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妻子、母亲和公民
戴振雯
一位将去度蜜月的朋友告诉我对未来生活的愿望,她说:“我没有什么大的愿望,唯愿将来在家庭里,能做好妻子、做好母亲,为爱人的工作解除后顾之忧;在工作岗位上,做一个称职的工作人员,竭尽全力为四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听了很感动。以为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宏愿,一种高尚的责任心。作为人民共和国的女公民,能和男同志一样工作、学习、建设、创造,把才能、智慧贡献给人民和公众的事业,是应该格外珍重的权利。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下,受着重重的束缚。妇女戴的耳环,据说是“恐怕听张还听李”;穿两截的衣裙,据说是意味着“妻子不与丈夫齐”;把脚裹折了骨,据说也“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她们有的是,生育、顺从、操持家务的义务;没有的是,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
各行各业,都不乏卓有成绩的女同志。有的人死了,留下了论著、画作;有的人把毕生的精力,融进了公众的事业。但绝大多数女同志却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的。她们虽然不曾象艾·伏尼契一样写过《牛虻》那样的世界文学名著,不曾象居里夫人一样有过镭的重大发现,也不曾有机会象祖国历史上的女革命者一样壮烈地流尽最后一滴血,她们只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地,象蚂蚁搬食,象蜜蜂酿蜜,在共同的劳作中创造,做的是分不出你我的微末小事,却也是创造新世界的壮举。已经死去的,有赵春娥;活着的,还有张海迪,以及许许多多努力工作着的普通劳动妇女。她们,在家庭里,是妻子,是母亲;在社会上,是无愧的公民,她们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骄傲,是四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妇女是不应当受到轻视的,受到轻视是不公正的,但不公正的事还是经常在发生。有的妇女到外地生孩子,倘若是儿子,便欢天喜地抱回来,倘若是女儿,便懊丧不已,好象做了一件对不起人的事。城里的人虽说比较想得开,但也是大多数要男孩。农民想得多的是“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城里人想得多的是男孩子有出息,可以做大事情。一个家庭新成员的降生欢喜男孩子,一个单位新成员的吸收也是欢迎男子。这些不能不说是封建遗毒,还在不少人头脑中作祟。
争得男女平等,从秋瑾女士被割了头的时候就开始了。现在的妇女,一般都参加了社会劳动,自食其力,实现了经济独立。这是五四以来妇女运动所力倡的,认为是争得平等的根本途径。的确大大改变了妇女的地位。但问题的根除,似乎还要靠整个社会的进步,靠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设想在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仅就家务而言,将更多地交付于机械、电脑以及某些社会服务行业,使妇女能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工作。但即使那时,家务也恐怕不会消尽。不论怎样的机械化、电脑、自动控制,大概都不能取代母亲的职能,不同的是,抚育子女的家务,会被和其他社会工作一样看重。当一个清道工人的劳动和一个大学教授的劳动,得到社会上真正同等看待的时候,想必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平等,也并非很远的事。因此,现在仍然要继续努力地去做,继续同传统思想斗争。同样要紧的,如我那朋友所说,做好妻子,做好母亲,做尽心尽力的称职的工作人员,为国家多做点事,为四个现代化多出点力,祖国愈趋富强,社会愈趋文明,妇女则愈趋于有平等的地位。这是要争得的,也是会争得的。
(选自《安徽日报·黄山》)


第8版()
专栏:

壮乡糯谷香
李 军(壮族)
在青山常绿的滇南壮乡,青松、翠竹满山坡,各种繁茂的藤蔓从山巅挂到山下。十月,在这青山下,满坝子的稻谷黄熟了。
断断续续的打谷声,唤起了我的记忆:阿妈在薅秧时就嘱咐我,今年无论如何要回家尝新米;凡是有乡亲进城,总是捎来这句话。
“瑶族在篝头,壮族在水头。”真的“曼普侬”①总是依山傍水,水田荡漾,鱼米飘香。可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壮家人守着一大坝子水田,还吃不饱“高秆谷”②。每年夏秋之交,都要三两成群到外地“刨荒”(到外地借粮,或到山上摘野菜挖山药度日)……
今年,阿妈说:“政策一变,天气都变啦。”果然,风调雨顺,“浑水插秧返手青”。二道秧没薅完,田里就几乎插不进脚。
想着尝新米,我们壮乡有一种“八宝米”,早在清代就出了名。现在每年都有成百万斤“八宝米”上调或出口。前年“曼波龙”先试行生产责任制,几位大嫂还把增产的“八宝米”寄到中共中央办公厅,让我们的开国元勋也尝尝,分享这丰收的喜悦。还有糯谷,壮族逢年过节用到它,妇女坐月子吃的汤圆用到它,嫁娶喜事更少不了它。那纯净的糯米粑,洁白、柔软,能扯出长长的丝,象征着壮家儿女深厚的情谊。
我和阿妈的独生女香波已订婚五年了。按壮族的习惯,阿妈便招我为她家的“龙魁”(壮语:女婿)。论年龄,早该结婚啦,可阿妈说:“我这一辈子只有香波一个独生女,没糯米粑尝尝,怎么对得起三亲六戚!”婚事就这样拖下来。真没想到,责任制才实行一年,生产就蒸蒸日上。阿妈还特别细心栽种了糯谷,难怪阿妈三番五次捎话来要我回家一趟。
到家后的当天傍晚,轻纱似的烟霞笼罩着整个寨子,家家户户的门口飘散着新米的芬芳。曼波龙的阿公来了,曼波美的菱姑妈也来了。菱姑妈是寨子出名的勤快人,她难得有一天闲着。阿公向我夸口道:“你菱姑家今年啊,光稻谷就打了六、七千斤,那两千斤‘高秆谷’,算是肥了那头大耳猪了。”
桌上摆满了核桃、花生,还有香菌、贵马虾、鲜竹笋、黑乳蜂……吃饭时,男女分席。我走到阿妈身边说:“阿妈,今年的糯谷真好!”阿妈喜滋滋地说:“好!真好,多亏责任制。阿虎,香波的婚事也该……”趁阿妈说话的当儿,我偷眼看了一下香波,她俊秀的脸上泛起一朵红云,微低着头甜甜地吃着。所有的人也都在甜甜地吃着。突然坐在我旁边的阿公高声说:“党中央懂得农民的心意,我们有好日子过啊!”我连忙点头赞同,阿公呷了一满口酒,然后抹抹嘴角,发出阵阵笑声。
〔注〕
①曼普侬——即壮族村寨。曼:村或寨之意。
②高秆谷——壮族主食大米,称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为高秆谷。
(选自《云南日报·花潮》)


第8版()
专栏:

可爱的幼苗
方仁工
某小学有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在“三八”妇女节动员学生回家做一件使奶奶或妈妈高兴的事,然后写一篇日记。这个班级有个学生,奶奶早已病故,妈妈也离开了人世。回家之后,他就恭恭敬敬地捧出了妈妈的遗像,然后在遗像前倒了一杯咖啡,放了一块蛋糕。他想以此来纪念妈妈在天之灵。但是,他忽然想起邻居有位奶奶,是军属,家中无人照顾,去给她做一件使她高兴的事,不是很好吗?果然,他的行为使军属奶奶欢喜不已。之后,他回到了家里,将自己做的好事亲切地对着妈妈的遗像诉说。他觉得妈妈听了,一定会高兴的。
那个学生,将这件事写进了日记。
这件事,我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来的。语文教师没有估计到班级有的学生已失去了妈妈、奶奶,出这样的题目似欠周全。但那个学生能以如此举动,写下了这一天的“日记”,的确值得称赞。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这个学生的身上,我们不是清晰地看到了古老的格言所闪耀出的崭新的光辉吗!而小小年纪的学生能够这样做,又恰恰与教师平日的培育密不可分。
一种美好的品德,一个良好的行为,离不开平日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譬如做家长的,谁个不希望孩子孝敬自己,但是有些家长对待老辈的言行,却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南辕北辙;做教师的,谁个不希望学生爱护公物,不忘集体,但是有些教师心目中的公物与“集体”,只局限于自己一个小小的班级。诸如此类的事,对于孩子的成长看来很难有益。
当然,如果孩子连自己的无可非议的父母都不尊重而要求尊重别人的父母,连自己班级的公物都不爱护而要求爱护更多的公物,这也是无法做到的。但是,在生活中,那种“以邻为壑”或“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事,又岂止在家庭和学校中时有发生呢!
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可以称得上是一株可爱的幼苗。这株幼苗,还是一面明亮亮的镜子,从中,教师和家长和广大读者可以悟出怎样处理好一“家”与大“家”的关系。
这样的幼苗,定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见其多,茁壮成长!
(选自《文汇报·笔会》)


第8版()
专栏:

男演员,争口气吧!
李双福
金鸡奖揭晓,最佳男演员竟然榜上无名,实在令人遗憾,不知男演员们对此有何感想。回想1982年,国产影片的导演、改编水平跨上了一步,演员中,青年女演员进步突出,已经开始向真实自然和性格化发展,而青年男演员却未见什么起色。近几年的金鸡奖、百花奖夺魁的多是青年女演员,青年男演员却屈指可数,这就是现状的反映。
怨谁呢?怨剧本?以男主角为中心的本子并不少。怨导演?未免不公平,一部影片,女演员能演好,男的为什么就不行?
不怨天不怨地,还得从自身上找原因。
观众敏锐的感觉是瞒不过去的,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要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俘虏”他们实在不容易。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眉清目秀的囡囡脸;感情外露,夸张的、造作的表演更是令人讨嫌。除真实自然外,更多的要求是在气质、性格、力量上。赵丹的表演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他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远山的呼唤》、《追捕》受到欢迎,是因为高仓健有硬汉的性格;扁扁脸、小眼睛的“寅次郎”在日本长演不衰,是因为他那朴实、乐天的个性。就连牛奔获奖也是靠他的“?子”风格。艺术在于创造,电影也不例外。数千年历史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气质,中国精神。这是中国的魂。领略到它的演员,才能演好中国的人。但愿青年男演员们能有丈夫气概,加深修养,全力创新,争它一口气。
(选自《北京晚报·五色土》)


第8版()
专栏:

给予者之歌 苗 木
——致张海迪
给 予
你给予瘫痪者以行走的自由,你给予沉沦者以奋发的勇气。给精神苍白的以血色,给思想荒芜的以启迪。有人腿脚健全,奔跑着去追逐私利;有人双手强劲,伸出去向生活索取。啊,丰厚的物质,怎能填充心灵的空虚!给予者最富有!她象大海一样,拥有壮丽的生命,不竭的热量,以及广博而深邃的人生哲理…

因为向往奔跑,向往飞翔,就象在长夜里向往阳光。你才梦见健美的腿脚。你才梦见展开的翅膀。是的,你的肢体瘫痪了,没有瘫痪的是希望和理想。我诅咒病魔!也决不赞美愚昧主宰的健康!梦中醒中都要不断地追求;去开采一座生命的富矿……
(选自《北京日报·广场》)


第8版()
专栏:

春 歌(三章)
李朝晖

风雪把春的帷幕拉开了,唱了一支洁白的序歌。世界微笑了。

那绯红的骨朵,可是春的心血染成?那蜡黄的骨朵,可是春匆忙的倩影?春把她的意志、希冀和信念,全交给了梅。 三
低飞的燕子,蘸着还有点凉意的溪水,磨利了裁春的剪刀,给赤裸的大地缝制一件新衣。然后悄悄地走了,洒一路缠绵的泪雨,把春歌打湿……
(选自《大众日报·丰收》)


第8版()
专栏:

有益的“提醒”
星期日逛街,步入百货商店,只见柜台前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这时,一位女营业员朗声提醒顾客们:“同志们,请大家注意自己身上的财物。”一句“提醒”,亲切而及时,充满了营业员对顾客的爱护之情。在家庭生活中,常常会听到这一类亲切的“提醒”——天气骤变,母亲交代出门的孩子要添衣服;弟妹要远出,哥哥姐姐送行之际,免不了要叮嘱一番。寥寥数语,洋溢着一片父母爱、兄弟情,令人感到温暖。
在“文明礼貌”活动中,还需要另一种有益的提醒。比如,看见有人随地吐痰,或有其它不文明的行为,就该有礼貌地提醒:“同志,请你注意讲文明。”互相提醒、督促,才能逐步改造社会风气,树立起一代新风。
“提醒”——或者着眼于关照,或者委婉地批评,目的却是与人为善,效果都是有益于社会。讲文明、讲礼貌,需要从这样的小事做起。
谢益美


第8版()
专栏:

“吃亏”与“牺牲”
在享受和荣誉面前退避三舍,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这种不怕吃亏的“让”和不怕牺牲的“上”有巨大的影响力,能净化人的灵魂。因为两者都体现了一种共同的品格,即共产党人的自我牺牲精神。罗健夫说得好:“与其埋怨,不如自己给周围的人做个样儿看;与其叹气,不如想想自己为纠正不正之风出点什么力。”我想,平时不怕吃亏的罗健夫,在战场上也决不会贪生怕死;而在战场上不怕掉脑袋的英雄,在平时也决不会斤斤计较。当然,在平时为共产主义而默默地“吃亏”的时候,决不会象战时为共产主义而献身那样慷慨激昂,也不可能每吃一“亏”,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因为如此,这种“吃亏”精神才显得更为可贵。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还得从不怕吃亏做起,而且要持之以恒。这更不是容易的事。 
宋志坚
(以上选自《福建日报·武夷山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