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怪现象的后面
——浙江医科大学问题剖析
本报记者 艾 丰 林宗平
现象总是从某一角度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浙江医科大学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上的种种怪现象(见4月19日本报),说明了什么呢?
为什么他要离开“天堂”
浙江素称“文物之邦”,杭州被誉为“地上天堂”。一位国内外知名的血液病专家,竟然在强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时候,怏怏不乐地离开他工作三十多年的浙江医科大学去他省任职。这件事,怎么会不引起一定的震动呢?
了解郁知非教授的人说,“他是含泪而别的。”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事情发生近一年后的今天,当记者向浙医大一些领导同志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不能做出确切的回答,提供的只是一些猜测,而这些猜测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离去者本人身上找原因。至于学校在工作上的缺点,却根本没有谈什么。“郁教授走后,校党委是否就这个问题总结过知识分子工作呢?”回答是:从来没有。
关于郁教授离去的原因,记者从各方面听到如下说法:
对于工作上的要求,他不一定非当院长(指浙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不可。既然安排他当,许多事情,包括人事上的事情,又不尊重他的意见。别人安排的某些不称职的干部,他不满意,多次反映情况,问题也解决不了。他说:“我是傀儡院长!”
郁知非老早提出过入党要求,但没有人找他认真谈过思想,只是从侧面听到,有人说他有资产阶级世界观。
房子问题曾使他伤透脑筋,窗户外街道工厂的烟尘和噪声搅得他不得安宁(据说,当他决定走时,才答应了他提出的自己花钱建房的要求)。他患胆病开刀,希望由某个医生做手术。他所在的医院的有关人员说,如果这样,护理概不负责……
郁知非教授临走时说:“我在这里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上述片断也许还不能做他这句话的完整注脚。不过有一件事倒是令人深思的:就在郁教授离去前后,省政协曾派出调查组来学校了解知识分子工作情况。在调查组同校党委以及医大第一附属医院一些同志交换意见的时候,就有担负一定职务的干部,当场打断调查组同志讲话,提出质问。在下面甚至这样讲:“政协是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怎么调查共产党来了?”
这话是足够令人惊异的了。政协不等于民主党派,党的某个基层干部所领导的某项工作不等于共产党,这些属于政治常识和形式逻辑的事情姑且不论,那么,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就不能对共产党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吗?在这种气氛下,许多教授讲话要特别小心。有的教授只提了不要花钱大办校庆,就有人劝他少说:“这是政治问题呀!”有的教授提议取消年级办公室,改为班主任制度,也有人提醒他:人家说你又在反对党的领导了……
为什么雷击之后无人问
也许你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
一道闪电一声雷,把正在窗下看书的秦文清副教授打昏了。窗子玻璃的碎片,划得他满脸是血,房间一片漆黑。当他清醒过来时,楼下在呼喊,邻居起火了。他想去帮助灭火,但两腿发软,力不从心,于是他放下自己家里不管,“派”了自己的大儿子到邻居家救火。火灭了,消防队肯定了他们互相救援的精神。
第二天,邻居被所在单位用汽车接到了新居。因为房子被雷击坏,漏风漏雨,实在不好住下去,秦文清打电话向学校汇报,但无人来过问。到了第三天,秦文清又来到学校请求帮助。三位学校和后勤部门领导坐在沙发上,木然地听着这位年近六十的副教授站着向他们“汇报”。讲完了,没人吭声。过了一会儿,那位后勤部门的领导说出这样一句话:“你老婆不是在市第四医院吗?那里也是共产党领导嘛!”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秦文清副教授转身离开这些冰冷的领导。他全家就这样在损坏的房间里度过了80天,而说那句话的那位干部,后来又被提升到学校另一单位做主要领导工作去了。
有位华蕴博副教授,人称“华博士”,是浙医大的一个业务尖子。他和别人一起,研制成功人工呼吸机,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现在他又和一些同志一起研究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老中医看病等科研项目,并已获得一些成果。
我们看了他多年居住的宿舍,里外相连的两间,共25平方米,住着老少三辈6口人。房子陈设简单,地板却擦得亮亮的。一问,原来是晚上要把地板当床用。因房子紧,华蕴博晚上经常要到学校实验室里工作、学习。
为房子,他打过多次报告,总也不得解决。后来,邻居搬走了,他以为这下有指望了,结果搬来了另一家,而这家所以搬来,是因为要给学校某办公室主任腾房子——这位主任一家四口,原有两间,现扩大一间,又盖了一间(此人因包庇儿子犯罪,现受到处分)。
华蕴博说:“现在,我个人的住房问题已经解决了,省里直接拨给我新房。但是,学校在分配住房上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清理和解决”。
不仅住房,其他后勤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反映了他们的苦恼:教学科研任务一旦给你,一些事务工作都要你自己到处求人。找到后勤部门,人家说没工夫,便毫无办法。这样怎么能够集中精力搞好人才培养和救死扶伤的工作呢?
应该说,这种不正常的局面是急待扭转的。然而,当去年检查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时,学校有的干部竟然说,“知识分子政策要落实,干部、工人怎么办?”“光说为教学第一线服务,谁为我们服务?”——把知识分子和工人对立起来,把业务第一线同后勤工作割裂开来,十年动乱当中,这种错误的东西给我们的事业和我们同志之间关系带来的损害还少吗?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科研,学校后勤部门是为了保证第一线工作而设立的,如果行政领导和后勤部门不为第一线服务,那么它还有什么正常的工作和存在的必要呢?
看来,这里在这方面的拨乱反正工作,还有待于认真进行,关键是在部分领导干部中。
为什么“有的干旱有的雨”
对于浙医大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状况,确有两种议论,两种估价。一部分同志向我们介绍,这里政策落实得比较好,而且现身说法,列举了一些事实;另一部分同志反映,这里政策落实得相当差,也现身说法,列举了一些事实。经过了解,他们所列事实,绝大多数并非虚构。那么,这种“有的干旱有的雨”的情况,倒使人感到不够正常了。
一些同志还向记者谈到了某些场合不敢谈论的事情。他们说,学校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居于领导岗位的人,本身就有某些问题。例如曾被提拔为学校后勤部门负责人的某个人,据群众揭发,他在“文革”期间不仅训练战斗队,而且在运动中多次动手打人。人们问,对这样的人,群众早有反映,为什么学校领导不做认真的调查处理反而加以重用呢?
“极左流毒加派性残余,这是浙医大知识分子政策不能很好落实的病根。”一些同志的这个看法,是否值得有关同志思考呢?
要理解群众的愿望
在采访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年龄、各种职务的知识分子,他们虽然倾吐不少苦衷,但是,所表达的更强烈的共同愿望是:时间是无比宝贵的,希望党的政策顺利落实,不希望再有任何干扰,以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于医学事业。即使是受过一些委屈的同志,他们也表示,过去的事情只要妥善处理了,他们也不愿意、也没有功夫再回过头去纠缠了。这是些多么可爱可敬的同志啊!浙医大的党的工作者,是否深切理解他们这种强烈的愿望并感到它的可贵呢?是否痛切感到有用十二大精神检查自己思想并迅速改进自己工作的必要呢?
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应该肯定,浙医大的工作,近一个时期,已经有了某些变化,有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变化和成绩不应用来掩盖存在的问题,正象存在的问题并不能抹煞这些变化和成绩一样。
人们希望浙江医科大学尽快出现新局面!


第3版()
专栏:杂谈

浅析“白专整红专”
在湖南大学,有人把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说成是“白专整红专”,这又是一种奇谈怪论。
说这种话的人是不是“红专”,姑且不论,要问的是:你知不知道“白”字意味着什么?你说别人“白专”有什么根据?邓小平同志一九七八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指出:“‘白’是一个政治概念。只有政治上反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才能说是‘白’。”看看湖南大学这么多被扣上“白专”帽子的同志,哪几位是“政治上反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呢?
那么,现在给这些同志落实政策,他们翘起尾巴反过来“整”了谁呢?没有,一个也没有。不错,一经拨乱反正,有些实在不合适的人领导当不成了;有人在人家著作上署的名字被抹掉了;有人对自己的错误要检查认识……如果把这种实事求是的拨乱反正叫作“整”人,那就应该说,“整”得好!只有这样,才能伸张正义,并教育、挽救一些思想糊涂、或有错误的同志。
德民


第3版()
专栏:来信

一位离休干部的焦虑编辑同志:
看到4月13日人民日报三版刊登的《评朱毓芬之死》的评论和《不该发生的悲剧》的报道,觉得批评得非常好。这件事令人气愤,令人痛心!类似张全福这样的人,各地都有。象他那样的思想,仍然象幽灵似地不时在一些部门、单位出现,或公开,或隐蔽,而隐蔽的则更加可怕。人们在议论,为什么听任大大小小的王全福、李全福们留在领导岗位上,还下不了调整的决心呢?我们已经离休的人对这类现象,感到加倍的焦虑。因为我们虽“不在其位”,但更加希望看到我们可爱的祖国加速改变面貌,因而更加珍惜人才!
四川省自贡市
属 一


第3版()
专栏:

全国民族团结征歌发奖大会在京举行
万里等到会祝贺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陈雁、卓培荣)全国民族团结征歌发奖大会今天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60首获奖歌曲的作者接受了征歌评奖委员会授予的奖状、奖品和奖金。
举行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歌曲的征集活动,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这一活动是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于去年4月发起的。有20多个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解放军战士应征,向有关部门提交了自己的音乐作品。今年1月,评奖委员会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门推荐的459首候选作品中评出了获奖的歌曲:一等奖8首,二等奖15首,三等奖37首。
国家民委主任杨静仁在发奖大会上说,这一活动对发展各族人民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加今天发奖大会的有万里、韦国清、赛福鼎、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包尔汉及音乐界人士等400多人。


第3版()
专栏:

中央领导同志观看话剧《高山下的花环》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余秋里、胡乔木、薄一波、彭冲今晚观看了根据李存葆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高山下的花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改编并演出的这出话剧,3月初以来,已连续在北京演出47场。
习仲勋同志看了演出后说:“我很受教育。这都是真实的事。”杨尚昆同志称赞这是一台好戏,干部受教育,干部子弟也受教育。陆定一同志还提出建议:从历史上看,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有很多事情应该写,应该演。应该在舞台上组成一幅历史的画卷。连日来,观看演出的还有韦国清、宋任穷、张廷发、邓力群、陈丕显、郝建秀、康克清、钱昌照等。


第3版()
专栏:

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大有可为
本报讯 记者陈祖甲从有关方面获悉:近几年来,国防部门利用自己技术与人才方面的优势,积极向民用部门转移技术。一方面,大量增加民品生产。1982年国防工业部门生产民品的产值占整个国防工业总产值的20.7%,从生产民用轻工产品发展到煤炭、交通运输专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直接向各民用部门转移技术。国防工业部门几年来向机械、冶金、轻工、石油、煤炭、纺织、食品等民用部门推广了225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


第3版()
专栏:

军用技术转向民用
高效节煤炉研制成功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陈祖甲报道:正在举行的第二届北京地区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上,一台家用高效节煤炉引起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这台高效节煤炉是航天工业部某研究所工程师朱云根和高级工程师苏大文等设计研制成功的。它是科学技术由军用转向民用的一项成果。据几十户居民近一年的试用,使用市售蜂窝煤,节煤率达到40%左右,一户三至四口之家,每月可节煤70—80斤。此外,这种节煤炉还有火力旺、上火快、封火简单、生火方便、减少污染等特点。
我国民用能源主要是烧煤。仅北京地区就有150万只民用煤炉。如果广泛使用这种节煤炉,于国于民都有重要意义。一些单位正在交易会上洽谈,希望得到这项技术,进行批量生产。


第3版()
专栏:

开展协作 加快发展核医学
本报讯 记者卢继传报道:最近,中国电子学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核医学会联合召开全国第一次核医学电子学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除西藏、台湾以外2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者、专家207人。
由三个学会共同召开的学术会议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核医学发展的需要。核医学是一个新学科。它把核技术、电子技术和医学结合起来,不仅对早期诊断肿瘤、冠心病、内分泌病等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对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人造器官、遗传工程、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等也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核医学还处于初创阶段,尚无统一的规划与安排,与会代表呼吁,我国必须建立一个或几个核医学研究中心,造就人才,并广泛组织跨专业、跨部门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研制、生产、使用密切配合,以加快发展有我国特色的核医学。


第3版()
专栏:

北京朗诵艺术团召开建团会
我国第一个以朗诵艺术为专业的文艺团体——北京朗诵艺术团四月二十三日在民族文化宫举行了建团会。这个艺术团是一个完全自负盈亏的专业艺术团体,自一九八一年三月试办以来,曾先后举办三十多场大型专题朗诵演唱会。首都各界人士三百多人出席了建团会。


第3版()
专栏:

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儿园建园六十周年
由已故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幼儿园之一——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四月二十三日庆祝建园六十周年。
鼓楼幼儿园是陈鹤琴先生于一九二三年在自己家的客厅里创办的,开始只有一名教师、十二名幼儿,由陈鹤琴担任园长。陈鹤琴在这里经过实践总结出的一套幼儿教育理论,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九五二年,这所幼儿园由南京市教育局接办。
来园参加庆祝活动的,有江苏省副省长、九十高龄的著名教育家吴贻芳,有三十年代在这里担任园长的南京师范学院副教授钟昭华。


第3版()
专栏:

熊猫“伟伟”登台亮相
本报讯 记者易凯报道:上海杂技团马戏队4月26日晚在京公演。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伟伟”将表演“蹬球”、“骑木马”、“吹喇叭”、“吃西餐”等节目。它是世界上第一只会表演节目的大熊猫,曾在科教片《熊猫》中担任“主演”。一对威风凛凛的东北虎——“峰峰”和“凯罗”也将表演“虎啸”、“跳圈”等节目。(附图片)
大熊猫伟伟表演骑木马。
东北虎峰峰表演跳圈。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第3版()
专栏:

坚持良好赛风 突破薄弱环节
——全运会男排决赛述评
公元弟
第五届全运会球类项目第一块金牌的争夺战结束了。这次男排决赛,各队的技术战术训练素养和比赛作风,都有了很大改观。
严格要求 转变赛风
十天的比赛,紧张,激烈。球场上,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已在各队蔚然成风。即使个别观众有不文明行为,运动员们仍能正确对待,用自己的行动感动观众。全部比赛,没有出现过一次黄牌警告。曾经参加过历届全运会的裁判长、国际裁判吴一忠说:“这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做得最好的一届”。
原国家男排队员回到所在各队参加比赛,他们接受了过去的教训,严格要求自己,多数被评为精神文明运动员。
实力相当 各有所长
进入决赛的12支劲旅,体现着我国排球不同战术风格的两种流派。解放军、北京、辽宁等身材高大、素质好的“北方队”,福建、上海、江苏等快速多变的“亚洲型”,由于近年世界排坛新趋势的影响和国内比赛的不断交流,正在取长补短。高打强攻的“北方队”不失时机地运用快攻,进行突然袭击,“南方队”敏捷锐利的快球,弥补了高度的不足。被评为最佳扣球手的鞠根寅(上海),最佳拦网手汪嘉伟(福建),最佳二传手沈富麟(上海)和最佳发球手周志刚(江苏),都是来自南派风格的球队。
全部比赛中,有二分之一的场次打满4局或5局,三分之一的局比分相差在3分之内。夺得冠军的福建队基本上是上届全运会的阵容,后备力量较强,身高和弹跳都具有北方队员特点,又加上南派打法,刚柔相济,终于成为诸强中之佼佼者。
改革训练 艰苦奋斗
综观这次男排决赛,发垫平衡仍未打破,个人突破能力差,防守起色不大,解放军、北京等队虽有空中优势,强攻却也无力,而且失误较多。这是我国男排迅速提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严重障碍。
排球战术的发展,呈现出一个“点——线——面——立体”的轨迹。在战术日臻完善的今天,不仅需要全面而扎实的技术,更需要高快结合。世界大赛的实战告诉我们,在体现“全面、快速、高度、灵活、准确”和全攻全守这一排球运动特点的趋势中,我国男排必须艰苦奋斗,从快速加强攻、高度加全面、灵活(多变)加准确(减少失误)、集体掩护加个人突破等方面,改革训练。
全国广大群众期望着调整后的国家男排克服各种困难,团结一心,努力为国争光。(附图片)
上海队2号戎戟大力扣杀。 周先铎摄


第3版()
专栏:

东京体操赛我获五项冠军
中国选手24日下午在东京的代代木第二体育馆举行的第14届东京广播杯国际体操赛中,共夺得五项冠军、五项亚军和四项第三名。
参加本届比赛的有中国和美国男、女选手各两名,日本男、女选手各四名。
在女子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选手马燕红获得平衡木和高低杠两项冠军,陈永妍获自由体操冠军。日本的小林美叶取得跳马冠军。
在男子比赛中,中国的童非夺得单杠和自由体操两项冠军。23岁的日本大学生木村信夫获得双杠冠军,并与美国选手布·巴尔科克并列吊环冠军。日本25岁的老将平田伦微取得跳马冠军。美国选手布·巴尔科克除并列吊环冠军外,还夺得鞍马冠军。


第3版()
专栏:

罗国际体操赛结束
罗马尼亚第二十六届“莫恰努”国际体操邀请赛二十四日结束。中国运动员夏卫东获男子自由体操冠军,黄小光获双杠冠军(并列)。
参加比赛的有中国、波兰、匈牙利、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十三个国家的四十七名男、女运动员。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