年科技骨干,他们虽然没有获得学位,但按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并不亚于国外的博士;而且许多人已经独挡一面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完全有可能成为(或者实际上已成为)学术带头人,问题是要有人去了解、使用和选拔。为此,应当考虑经过一定的考核手续,授予他们相应的学位,希望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并实施给在职人员授予学位的措施。
现在许多同志用人,喜欢用顺手的人。我觉得“顺”与“不顺”要作具体分析。不好好工作,故意扯皮闹纠纷,这样的人如不克服毛病,是不好用的。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人习惯于唯唯诺诺,见机行事,逢人便说好,专门搞关系学,而不用心思钻研业务,不独立思考,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这样的人,用起来是顺手,可并不是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优秀人才,首先具有一种事业责任感,他判断事情、发表意见,只是从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出发,而不大考虑个人得失和人缘关系,因此,往往说话办事不那么“顺”。但是,使用这样的人,对工作很有利。这些人也可能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因为从多年经验看,一个人的优点,往往同他的缺点联系着。比如,有创新精神、能干的人,往往喜欢发表见解,有朝气,这是优点;但如果过于坚持己见,不大考虑别人的意见,有时就显出固执或自傲,这就成了缺点。再好的人才,不论是在培养选拔过程中,还是已经成为“带头人”以后,都会有不足之处,关键是对他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要做具体分析,要发扬他的优点,帮助他克服缺点。这就叫知人善任。
总之,培养选拔学术带头人或技术带头人,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衷心希望各个方面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让成千成万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发挥更大的聪明才智。


第4版()
专栏:建议

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很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所 高德诚
在我国,旱地面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15亿亩耕地中,旱地为11.2亿亩,占74.7%,其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为7.79亿亩,约占52%;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内蒙古包头以东、长城沿线和黄土高原的广大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有的甚至只有几十斤,成为我国的低产区和严重的缺粮区。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旱地并非注定低产。一些干旱地区的社队,通过改良、培肥土壤和采用抗旱耕作等措施,发挥了以肥调水、以土蓄水(土壤水库)的作用,获得了旱粮丰产。例如,山西省闻喜县东官庄大队千亩旱地小麦连续十几年平均亩产在400斤以上;壶关县晋庄大队大面积旱地谷子平均亩产在800斤以上;这个省水土保持研究所王家沟试验场旱梯田二十年间粮食平均亩产530斤。看来,关键还在于能否善于科学栽培和合理开发。国外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美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西部17州)的耕地面积占整个美国总耕地面积的48.9%,同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条件类似,昔日曾是黑风暴的发源地,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后经过改良治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现今已成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这个地区生产了全美国高粱的90%,小麦、大麦和羊只的80%,棉花和牛只的50%以上,还有其他大宗农牧产品。澳大利亚是旱地小麦输出国之一。印度、埃及和中东各国,采取了发展旱农的措施,由缺粮国变为粮食基本自给或接近自给的国家。
据科学家研究,从我国粮食生产的前景和潜力来看,在湿润而条件又好的地区,增产幅度是有限的;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要对现行耕作方式有所改进,就会出现大幅度增产。当前,我国湿润地区的许多省区粮食亩产已达千斤以上,每施用一斤化肥,一般只能增产粮食2—3斤,而旱作低产区亩产仅一二百斤,一般施用一斤化肥可增产粮食3—5斤以上。如果全国能够普遍发展,使旱粮亩产增加50—100斤,全国将近8亿亩旱地将会增产几百亿斤粮食。另外,我国干旱地区还有广阔的山地和高原。这里的光热资源丰富,可以生产多种优质果品和林木;广阔的草原可以发展畜牧业。在干旱地区采取农林牧综合发展的措施,可以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我国广阔的干旱地区蕴藏着巨大的生产潜力,应当尽快地把旱地农业搞上去,这对解决这类地区的粮食问题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4版()
专栏:科学信箱

改变集餐方式
卫生部卫生防疫司 郭节一
作者认为,把吃饭方式由集餐制改为分餐制,是防止疾病传染的一条重要措施。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见,各地不妨创造条件加以实施。
   ——编者
长期以来,在许多家庭、饭店或招待所里,采取的都是团团围坐、菜肴居中、各自伸筷、同食一盘的集餐方式。从卫生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是一种不良的吃饭习惯,必须加以改革。
出差在外的同志在招待所里吃饭,常常素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用餐,十来个人各自用筷子到同一盘中取食,极易传染疾病。就说肝炎吧,我国通过典型调查推算,患肝炎病和病毒携带者的数字相当多,防治肝炎已成为广大群众十分关切的问题,列入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再说结核病,解放前十分猖獗,死亡率曾高达十万分之二百。解放后,经过大力防治,六十年代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因十年内乱,结核病下降幅度缓慢,新发病日趋增加。我国是这两种传染病疫情较重的国家。而这两种病的传播途径,都与吃饭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改现有的集餐制为分餐制,是防止疾病传染的重要措施。
也许有人认为,分餐制不适于我国。其实,集餐还是分餐完全是一种习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分餐制,每人按需要索取自己喜好的食物,放在一个大盘内,大家坐在一起,分吃自己的饭菜,自愿交谈,说说笑笑,别有风趣。
还有一些同志认为,采用分餐制碗盘多,太麻烦。实际上,分餐制搞得好的地方并不觉得负担重。相反,可以分别情况采取进餐者自取饭菜和送还食具的办法。如上海多数饭店、招待所,都是在玻璃橱柜内摆出菜的实样,每种菜中有几个品种,另外还有汤,进餐者可以选择,饭后送还餐具,颇受群众欢迎。即使在某种情况下要增加一些工作量,为了预防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精神文明,也是应该努力做到的。


第4版()
专栏:科技人物

推陈出新巧设计——建筑设计师吴观张
在首都建国门外,十几幢造型美观大方、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楼房拔地而起,错落有致,与立交桥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意出尘外,步超常伦”的美感,慧眼的摄影师和美术工作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捕捉这一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景。这新景观的主要建筑设计及工程主持人是谁呢?他是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吴观张。
吴观张今年四十九岁。一九六二年,他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之后,怀着一股激情想干一番事业。然而,在“左”的干扰下,他这个学土木建筑的,刚到设计院便被安排去搞“四清”。接着又来了“文化大革命”,时间一晃就是七八年。
一九六九年,吴观张才得以从事建筑专业设计。为了弥补荒废的光阴,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首都建设。十几年工夫,他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十余项较大的建筑项目,其中包括国际俱乐部、友谊商店和毛主席纪念堂等。
建国门外外交官公寓群,可称为他和同事们推陈出新的杰作。一九七○年,他参与规划并主持设计了这一建筑群的先期工程。这项工程是我国较大规模的建筑群,建筑占地六点四公顷,共有十六幢主楼,加上附属建筑,使用面积达十六万多平米,内有道路、停车场、绿地等,形成了一个功能配套的整体。行家们认为,这一建筑群具有鲜明的特色:建筑物沿立交桥斜线布置成阶梯形,有壮观的展开面;采取变化手法组织空间,楼房有高有低;设计不落窠臼,既经济、适用,又朴素、明朗,具有时代的建筑气息;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在北京首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刀墙结构和大模板施工法,改变了“秦砖汉瓦”建筑施工的落后方法。
吴观张主持这项工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以前从没有做过这样的工程设计,对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也不熟悉。为了做好设计,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向许多人征询意见,力求创新。在大搞“红海洋”时,他不顾别人议论,毅然将公寓楼的顶端设计成“女儿墙”,并且用绿色“马赛克”粘贴,从而使整个建筑形体结构和色调都体现了时代美。
粉碎“四人帮”,解除“左”的思想桎梏,更为实现他业务上的追求铺平了道路。一九七九年,他参与沈继仁主持设计的北京中国画院,“青衣小帽”式的建筑,别具一格。为此,著名国画家、画院院长黄胄曾为他们挥毫泼墨,表示感谢。去年底,他为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主持设计的电化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这是我国第一座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教学楼。他赢得了党和群众的信赖。一九八○年经民主选举,他担任了设计院院长。目前,吴观张在致力于建筑设计管理的同时,仍潜心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和研究。
本报记者 魏亚南(附图片)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4版()
专栏:述评

机械手带来的风波李顺然
近年来,西方各国使用自动化新技术,设计制造了越来越多的机械手,各种机械手已超过10万台。估计,在今后几年内,机械手将以每年递增30%至40%的速度,继续大幅度增长。
随着机械手的增加,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然而,机械手的大量使用,将给西方各国带来严重失业的麻烦。迄今为止,日本是世界上使用机械手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世界上70%以上的机械手在日本。日本报刊指出,目前,机械手已产生潜在的威胁。随着机械手的广泛使用,失业将会出现;在全球经济出现萧条时,机械手的普及就将导致更多的人失业。日本40%的机械手是用在汽车产业的。“日本汽车工会总联合会”过去曾认为机械手的引进,有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但是,引进机械手以后,在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强度增加等许多事实面前,他们逐渐地改变了看法。近年来,该会声称,他们将实行“对抗”路线。这种情况,正在日本其他行业产生连锁反应。
美国、西德、英国等国家的企业也正在积极引进机械手。对此,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今后20年内,由于机械手的使用,将有230万美国人失去自己的职业。在英国担心机械手导致失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英国官方不断发出警告:包括机械手在内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广泛使用,使英国的就业人数将在1990年减少到1,900万人,甚至到2000 年将减到1,700万人。
本来,机械手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理应造福于人类。但是,在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这一新技术的采用将导致严重的失业。不过,这决不是现代科学技术造成的。问题在哪里呢?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把资本家为采用新技术而展开的竞争说成“产业战争”。他指出:“这种战争有一个特点,就是致胜的办法与其说是增加劳动大军,不如说是减少劳动大军。统帅们即资本家们相互竞赛,看谁能解雇更多的产业士兵。”这也许就是当前西方国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社会风波的真谛。(附图片)
机械手初试身手 方成画


第4版()
专栏:科普文摘

庄稼与磷肥
浙农
磷肥与作物成熟有密切关系。在玉米、稻、麦等作物的生育后期,如适时施磷肥,即可促进茎叶中贮藏的糖分和淀粉集中输送到籽粒,有利于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据测定,对照组小麦千粒重为30克,施过磷酸钙的为35.6克,施磷矿粉的为31.1克。又如,在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生长后期施以磷肥,对块根、块茎的膨大都有显著作用。
磷对作物的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当作物缺少磷肥时,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合成受到阻碍,致使幼芽和幼根部分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不能正常进行,同时茎叶部分的糖分因缺磷而不能运输到根、果实和种子等部位,不利于根系生长和子实的饱满。
磷肥与氮肥要配合施用。据试验,在一般旱地条件下,无论单施氮肥或单施磷肥,其增产效果往往远不如氮、磷肥配合施用好。例如,在一块氮磷都缺、而缺氮更为突出的中肥地里,单施尿素38斤,增产小麦52.8斤;单施过磷酸钙80斤,没有效果;而氮、磷肥配合后,磷肥的效果由单施不增产提高到增产207.73斤,肥效显著提高。两者配合后,同样也提高了氮肥的肥效。
(摘自1983年1月15日《河北科技报》)


第4版()
专栏:科技史话

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二:
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深远意义
卢继传
生物的形态、大小差异极大。一些单细胞藻类,小到肉眼看不到。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长达34.6米,重170吨。然而,它们有个共同的结构单位,这就是细胞。生物起源于细胞,通过它的分裂,逐步成长起来;生物进化也是由于细胞的分化、发展。这是人们经历了200多年的探索之后才得到的知识。
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建立,要归功于显微镜的日益进步。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木片上布满蜂窝状的许多小室,他称其为细胞。10年以后,荷兰一家衣料店店员列文虎克自制400多个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倍。他在显微镜下,观察了植物细胞和细菌、滴虫等动物细胞,描述了细胞的形状。不过,他所看到的细胞,只是一些已死了的、没有内容的细胞壁和空腔。
十九世纪初,眼镜制造工业成了光学科学发展的杠杆,出现了精密的显微镜,为观察细胞提供了得力的工具。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在观察大量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是一切植物结构的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翌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进而发现动物组织也是由细胞组成的。他集各家之大成,提出细胞理论,阐述了动物与植物都是由完全类似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又按照类似的规律形成和生长。他成了细胞学说的奠基人。
细胞学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首先,它促进了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学家纷纷投入研究细胞的热潮,并运用细胞学说去研究各门生物科学,获得了丰硕成果。如,有人研究原生动物,确定原生动物只含有一个细胞,被命名为单细胞生物。许多生物学家进一步发现细胞内有一团生活物质——原生质,有一个细胞核和一个细胞膜。医学家根据细胞理论,发现许多疾病是细胞病变的结果,等等。于是,细胞学说令人瞩目。
细胞学说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推动生物学家去揭开生物遗传的秘密。直到十九世纪初,神学家们还振振有词地说,上帝在创造物种时,已使每个物种包含着它的子孙后代。细胞学说使科学家开阔了视野。在细胞学说问世后的二三十年间,科学家们经过探索就提出生殖细胞存在着遗传物质,负责传递遗传信息,使得生物繁衍后代,从而初步揭开生物遗传之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细胞学说的科学意义,就象原子论对物理学、化学一样,成为建立生物学各学科的基石。有了它才有可能正确地解释生命活动的一切现象,产生了胚胎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等,并使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恩格斯注视着每一个自然科学成就,预见到细胞学说的深远影响,称它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第二个伟大发现。他指出,由于它的发现,“机体产生、成长和构造的秘密被揭开了;从前不可理解的奇迹,现在已经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依据一切多细胞的机体本质上所共同的规律进行的”。同时,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细胞的变异能力指出了使有机体能改变自己的物种并从而能实现一个比个体发育更高的发育的道路”。从此之后,动植物之间的鸿沟被消除了,它们的共同性、统一性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从而彻底打破了“物种不变论”,击败了把动物、植物截然分开的形而上学的思潮,为马克思、恩格斯掀起的哲学变革,创立唯物辩证法,提供了不可辩驳的自然科学论据。


第4版()
专栏:国际科技

外科手术用陶瓷代替人骨
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西部珀思的西澳大利亚大学整容外科教授悉尼·奈迪说,将来的外科手术中可以用陶瓷材料来代替人骨修补缺损的骨骼。这种材料是一种多孔的陶瓷,由这所大学的生物陶瓷实验室经过15年的研究制成的。它在组织培养液中第一次生长出骨髓细胞,经过动物的一系列试验取得了成功。
这种陶瓷材料修补骨骼缺损,不损伤组织,可以避免先要病人开刀从他的髋部取出健康的骨骼。奈迪教授还说,这种材料能够在工厂先制成各种大小、形状,并可在室温中储存。    (明)


第4版()
专栏:国际科技

公路两旁植树可降低噪音
英国科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密集的树木和灌木林带,可使繁忙公路的噪音降低十个分贝。公路两旁种植十五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三至七分贝。如林带更宽些,则降低噪音的效果更好些。
林带防止噪音的效果,与树种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种植阔叶树较好。常绿树一年四季常青,也是理想的树种。大树之间间植灌木,隔音效果更好。   (谷)


第4版()
专栏:国际科技

防止作物霜冻的简易措施
每年,全世界因霜冻造成的农业损失达一百四十亿美元。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研究成功一种防霜冻的新方法,即对农作物喷射一种极毛杆菌和一种欧氏杆菌,这两种细菌就在作物的叶子上产生结晶,可以防止冰晶形成,从而起到防冻效果。
(何里)


第4版()
专栏:国际科技

避孕新法
不久前,国际避孕研究委员会公布一种有效的避孕新法。方法很简单,把一个小胶囊植入到妇女臂部的皮肤下,小胶囊释放出来的一种称为孕激素物质缓慢扩散到血清中,就能抑制排卵。它不会象某些口服避孕药那样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不良的副作用。经七年临床试验表明,植入这种小胶囊的妇女怀孕率平均仅0.6%,而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怀孕率为2~3%。这种小胶囊植入后,立即具有避孕作用。如果想怀孕,把它取出后就可立即恢复生育力。它不足之处是,有的妇女植入后发胖,有的月经周期延长,科学家正研究改进办法。
(侯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