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论坛

农业生产中的矛盾统一
李昌
最近,北京研究自然辩证法的部分同志讨论农业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农业生产中的矛盾统一和不同地区特点的问题。我谈点看法,与同志们共同探索。
农业是人工促进的生物再生产过程。从生物生长过程来讲,这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矛盾的统一。但如何实现这个矛盾统一,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问题:
第一类地区,要解决好种植业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矛盾统一。这几年来,我国农业的蓬勃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农业政策,特别是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承包制),使广大农民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了经营自主权和按劳分配权,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就能纠正“一刀切”、单打一种粮食反而少收粮食的错误,逐步调整作物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做到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
在这方面有不少喜人惊人的活生生范例。有的县,几十年穷困,三四年间农业生产就翻了番,农民从此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比如,有名的安徽滁县地区,山东鲁西北地区,河北的威县、吴桥,河南的民权、兰考,这几年农业生产都出现了大变化。这就在于因地制宜种庄稼。“地”就是环境因素,“宜”就是调整作物布局,把适合这样环境的作物种在这里,达到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这样,粮食种植面积略有减少,粮食产量却显著提高。
当然,在农牧区,粮食种植是农业主体,应当保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事实表明,在保证一定的种粮面积的条件下,因为农民手边宽裕了,可多买良种、肥料、农药、农机,同时,还可多投劳力、智力,甚至出现粮食生产专业户,这样粮食耕作集约化,也就能在一定地域内增加农民人均粮食生产量。
现在的问题是:全国二千多个县是否还有未能解决好种植业中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矛盾统一的地方?对有这种情况的县,我认为因地制宜种庄稼,是那里的农村由穷到富的当务之急。
第二类地区,要调整农业结构,改变缺林少牧状况,建立农(狭义)林牧(养殖业)合理比例,解决好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矛盾统一。现有不少地方种植业的作物布局已经调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不算低,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看来大量增产粮食,应放在低产和中产地区。已经高产的地区要在调查清楚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林业(还有果、桑、麻、茶、桐、花卉等),使农业生态系统发挥良好的整体功能。
因为,粮食生产和整个种植业已有较好基础后,经济效益大的是发展养殖业。如,奶牛、奶山羊、兔、禽、鱼等和经济林及薪炭林等(与农林牧相联系的,还有农副产品加工急待发展,这里不多论述了)。而林牧业的发展,也为种植业的稳产高产创造有利条件。还有,过去眼光只局限于种植业,山区、草场、湖面、海域等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因此,有的同志说,过去农业失之在山,失之在水,而现在要大念“山海经”。
农业结构,由于各个地方“地利”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必须精心筹谋,作出规划,发挥各地资源优势,追求最佳的经济效果。但是,根据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地(县)的工作情况看,组织各有关专业的科教人员进行农业自然资源考察完成得很好,而根据考察的结果,作出综合的全县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却待努力。看来,把一定地区范围的农业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统筹规划,形成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增强整体功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综合规划虽很难做,但“综合就是创造”。统筹规划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一个管理科学新学科——社会工程学的使命,这是需要很多科学家和有志青年努力钻研的。过渡的办法就是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组织起来联合攻关。
第三类地区,要防止和治理因农工业生产不善,产生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和水及空气污染,保持居民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人也是生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也有一个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矛盾统一问题,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要自觉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有的地区的情况还是相当严重的。比如,我国北方的干旱区(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约有80个县(旗),由于人口增加,耕作仍然是撂荒倒种,开荒面积增多,又过度樵薪和过载放牧(在不搞人工草场的条件下),这三箭齐发,就使草原退化。我国科学家长期在沙化地区蹲点,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已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亟须有关的领导部门把治沙的组织工作抓起来。又比如,有的地区还保持刀耕火种的状态,加上农村甚至工业以树木为燃料,又有人乱砍滥伐,偷运盗卖,就使森林面积大幅度下降,使自然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恶化。我们应当千方百计地抢救森林,大力营造,有计划地采伐,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我们的国度成为子孙后代宜室宜家之地。
这里还应提醒的是,一些生产比较发达的经济精华之区,却面临水和空气污染,这应当考虑如何有计划地治理现在已形成的环境污染,千万不要重蹈某些国家的覆辙。


第3版()
专栏:科技人物

用现代科学打开中医宝库
——针刺镇痛原理研究者
韩济生
几根小小的银针扎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有时配合西药),外科医生竟能在病人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开颅切除脑瘤、开胸切去病肺、开腹割胃切脾、在四肢上截肢取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华古典医学的这一神奇功力蜚声医坛,一时间,对其原理的研究也风靡世界。1972年,周恩来同志指出,中国人能做针刺手术,就能讲出它的道理。许多医学科学工作者为此做出努力。北京医学院生理系教授韩济生和他领导的研究组,从神经化学传递物质的角度进行探索,证实了针刺可使大脑产生镇痛物质,使我国在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用现代科学打开我国珍贵的医学宝库开辟了良好的途径,也为医学疼痛原理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为取得以上成果,韩济生走过了艰苦的征途。他今年54岁,浙江省萧山县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院校任教,在北京医学院当我国生物学部委员王志钧教授的助手,从事消化系统神经控制的研究。1965年,韩济生开始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他和研究组的同志通过人体实验观察,用大量数据系统地阐述了针刺镇痛的规律,提出针刺镇痛是由于机体受到刺激后,中枢神经产生或释放出了某种镇痛的化学物质的大胆设想。1973年,他们通过家兔灌脑实验,证实了某种镇痛物质的存在。但这到底是什么物质?如何起作用的?又经过了七个年头的观察、实验,他们终于发现针刺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是加强镇痛作用的5—羟色胺和内啡素,也有拮抗镇痛作用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内源性抗鸦片物质。这两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决定着针刺镇痛的强弱。
1972年以来,韩济生和他的同事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80多篇论文。其中,刊登在国际《药理学年鉴》上的《针刺镇痛的生化基础》专题评述,引起了极大反响,韩济生接到了来自国内外390多封索要论文的来信。
1979年,韩济生从讲师越级提升为教授。同年,他在国际麻醉研究学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高度评价,相继应邀去8个国家讲学。1981年,韩济生主持了在日本召开的国际麻醉研究学会年会。今年,又接到了第9届国际药理学会邀请,要他担任主席,主持关于疼痛研究的专题会议。
编者的话
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科学园地》专刊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科学园地》是根据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创办的。它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对象,兼顾其他读者。
《科学园地》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设置“论坛”、“科学知识”、“科技史话”、“科技人物”、“科学信箱”和“国际科技”等栏目。
本专刊暂定两周一期。我们殷切希望广大读者和科技工作者积极撰稿并提供意见,共同把《科学园地》办好。(附图片)
魏亚南韩济生在进行试验。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3版()
专栏:

地热能——人类的无价之宝
胡素敏 马兰
地球内部蕴藏着的一种巨大能源,称为地热能。它和其它矿产一样,也是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据现有资料推算,地下热能的总蕴藏量,为地球上煤炭总能量的一亿七千万倍。地球内部巨大热量是地球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地热来源主要有放射性热、地球转动热、化学反应热等。地热在地壳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大体上随深度而增加。但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地温观测深度不超过3,000米。
地壳中地热的分布可分为三个带,即可变温度带、常温带及增温带。可变温度带,由于受太阳幅射热的影响,其温度有着昼夜、年度、世纪,甚至更长的周期变化,其厚度大多数为15—20米;常温带,其温度变化幅度等于零,此带一般在地下20—30米;增温带在常温带以下,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其热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各地层的地热增温率差别很大,但一般每深100米,平均温度升高3℃,这个增温率称为正常地热增温率。假如按正常地热增温率来推算,80℃的地下热水,大致埋藏在2,000~2,500米左右的地方。
为此,人们要想获得高温地下热水,就得去寻找那些由于某些地质原因,破坏了地壳的正常增温,而使地壳表层的地热增温率大大提高了的地区,即“地热异常区”。“地热异常区”的形成,一种是产生在近代地壳断裂运动活跃的地区,另一种主要形成于现代火山区和近代岩浆活动区。除了以上两种外,也还有其它原因所形成的局部地热异常区。
在地热异常区内,如果有良好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就能够形成大量热水或蒸汽的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热水田”或“蒸汽田”(统称为地热田)。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热田中,有的在构造上同火山作用有关;另有一些产生在火山中心地区断块构造上。
地热能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它吸引世界各国去开发、利用。


第3版()
专栏:资料

我国地热开发利用概况
我国地热资源潜在能量很大,完全可以成为常规能源的补充。到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勘探和正在勘探的地热田(区)共计有40个,已发现天然露头温泉约2,600多处,人工热水露头约130处。藏滇、闽粤沿海、京津地区是我国三个地热资源普查勘探重点区。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地热资源的利用,已从医疗、旅游业,扩大到农业温室、水产养殖、民用采暖、工业加工、发电等方面。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先后在市区和郊区打出300多口热水井,用于洗浴、印染、孵鸡等行业。西藏已开始利用地热发电。


第3版()
专栏:博物志

天鹅的故乡
吴渝生
在我国新疆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有一个东西长三十公里、南北宽十公里的高山沼泽湖泊。这就是我国第二个鸟类保护区、世界上珍禽天鹅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巴音布鲁克天鹅湖。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的湖水由天山雪水汇聚而成。这里清泉密布,港汊交错,形成一个个小岛。春天,在印度洋沿岸和非洲南部度过冬天的成千上万只白天鹅,千里来寻故地,给洁净碧绿的高山湖泊,增添了诗情般的画意。
据科研单位考察,巴音布鲁克有鸟类七十二种,其中有天鹅家族中的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三个品种。最多的是大天鹅,估计占天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白天鹅一般每年产卵一次,一次四至八枚,每枚重四百克至五百克,孵化期为三十七天。小天鹅出壳三四小时就可下水觅食,不到半个月,重量就会增加五倍,三个月就可长到十公斤。秋天,群鹅南飞的时候,当年的小天鹅已羽翼丰满,完全可以同大天鹅比翼高飞了。
天鹅气质温和、对爱情忠贞不渝。因此,当地牧民把天鹅视为“贞节之鸟”,把吉祥幸福与天鹅联系起来,天鹅下的蛋,不去拣拾;天鹅换毛季节,不去捕杀,使天鹅得以自由生长。(附图片)


第3版()
专栏:科学信箱

食品辐照保藏是否安全?
近年来,本报几次报道了国内研究成功辐照保藏食品技术,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来信询问几个有关的问题。我们请中国核学会的同志简要回答如下。
——编者
一、什么叫辐照保藏食品?
顾名思义,辐照保藏食品,就是用射线来照射食品,以达到保藏和保鲜的目的。
辐照食品的射线有好多种,有放射性同位素钴—60或铯—137放出的γ射线,还有粒子加速器放出的电子射线。用不同的射线、不同的能量和不同的剂量照射食品,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效应,从而达到保藏和保鲜食品。例如:辐射杀虫,辐照后的粮食可以储藏两、三年而不会虫蛀。辐射消毒,用大剂量照射食品,可以做到彻底杀菌,这是高标准的卫生食品。
二、我国辐照保藏食品的研究进展如何?
我国辐照保藏食品的研究开创于五十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辐照保藏食品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是这项技术的一个重要基地。该所拥有一座自行设计的试验性中型辐照装置,并广泛进行了各种肉制品、榨菜、果菜的辐照保藏研究;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是中原地区核技术应用的研究所,他们研究成功土豆、洋葱、大蒜的辐照保鲜等等。由于这项成果的技术优势强、经济效果大,为国民经济所急需,因此引起了食品、农业、运输、外贸、商业等部门的重视,一批成熟的成果列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三、辐照食品会不会沾染放射性?
这是核技术工作者比读者更为关心的问题。全世界辐照食品研究工作的重点,也是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在1980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三个权威性国际组织正式宣布,在一百万拉德(射线照射的剂量单位,大部分辐照食品达不到这个剂量)以下照射的任何食品,都不会引起毒性危害。可以说,辐照食品的安全,是有足够的科学和法律保证的。首先,辐照食品与辐照源根本不接触,不会沾上放射性。其次,经过各种精细的分析测定和长期的各种动物实验证明,食品辐照之后没有产生毒性,也没有产生致癌物质和致癌效应。辐照食品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基本没有变化,而细菌的含量则大大减少,是名副其实的营养卫生食品。最后,顺便说一句,辐照食品的味道是很美的,我国曾由高级厨师和烹调专家几十人对辐照食品的品质进行品尝鉴定,按照国际通用的九点记分法
(最高为九分),辐照食品为8.7分。
中国核学会 孔凡岱


第3版()
专栏:科技史话

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进化论的产生及其影响
卢继传
地球上怎么会有光、树木,人类和生物怎样兴起?这曾被认为“自然之谜”。宗教用“上帝创世说”来解释一切。直到十八世纪,生物学仍然被禁锢于神学之中。在它们看来,世界上的生物都是按照上帝的意志、目的分别创造出来的。比方,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生物创造出来以后,永远不变。当时,生物学只不过是圣经的注释、“教会恭顺的婢女”。谁要怀疑这种观念,就是“亵渎神圣”,即招来杀身之祸。
生物真的是由上帝创造的吗?当然不是。在达尔文之前,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就予以否定。最著名的人有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法国的科学家布丰等。他们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不过,到十九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才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明生物进化思想,反对物种不变论。他明确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一步一步地发展,而这种发展是外界环境对生物长期影响的结果。
拉马克是达尔文的启蒙先驱。达尔文也曾是圣经的虔诚信徒。1831年,他从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后,乘贝格尔舰进行科学考察,历时五年。他发现生物多种多样;美洲自北至南,动植物形态逐渐变化;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龟就有三种,鸟类有26种,岛上大多数生物既有南美洲的特征,又有不同。这些事实使他背叛圣经,产生一个信念:“植物和动物的种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
回国后,他继续探索,奠定了生物进化理论。他研究了鸽子、鸡、狗等家禽、家畜,终于弄清它们是由野生种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出来的。这就是生物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发生变异,人类连续选择所需要的变异,舍去不满意的变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新品种。他又发现,生物在自然条件影响下经过发生变异,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不利变异的个体死亡;如果自然条件保持稳定,有利变异将得到积累、巩固,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形成新的品种。这种生物随自然条件的改变而进化的现象,叫做自然选择,通俗地说,适者生存,不适者亡。自然选择理论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当时,达尔文在伦敦近郊研究进化论,马克思在市区梅特兰公园路41号修订他的巨著《资本论》。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书中评述说,他们在城乡准备着同样的一场革命,“差别只在杠杆应用在另一点罢了”。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使马克思、恩格斯兴高采烈,因为达尔文为他们掀起的一场哲学革命提供了最有力的论据。《物种起源》一书用极其丰富的材料论证,物种是发展的、可变的,物种与物种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从而世界上才有千千万万的不同物种。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生物本身通过变异遗传、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于是,随着进化论的问世,生物学这个被神学盘踞着的最后堡垒终于被打破了,掀起了一次伟大的革命,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观点,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恩格斯把它列为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他在评价这一伟大发现时写道:“这里首先就应当指出达尔文,他极其有力地打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因为他证明了今天的整个有机界,植物和动物,因而也包括人类在内,都是延续了几百万年的发展过程的产物。”当然,它是十九世纪的产物。今天,它正面临变革,从现代生物科学中吸取营养,日趋完善。


第3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电脑避孕计算器
瑞士一位建筑学家以近年来科学界所发现的基础体温论为根据,发明了一种能准确无误地计算出妇女不孕安全期和排卵期的电脑避孕计算器。计算器外形犹如一个小香水瓶,上端有一个体温计。使用者每天早上起床时将计算器上端的体温计放入口中约2分钟,体温计便将量到的体温数输入计算器里的电脑进行处理、储存和计算。据称,妇女在28—29天的经期中,有14天的所谓低温期(体温在华氏98度以下)和14天左右的所谓高温期(体温在华氏98度以上)。低温期的最后一天便是排卵期。因此,只要把使用者的月经周期输入计算器,算出其通常的不孕期,再将每天量出的体温输入电脑算出基础体温,便能算出排卵期。一旦到了排卵期,计算器便自动发出报警。此种电脑避孕计算器计算准确,不用服药便能达到避孕目的。
(王永秋)


第3版()
专栏:国际科技

从人体癌细胞里提取杀癌抗体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入江礼子副教授,从人的癌细胞中提取出单克隆抗体。它是浆细胞和骨髓癌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细胞产生的一种抗体,善于发现和攻击癌细胞;还能作为治癌药的载体,把治癌药物直接带到癌细胞上,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健康细胞。
入江副教授在制造这一抗体的过程中,首先从黑色素瘤患者体内,提取出对黑色素瘤抗原能制造出特异性抗体的淋巴细胞,然后用一种叫EB的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进行培养,结果制造出了能与黑色素瘤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癌细胞表面形成的糖脂质癌胎儿性抗原(OFA—I)发生反应,就会缠住癌细胞,使其受到破坏。
入江副教授认为,以前的单克隆抗体多半从小鼠的脾脏提取,但它的副作用太大。所以,从人的癌细胞中提取抗体最为合适。
(曲 辛)


第3版()
专栏:国际科技

新的抗癌物质——肿瘤坏死因子
日本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从人细胞中成功地提取出一种新的抗癌物质——肿瘤坏死因子(TNF)。这种物质同单克隆抗体一样,只杀死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
TNF是美国科学家奥尔德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质。以前这种物质都是从兔子和老鼠的巨噬细胞中提取的。根据动物试验结果确认,它对胃癌和肺癌等18种癌细胞均有制杀效果。
后来,日本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发现,癌症患者长期服用兔子细胞制成的TNF,人体内就会发生排斥反应。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日本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用已经癌化的人的淋巴细胞制造生理活性物质,进行研究,发现了可以产生出TNF物质的细胞。
不久,这种抗癌物质将进入临床试验。(辛科体)


第3版()
专栏:国际科技

纸制家具
不久前,法国巴黎的一家展销商店展出并销售了一种新研制成的纸制家具。这种纸制家具设计新颖,品种多样,有桌子、椅子、凳子、写字台等,都是折叠式的,不用时折叠起来置于壁橱内和门后,不会占据室内多少空间,使用时经过简单操作,即形成家具。这种家具强度不比木制家具差,一把纸制凳子可承受二百公斤重物。制造这种家具的纸板表面涂有四层清漆。所以,它不怕水,一旦弄脏,用泡沫塑料沾水即可擦净。纸制家具最适合用来布置儿童或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场所。(秦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